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52讲调胃张胜兵品《伤寒》之太阳病(70条条文·调胃承气汤)
userphoto

2022.05.20 山东

关注

“张胜兵中医”

讲课录音:

讲课录音文字版:

张胜兵品《伤寒

52讲调胃张胜兵品《伤寒》之太阳病(70条条文·调胃承气汤)

大家早上好,现在是2022年的5月13号的早上六点半,今天星期五,感谢大家守候手机和电脑旁,来收听我讲的伤寒论。

今天我们讲第70条条文。好,我们先看第70条条文的原文,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

调胃承气汤方

芒硝半升,炙甘草二两,大黄四两

上三味,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渣,内芒硝,更煮两沸,顿服。

调胃那么这一条条文,大家发现一个问题没有?前面的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和第68条是不是一样的?而后面的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和第68条内容表达的意思是刚好相反,发现没有?那么,既然前面的和第68条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而后面半段表达的是第68条相反的意思。

说明了什么问题?说明了第70条条文是紧接着对第68条条文的一个延续,一个对比。那么既然第70条条文是对第68条条文的对比和延续,那么中间为什么插一个第69条条文进来呢?那么只有一种可能,就是什么呢?就是第69条条文,它是对第68条条文的补充说明,或者说是对第68条条文的更进一步的递进关系。否则的话,第70条应该在第68条之后,不应该在第69条之后。

我们通过第68、69、70这三条条文的这个关系之间的分析,我们就得出一个结论,第69条是与第68条的关系更近,然后才有第70条,因为第70条说的内容是与第68条相反,而第69条说的应该是与第68条的意思相同且递进的关系。因此第69条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是对第68条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的阴阳两虚的进一步发展,出现阴阳两虚重证,才有病仍不解,“仍”字在这里是这么个释义。

所以第69条发汗,若下之中间省掉了“病不解”,是用了省文法,第69条发汗的后面省掉了“病不解”,你也可以认为是第69条发汗后面省掉了68条所有内容。也就是说第69条应该是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所以其他医家对第69条的理解,很多都是错的,我昨天已经讲过了第69条,他用了省文法。

今天我们讲第70条条文,回顾一下第68、69、70三条条文之间的关系的时候,进一步的佐证了,我认为第69条是省文法,是对第68条阴阳两虚之后,继续误下而产生的阴阳两虚重证的茯苓四逆汤证。

那么关于茯苓四逆汤证,是我们上节课所讲的内容,我们这里就不重复啊。如果有不清楚的人可以回过头去听上一节课和上上节课的内容。

我们继续看第70条条文,第70条条文: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他就是第68条的内容,是这个芍药甘草附子汤条文内容,那么后面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也就是说它其实是发汗后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这个恶寒者,虚故也。它在这个地方只是做个对比。

他的意思很明确,就是说发汗之后,如果恶寒的是虚,那么这个虚是指阴阳两虚用芍药甘草附子汤。如果发汗后他不恶寒,但热者,这个但热者呢,你可以理解成反而发热,也可以理解成仅仅只有热,没有寒。有的人把它翻译成反而、有的人把它翻译成仅仅只是不管怎么翻译,总之说白了,他不恶寒,他发热。

那么这两种一对比啊,他就说明了一个问题,什么问题呢?说明了发汗后出现的两种完全相反的,截然相反的情况。一种情况是发汗后出现了阴阳两虚,一种情况是发汗后他竟然出现了什么?出现了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出现了热证实证。

那么有的人就会问了,同样是发汗,为什么前面部分出现的阴阳两虚,后面部分却出现了调胃承气汤证呢?热证实证呢?刚好相反呢?那么,张仲景把这个地方两个相反的内容拿出来对比,其实际上是为了告诉大家,不同体质的人用了同一种治疗方法,很有可能出现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

那么前面的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他本来就有肾阳虚的人,已经讲过的,在第68条已经讲过的,是指本来就是肾阳虚或者阳虚,这是的基础体质,然后太少两感,也就是说是一个麻黄附子甘草汤证误用了汗法,没有兼顾到这个阳虚的基本体质,仅仅只用了汗法,就出现了阴阳两虚的芍药甘草附子汤证。

当然我在讲第68条条文的时候,说了三种情况啊,就有三种情况可以在发汗之后,造成这个阴阳两虚的芍药甘草附子汤证,在这里呢,我就不啰嗦了,我只说了其中一种麻黄附子甘草汤证,本应该用麻黄附子甘草汤证的这个太少两感或者是肾阳虚外感,但是误用了发汗或者汗不得法,汗不得时等等,产生了阴阳两虚的后果,出现了芍药甘草附子汤证,这是其中一种情况。

那么第68条的其它内容呢?我在这里就不重复啊,总之它有前提条件,前提条件是什么?前提条件是本有阳虚之人外感。如果仅仅只用了发汗,没有兼顾他阳虚的这个基本体质的话,那么就出现变生它证,出现阴阳两虚的芍药甘草附子汤证。

既然前半段讲的是麻黄附子甘草汤证的误治法,那么后面呢?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呢?也就是说,什么情况下发汗后会出现阳明腑实证呢?我个人认为,第70条的前半部分是对第68条的重复,后半部分是和第68条刚好相反的情况下的一种对比。

那么第68条条文有可能是麻黄附子甘草汤证误用了汗法,而导致了这个阴阳两虚的芍药甘草附子汤证。因此我们通过推敲,发现第70条的后半部分,他讲的内容应该是素体阳盛之人,就是本身是一个阳有余,或者说有火的这种体质的人感受了外感病,他应该也是一个需要表里双解的这么一种情况,而误用了仅仅只发汗来治疗的错误治法。

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说,本身平时就有胃热的人,得了外感病,在治疗这个外感病的时候,应该兼顾他的胃热的基础体质再发汗,在这个基础上啊,兼顾这个有胃热的基础体质上再发汗。才是正确的治疗方法。而医者采用了仅仅发汗的方法,没有兼顾他的胃热这个情况,于是乎就出现了什么?不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

再说白一点就是什么?就是病人本为太阳阳明相间之证,应该用表里双解,可能是厚朴七物汤证,当然这只是我的理解,因为几乎没有其他医家这么认为过。但是我认为如果用正治,就是用正确的治疗方法,应该是厚朴七物汤治,因为厚朴七物汤证是太阳阳明相间的治疗方法。

厚朴七物汤本来就是桂枝汤和这个厚朴三物汤合在一起加减化裁,是太阳阳明表里双解之剂就是这么一个太阳阳明表里双解之剂,为什么会出现现在的情况)呢?仅仅只用了汗法,没有兼顾到这个阳明有热,因此用到了汗法之后,出现了什么呢?出现了汗后伤津化燥。因为发汗之后损伤津液,津液伤了之后呢,就化燥热那么热并胃腑就这个燥和胃里的热合在一起,燥热成实,而出现了什?阳明腑实证的调胃承气汤证。

现在情况很明朗吧?第70条的前半部分讲的是阳虚之人误用了汗法,而出现阴阳两虚的芍药甘草附子汤证。后半部分讲的是厚朴七物汤证啊素有胃热的人,外感本应该用厚朴七物汤的,却仅仅只是用了汗法,而出现了阳明腑实证的调胃承气汤证。

在这里我们发现一个问题发现什么问题呢?发现发汗,它伤及人体的时候,往往是什么?是在他基础体质之上进行进一步的伤害比方说70条的前半部分,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他为什么会出现阴阳两虚的芍药甘草附汤证呢?因为他本身就是阳虚,发汗之后什么?更一步进一步伤阳,所以就导致了出现了阴阳两虚这种转归,出现了芍药甘草汤证的转归,所以本为麻黄附子甘草汤证汗后变得更加的肾阳虚。

而后面是胃热之人,本身就有胃热,汗后呢,还加重了胃热,出现了阳明腑实证,为什么加重?因为他汗后伤津化燥胃腑燥热成实。

所以这个发汗,如果我们把它解释的更加的老百姓都能听得懂的语言的话,就是有落井下石的感觉,雪上加霜的感觉。阳虚如果是采用了汗法,我就让你进一步阳虚。你胃中有热,采用了汗法,我给你伤化燥,让你进一步的胃热,而出现阳明腑实证。是不是感觉这个误用发汗有一点落井下石,雪上加霜的这么一个味道啊,就是你哪里虚,我让你哪里更虚,你哪里有热,我让你哪里更热。

你比方说啊,这个第63条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杏石甘汤。我不是说这种情况是有肺热,平时有肺热的人呐,发汗之后让肺更热,而出现了麻杏石甘汤证

64条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这个是发汗过多伤心阳其实际上是本身就有可能这个人就胸阳不振,才有可能伤他的心阳。

那第66条发汗后,腹胀满者,厚姜半甘参汤证。它的前是什么?是这个人本身就脾虚,发汗之后就出现了什么?厚姜半甘参汤证,肚子更胀。

那么我们把这些例子一举,是不是发现发汗就相当于一个落井下石雪上加霜的这种意味,这种味道啊,所以呀,清朝的黄元在他的伤寒悬里面有这么一句话,他说阳虚之人汗则亡阳,阴虚之人汗则亡阴。汗后恶寒者,气泄而阳虚故也。故防入少阴,不恶寒,反恶热者,津伤而阳实故也。是已入阳明,将成大承气证,宜早以调胃承气和其胃气,预夺其实也。那么这段话呢,就是黄元御伤寒悬解对本条第70条条文的解读。

他在解读的前面说,阳虚之人,汗则亡阳,阴虚之人汗则亡阴。跟我刚才讲的是一个意思啊,就是落井下石,雪上加霜的意思。那么后面才是对第70条的解读。

那么调胃承气汤,它是大黄、炙甘草,芒硝三味药组成。其中啊,大黄苦寒,以泄热通便,荡涤肠胃芒硝咸寒,以泻下除热,软坚润燥,那么以炙甘草调和大黄、芒硝攻下泻热之功,使之和缓。那么它为什么叫调胃承气汤呢?它的承气之功啊,皆着于大黄。这个方子呢,能调和肠胃,顺胃气,祛除胃肠积热,使胃气得和、气机相接。所以它叫调胃承气汤啊

那么关于调胃承气汤在伤寒论里面出现的次数竟然高达八次。

调胃承气汤出现在伤寒论中第29条、第70条、第94条、第105条、第123条、第207条、248条、249条。

29条说的是胃不和,谵语啊。第29条,他说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慌,微恶寒,脚挛急,反以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然后最后就说,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这个地方是胃不和,谵语。

那么本条第70条是,汗后,不恶寒,但热。

123条呢?他说的是什么呢?是这一个,郁郁微烦207条呢,心烦248条呢,蒸蒸发热。第249条是伤寒,吐下后,腹胀满。

因此啊,我们可以总结出调胃承气汤,它可以治疗大便不通,口渴心烦,蒸蒸发热,或腹中胀满,或为谵语,这么多的这个临床表现。那这些临床表现呢其实是散在的出现在条文的29条、70条、94条、105条、123条、207条、248条、249条总结的,把它高度总结之后就是这么多表现)

那么有的人可能要问了,调胃承气汤为什么能够治疗谵语啊,心烦这些东西啊?因为胃络上通于心,如果胃热上扰,则会导致心烦,严重的会出现谵语,因为心主神明

那么热甚津伤就会出现大便不通,大便秘。那么承气汤呢本为阳明腑实证,是阳明病篇的内容啊,所以今天这个调胃承气汤,我既没有写歌诀,也没有打算把它重点详细的讲解,但是我们既然讲到了调胃承气汤呢,我们很多人呐,不知道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这三个承气汤的区别,我们就把它简单的说一说。

这个调胃承气汤,它是缓下热结,仅仅只是用了大黄,芒硝和甘草它为何是缓下呢?因为它有燥而无痞无满这些情况。仅仅只是一个燥啊

而小承气汤呢它是轻下热结,除满消痞。它属于轻下剂,它是具备了痞实之阳明热结的轻证,它用的是大黄,枳实、厚补。因为他有这个痞满实这些临床表现,所以用了枳实和厚朴。

那么大承气汤呢,它是峻下热结,它是峻下剂,所以它能治疗痞

这个燥啊,一般有燥就用芒硝啊缓下剂里面有燥实而无痞满啊,所以这个燥实用了芒硝,特别这个燥,小承气汤就没有芒硝,大承气汤和调胃承气汤有芒硝。

那么这个大承气汤除了能够治疗痞满燥实,治阳明热结重证以外,它还可以治疗热结旁流,以及里热实证之热厥,病,发狂等等。它的组成成分呢,是在小承气汤的基础上加了芒硝,它是大黄、枳实、厚朴、芒硝。

那么大承气汤是大黄,枳实、厚朴、芒硝。小承气汤是大黄、枳实、厚朴,没有芒硝。而仅仅只有调胃承气汤是大黄,芒硝加甘草,它有甘草,有了甘草就成了缓下剂了而且甘草还能什么?还能补气所以说这三个方子里面只有调胃承气汤,他有点攻补兼施的味道,它带一点补的性质,而大小承气汤是不具备补的性质的。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第70条,它与调胃承气汤,他并没有说以承气汤辈,大小承气汤,他都没有说为什么要用调胃承气汤因为第70条,他是在汗后出现的情况,毕竟是发汗以后,这个甘草啊,他在这个地方它具有一定的补益作用。可以这么说,他是以阳明燥热为主,而以汗后略带那么一点点小虚为辅,所以呢,他说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

有的医家呢,他就解读成这个地方只是打个比方,你用调胃承气汤可以用,大小承气汤也行,其实这不然我个人认为他用了汗法之后,刚刚出现的这些阳明有燥热的这种情况的话,调胃承气汤更好,因为它里面有甘草,他也不是阳明这个腑实证的急证热证,他刚刚发完汗之后,至少还有那么一点点虚吗?

而且啊,这个大承气汤里面的这个大黄,芒硝、枳实、厚朴。这个比较峻猛,基本上都是有攻的味道啊,大黄芒硝就不用说了,泻下剂,枳实,厚朴,宽中下气,枳壳缓而枳实速也,是吧。枳壳缓而枳实速也这是药性赋里面的原文,药性赋是后世医家的哟,跟这个伤寒论没什么关系啊我在这里只是一个条件反射,想到了这句话。

这个大承气汤呢,它是先煮枳实,厚朴,后下大黄,然后芒硝一冲就可以了,那个大黄后下,那么它泻下功能就强。所以呢,它泻下与行气并重,它是峻下剂,它治疗痞满燥实。这个四个字,痞满燥实都具备的阳明腑实证之重证。

而小承气汤没有芒硝,而且这个厚朴的用量啊,跟大承气汤比减了3/4大黄呢(没有变)。相对于厚朴,枳实也少用了两枚,少用了两枚,而且是三味药同煎的,大黄没有后下,那么它泄下的这个力量就会轻一些,所以它是轻下剂。它主治什么呢?痞满实啊,没有燥这个字啊,主治痞满实之阳明腑实证的轻证。

而调胃承气汤用大黄、芒硝。根本就没有枳实、厚朴。用了大黄、芒硝,加了甘草。甘草还能补益,而且用的是炙甘草,那么大黄与甘草同煎呢,他们就起到了和中调的作用,下而不伤正,所以它叫调承气汤啊。它是主治以什么呢?以燥实这两个字为主的阳明热结之微证,比轻证还要小。

由于这个调胃承气汤出现在太阳篇里面,既然是太阳病的话,那么我们就不越俎代庖了,这个承气汤呢,我们就不再过分解读了,我们以后再讲阳明篇内容的时候呢,我们会重点讲一个一个要的分析和讲解,还有病案等等来讲,这个承气汤类的方子,今天呢,我们就不再过分解读了。

那么昨天有人问我说,这个伤寒论讲了两个多月才讲了不到70条条文,那398条条文岂不是要讲一两年?如果除去休息时间的话,至少也得一年多吧。那么张老师,你这样搞,这样讲课有没有压力呀?那是什么东西支撑你每天早上六点半免费为大家讲课呢?我跟他说,我说讲课对我来说其实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情啊,跟大家一起进步嘛,一点压力都没有啊只是呢,我需要更多的人的支持和传播,我的这个讲课内容啊,如果支持和传播啊,我将会讲的可能更带劲一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伤寒52:调胃承气汤、大承气汤、小承气汤之间的区别?
《仲景全书》分类条文——阳明病方证条文
《伤寒论》70条
JT伤寒论慢慢教(第十期)10.1.1
世传秘方集七(608
汉传中医免费普及课程-刘云舟讲承气汤类方之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