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诗词意象解读之落花

落花

“落花”是中国古诗中常见的意象之一,是种美丽、短暂、动态的意象,以忧伤之美,给词人留下的印象必然更为深刻。

落花的别称

花本以红色最鲜艳,也最能代表季节的盎然生机和活力,红花飘落正是春夏季节更迭的名片,所以落花在古诗词中有“落红”“飞红”“乱红”等借代性的称谓。纷纷飘零的花瓣代表不完满,因此又有了“残花”的称谓。“英”本义是蓓蕾,所以落花又称“落英”“残英”

在落花的称谓中,以“落花”在古诗中出现的频率最高,以“乱红”表达的意绪最悲,以“落英”表达的意蕴最美。

1.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秦观《千秋岁·水边沙外》

2.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3.落英不满掬,何以慰朝饥。

——苏轼《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十一首》

4.一时惊起流莺散,踏落残英满地红。

——王珪《宫词》

落花的意象

01

作为自然景物,构成一种优美的意境

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赏析——

《春晓》的语言平易浅近,自然天成,一点也看不出人工雕琢的痕迹。而言浅意浓,景真情真,就像是从诗人心灵深处流出的一股泉水,晶莹透澈,灌注着诗人的生命,跳动着诗人的脉搏。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伴随着风雨之声,落花片片,满地缤纷,可以想见春天的美好和童子的天真烂漫之趣。诗人追忆昨晚的潇潇春雨,看到眼前然后联想到春花被风吹雨打、落红遍地的景象,由喜春翻为惜春,诗人把爱春和惜春的情感寄托在对落花的叹息上。爱极而惜,惜春即是爱春──那潇潇春雨也引起了诗人对花木的担忧。时间的跳跃、阴晴的交替、感情的微妙变化,都很富有情趣,能给人带来无穷兴味。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赏析——

“春城无处不飞花”,给人的感觉是春风和煦,阳光明媚,各种颜色的花儿在风中轻扬曼舞,美妙极了。“飞花”,就是落花随风飞舞。这是典型的暮春景色,一个“飞”字,蕴意深远。诗人立足高远,视野宽阔,全城景物,尽在望中。“春城”一语,高度凝炼而华美。“春”是自然节候,城是人间都邑,这两者的结合,呈现出无限美好的景观。“无处不飞花”,是诗人抓住的典型画面。春意浓郁,笼罩全城。

这首诗从表面上看,似乎只是描绘了一幅寒食节长安城内富于浓郁情味的风俗画。实际上,透过字里行间可感受到作者怀着强烈的不满,对当时权势显赫、作威作福的天子近臣进行了深刻的讽刺。虽然写得很含蓄,但有了历史典故的暗示,和中唐社会情况的印证,几任昏君都宠幸近臣,以致他们的权势很大,败坏朝政,排斥朝官,正直人士对此都极为愤慨。本诗正是因此而发。作者在这里仅用两句诗,将皇帝的厚待亲信近臣可恶可憎的面目暴露无遗,达到了辛辣讽刺的目的。

02

抒发悠闲的情趣

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赏析——

花开花落,都属于天籁之音,唯有心真正闲下来,放下对世俗杂念的挚着迷恋,才能将个人的精神提升到一个“空”的境界。“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便以声写景,巧妙地采用了通感的手法,将“花落”这一动态情景与“人闲”结合起来。

当时的背景是“深夜”,诗人显然无法看到桂花飘落的景致,但因为“夜静”,更因为观风景的人“心静”,所以他还是感受到了盛开的桂花从枝头脱落、飘下、着地的过程,而我们也似乎进入了“香林花雨”的胜景。此处的“春山”还给我们留下了想象的空白,此时,夜深人静,游人离去,白天的喧闹消失殆尽,山林也空闲了下来。唯其心境洒脱,才能捕捉到到别人无法感受的情景。

03

感慨美好事物易逝  

浣溪沙

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赏析——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此句工巧而浑成、流利而含蓄,声韵和谐,寓意深婉,缠绵哀感,用虚字构成工整的对仗、唱叹传神方面表现出词人的巧思深情,宛如天成,也是这首词出名的原因。

花的凋落,春的消逝,时光的流逝,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虽然惋惜流连也无济于事,所以说“无可奈何”。然而这暮春天气中,所感受到的并不只是无可奈何的凋衰消逝,而是还有令人欣慰的重现,那翩翩归来的燕子不就像是去年曾在此处安巢的旧时相识吗?这一句应上“几时回”。花落、燕归虽也是眼前景,但一经与“无可奈何”、“似曾相识”相联系,它们的内涵便变得非常广泛,意境非常深刻,带有美好事物的象征意味。

惋惜与欣慰的交织中,蕴含着某种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只不过这种重现毕竟不等于美好事物的原封不动地重现,它只是“似曾相识”罢了。渗透在句中的是一种混杂着眷恋和怅惆,既似冲澹又似深婉的人生怅触。

04

暗示人事时运的沧桑

江南逢李龟年

唐·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赏析——

此诗大概作于公元770年(大历五年)杜甫在长沙的时候。安史之乱后,杜甫漂泊到江南一带,和流落的宫廷歌唱家李龟年重逢,回忆起在岐王和崔九的府第频繁相见和听歌的情景而感慨万千写下这首诗。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既点明时令,又暗喻李龟年和自己的遭遇,还暗喻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局势。“落花时节”,既是即景书事,也是有意无意之间的寄兴。熟悉时代和杜甫身世的读者,定会从中联想起世运的衰颓、社会的动乱和诗人的衰病漂泊,而丝毫不觉得诗人在刻意设喻。因而,这种写法显得浑成无迹。“正是”和“又”这两个虚词,一转一跌,更在字里行间,寓藏着无限感慨。

昔日不再,梦一样的回忆,改变不了眼前的无奈。后两句对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慨,概括了整个开元时期的沧桑巨变。风景秀丽的江南,在和平时代,原是诗人们所向往的快意之游的所在。如今真正置身其间,面对的却是满眼凋零的落花和皤然白首的流落艺人。

05

以落花寓意昂扬向上的精神

己亥杂诗·其五

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赏析——

道光十九年(1839),也就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龚自珍已48岁,对清朝统治者大失所望,毅然决然辞官南归,回归故里,后又北上迎取眷属。在南北往返途中,他有所思,有所感,就用鸡毛写在账簿纸上,投入一个竹筐里,写就巨型组诗。这就是著名的《己亥杂诗》──那一年是己亥年。本文选自《己亥杂诗》的第五篇。作者当时愤然辞官,离别亲朋好友,愁肠百结。

这首诗是作者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其含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抒发离京南返的愁绪,二是表示自己虽已辞官,但仍决心为国效力,流露了作者深沉丰富的思想感情。诗的开拓为表现自己离愁别绪的丰富感情,诗人用了“浩荡”一词来形容“离愁”,既强化“愁”意。又体现出诗人狂放深沉的内心思绪和个性特点,这里典型的诗人本色。紧接着的“吟鞭”句,对前人诗句的化用也恰到好处,并形成了两句相连呼应的艺术效果,仿佛能感受到诗人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中的心情。最后则笔锋一转,用形象生动的比喻抒发胸臆,使全诗浑然一体动人肺腑。

诗中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两句是历来传颂的经典名句。这两句既是诗人言志抒怀的心声,又是广泛意义上的崇高人格道德境界的出色写照;既是是落花的独白,又是诗人与腐败的官场决裂,向黑暗的势力抗争的庄严而神圣的宣誓。诗人把自己变革现实的热情移情落花,然后代落花立言:愿化作春泥,孕育春天的生命,充实生命的春天。日暮的片片飞花,撩起诗人的离愁。事业未竟,岁月蹉跎,青春已逝,红日西沉,今番出都,也许不再回还,而如今,诗人突然感到自己像一片飘飞的落花。辞别京都,诗人乘马车出都,一路情不能已,对着无边的落花,展开丰富的想像。官场的倾轧,沉重的氛围,窒息的人性,拮据的生活,诗人把自己的身世与落花完全融为一体。

参考资料:古诗文网;王进.落花——古诗词常见的意象符号[J].语文天地,2003(19):43.

本期编辑:蒲春阳

责任编辑:赵桐玉 何一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闺怨诗主要意象
高考伤春类古诗词鉴赏方法指津(转)
名师课堂: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实例讲解
古诗词鉴赏的突破口——意象解读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古诗词春之意象六:春雨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全诗赏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