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玉屏文化之黄帝文化

黄山因传说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在此炼丹修道升天而得名。史前社会的民间传说也有其历史渊源。黄山黄帝文化历史文献、民间传说、出土文物、遗迹遗存、民俗非遗,构成了徽州原始源头文化的重要内容。黄山“黄帝文化”揭示了徽州文化与“华夏文明”的内在联系,也昭示了安徽黄山和陕西桥山、河南新郑、浙江缙云一样,是公祭中华人文 始祖轩辕黄帝的四大圣地之一。中国黄山,黄帝之山,轩辕开基,华夏圣山。黄山的“轩辕黄帝公祭大典”,历史最为久远,有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天位”遗存文物,有公元前827年周宣王“高祖黄帝乘黄龙而去”的石刻遗存,更有在全国独一无二的、在黄山周边山乡民间千百年流传不衰的“轩辕车会”特色民俗,有“二月二祭嫘[léi]祖”等等特色民俗。

    自2013年以来,由黄山黄帝文化研究会操持的黄山“轩辕黄帝公祭大典”,公祭中华轩辕黄帝,黄山成为凝聚海内外炎黄子孙共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又一个大平台。港澳台同胞也积极来徽州黄山朝山拜祖,缅怀中华先祖的历史功德,追忆轩辕黄帝开创的“华夏文明”,续接同宗共祖的血脉亲情。通过黄山黄帝公祭大典,研讨黄山“黄帝文化”,扩大“中国黄山,黄帝之山,轩辕开基,华夏圣山”的影响,扩大徽学的影响,共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献计出力。

    相比较陕西桥山黄帝陵的黄帝公祭是国家级大祭,河南新郑历年的黄帝公祭是省政府主持的大典,我们仅风景区管委会在黄山轩辕峰前黄海仙都举办公祭轩辕黄帝大典,突显我市对黄山“黄帝文化”这一珍贵旅游文化资源,认知不够,重视也不够,对其在“打好黄山牌”中的格外价值意义没有把握好。因而至今的黄山,在中外人们心目中,还仅仅是自然风光“五绝”的形象。

人所共知,徽之黄山,黄帝之山,有史以来,黄山就和中华始祖轩辕黄帝、黄帝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渊源关系。千百年来一直流传在大徽州地域的美丽传说和丰富的历史胜迹就构成了中华黄帝文化、悠久徽州文化的一个部分,引人探幽寻奇,让人回味无穷。

据北宋仁宗景祐年间(1034--1038)祥苻寺主持僧行明和尚所撰的《黄山图经》记载,在《周书异记》之《神仙传》中就有关于轩辕黄帝与黄山关系的描述。

传说轩辕黄帝从浮丘翁那里得到灵丹,于是就想“超溟勃,游蓬莱”,寻找适合炼丹修身之胜地,他对浮丘翁说:“愿抠衣躬持修炼”。浮丘公不但对炼丹修道很有体会,而且对天下名山大川也多有了解。他告诉轩辕黄帝:“择贤而师,学必精奥;栖隐胜地,业则易成。炼金为丹,必假于山水,山秀水正,其药乃灵”。

浮丘公向黄帝推荐:“江南黟山,据得其中,云凝碧汉,气冠群山,神仙止焉。地无荤辛,境绝腥腐,古本灵药,三冬不凋,名花异果,四季皆有。山高木茂,可为炭以成药,迸泉直泻,状如飞布。下有灵泉,香美清温,冬夏无变。”“若能斋心洁己,沐浴其中,饮之灌肠,万病皆愈!”轩辕黄帝听说在江南竟有这么一个好地方,于是“命驾”江南,“与容成子、浮丘公同游此山”。轩辕黄帝和大臣容成子、浮丘公来到黟山之后,烧炭炼丹,经八个甲子而炼成丹药,黄帝呑下七粒之后,身轻体爽,下温泉沐浴后白发变黑,时天降白龙,三人于是骑龙升天而去。

附会这些神奇的神话传说,在奇峰插天、云遮雾绕、变幻无穷的黟山仙境,千百年来还留下了许多让人不可思议、鬼斧神工、惟妙惟肖的黄帝炼丹遗址、遗迹:

被称为黄山三十六大峰之首的炼丹峰,据说就是浮丘公为黄帝炼丹的地方,此峰石室内丹灶尚存,峰前还有晒药台。峰下还有炼丹台,台可容千人。古人为之诗曰:“一声天上玉箫来,三十六峰花尽开;向夕轩辕招饮酒,骑鸾更过紫阳台”。

在炼丹峰下还有洗药溪,据传黄帝炼丹时常来这里洗药,古人也有诗咏之:“红泉声里独徘徊,帝子当年采药来;怪道余香今犹在,四时芝术有花开”。

天都峰边青鸾峰下有采药源,传说黄帝常至此采药。而桃花峰下的桃花源、桃花溪,传说桃花皆轩辕黄帝亲手所栽,古人有诗赞曰:“桃花五色四时开,片片香随涧水来;况是轩辕曾手植,紫云深处有楼台”。

在叠障峰下有“白龙潭”,传说当年黄帝曾在此潭取水炼丹,感动了白龙从天而降,背黄帝升天仙去,因此得名。古人有诗曰:“黟山开叠障,万仞金芙蓉;帝子丹成去,青天驾白龙”。

传说在轩辕峰,黄帝常在峰下紫芝源采紫芝,因此至今这里还有紫芝生长。其峰顶仙石座,据传是黄帝的坐处。

在石门峰畔,相传有轩辕和浮丘下围棋的棋石峰,“传闻棋石在中峰,曾有樵夫得一逢;自后世人无处觅,云溪花洞几重重”。

在芙蓉峰下的白马源南溪有马蹄石,石上马蹄迹二三十个,深者一尺,浅者二三寸,相传是黄帝骑马游玩时所遗。古人有诗曰:“寂寂淡无云,芙蓉插天碧;洞口瑶花开,谁是采芝客?千古留孤趾,石上马行迹”。

在石床峰顶,至今有一石床如玉琢成,传说此石床是轩辕黄帝和容成、浮丘憩息之所。

还有在白龙桥上首,至今还遗存有“药铫[diào]”、“药勺”、“丹井”等遗迹,另外,莲花峰下“容成拜轩辕“,浮丘、容成、仙都、望仙等等奇峰,黄山东麓黄帝源,传说都和黄帝有关。

美丽的神话传说和众多的仙境奇景交相辉映,亦真亦幻。加上唐代统治者信奉道教,为了纪念轩辕黄帝与黟山的渊源,唐天宝六年(公元747年),唐玄宗下令改“黟山”名为“黄山”。黄山的这一得名,意义深远。黄山的黄帝传说和大量相关神化遗迹,黄山的得名,这都是中华黄帝文化的一个部分,都是悠久徽州文化的一个部分,它加重了黄山文化、徽州文化蕴含的历史厚度和历史份量;黄山的黄帝传说和大量相关的神化遗迹,与黄山绝美的自然生态交相辉映,使这张世人公认的“中国名片”更加精彩靓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咏黄山
寻找消失的徽州之十(轩辕黄帝飞升的地方)
创意全景画-水墨黄山
黄帝与黄山
第七届全球华人公祭轩辕黄帝大典在黄山举行
《轩辕古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