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肠道菌群代谢产物或可增加血栓形成风险?

翻译:杨玲



心血管血栓形成事件,如心肌梗塞、中风是现在致残和病死的首要因素。过去数十年里研究者们已经意识到了肠道菌群参与了大量心脏代谢疾病。但长期以来饮食营养、肠道菌群、血小板功能以及血栓形成风险之间的联系并不清楚。


为探讨肠道菌群与体内TMAO(trimethylamino oxide,氧化三甲基铵)水平、血小板反应性及血栓形成风险之间的联系,来自克利夫兰诊所的Zhu W等进行了一项随访调查。


通过大样本(n>4000)随访调查以及统计学分析,血浆TMAO水平与血栓形成事件(心肌梗塞或中风)的发生率(3年)呈线性相关。通过血液微流体荧光标记模型发现,在胶原蛋白包被的情况下,有TMAO存在时,血小板相对于无TMAO对照组可明显聚集(P<0.001)。


在血栓形成实验中,利用FeCl3损伤颈动脉小鼠模型中,发现在添加TMAO组与对照组相比,颈动脉斑块形成数量明显较多较大,且血流完全阻断时间也明显缩短。TMAO可在多种激动剂作用下通过钙离子库释放钙离子来直接增强人类血小板反应性。


应用无菌小鼠及无菌小鼠饲养于有菌环境,给予富含胆碱食物,发现食物中胆碱可通过诱导Coriobacteriaceae、Erysipelotrichaceae、Allobaculum等肠道菌群产生TMAO,TMAO 可在多种激动剂(胶原蛋白、ADP、凝血酶、氨基酸)的作用下使血小板内第二信使IP3浓度增加,血小板内钙离子库大量释放钙离子,从而增强血小板的反应性;而粪菌移植实验证实肠道菌群通过TMAO所致血栓形成风险具有可移植特性,但是TMAO究竟是如何发挥这种作用的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本研究证实了肠道菌群通过调节TMAO来参与调节血小板功能,从而参与全身血栓形成,表明临床上对于预防可逆的心血管事件可从饮食营养介入上着手:通过饮食控制,从而改变肠道菌群的组成,或使用可直接抑制肠道菌群的产TMA酶活性,从而降低血浆中TMAO,降低血小板反应性,这样既可达到和抗血小板药物一样的药理作用,且不会增加出血风险。由此为临床治疗心血管疾病提供新的方向。


摘自:Cell. 2016,165(1):111-24. doi:10.1016/j.cell.2016.02.011. Epub 2016 Mar 1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综述】肠道菌群、氧化三甲胺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疾病研究进展
2016这一年,有关肠道菌群相关研究精华一览(TOP 10)
(文章篇)S5E02:从一篇Cell看肠道菌群研究模式
世界顶尖杂志上那些亮瞎眼的肠道微生物研究(二)
为改善心脏健康,Nature子刊:给肠道菌“下药”
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的肠道菌群代谢产物或毒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