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筑耶城及沪渎垒新考

(顾福根)

2011/7/18 14:56:19

顾福根

    上海存世的文物古迹中,公元400年东晋以来的遗存非常稀少。唯独筑耶城和沪渎垒在历朝的文献史志中,仍能找到点点文字记载。直至今天,在闵行区马桥镇境内,还能找到城池的踪迹。

    《上海研究资料》上集第609页记载:公元三九九年,晋安帝隆安三年,孙恩作乱,从定海向北,沿海骚扰。那时侯上海属吴郡,所以由郡太守袁山松守备。上海的沪渎江——就是现今吴淞江下游——在当时是直接东流通海的。袁山松因在江旁修沪渎垒防卫,四〇一年(隆安五年)孙恩果寇沪渎,山松遇害。袁氏在晋代本是望族,山松又是典雅的儒将,而他守卫沪渎是如此忠勇,所以在地方上早有纪念他的祠祀,史传上对于他也推崇备至。

    又录:袁山松守备沪渎垒时,在江边共修二垒,一东一西,又在吴会镇筑有筑耶城。

    宋绍熙云间志云:“筑耶城在县(指华亭县)东三十五里,高七尺,周围三百五步”。旧经曰:“晋左将军袁崧所筑,今遗址尚存。”同治《上海县志》云:“筑耶城在十六保,晋袁山松所筑,以备孙恩。”通志作“袁公城,今废。”嘉庆《上海县志》对于筑耶城的遗迹说的比较清楚些,它说:“今已毁,其址尚留。”宋绍熙《云间志》谓:“在沙冈(沙冈在闵行渡)有筑耶城,遗址尚存,晋左将军袁崧所筑也,有筑耶将军祠,世传祀袁崧云。”元《嘉禾志》亦载该祠,称府东25里。明一统志谓正统间重修。嘉靖《上海县志》把筑耶将军祠列在祠祀门土人私祀类中,并云在长人乡。查沙冈或十六保或吴会镇,都是属于古长人乡的。所以,即使各书表述虽不同,实为一地。乾隆15年的《上海县志》筑耶将军祠条云:“在长人乡,祀袁崧,今废。”嘉靖《上海县志》卷六云:“城曰沪渎,东城西城,在卢浦曰阖闾城,在沪渎城东;曰邹城,在吴会;曰汉城,在海隅。”据宋代史料记载,“吴会建邹城”,故吴会邹城实为一地。

    从公元四〇一年,当地人民为纪念民族英雄袁崧而建筑耶城庙,经历了汉唐宋元明清1500余年。到解放初期,庙宇仍在筑耶城东侧,且香火旺盛。1952年以后,当时的沙冈乡干部陶福兴(金星3队人)带领一批人,将庙内供奉的神像老爷,敲的敲,毁的毁,并投入沙冈河中,庙宇房产由当地供销社作仓库,1983年成立闵行经济开发区,庙宇被彻底拆除。目前仅剩银杏树一棵,仍挺拔地生长着,每当农历的初一、半月,当地百姓仍去烧香拜佛,祈求太平。

    2010年,马桥镇在城市化浪潮推动下,原有村宅被大片拆除,为记述历史长河中形成的一个个村落,马桥镇启动编写“马桥村宅”志书。在友好村和金星村调查采访的材料中,发现了两个黄泥墩遗址,一个在沙冈东侧,一个在沙冈西侧,而北面就是筑耶城和筑耶城庙。查历代志书,对筑耶城和筑耶城庙的记载和实际所在地对照,是完全吻合的。而沪渎垒的记载,却众说纷纭。有的学者甚至干脆叹息:“苦于缺乏资料去研究它。”现在让我们从两个村宅史的调查材料中,寻找出蛛丝马迹和这批古迹的内在联系。

    西黄泥墩

    西黄泥墩位于金星村一组(原宅名为北沙脊河南塘)处,北面距金星村二组(朱家塘宅)百米,东临沙冈200米。该墩占地约三亩,呈正方形,高出四周地面约15米。墩上原建有庙宇一座,三开间二进二厢房,内供有“观音”和“孟将”塑像。墩上还有一棵胸围达三人合抱有余的银杏树。庙宇建筑在解放初被毁。银杏树也被当地乡政府变卖。高土墩在1958年以后的十年时间里,在平整土地、筑垄沟、附近工厂取土时平掉。土墩平整后,发现黄泥墩原址下还立有一排排木桩,这些木桩长2米左右,木桩的上部又扁又大,下部较小,在木桩的中心挖到一只空的瓦罐。

    东黄泥墩

    东黄泥墩位于黄家宅南黄家河浜处,此河在筑江川路时已消失。黄家河浜流经望海塘南,现江川路临沧路西一直至沙冈边,筑有黄泥墩。此墩高出地面约10公尺,直径30余米,占地四亩左右。墩上建有小庵一座,建国时庵堂已坍废。1956年上海电机厂扩建时,需要大量回填土,当时也没有江川路,乡里就发动各初级社用木船将泥土装到电机厂工地,不到一年就把黄泥墩铲平。此后,在黄泥墩北面建大队排灌站,南面在1957年建建工局轧石厂。在建设轧石厂进行地下挖掘时,发现一座东西向的长方形土坑墓,长约6米,宽2米,深距地表1.56米,坑壁用直径约30公分木桩撑住,坑底平铺的是不规则的板岩石片,坑内东部约1.5米,用木条分隔为一间前室。清理时,此墓已被盗挖,前室空无一物,后室前部棺木朽蚀,仅见铁钉数枚。后部有一堆严重破碎的印纹陶器和原始瓷器碎片,经文物专家拼接有方格纹和米筛纹的卷唇鼓肩,深腹平底的大陶坛和青黄釉敞口浅腹平底的原始瓷盘,据特征和碳14测定专家鉴定为春秋时期的物品。

    综上所述,我认为:

        1.    袁山松为抗击孙恩而阵亡,后人建“筑耶城庙”,其庙址虽历经千年,屡毁屡建,然至今遗址尚存;

        2.    袁山松为抗击抵御孙恩作乱,构筑筑耶城,其城池遗址在原上海县马桥镇三友村境内,历朝志史对此表述是一致的,只是历朝对地方名称的称谓不同而已;

        3.    查《嘉庆县志·兵燹卷》云:“古沪渎江大而黄浦小,海寇来犯,皆由沪渎进,故筑两城以防之。后黄浦大而沪渎湮塞,贼不能达,两城遂为废地”。据《上海文物博物馆志》关于马桥遗址载:“良渚文化层之下,是一片介壳沙层,层面东部向下倾斜,有海浪冲成的三个滩脊……应是志书记载的竹冈古海岸遗址”。而竹冈往西1000米是紫冈,再往西近1000米是沙冈河道,而筑耶城和筑耶城庙就建在古沙冈入黄浦江口岸,根据以上诸多特征和记载分析,东西两个沪渎垒垒城,应在筑耶城附近,不可能建在别处。而马桥金星村和友好村境内的黄泥墩,都位于沙冈两侧,从地理位置和黄泥墩形状分析,非常象古代军事要塞——烽火台。否则,怎么可能在坦荡如坻的田野里,矗立起前后对称的两个城堡。从现有地图上测算,两个城堡离筑耶城约二公里距离,这不可能是一种巧合。因此,我认为筑耶城、筑耶城庙、沪渎垒应为同一地点的一个完整的古代军事设施。

(作者单位:上海市闵行区地方志办公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舟山的山东地名与孙恩海战地名考
身边的世界,世界在身边。第132,筑耶城
​曾瑞〡红岩仙山
歷史上的馬橋
望鲁山上新发现古庙遗址
武松打虎--景阳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