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看完《驴得水》,我们都心疼她

几年前,在剧院里看过还只是话剧的《驴得水》,这次再看电影版,依旧是熟悉的味道。


所谓熟悉的味道,意思是有好也有不好。


好的是变成电影之后,剧本并没有被阉割或者改编得不成样子,依旧保留了原先辛辣深刻的讽刺味道。


但不好的地方在于,制作方似乎完全无视电影和舞台剧这两种媒介的区别,几乎是直接把舞台剧原样照搬到大荧幕上。这样一来,很多原先在舞台上看起来很顺眼的表演,很合理的故事、对白以及人物性格转变,在荧幕上就显得突兀、过于夸张和草率了。这多少让人有些失望。


然而,这部电影仍然可以一看,为了那个动不动就要“睡服”他人,却很有底线,真诚真实让人心疼的张一曼;更为了如此大尺度的讽刺喜剧,下一次在电影院出现不知道还要等多久。

花边君


谁都自认无辜,张一曼却死了

作者 / 小日耳耳

 

昨晚看完《驴得水》时,恰好朋友发来了一句话: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觉得自己有责任(伏尔泰)。当时,觉得这句话好应景,它恰好是这部黑色喜剧给我的观感,也恰好总结了剧中的众生百态及人性的劣根性。

 

一个只有两个学生在一座荒废雨神庙上建立起来的小学,有四个老师、一个铜匠和校长的女儿。

 



校长象征理想。

他原本雄心勃勃地要在这片知识贫瘠的土地上大干一场,为了招揽生源,他想尽千方百计虚报教师名额,用空晌给学生发奖学金。在第一次用铜匠冒充“吕得水”成功骗得每月三万法币的奖金之后,他满怀希冀准备再建两间教舍。每一次资金缺乏时,他都是第一个站出来说捐出自己的工资,每一次“吕得水”的弥天大谎要被戳破时,他都急得跳脚用另一个谎言掩盖。

为了他的“教育梦”,他告诉老师们“一切行动听指挥”;为了他的理想,他“不拘小节”地默认一曼的“睡服”铜匠行为,还亲手一刀一刀地剪去一曼的长发。

他既无私也自私、虽宽宏却狭隘。

 



裴魁山象征欲望。

他虽然贪图小利但还算是个积极向上的乡村教师。他喜欢一曼,一心只想跟一曼白头终老。一曼随便一个黄段子,他可以脸红憋到腹疼;一曼往天上撒把大蒜皮说下雪了,他会傻笑着说我懂你,你不是婊子。他压制着自己的欲望,试图用爱与宽容去改造一曼,即使他从未忘却一曼是“公共厕所”的声名。然而,当一曼主动“睡服”铜匠的行为变成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时,他爆发了。在爱转恨的瞬间,欲望的洪流随之喷涌而出。

正如亦舒所说:如果没有爱,有钱也是好的。他再也不傻不拉叽地同意捐出自己的工资,而是公然叫嚣着:凭什么用你的道德来绑架我的利益;他穿着貂皮大衣与特派员为虎作伥,对着一曼破口大骂“臭婊子”。

得不到就毁灭它、要堕落就堕落到底,这就是深植于人心的欲望。

 



周铁男象征正义。

一个原本在学校敢打系主任、为了保护一曼可以大吼“谁敢动她一下试试”的热血青年,在被一颗子弹擦脸而过后硬汉变软蛋。他眼睁睁地看着一曼要被人强奸不作为、无视自己心爱的女人为了骗一万美金嫁给铜匠。

正如影片中一曼朗诵的那句莎士比亚的诗句: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

周铁男劫后重生的答案是:在死亡面前,正义不值一提,在生存面前,尊严不值一提。

 



铜匠象征蒙昧。

铜匠本如单细胞动物,虽然懦弱愚昧却神经大条、淳朴天然。自从他被一曼“睡服”、被校长“有教无类”开启蒙昧之后,仿佛“脱胎换骨”。他流利地说着英文、熟练地洗杯品茗,他初尝性爱的玄妙与甘美、不再屈服于蛮横的婆娘。

从井底跳出来的青蛙一旦看到了外面精彩的世界,便再也回不去了。

如果说第一次铜匠愿意扮演“吕得水”是夏娃给亚当吃了禁果,第二次是报复一曼的一次快意恩仇,那么第三次则是铜匠自我意识的真正觉醒。

他明白能不回井底的唯一办法就是掌握知识跟随美国人去往更为广阔的世界。

铜匠的一系列转变正是应了片中那句很意思的台词:中国最缺教育的,未必是农民。


 

佳佳象征纯真。

佳佳这个角色让我想起了王尔德写的童话故事《夜莺与玫瑰》,她象夜莺一样象征着理想主义的人生观:他们追求一切美好的事物,天真又勇敢、无私又善良。

看到驴棚起火,她不顾一切把从20里地外拖回的水用来灭火,哪怕连喝的水都没有也不能让驴得水晚上无家可归;看到一曼姐饱受欺辱,她毅然决定要去举报特派员让真假大白天下。

然而,最终纯真还是败给了世俗。

因为女儿不能眼睁睁地看着父亲去死。于是,她再一次委曲求全,为了圆那个圆不了的谎去嫁给铜匠。

庆幸地是——婚礼最终被铜匠婆娘搅黄,而佳佳清醒地知道:过去的如果只是过去,将来只会更糟。她去了延安,远离了荒诞腐败的国民党政权,也远离了与她格格不入的三民小学。

 



一曼象征自由。

当一曼把大蒜皮抛向空中在雪中欢笑时,她是自由的。

当一曼哼着“我在他乡,望着月亮”拒绝裴魁山时,她是自由的。

当一曼挽着校长在亮起灯火的月夜里起舞时,她是自由的。

当一曼说“我想睡铜匠、木匠、铁匠都随我”时,她是自由的。

然而,她生不逢时,在一个这样的时代,怎能容忍一个女子有这么胆大妄为的自由?

于是,她的自由被剥夺了。

为了息事宁人她违心地对铜匠说:“你在我眼中,就是一头牲口。”

为了让铜匠泄愤以保全学校,她让校长剃成了一个癞子头。

她听校长的话“什么也不听、什么也不看”躲在屋里缝制新校服,最后捧着采摘的鲜花要去送给新娘时,鲜花被教堂荒乱逃散的人们踩碎一地,连同她最后的自由梦一起。

 

于是,她把枪对准了已失去自由的头颅。

最后一片雪花落下,雪崩了。

 

当理想输给了贪婪、蒙昧战胜了纯真、正义向死亡投降、自由被世俗禁锢。其实每一片雪花的颤栗都是致命的,他们压垮了最后一片还未消融的雪花,也摧毁整个世界。

 

犹太裔著名政治思想家汉娜·阿伦特曾提出一个著名的概念叫“平庸之恶”,她认为罪恶分为两种:一种是极权主义统治者本身的“极端之恶”,第二种是被统治者或参与者的“平庸之恶”。其中第二种比第一种有过之而不无及。

 



电影里,颐气指使又狗屁不通的特派员是“极端之恶”的代表,在发现“吕得水”是假的之后,为了贪污美国人赞助的奖金,他用强权压制老师们继续编谎,威胁他们谁不听话就崩了谁。

而校长、裴魁山、周铁男、铜匠则是“平庸之恶”的代表,他们对一曼的遭遇有的漠不关心有的暗自叫好,都以为自己是在没有伤害他人的基础上保全自己。

而实际上,他们人性中的贪婪、自私、懦弱和残忍,就像一片片雪花最终垒成了大雪球,将一曼的生存信念彻底击碎、冰封瓦解。

很多朋友告诉我,他们是哭着看完《驴得水》这部喜剧的,而我却在一曼自杀枪响的那一刻,替她如释重负。

也许,在她脱离这个荒诞无情的世界时,才是获得了真正的自由。

她的世界从此好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事实上,走出电影,“平庸之恶”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两名女生打架其中一名堕楼,旁边的同学好象没看见一样走过;高速公路上装桔子的货车翻倒当地居民一顿哄抢;有人在文物古迹上乱涂乱画,围观者不敢作声默默离去。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如果有天我们的世界比《驴得水》还要荒诞离奇,我们到底还要不要做那片自认无辜的雪花?

 

 图片来自电影《驴得水》


近期文章

女人不是天生的,是变成的 | 波伏娃如是说

相爱看概率?不,我要套路你


制作 | 花边君

花边阅读

花边阅读·文艺连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影评《驴得水》:最欺骗人的是人心
不要让“女权”二字遮蔽了你的三观
《驴得水》影评——一部映射现实的黑色幽默剧
影评《驴得水》,你会不会朝睡服铜匠的美女老师一曼投一块石头?
子弹击中头颅,人飙着脑浆能跑上半公里
我睡服了你,你撕毁了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