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东北经济到底怎么了?听一听东北人怎么说

在百度上搜索“东北经济”四个字,出现的缺省推荐却是:“东北经济持续垫底打了谁的脸”“东北经济为什么不行”“东北经济断崖式下跌”“东北经济到底有多糟糕”。

这让我想起了前些天网络上流行的苹果手机“击沉中国”的闹剧。稍微有点网络数据知识的人都知道,这些推荐是因为在网络上被点击的次数最多,大家不断地输入、点击和搜索、阅读,这个词就被大数据自动列为了网红。

这还不算那些被疯狂删帖的。那个“瘪犊子”的文章在阅读超过400万后被删除了,那个作者又写了一篇文章抗议:“把我的文章删掉,东北经济能好哪怕一丁点吗?”阅读量分分钟又是100000+,连留言的点赞都超过了1.8万。

东北人,真是让全国人民操碎了心。

我也是东北人,从小到大没有离开过东北,连上大学也是在东北。看到这些,宝宝心里苦,宝宝表示很桑心。

为什么是这样?难道不应该是东北经济振兴吗?

冷冰冰的数字已经告诉我们,这个结果是不用怀疑的。但是作为东北人,我们不该在别人都唱衰东北时,也跟着唱衰,更不应该带头唱衰。这除了你要爱家乡爱东北,还因为,作为东北土地上的一分子,我们有责任为东北经济寻找出路,哪怕是寻找一点原因也好。

出路,好像比较难找,因为你很难找到那个瘪犊子是谁,在哪里,如果不能把那个瘪犊子干掉,让东北经济蒙了圈的结果就很难解决。

那么,我们试着找一下原因吧。

(一)前朝贵族曾经的荣光

东北是重工业基地,是共和国的长子,这就是东北让人看起来更像一个前朝贵族的原因。

这个重工业基地是怎么形成的呢?东北有很多大型国有工业企业,在新中国成立前,他们就负责为国家生产工业设备,他们是计划经济最早负责调拨的一块领地。这些工厂其实很多是从日本和俄罗斯手中继承来的,工业基础雄厚,工艺先进,技术扎实,是当之无愧的共和国长子。

东北经济在腾飞时,南方一些大省还穿不上鞋子,有高满堂的电视剧《温州一家人》为证,看看万顺一家,为了摆脱贫穷,被迫离家,都穷成了什么样?

好了,这个前朝贵族是怎么沦落到今天这样落魄,被全国网民的笑柄?

所有的根源在人,我还是想谈谈东北人。

东北正是由于国有大中型企业林立,曾经傲视全国甚至东南亚,而成就了东北人的性格、风格和今天的东北文化。

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特点,第一是人多,第二是熟人多,第三是跟政府的关系密切,国企领导大多是政府任命的。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我在长春上大学时,长春人曾经吐槽超级大的一汽,仿佛整个长春就这么一个企业,美丽的北国春城坐落在一汽的怀抱里。那时大学生毕业找工作,几乎绝大多数人只有一个选择:去一汽。一汽有自己的食堂、饭店、宾馆、银行、农贸市场、幼儿园、小学、中学——现在,美丽的春城又坐落在极大的吉大的怀抱了。

据说,当时的一汽拥有职工10万人。我的《汽车构造》老师上课时透露了一个秘密,一汽好多年都不知道自己的库存有多少,一个人去查一个数,这些数从来没一个碰上过。哪怕有两个人都数错了,错成一个数也行啊!

我毕业工作后也在国企,4000多人的大厂,据说是东南亚橡胶塑料机械工业中,技术水平最高的企业。我在企业报工作,发的最多的文章就是哪哪个工程师的一项技术发明填补了国家空白,国际领先,有的甚至填补了国际空白。

这些企业面对的市场是谁呢?大部分是另一些国有企业。比如一汽,最早一汽的汽车是不需要去跑市场的,各个政府机关配车,自动就选择了一汽。比如大橡塑,最早也是不用找市场的,那些同样是国企的橡胶厂、轮胎厂摸着门就选择了它。

当温州那些十几岁就辍学了的孩子门背着纽扣、拖鞋、腰带、眼镜,穿得破破烂烂,挤了几夜火车来到东北的城市里沿街叫卖的时候,东北人是看不起他们的,把他们叫做凑要饭的。如今东北各大城市里被私有化的大型综合商场,很多都是由当初的这些凑要饭的买走了。

(二)东北是怎么成为了今天这个样子了呢?

企业大,技术好,市场也好,衣食无忧的东北人走着走着就走出了普世价值观的轨道,走出了市场经济思维方式。

他们大多是产业工人群体,他们拥有的主要社会资源是工友。那些盛极一时的国有企业像一个小社会一样,满足了他们所有的生活需求,连孩子读书都不需要走向社会;他们居住在一个楼院里——东北老工业企业普遍都盛行过楼院文化——一个楼院里的人们都是一个工厂的,有的人连父辈都是这个工厂的,他们近亲结婚,一家人都是这个工厂的。比如说大连,住在老甘井子一带的老坐地户,不是大钢的,就是大化的,要不就是石油七厂的,要不就是523厂的。厂子和厂子之间也经常会有联谊活动。有一次,一户人家在过年时聚在一起,全家人都在等家中的长子回来了开饭,结果这人穿着一身脏兮兮的工作服,一进门就说:“就是不出碱。”坐着的一个家人说:“还是我们家好,不用制碱。”没错,这人是大化的。坐着的,是大钢的。

可以看出,这个城市里的人群是由产业工人组成的,他们有着固有的圈子文化,他们管自己上班的工厂叫“我们家”。今天过了50岁的大连人,还经常管自己工作的地方叫“我们家”。尽管现在的工厂都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改成了公司,但是他们还是喜欢说自己是厂子里的人。

一个工厂里的人,几代人都吃这碗饭,相互之间有着深厚的工友情,这种情感类似于战友情。

他们习惯了国有工厂的管理模式,习惯了一辈子在一个工厂里上班下班,习惯了参加工友的父亲的葬礼,喝工友孩子的喜酒。

这就是东北文化。

这种文化错了吗?

说东北人讲义气,哥们儿弟兄的,也是由这一特殊的历史环境造成的特殊的文化。

家里有事就找人,人和人之间互相帮忙,这曾经不是东北文化的糟粕。

可是,时代变了。市场经济来了。它不是今天来的,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时就来了,早在1992年就来了。

南方的那些老一代的创业者来了,他们无孔不入,占据了东北城市的大小摊位,他们卖服装,卖纽扣,卖眼镜,卖瑞安八珍……这是一个真正的快消市场,是一个循环往复的市场。

如果不是遇到全球经济风暴,不是遇到经济发展新常态,不是遇到结构调整,这种情况对东北经济来说,无所谓啊。国有企业,在国内响当当的棒,但是一旦遇到竞争,遇到营销,遇到品牌,我们就蒙圈了。我们没跟人竞争过啊,我们没做过市场啊,我们不知道品牌啊。

2001年,大连市商标事务所做过一次调研,全市100多家国有大中型企业,竟然没有一家有注册商标。

一套设备就是几千万,谁管商标是什么。过惯了大企业赚大钱的瘾,东北的经营者已经看不起小生意了。这体现在东北的农贸市场上,非常明显,你去东北买一个西瓜,一般是不切成小块卖的,一个快到20斤的西瓜,最多给你切成二分之一。

东北的管理者也是看不起也看不见民生市场的。我听过东北一个市长在一次经济工作会议上旗帜鲜明的表示,那些小打小闹算个啥,一个重工业企业一年多少个亿?卖个纽扣才能赚几个钱?这就是观念,这就是文化,这就是导向。

听了这话,你是不是得往国企跑?国企稳定啊,收入稳定,也不能随便开除人。

(三)追求稳定,消耗了东北的青春

稳定,是国有企业带给这个区域人的基本价值观,也是影响这个地区职业文化的毒瘤。

多年前,我采访过一家私营企业老板,他说,招不到合适的人才,他到处挖人,他说:“我面试时听到最多的话是,这份工作稳定吗?我的企业哪天关门我都不知道,我老板自己都不稳定,你问我能不能给你一份稳定的工作,这怎么可能?”

稳定,成了东北人衡量自己事业时第一考虑的因素。因此,东北的年轻大都渴望考公务员,进事业单位,为了稳定,而不是为了事业。

当市场经济的大潮席卷了社会的每一个角落,那些追求稳定的人们像煮在温水中的青蛙,一点一点耗尽掉自己的青春,冲动与梦想。最后,当一个人将人生大量的时间都浪费在一个国有企业里的时候,他离开的机会成本就太大了。

如此,东北在上一轮的竞争中,就失去了青春。当一大波东北人才的被青春熬成了老年,人也熬成一堆废肉,百无一用。

(四)圈子文化,将利益包裹成一个死球

就这样,日复一日,周而复始,凝结成东北人特有的文化:稳定的圈子,相互帮助——这种圈子文化带来了极大的不公平,因为人们只帮助跟他们有关系的人,只帮助他们认识的人,这就带来了腐败。

这种文化如果仅仅是遇见了市场经济还好,毕竟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还可以教育人主动去适应市场。可是偏偏又遇上了高校扩招,东北人家绝大多数的孩子都上了大学——大学扩招的结果是中国学生根本不够用——连考了200分的学生都会接到好几份录取通知书。

他们为什么那么愿意上大学?因为他们的父辈以及父辈的父辈在国有工厂里亲眼看到大学生一进厂,工资就比他们高好多,对学历、资历以及权力的崇拜,是国有工业企业的文化带来的。

因为太多人家的孩子都拥有了大学文凭,圈子文化的作用此时发挥得淋漓尽致,不找人,上不了好学校,不找人找不到工作。在他们看来,这都是关系到人生命运的大事。

于是,那些没有关系的却有点能力的人,只能逃离这个怎么努力也进不去的圈子。经济下滑不可怕,可怕的是真正的人才逃离。没有人才,什么也做不成,没有人才,这种文化包裹下的利益只能越包越紧,成了一个死球。你不在圈子里,你就没有利益可谈,因此每个人都拼命寻找圈子并打破了头挤进去。积重难返。

(五)创业,说声爱你太难

最后说一下创业。这种文化导向下的社会,创业变得异常艰难,这是事实。别说年轻的创业者,就是那些在这片土地上打拼了二三十年的创业者,已经进入了若干圈子里的老板们,也常常感到举步维艰,时时生出逃离的冲动。万达就是一例,尽管王健林说他永远是大连的企业,其实只是客套,表表衷心。有谁能看出万达是大连的?

我采访过很多有理想有激情的年轻创业者,我认为他们是这个城市的财富,这个城市也许也把他们当成了财富,日日让他们上台表演,动不动就把他们拉出来做个秀啥的。但是他们普遍对创业的苦恼表现在:

一,人才难找,在南方城市里五六千元能找一个不错的网店设计,在大连就非常非常难,人本来就少,人才更少,人才的土壤很薄,刨一下就没了,圈子里就这么几个人,都一瓶不满半瓶凑合;二,人太懒,在南方城市,创业氛围好,大家都知道创业的艰难,都习惯了努力;而在大连找个人跟你一起打拼,人家动不动就要休假(因为国企严格执行休假制度),一加班就抱怨就得按劳动法付钱;三,融资太难,一位来自北京的知名天使投资人告诉我,他们要先紧着北上广深来,在这些核心城市找不到项目了,才会考虑来大连,来东北。

至于政府办事效率低下,其实这都不算事儿,有位本土的投资人告诉我说,他们看的是项目本身,不是看政府办事效率。你项目好,有成长性,政府的事早晚会搞定。

(六)政府其实不可谓不拼,但是不得法

政府其实很拼,大连市搞的人才政策不可谓不好,宣传也很到位。但是根本问题还是解决不了。什么是根本问题呢?比如说用人机制。吸引人才不是靠政府出面拉人头把人拉进来,靠情怀把人才按在这里工作。也不是靠几个排队等公交车的城市景观和美丽的海滨吸引人来。人是一切的根源,人才是一切的根本,吸引人才靠的的是市场机制,靠的是文化。东北如果不打破这种层层包裹的圈子文化和圈子利益,真的很难。

写到这里,我想,我如果有病要去医院,我哪敢不找人?我的孩子毕业了要找工作,能找的关系,我都会找。每一个东北人,在跟着唱衰东北的时候,是不是我们也是东北环境的一部分?我们也在为这种衰添砖加瓦?

打破东北衰落的魔咒,我们能寄希望于谁?打破圈子文化,除了上行下效,我们每个人有没有责任?(宋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才战略:国有企业用人弊端 人才战略 管理宝典 生意场 - 生意人的沉浮录!
就业环境分析
赵莹:推动数字内容产业健康发展的着力点
培养复合型人才 振兴国有企业
打造企业人‌才复制文化:1.将企业晋升...
大连也算是经济比较发达的沿海城市为什么人才还会外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