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廿四节气 | 小寒:探梅烹雪最寒时,围炉暖锅岁华新

小寒,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2022年1月5日17:13:54,我们即将正式迎来小寒节气,此时太阳到达黄经285度。

日月星辰绕天一周,又回到原来位置。一年天数接近终了,年味越来越近了。

小寒胜大寒


小寒是反映温度变化的节气,民间常流传“三九四九冰上走”、“小寒大寒,冻成一团”等谚语。


冷气积久而寒,虽说“冬至一阳生”,太阳直射点向北移,但小大寒期间的直射点仍处于南半球,我国大部分地区白天吸收的热量不足于夜晚散失的热量,因此温度仍会继续降低

在固有印象中,大寒应该比小寒气候更冷。据历年气象记录,不同地区年份的情况会有差异,南方地区平均小寒最低气温要低于大寒,而北方则反之,因此也有“小寒胜大寒”的说法。



物候花信风


冬至“一阳来复”,发展至小寒“二阳渐临”。此时阳气逐渐回升,而最先感知到天地阴阳变化的,便是天地间的灵物。

鸟类在天,对于阴阳兴衰有极高敏感度,也会顺应自然界的气候节律而活动。

一候 | 雁北乡

大雁有随季节变换而南北迁移的习性。此处“乡”与“向”同义,随着大雁对阳气的兴盛愈发敏感,便产生北归故乡的念头。

二候 | 鹊始巢

喜鹊有很强的适应气候和人类的能力,算是“有人缘”的鸟类,它们会冒着严寒开始筑巢,准备孵化后代,也预示新一年即将到来。

三候 | 雉始雊

“雉”是野鸡,更接近地面,稍晚感到阳气。雊(gòu),雌雄之同鸣也,此时雉鸡感阳气而鸣叫求偶,再次体现春天越来越近了。

物候 | 花信始

据《荆楚岁时记》载,小寒时便开始物候中的十二花信风。一候梅花始暗香,二候山茶繁茂,三候水仙韵绝香。


散落习俗说


探梅烹雪茶

小寒时,腊梅凌寒含苞待放,正是踏雪寻梅的好时节。鼻中略过清雅幽香的气息,既能帮赏玩的人疏肝解郁,也能感到惬意与喜悦。

腊梅也是一味药食同源的本草,古时人们会在含苞待放时摘下,干燥制成花茶,封存腊月的雪水,留到夏天泡茶,有生津解热、疏肝理气的好处。

南北暖食俗

人们对节气的仪式感,更多体现在饮食上。

天津地区有吃黄芽菜的习俗。据《津门杂记》记载,将白菜割去菜叶,只留菜心,处理后可长时间保存,味道脆嫩可口,也解决北方地区冬季蔬菜匮乏的问题。

老南京们会吃菜饭。用米饭或糯米,与切碎的矮脚黄青菜、生姜粒同煮,再加入火腿、咸肉、板鸭丁、香肠等佐料,味道香鲜可口,还有补中益气、散寒暖胃的好处。

老广的传统饮食是早上吃糯米饭。一般用六成糯米配四成香米,加入切碎的腊肉、腊肠、花生米、葱白拌匀食用。糯米饭寓意温暖,更预示从年头开始“暖粒粒”

冰戏挤油渣


《宋史》记载:“故事斋宿,幸后苑,作冰戏。”北方地区河面冻得很结实,大人孩童会在冰天雪地里溜冰、滑雪、爬犁等冰上游玩项目。

孩童们为了取暖,会玩靠着墙壁相互挤的游戏,称作“挤油渣渣”。还有斗鸡、跳绳、踢毽子、滚铁环等活动,增进友谊、乐趣的同时,也会使血脉畅通,增添温暖


修身防寒冻


从五运六气来看,小寒至大寒期间,是辛丑年气运的最后15天。


此时太阳寒水在泉,主气、客气终之气仍为太阳寒水,因此冬季为“寒大举”;太阴湿土司天,天气下降,影响下半年雨雪偏多,故祛湿当贯穿全年

小寒期间,自然界存在冻害防害,是农事作物防冻防寒的时节。对于我们修身养生来讲,亦需要预防寒冻湿气,主动地保护和提升体内的能量和温度。


导引升阳气


俗话说“冬练三九”,小寒正值阳气生发之时,导引功法重在向上提升阳气,亦有强壮腰肾、调理肠胃的好处。

↑小寒导引功法视频
欢迎关注大家瘦官方视频,每周都有中医养生视频推送

功法步骤:
1、取正坐姿势,然后一手向后方按住一侧的脚心,身体伸直,重心略后仰,一手向上托举,并仰头上视。
2、上举时,掌尖要朝向内侧,举至极致并配合吸气,身体在手臂上举同时向上伸展,略停片刻后,呼气放松,换另一手上举,一手按脚心。
3、左右各15次,然后行叩齿、吐纳、咽津液法。

此式主要调理邪气积滞在足太阴脾经的相关症状,可缓解下述3类问题——

  1. 调理反胃、胃痛、腹胀、食欲不振,呕吐、消瘦易饥饿、有胃口却吃得不多等脾胃症状;

  2. 改善爱叹气、身体沉重、脸色发黄、口干、心烦心慌、倦怠易困等问题;

  3. 能缓解大便溏稀、腹中结块、腹水、黄疸、泄泻、排便异常等症状;




暖锅温寒湿


年关将至,一桌好友围炉而聚,来一顿热气腾腾、荤素杂糅、驱寒通阳的火锅盛宴,是寒冬里最温暖的仪式感。


火锅文化起源于商周时期,最早称作“古董羹”,取“咕咚”音译,寓意器物承载包罗万象的大杂烩

说到火锅之魂,不得不提香醇浓郁的麻辣火锅,每道食材吸附满满汤汁,裹上香油蒜泥,在大快朵颐间,征服了味蕾,满足了胃蕾。

但麻辣火锅吃多了难免上火。智慧的巴蜀人民会将老白茶、老鹰茶、普洱等倒入锅中一同煮,茶叶性凉清润,可以中和麻辣锅底的热性。


然而阴虚火旺的人群不适合吃麻辣火锅。除了上火外,长胖、长痘、不健康的问题更让人头疼!

如何吃一顿健康美味又不上火的火锅,才算得上不辜负整个冬天?

元气养生锅底


01 驱寒羊肉暖锅

【锅底】陈皮、山楂、草果、砂仁、玄参、牡丹皮。
【做法】取适量草药,切碎后放进纱布内熬煮。
【功效】陈皮、山楂消油腻、助消化,草果、砂仁醒脾健胃,玄参、牡丹皮性寒祛火。这个锅底适合寒湿较重的人群食用。

02

 祛湿四神汤锅

【锅底】猪脊骨、薏仁、莲子、芡实、茯苓、党参、白胡椒碎、姜。

【做法】猪骨凉水下锅,加入白胡椒碎,锅开后加入姜片、党参、薏仁、莲子、芡实,中小火煲1小时。

【功效】茯苓、莲子、芡实有脾肾双补、补而不燥之效,猪脊骨可滋补肾阴、填补精髓。四神汤性味平和,可开胃补脾,能缓解脾虚湿重的问题,亦是全家人的好选择。

03 养气血椰子鸡汤

【锅底】鸡块500克,椰青3个,姜片、红枣适量。

【做法】锅中加入椰汁、椰肉、姜片、红枣,煮开后加入鸡块、适量盐,待鸡肉熟透即可。

【功效】椰汁润燥、鸡肉平补、大枣补血养心、生姜温经散寒,适合气血亏虚、阳虚寒重人群食用。


食材搭配有讲究


1、冬食菌菇,有养胃生津、清肠补肾的好处,先加入香菇、竹荪、木耳、金针菇等菌类,也使得汤底更鲜美滋润。

2、温补的羊肉必是寒冬滋补的主角。羊肉味厚性温,有养血补虚散寒之功,适合寒冷的冬天和阳虚、虚寒的人食用。

3、平衡肉食可加入消食积的萝卜、清热泻火的白莲

4、主食可选择红薯、山药等碱性食物既能中和肉类酸性,亦有健脾补肾的好处。


5、多涮些清热滋阴的蔬菜如白菜、菠菜、豌豆苗、茼蒿、莴笋等,蔬菜性多偏凉,不仅能消除油腻,还有清热、解毒、去火的好处。
但要注意不宜久煮,以免失去营养价值和清火的功效。

6、冬季肾气当令,咸味入肾,因此可选有收敛、潜藏作用的咸味食物,如紫菜、海带、猪肉等,但要防止味过于咸而伤肾

百搭低脂蘸料

01 降脂蘸料

【配料】生抽、陈醋、葱花、蒜末、芥末、洋葱末

【功效】有软化血管的好处。

【注意】涮羊肉时不宜加醋。醋性温,与羊肉同食会生火动血,既掩盖了鲜味,也使羊肉温补作用大打折扣。

02

 开胃蘸料

【配料】生抽、沙姜、小青柠、小米辣

【功效】椰子鸡火锅的特色配方,酸辣开胃又解腻。

消食解腻饮品

涮火锅时,不建议冰饮或酒类,容易对肠胃造成刺激。

推荐喝些发酵类酸奶,可以保护胃黏膜、助消化或是陈皮普洱茶,可以消脂解腻

酸甜开胃的酸梅汤也是一款消食积、解肉腻、缓燥热的“火锅伴侣”。

莫怪严凝切,春冬正月交

小寒虽寒,望春则暖

愿这烟火纷飞的岁华光景

抵御得住严寒和忧愁

温暖得了胃,治愈得住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二十四节气养生(后半十二篇)
24节气养生篇(每一篇精彩内容一气呵成)
二十四节气养生——惊蛰
在炒制火锅底料时每锅锅底都有糊锅,怎么解决?
黄帝内经中的四季养生(想不长寿都难)
系列片《 物候心语—处暑(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