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白茶就是没有茶味的茶,淡如白水,投再多茶叶也枉然吗?

《1》

“白茶就是没有茶叶的茶,淡如白水,投再多茶叶也枉然”。

这是一位茶友给我的留言。

看完,真是感觉一言难尽。

白茶的正式复兴已经十来年了,却仍然还有茶友,对白茶有着如此轻浅的认知。

就像阳明君已经名满天下了,却还有人,妄解他的学说一样。

不是不感慨的。

看来,白茶界的小白,还是极多极多的。

而白茶的普及之路,道阻且长。

《2》

白茶是没有茶味的茶吗?

当然不是。

在这里,我们要重点剖析“味”这种感觉。

味,是一种很私人的感受。

味重,味轻,味浓,味淡,都是自己非常主观的个人感觉,与他人是无关的。

喝同一锅汤的时候,也许我觉得浓,李麻花觉得淡,而阿萝觉得刚刚好。

吃同一碟荔枝肉的时候,也许我觉得太甜,李麻花觉得刚好,而阿萝觉得太酸。

看吧,百样米养百样人,每个人的味觉都是不一样的,即使吃同一碟菜,也会各有不同的味道感受。

那么,回到本文的标题,“白茶就是没有茶味的茶”,这也仅仅只是他个人的感受罢了。

却并不能代表这款白茶真的没有味道——兴许换个人来喝,换个味蕾来品尝,还觉得这茶太浓郁了呢。

并且,这位茶友的表达,也稍嫌偏颇了一些。

他说白茶是没有茶味的茶,这一竿子打翻的,可是一整船的人——把所有白茶都归类到“没有味道”这个队列里去了。

而其实,也许只是他喝到的某一款或者某几款白茶是没味道的,也许只是他喝过的所有白茶都是没味道的,而已。

而这世上的白茶有多少量,有多少种,有多少类,他不可能全喝过。

所以,以自己喝过的小部分白茶的味道,来定义所有的白茶,这是完全是以偏概全,不够客观,作不得准的。

他只能说,我喝过的白茶,都是没有茶味的。

这样的表述,才标准。

(画外音)李麻花:这位茶友你大约把烂茶都承包了吧?求地址,给你寄几罐好白茶洗洗胃。

《3》

白茶的味道是淡如白水吗?

更加不是了。

好白茶是内质丰沛的,是层次丰富的,是香气多元的,是汤水醇厚的。

喝一款好的白茶,犹如行进在一座繁花似锦的花园里。

每行一步,便能见着一丛鲜花;每行一步,便能闻见一种香气;每行一步,便能看见一番不一样的风景。

喝一款好的白茶,犹如舟行江上。

每过一道弯,便能见着一番全新的景致;每下一个坎,便能经历一次起伏跳跃;每到开阔处,便能感受到一马平川的宽阔气象。

移步换景。

所以,怎么可能,白茶淡如白水呢。

会这么想,有可能是从未遇上过好白茶;或者,从未学到真正的白茶品鉴方法——因为不懂“淡极始知花更艳”这个道理,所以把白茶当成了白开水。

这是白茶被误会得最深的一次。

跟刘姥姥喝贾母给的茶,评价说“味道淡了一些”,有异曲同工之妙。

《4》

白茶投再多也没味道吗?

不不不。

冲泡白茶最标准的容器,是110毫升的白瓷盖碗。而投茶量,是5克。

新白茶5克,老白茶亦是5克,有些茶友若觉得老白茶味道过浓,还可以减少到4克或者4.5克。

而如果投多了,比如投到6克7克8克,而盖碗并没有更换,仍是110毫升的盖碗,那就尴尬了。

这茶肯定会泡得太浓。

盖碗没变,而干茶变多了,那水与茶的比例就变大了,茶汤的浓度就加i深了,颜色也会变得更深更重。

若还遇上一个喜欢坐杯闷泡的茶友那就更加尴尬了——这超量的茶与超长的坐杯时间,只会让茶汤变得更黄更苦涩——大量的茶多酚与咖啡碱都释放到茶汤里了,痛风的茶友可别喝它。

所以,这位茶友说白茶投再多也枉然,这是对白茶的误解有多深?

恐怕,他遇上的都是内质不丰富、乃至作旧的白茶吧。只有这一类的白茶,才会寡淡得像白开水,并且投再多的茶进去,都是没有味道的。

作旧白茶,是被满清十大酷刑折腾过的,早就受过重创,内质损耗大半,怎么泡,都是清汤寡水,怎么坐杯,都不会过浓,怎么增加投茶量,浓度都不会增加多少——叫一批老弱病残去攻城,就算再增加人数,这城也是攻不下来的。

《5》

好白茶,是这世间最美的一道风景。

它让我们感受到诸般美妙,感到活着的美好。

劣质白茶,是这世间的一件破袍。

表面上花团锦簇,实际上,爬满了虱子。

愿大家都亲好茶,远劣茶,多感受美好,少亲近腌臜。

人心就像一只抽屉,若装满了幸福,痛苦自动就会离我们远去。

看完这篇文章

您或许还对这些内容感兴趣 #

点击下面文字即可阅读


2021年,小陈茶事“白茶春茶笔记”

……

第34篇:初心不改,方得始终(写在春茶笔记结尾)

第33篇:李麻花在茶园摔了一跤

第32篇:许久未去的茶厂,它如今是哪番模样?

第31篇:今年的春寿眉,竟然来得这样早

第30篇:有些白茶,看上去是白牡丹,其实是寿眉

第29篇:春光明媚,采摘清明白牡丹啦.....

第28篇:今天采到清明白牡丹了吗?

第27篇:试新白茶,是春茶季的日常

第26篇: 银针增产牡丹减产,茶山怪状有多少

第25篇:预订春茶退订之殇

第24篇:今年的第一场雷雨,它就这么悄无声息地来了

第23篇:茶山上的蛇为什么越来越多了

第22篇:那些宣传自己收青做茶的茶商,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第21篇:白牡丹的盛宴来临

第20篇:寻访一个古老的村落

第19篇:如何区分牡丹王、一级牡丹、二级牡丹、三级牡丹

第18篇:阳光灿烂的一天,抛荒白茶迎来了采摘旺季

第17篇:那些不应该属于白茶的利益之争

第16篇:太姥山的雾与露

第15篇:白毫银针的特级和一级,是按采摘时间区分的吗?

第14篇:大家盼望的倒春寒,终于来了

第13篇:春雨惊春清谷天,六个字写尽春白茶的一生

第12篇:春茶季,从四个方面,教你识破抽针的白毫银针!

第11篇:从树形树貌,深度辨析荒野白茶树与抛荒白茶树之异同

第10篇:菜茶为什么不能做银针?

第9篇:寂寞空庭春欲晚,方大师今年不开门

第8篇:阳光灿烂的日子,适合采白毫银针

第7篇:今年茶季特别冷,没带取暖器不敢上茶山

第6篇:福鼎日渐兴起的广告牌文化

第5篇:见见茶山上久违的朋友们  

第4篇:春茶季的主角究竟是谁?

第3篇:那些在茶农家里玩游戏到天黑的寻茶掌柜们

第2篇:抛荒白茶的采摘盛宴

第1篇:春茶开采,太姥山送给女神节最好的礼物

……


2020年,小陈茶事“白茶春茶笔记”

完结篇:这一年,太姥山的改变

第36篇:今年白茶总体产量如何?

第35篇:水润万物,雨生百谷,谷雨茶归来

第34篇:太姥山高山茶园的鸟语花香,不想下山了

第33篇:天气对今年白茶的品质有什么影响?

第32篇:春茶季,村姑陈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

第31篇:春茶季,我犯了一种病,看到白茶就想采

第30篇:直播选茶,一天试了30多款毛茶!

第29篇:在茶园写稿是种什么感受?

第28篇:亲民冠军春寿眉来啦

第27篇:没有烘干的白茶有什么特征?

第26篇:太姥山版《石头记》

第25篇:春茶季的一天(内含彩蛋故事)

第24篇:今年春白茶品质有哪些变化?

第23篇:茶农的鸟枪换炮

第22篇:白茶里的花香,来自茶园边上的野花吗?

第21篇:那明星般的清明白牡丹

第20篇:疯狂的古树茶

第19篇:几张图教你分清白牡丹的等级

第18篇:特级、一级、二级白牡丹的区别

第17篇:为什么白牡丹比牡丹王更招人喜爱

第16篇:下雨天,试毛茶正当时

第15篇:白毫银针进入尾期,白牡丹正式出场

第14篇:春茶季,茶山上的那些过客们

第13篇:春茶季,太姥山高山上的雾

第12篇:捉急,春白茶还在采就急着催上市

第11篇:缘何牡丹王成为新茶友的挚爱

第10篇:半山已经采牡丹王,山顶还在采银针

第9篇:茶农们的笑脸

第8篇:茶界出名的套路

第7篇:福鼎茶农的未来之路

第6篇:春茶季伊始,茶农一天赚多少钱?

第5篇:白毫银针里的中庸之道

第4篇:试毛茶是一场与饥饿的战斗

第3篇:日光萎凋了两天的毛茶白毫银针什么滋味?

第2篇:白茶里头采的都是米针么?非也!

第1篇:喜大普奔,太姥山的白茶开始少量采摘了!

……

喜欢文章就点个赞
作者  | 村姑陈

首批500本仅24小时售罄,
现在微信购买,还有机会获取村姑陈签名手书。
……


想购买《白茶品鉴手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美丽的朱顶红
120种野菜鉴别图册,看你认识几种?快收起来,春游踏青用得上
摄影:南京河西雨润大街一景
潘长宏2022年第四季度佳作展示(九幅)
2023年立春之日去南京老门东看灯(1)
摄影:从摄影师的角度审美(407)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