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词·《菩萨蛮`》敦煌曲子词与李白词
清明节近千山绿,轻盈士女腰如束。九陌正花芳,少年骑马郎。罗衫香袖薄,佯醉抛鞭落。何用更回头?谩添春夜愁。
【注释】(1)九陌;田野上大大小小的路   (2)更;再
【今译】清明节近,千山万壑披新绿。窈窕女子腰肢细,正是踏春好时机。
田野路旁花正艳,路上过来,骑马一少年。
少女罗衫香又薄。为多看佯装醉,故抛马鞭落地上。
何必再次回头看,空添春夜愁一段。
菩萨蛮                             敦煌曲子词
香消罗幌堪魂断,唯闻蟋蟀吟相伴。
每岁送寒衣,到头归不归?
千行欹枕泪,恨别添憔悴。
罗带旧同心,不曾看至今。
【注释】(1)香消;香炉里的香然尽    (2)罗幌;罗纱帐子被风吹的摇晃。(3)旧;以前的
【今译】    香炉里香已烧尽,风吹纱帐摇不定。夜深人静思念远方出征的人,倍感孤独悲凉。今夜听到蟋蟀的叫声,生生相伴。每年都给他送去寒衣。不知道他到底会的来回不来。欹枕难眠,行行泪流下来,离愁别恨给娇媚的面容平添了几分憔悴,临走时打有同心结的罗带,怕触发幽亲苦思,直到今天都没看过。
〖菩萨蛮〗(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译文】
烟雾似丝幔。苍茫大地全罩遍,寒山碧绿景怡人。
暮色降临楼阁暗,高楼上面,有人在伤心。
玉阶伫立远凝神,归巢鸟儿飞的急。
驿道上,长亭短亭相接续,何时才是我归期。
【赏析】
词写的是深秋暮色之景,但却渗透着词人浓浓的思归之情。词的起句就在暮色烟霭的描写中融进了词人的心情,营造了一种惆怅落寞的气氛,这种气氛笼罩着全篇,使整首词都浸染在一种愁情离绪当中。全词的结构也如同这如织的烟色,处处都传达出一种思归的愁绪,如令人伤心的寒山,漫入高楼的暝色,急飞归家的宿鸟,迎来送往的驿亭,相互交织又相互映衬着一个词“归愁”。从词人的视角上看,“有人楼上愁”是本词的中心。词先不讲高楼上的人,而先叙人从楼上望到的景色,以勾起人伤怀的暮景再带出伤景的人。下阙承上启下先写玉楼上的人,但后几句又都是写引发人产生“归程”之思的景物。全篇的结构呈网状,情景交织,句与句之间紧密相扣,各句间含义也相互交织,创造了一个浑然天成的意境。
按照人类学家、美学家卡西尔的说法,人与大自然之间相互存在着一种生命的节律感和认同感,一年四季,春之灿烂,夏之热烈,秋之肃杀,冬之收敛,都会使人产生相似的感应,而一天之中的黄昏,日之陨落,人的情绪亦会呈低落状态。“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正是这种生命感应的体现。一个“入”字表现了词人将大自然视作有生命感的主体,也恰切地表达了人的情感节律与自然节律的相互呼应。“宿鸟归飞急”,则是以动物的生命节律衬托出自然规律的不可抗拒,它表明大千世界,冥冥之中,人、动物、宇宙都在按同一种生命的秩序感在律动。“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仍然是在以人创造的某种秩序感去强化这种灵魂无居的伤痛感。古代驿路,十里置亭为长亭,五里置亭为短亭,亭虽为行人休息之地,但也是执手相看泪眼的饯别之处,漫无尽头的长亭短亭,正如人心灵无法安顿的羁程,山长水阔,迢递绵延。古人正是在这种面对黄昏的生命体验中表达着对大自然生命节律的感应、对人生命运的感叹以及对精神寄托的追求。[5]
〖忆秦娥〗(李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1)
【注释】(1)陵阙;皇家陵墓。
【译文】明月进秦楼,搅醒秦娥梦,幽幽怨怨一箫声,好似续
断梦。
借月楼上望。灞陵伤别柳色青,柳色年年今又是。怎
能不伤情。
清秋节登乐游原。咸阳古道,不见车马喧。
古道萧瑟,不见应归客。西风里。残阳还照汉陵阙。
【谪仙怨】(集作律诗,题云苕溪酬梁耿别后寄)刘长卿
晴川落日初低(1),惆怅孤舟解携。(2)
鸟向平芜远近(3),人随流水东西。
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
独恨长沙谪去,(4)江潭春草萋萋。(5)
【注释】  (1)晴川:指在阳光照耀下的江水。
(2)解携;与友人分手。
(3)平芜:指草木繁茂的原野。
(4)长沙:这里用汉代贾谊谪迁长沙的典故。
谪;遭贬, 外放。
(5)萋萋:草盛貌。
【译文】清空之下一平川,落日低抵地平线。
离愁别绪送朋友,孤舟天各一地天。
草茂平原上,鸟儿远近飞。河流东西走,人隋水儿流。
白云飘去千万里,明月照耀前后溪。
独恨无辜遭谪贬,江潭春草萋萋地。
【赏析】刘长卿擅长五言诗,曾自称为“五言长城”,不过在《刘随州集》中,亦有些精工的六言、七言诗。这首词又题作《答秦徵君、徐少府春日见集苕溪,酬梁耿别后见寄六言》。中唐时代,文人词处于初兴阶段,词还未从诗的领域中取得明确的独立地位,所以这种似词又可看作诗的作品的出现,不足为奇。据六言诗题,这首词大约是作者被贬睦州(今浙江淳安一带)司马途中,经苕溪(流域在今浙江湖州地区),在友人的宴集上为酬答远谪的梁耿的寄赠所作。
上片是回忆之语,再现当时送别梁耿的情景。在一个晴朗的傍晚,夕阳低垂,斜晖映照着河水,一派晴明色彩,然而友人却要在此时远去了。“晴川”历历可见,但见那一叶孤舟载着浓重的离愁徐徐离去,他们从此天各一方,这怎不使人万分惆怅!“携”,离开。开头两句点明送别时间及自然景象,流露出不堪分别的沉重心情。第二句与第三、四句之间,有一段目送孤舟的过程的跳跃,留下了引人想象的空白。这中间没有写如何佇立岸边久久凝望,没有类似“孤帆远影碧空尽”的展现,而实际上正是目随孤舟,渐望渐远,才把平野吸入眼底。这时只见野地平阔,春草绵延,暮归的飞鸟在旷野上忽远忽近地飞旋。鸟儿归飞,既是所见,亦是触物起兴,引起送别伤情——鸟儿尚能自由飞翔,傍晚聚归,而人却在这薄暮中随着流水漂移而各分东西了。这其中透露着对友人飘零天涯的感慨和自己被谪的痛楚。在送别之际,极目望高鸟,那无限怨怅真难以抑制;回忆那送别情景,又是多么苍茫悲怆!
下片写别后情景,抒发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被谪的遗恨。“白云”“明月”两句写思情的绵长悠远,自己常望着云和月怀想梁耿。“千里万里”状关山之阻隔难越,“前溪后溪”状自己所处之境地——苕溪有东苕溪与西苕溪之分。放眼能见的只是飘浮在万里长空的白云,而友人在何方呢?白云是否也能把自己的思念带给天边的友人呢?皎洁的月光照着溪流,它也该同样照着随流水远去的友人。谢庄《月赋》云:“隔千里兮共明月”。望月怀人,明月也似有情,把自己的思念捎向远方。对月望云,云和月在这里都是切切思情的寄托物。最后两句抒写自己与友人被贬谪的悲恨,进一步点露别情之深长是由于两人有共同的命运。“长沙谪去”,用西汉贾谊因遭权贵中伤而被贬为长沙王太傅一事(贾谊因此被后人称为“贾长沙”),表达了郁结于心头的怅恨。这“恨”既为梁耿被谪而发,亦交织着作者自己遭贬的痛苦。对梁耿的深切思念,正是基于这被谪的共同遭遇,谪中的别恨愈见深沉,令人心碎。在这次友人聚于苕溪的宴集上,独不见梁耿,此“恨”更长。这因谪而加浓的思情可视为贯穿此词的感情主线,这句也可视为点明离别的感情内容的“词眼”所在。这种关于送别的回忆及别后的思念,不是一般的儿女别离之意、亲人分隔之情,而恰恰是谪客之别情。谪中之别,愈见悲恨相续。末句用江边泽畔春草萋萋的形象,来暗示这种分别的遗恨的深长。《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后人就常以春草绵绵来象征别离的不断思今。想念远谪的友人,望着蔓延的春草,更令人黯然销魂。
这首词写景含情,晴川、落日、孤舟、飞鸟、流水、白云、明月、春草等景物无不泻染衬托着作者的情思,全词有着浓重的怅惘悲恨的感情色彩。词中特别用了一些排叠、相对的词句,如“远近”、“东西”、“千里万里”、“前溪后溪”,都加浓了这种送别远隔的凄婉悱恻之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刘长卿《谪仙怨》赏析
鸟向平芜远近,人随流水东西
【日积一美】谪仙怨
【郁氏文化】晴川落日初低 - 刘长卿及其《谪仙怨》(文/孙庆忠)
送别诗写法举隅
谪仙怨·晴川落日初低——唐·刘长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