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不陪老人聊天,卖假药的就会给他们点赞

摘要

坏人盯着父母的钱,倾尽心血,陪上一切笑脸,你们却还在兴高采烈地学一堆所谓攻略,为反逼婚的时候抢白父母两句而得意洋洋。哎……

如果你的父母出生于1950-60年代,恭喜你,你现在面对着最难对付的一代人。这个朝代各种最高骨悚然的事都见过,各种不靠谱的运动也都经历过了。大多数人没挣到太多钱,有的人还下了岗,或者靠退休金活着,运气好的有自己的房子。

你应该也不年轻了,80的居多吧,可能有90的,对,如果你还整天抱怨自己被逼婚,抱怨自己被唠叨,那就是你人生失败,就是失败,挣多少钱都没用的。

其实分歧无非是:消费习惯、政治观点、养生与健康和个人问题。

1.所有淳朴憨厚的孩子都会变“修”,老头老太也是如此

我妈有这一代老太太常见的缺点:不让用水电燃气,不让用洗衣机,出门不让打车,不让打专车,不让网上购物,买火车票要T字头的,不让坐高铁,这种缺点我们一般称之为“抠”,但是究其根源,是恐惧——对匮乏和不能理解事物的恐惧,穷时候落下来的病。

能怎么办呢?

你要相信,所有的好人家大少爷都可以学坏,所有老太太也都可以改变,成为“修正主义”的。前提是你要做足够的说服。

我妈虽然曾经入过党,但内心深处有一个民国,我姥姥家以前是南京的,后来我姥爷被组织发配到河北去教书,再也没有回去,我妈一直喜爱关于长江流域的一切。我请她吃饭她舍不得,我不说这菜,我说这气氛。

“那边有个小馆子江南特色,放着评弹,有黄酒卖,咸鱼鲞鲜毛豆嫩笋子好吃得很。”

你说请她去她不去,但是她这人不是真的小气,继续说:“咱们先去踩点吃一次,下次请二姨和姨夫去那吃饭去吧。”

确实做到了。

“打这趟车35元,正好有个30的券,合5元,坐地铁现在是6元钱。俩厂子打架,都想咱们坐他们厂的车,所以就补贴,不过你放心,现在好日子快到头了,这俩厂子回头可能就不给这么多券了,但是你看,这车不受罪,该坐还得坐。人给你拉门儿给你水,车里还没有脚丫子味。”

那次是陪我妈去医院检查回来,她深有感触,还跟我说:“当年你爸做了化疗,我们打不上车,干着急。”“对啊,这就是市场经济的威力啊,更高的价格,但是服务好。政府管制价格那就是会所有人拒载,停着睡午觉的。”

当然大多数时候说不动,有些事就得放一放,老太太说话,不能太认真,比如她唠叨你说你乱花钱,你就嘿嘿嘿就行了。她跟外人唠叨你爱花钱,那其实大多数时候是炫耀,她其实是想说你努力了,挣了钱,但是她从小受的教育,不允许她说那样的话,这在过去是政治不正确。

2. 你不需要很多的说服力,只要反复说同一件事

大多数人回避和家里老人的政治观点交流。比如我妈的政治态度,她在当年自己被破三铁的时候,就告诉我“这是进步,不会回头了。”但她会崇敬毛主席(唉,无非是出身不好没早恋,除了那些印记没什么东西可回忆),喜欢普京,觉得美国人霸道。这都是长期看央视的影响,好在现在各大卫视用职场搞笑剧把收视率夺走了。比如医生护士们怎么实习、斗嘴搞对象之类的,这种戏虽然很多医生抗议不真实,但比婆媳剧社会危害性小。

还是不能回避,多跟他们说点浅显的道理,你得告诉他们,朝鲜、古巴、北欧的大包大揽的医保看着气派,其实质量堪忧、效率很差、早晚会破产,1990年代最后几年的时候,公费医疗卡买高压锅自行车的事时有发生,那时候就是有权势的人在侵害普通人。

说服他们不太需要太多的严密论证,你也没有必要在他们面前演讲辩论,你觉得央视的好多节目有什么逻辑可言?他们就是信了,为什么?因为你一年回去七天或者十五天,而央视新闻频道可能陪伴他们每天三四个小时(其他的时间给了中央3了)。老头老太太都爱信熟人的,他们的熟人不是你,异乡飘零的孩子,是张将军,是宋晓军,是阮次山……

3. 养生与健康,你必须和他们一起学习的领域

我不用中医药,而且也说服我妈妈不中医药,我早些年给她买了本方舟子谈健康的书(如果现在我会挑选别人写的,但是观点类似的),对中医药的迷信果然就有了变化。

我告诉我妈,养生堂是个很差劲的栏目,不要信。

各家的信仰不同,我觉得信赖现代医学比较负责。有人觉得我说得不对,那您随意,我不关心别人家的事。

我妈之前曾经在松花粉上花了不少钱,主要是一个熟人阿姨在卖,强行塞过来,她是个好面子的人,不好退给人家,就给人钱。万幸她过敏性体质,完全不能吃,就把这些东西退回去了。这些保健品都是毫无意义的东西,而这种传销方式更是接近诈骗了。

我二姨和姨夫被一个什么叫精正奇源堂的骗子组织哄得花了好多钱,那个中专都没毕业的营销伙计还劝他吃夺命圣药龙胆泻肝丸。幸好被我及时拦住了。这群人都是把食字号的东西当药物卖给老人,以免费的“练功”、“食疗”拉你过去,然后分辨出那种有点钱,又爱面子的老头老太太下手。

我大姨和姨夫退休金很微薄,却买了几千元的虫草,好心的快递员送货上门,提示他们“老太太老爷子,这钱不少,您家里儿女在吗?他们知道吗?”他们赶紧说:“知道,都知道。”匆匆付账,我表姐就在家里,他们怕我表姐知道了批评他们。

后来大姨跟我妈说,他们一来相信这些东西确实有益,二来觉得卖给他们保健品的女孩独自在省城打拼,很不容易(你那点退休金来得容易),就想着花点钱帮她。

他们也收获了情感的满足,在他们决定花几千元的时候,女孩跪下给他们磕头:“爷爷,奶奶,我谢谢您二老了!”

我只是觉得他们的孙女好漫不经心,叫爷爷磕头拿钱这事该是你亲孙女的事啊。事实上她刚上大学,有自己的动漫二次元世界,不想和奶奶做任何的交流。

其实做老年人生意没有任何难度,舍得叫爷爷和厚脸皮老去就可以。老人对陌生人会额外信赖,做记者从老人那里容易撬开口也是如此。

(此处有删减)

有点钱(数目都摸清了),子女不在身边,家庭有严重的问题,需要陪伴却空巢。先形成一种亲密关系,然后以退为进,让对方用负罪感来埋单。日本骗子不用磕头,不用保健品,做得最合适不过了。

小说里的这个老太太后来发现养老金泡汤自杀了,死前销毁了所有购买这些垃圾纸黄金的证据,可能是担心被人笑话受骗,可能是想包庇那两个曾经带给她“温暖和爱”的推销员。而仓持则泡到了一个去替邻居老爷爷维权的姑娘做他的老婆。

坏人盯着父母的钱,倾尽心血,陪上一切笑脸,而你们却还在兴高采烈地学一堆所谓攻略,为防止逼婚的时候抢白父母两句而得意洋洋。

哎。

4. 被逼婚的往往都是爷娘眼中的陌生人

“妈妈我不想睡觉。”

“今天下午是《西游记》的最后一集。”

“那你说怎么办?”

“我上午把作业写完,然后晚上早点睡行吗?”

这样的对话小的时候可以有对吧。

现在没有了。

因为你们变得疏远和陌生了。

其实1、2、3都经常交流的话,4不是什么大问题。

你看两国领导人坐在一起,都是“历史上就是老朋友”,还要“就当前问题交换了看法”的,多跟父母回忆往事,再交换对世界的看法,大家能更体谅彼此一些。

他逼婚,你划价,你说你的感受,你的解决方案。

孩子,你走得太远了,人远了,心也远了,除了你是你家老人的孩子,他们想不起更多的你了。

于是他们不住念叨:“我有儿子,那我应该有孙子啊。”

“我有女儿,我应该有女婿啊。”

烦恼来了。

如果他们可以不住念叨:“我儿子喜欢登山。”“女儿跑了两次半程马拉松了。”“他现在是小区足球队队长。”

你就有了新的维度,不再是那个戴着红领巾的形象了。

我听说有的人第一份工作,会带着父母来办公室看一看,安他们的心,让他们知道自己跟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共事。这就是极好的。

无非是“用心”二字,大家也都明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久病无孝子?多少家庭的老人晚年生活现状惨不忍睹
老人哀叹:大年三十无人陪,正月初一儿女回,要完钱就走,可悲
五十岁退休女人一个月两千多退休金,丈夫一个月三千退休金,还需要打工吗?
杏林手记丨那些留守的老年病人
70岁大爷自述:一种新型找老伴方式,远比老年搭伙或再婚要好很多
当初买房向姐姐借了10万,现在应该还100万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