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70%的工作都可智能化

【这是汪小金博士3月7日“新冠疫情下的工作方式变革”视频直播课的文字整理稿(第二部分)。直播课由项目管理评论杂志社和昆明蓝血项目管理系统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文字整理:马保静;文字复核:汪小金】


复工以后,要考虑两个重要问题:如何保护员工?如何取得理想的工作业绩?可以通过减少聚会和远程办公来保护员工。在减少聚会之后,在远程办公之下,又该如何取得理想的工作业绩?这就需要变革工作方式,包括尽量把工作智能化

工作智能化是指把更多的工作交给机器去做,交给人工智能去做。对这些由机器完成的工作,人只需要做辅助。机器当然不会感染病毒。而且,只要设计好了,机器的工作效率和效果都会很好。

一定要努力推动工作智能化。工作智能化必须主动、主动、再主动,不能只是等别人设计出了相关软件,制造出了相关机器,你才被动去应用。这种被动应用虽然也必不可少,但你不能总是如此。否则,就只能是“别人吃肉你喝汤”。在这个疫情期,企业应该逼自己一下,力争在推进工作智能化方面前进一大步。一是因为疫情的压力,你不得不把工作尽量交给机器去做。二是对于那些还不能完全正常营业的企业,你们有时间推进工作智能化。

例如,施工企业,如果还不能完全正常开工,就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把编制投标文件的工作尽量智能化。不少施工企业编制投标文件,每一次都要加班加点,搞得员工们累得很,而且编制质量还不一定有多好。我估计编制投标文件的工作,约有70%是可以完全或基本智能化的,只有约30%是需要完全靠人工完成的。这个70%和30%的比例,也适用于许多其他工作。

能够交给机器做的当然是重复性工作,需要由人来完成的当然是独特性工作或创造性工作。每个企业都应该尽力区分独特性工作与重复性工作,把绝大多数重复性工作交给机器完成,人只需做机器无法完成的独特性工作。企业应该不断进行这种区分,以便把越来越多的工作智能化。

去年,一位学员向我反映,所在企业生产酒店和写字楼的旋转门,主要按订单生产;订单数量季节性起伏很大,以至于企业无法有效制订年度生产计划,问我该怎么办。我就建议他们,把重复性的标准零配件的生产与独特性的客户需求的满足区分开来。虽然客户所要的最终产品是独特的,但是构成最终产品的零配件应该绝大部分是可以标准化的,比如说70%甚至80%是可以标准化的。这样一来,标准化的零配件生产就可以完全智能化,企业就可以针对标准化的零配件的生产制订比较稳定的年度生产计划。人的主要作用,就是设法搞明白客户的独特的需求,并且针对独特的需求去做创造性工作。而且,你在跟客户谈需求时,可以根据零配件库存情况去引导客户多用或少用标准化零配件。

以后一定是这样的,大量的工作由机器完成,人只需做少量的工作。由机器做的都是重复性的工作,由人做的主要是创造性的工作。比如说,由机器售货,由人研发自动售货机。机器做大量的工作,却只能产出少量的价值;人虽然只做少量的工作,却能产出大量的价值;因为产品的价值主要是由人工劳动而不是机器劳动决定的。

那么,又该怎样把工作智能化?我们必须搞清楚工作智能化需要什么前提条件。工作智能化的前提条件,是工作目标必须十分明确,即工作目标明确化。也就是说,我们要清清楚楚地告诉机器,所要取得的成果是什么。机器不会看着办。如果工作目标不明确,就无法交给机器去做。

工作目标明确化的前提,是工作过程结构化。我们要用一步一步的工作规程去取得所需成果。只有工作过程是结构化的,才能够重复地做出相同的结果。

工作过程结构化的前提,是人们对工作的深刻认知,即工作认知化。只有对这个工作有很深刻的认知,我们才能把工作结构化,把做这个工作的流程写得清清楚楚。如果你对这个工作的认知是很差的,那就谈不上把工作结构化。

工作认知化的前提,是工作总结化。必须认认真真对工作进行总结。如果不作总结,你就不可能对工作有很深刻的认知。

工作总结化的前提,是工作实践化。你必须先有丰富的工作实践,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来总结,提升对工作的认知。

我们要按这条路径去实现工作智能化:第一步开展工作实践,第二步进行系统总结,第三步提升工作认知,第四步把工作过程结构化,第五步把工作目标明确化。很多企业并不缺第一步,但是缺少后面这些步骤。如果不做好后面这些步骤,就谈不上把工作智能化。

这些步骤都完成得差不多了,就需要找人工智能技术专家来帮我们实现工作智能化。千万不要在对工作该如何智能化还稀里糊涂时就去找技术专家来开发软件和机器。这就像不能在还没搞清楚要做什么家具时就去找木工干活。如果自己都还没弄清楚要做什么家具,那木工怎么给你干活?他干不了。

通常不应该指望人工智能技术专家精通你的专业领域。这里就引出了一个新的问题,你应该如何跟人工智能技术专家沟通?应该如何跟他们合作?你一定要设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人工智能技术专家讲清楚你的专业问题,这也是一种沟通的能力。如果人工智能技术专家并没有真正搞懂你的专业问题,那么他们制造出来的人工智能机器,就只能是这样的——技术完美却毫无价值。这就像我去找一个中文专业毕业的高材生来写项目管理方面的专业文章,那他怎么写?他写不了。如果不得不写,他就只能堆砌一些华丽的词汇和语句,但完全表达不了项目管理方面的意思。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你作为一个人,与机器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你的职业前景和社会地位。你可以想办法去做机器人的父母,这是造机器人的人;你可以想办法去做机器人的老师,这是教机器人的人;你可以想办法去做机器人的伙伴,这是跟机器人合作的人。当然也有一些人会成为机器人的孙子,会成为机器人的奴隶,被机器人控制。像现在很多人玩手机,就变成了手机的奴隶,变成了手机的孙子。我们当然要想办法做前面三种人,成为机器人的父母,成为机器人的老师,成为机器人的伙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RPA是企业实现人工智能的最便捷方法
我的新书《AI·未来》发布了:来测测你多久被取代?
李开复:人工智能的黄金时代
未来有一半工作被取代,文科生最吃香!李开复给父母们的3个建议
你要跟机器人抢饭碗?十年后365种职业淘汰概率出炉
人工智能来了,不是抢“饭碗”,而是升级“饭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