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园林·名家名作 | 冯纪忠先生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思想与初探

全文刊登于《中国园林》2016年第5期 P52-56


刘滨谊/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唐   真/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在读博士生

从教育背景、规划设计实践、规划设计理念3个方面阐述探讨冯纪忠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思想。冯纪忠深受家学渊源、文学艺术、现代主义思想的影响。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领域,围绕风景园林“感受”,以“空间感受”为核心,冯纪忠在现代建筑空间与风景园林的空间逻辑完整性、建筑之内空间与风景园林之外空间的流动性、风景园林的意动空间与时空转换、风景园林空间的感性与理性分析评价4个方面,倾注了毕生的研究与实践。在意动空间与时空转换、因地制宜与因势利导、修旧如故和与古为新等方面,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思想。


1 教育背景对冯纪忠建筑、城市、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思想的影响


1.1 家学渊源的影响

冯纪忠1915年出生于河南开封,家学渊源深厚。祖父冯汝驳是清代光绪进士翰林,谥号“忠憨”,冯纪忠对其坚守名节的品性颇为崇敬,这潜移默化地影响他后来坚守志向与真理的道路。父亲冯遵毕业于河南政法学校,中文根底深厚,冯纪忠自幼便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大姑夫张效彬是著名的金石古文专家,冯纪忠幼时就接触了大量金石书画精品和专业指点,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具备了初步的鉴赏品味。大伯父刘崇佑引荐他跪拜著名画家汤定之为师,学习国画,奠定了他对书画一生的钟爱。家学渊源的启蒙对他日后学术发展影响至深。


1.2 戏剧书画文学的熏陶与追求

不论京剧还是歌剧,他都接受欣赏。他认为京剧的表演精彩在于节骨眼的地方要有虚—“意到笔不到”,建筑亦是如此。戏曲和歌剧都具有超越语言的表达力量,抑扬顿挫、虚实相间,那种韵味的展现与空间的韵律、秩序的交织以及情感与意境的表达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先大楷后小楷,先放后收;先“颜字”后“欧字”,先间架后韵味,学习书法的经历给了他切身的感悟:凡事要讲究阶段性的过程和始终如一的目标,写字练就沉稳的性格,表达一种“真”的东西,有了扎实的基础,自然就始终保持真情。


通过临摹名家作品,冯纪忠练就了自己的画风。留学时,运用中国画秀气的色彩,作业被老师称赞为像法国印象派,他却说:“不,印象派像我,是像东方的色彩。[1]”在东西方文化艺术融合的道路上,冯纪忠和林风眠成了一生的挚友。林风眠将西方现代主义绘画与中国写意绘画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林风眠彩墨画。王明贤曾说:“冯纪忠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又十分超脱,犹似钱默存先生;他的建筑作品是东西方融合的范例,在建筑界、艺术界恐怕只有林风眠先生的作品(在美术界一样)能达到如此境界。”[2]


冯纪忠还在中国古典文学尤其是诗歌领域,独树一帜。他讲“文”就是个“气”的问题……历史只“看”不行,一定要有“声音”出来,自然而然地“气”都从这里来的……建筑设计也一样,也得慢慢感受历史文化,也得有这个“气”[1]。凭借其对中华文化的深厚热爱,其晚年近20年间精研中国古典诗文,以社会学家、文学家、画家、风景园林师、建筑师等多家综合的思想眼界,深入分析了2000多年来中国风景园林感受与审美的演化,发现提炼出中国风景园林感受审美的“形”“情”“理”“神”“意”的5阶段;并将诗的意境还原到了中国人的时空关系之中,其《屈原·楚辞·自然》一文深入解析了中国自然观及其建筑的时代特征,张隆溪先生称他对先秦文学“批之于手,得之于心,亦时有独到之见解”。冯纪忠对于生活环境和文化艺术的热忱,以一种超越常人的好奇之心和永不停歇的独立思索,体现在他关于风景园林学、建筑学、城乡规划学的超越前人的前瞻性的思想之中。


1.3 现代主义思想的影响

1934年,冯纪忠进入圣约翰大学土木工程系学习,1936年进入维也纳工科大学建筑系学习,课程设置强调技术和历史的基础教育,然后是设计的理念,而且设计的理念每个教授的讲法都不完全相同,这样学生吸收的东西就比较全面[1]。同时城市规划也被全面地教授,此外,课程学习还很重视实践动手能力培养。毕业后,因“二战”而滞留在维也纳,冯纪忠先后在3家建筑事务所从业3年,至1945年回国,9年的欧洲学习与实践,使他深受建筑学等国际现代主义思想的影响,从那时起,系统性看待事物、建筑与规划不分家的现代主义思想已深入其心,为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学科专业的基础。


2 冯纪忠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实践历程


2.1 建筑空间与风景园林空间的统一性

1950年冯纪忠设计的武汉东湖客舍是其青年时期的代表作。他认为,“东湖有很好的风景,既然是休疗养,就不必突出建筑师的这个建筑怎么样,而是应从建筑融于山水之间的角度来设计,在这里生活的人可以隐居于此,看周边景色,尽量使周边看不到这里,所以建筑就完全铺展在这个地形之中”[3],形成了与环境的有机结合。


冯纪忠从基地环境、视景环境和使用功能3个方面来考虑,建筑甲、乙所结合地形采取主体外加支岔的伸展布局。主门厅和会客室在一个小高地的制高点上,可以望到周边的景色,不同方向的支岔弯折展开,可以看到更深远的景色。屋顶全部都是四落水的,没有一点山墙,但又起起伏伏,这样一方面可与地形更亲和,另一方面,可使建筑最大限度地“隐藏”其中,同时四落水的屋顶还要与建筑里面的功能符合,“脊”一定要在主要房间的上方,如起居室等,而吃饭的地方要比它低一点[3]。屋顶与地面标高相互调整,反复研究,随地形层层叠合,使得空间形态既富于自由变化,又兼具结构构造逻辑的统一。


落实于景观视觉视线组织,冯纪忠在青年时期就注重了现代空间与景观空间的逻辑完整性,跟地形结合自由伸展但不违反结构逻辑。他在晚年回忆“其实屋顶也不一定非得要把这个空间逻辑交代地那么清楚,有些比较理性的东西也可以稍微放弃一些”,这也许就是几十年以来东西方文化融合的思想转变,越来越注重意动空间。


2.2 建筑之内与风景园林之

外的空间的流动性


1964年冯纪忠主持了花港茶室(图1)的设计工作。设计缘起花港公园临湖原有的敞棚茶室“翠雨厅”,被强制拆除后,根据实际需求,要移址重建一座可替补的水榭式茶室。


▲ 图1 花港茶室模型[3]


因翠雨厅很好地融入公园环境,冯纪忠联想到“叔叔结婚时的大篷,挂满大红喜帐,很热闹,对土地很亲和”[3],若是茶室让大的屋顶盖着,底下熙熙攘攘的情景也别有一番味道,所以他做了一个延伸很长的屋顶,直接延伸到一层,覆盖了两层,使得屋顶“趴”在环境中。“中国的东西都是往下沉的,亲和土地的,思想也是沉下来的”[3]。另外他在考察杭州萧山湘湖时,对浙江山林民居屋顶随性的延展处理印象深刻,不对称的人字形大屋顶即源于此。


应甲方要求,建筑要做到开敞和通透,冯纪忠运用了“围而不合、封而不闭、分而不离、隔而不断”的建筑空间与风景园林空间内外融合的组织手法。使风景园林外部视觉空间尽收于建筑内部空间,东西南北对应不同的风景尽入五官,山水、林木、花卉、风声、雨声、水声、鸟鸣声,情景交融。对于建筑外部的风景园林空间,将茶室分成了若干单元空间,每个单元用建筑、隔墙、铺地、平台、植物围合成庭院,使得建筑的内空间与风景园林的外空间高度融合、浑然一体。


从东湖客舍到花港茶室,从以建筑为“主观赏点”的外望,到建筑空间与风景园林空间的连续一体,从一种集中式的线状体块延展,发展到了单元组织,建筑与风景园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跃然于从建筑到风景园林的空间规划设计之中。


2.3 风景园林的意动空间与时空转换

冯纪忠于1978—1986年规划设计了松江方塔园,1999年在世界建筑师大会优秀设计展上,方塔园荣获唯一的园林设计奖。


方塔园内存有北宋方塔、南宋石板桥、明代砖雕照壁,后迁入的明代楠木厅、清代天后宫大殿。冯纪忠将方塔园建成一个露天的博物馆,通过一个个广场空间的营造,将文物视为“掌上明珠”一般承托在台座上,以示对陈列展品的珍重。


在总体布局上,清代大殿、明代照壁、宋代方塔三者原本就不同轴,冯纪忠一反惯常思维,依据地形,大胆地采用曲折的轴线、错落有致的石筑台地,同时又保持整体的结构关系清晰。既不仿照苏州古典园林的格局,也不刻意恢复原来“兴圣教寺”的宗教建筑形制,力图制造旷远、沉隐的自然主题。


为了更好地突出宋代方塔,整个布局、做法采用减法,追求简洁明快。在弹街石广场上近观方塔(图2)和在园的南部草坪远望方塔是冯纪忠精心营造的2组画面。


▲ 图2 在弹石街广场上近观方塔


近观方塔,2条线路在空间序列组织上呈现一种诗意的节奏美。一条是从北入口一甬道一照壁一方塔,另一条是从东入口一垂门、堑道(图3)一照壁一方塔,后者尤为突出。东入口的方池使得园子与城市隔而不断,继而前行越过垂花门,进入堑道的“奥”空间,光影迷离的空间与世隔绝,不知不觉中将游人引至弹街石广场的“旷”空间;又巧妙地借用明代照壁,在主角出现之前再一次进行烘托;为了突出方塔的巍峨,又设置东、西2段颇具禅意的白墙,离塔中心23m,限定院内65°仰视塔顶的角度,与照壁、土丘形成半开放的塔院,引导游人专注于欣赏方塔。


▲ 图3 堑道


东、西2段颇具禅意的白墙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院墙之后豁然开朗,别有洞天。在南岸隔水远观方塔,白墙变成了塔的基座,与北岸规则的岸线相得益彰(图4)。水之南岸大草坪缓坡入水,呈开阔之势。北岸的人工直线与南岸的自然曲线形成对比,引发了人工与自然的对话。冯纪忠采用了“今”与“古”叠合的空间组织,体现了“意动空间”的理念。


▲ 图4 从南部草坪远望方塔


前面是动观,通过人的运动来体验丰富的空间变化,达到一个总感受量,而何陋轩是静观,通过空间本身的丰富性引发更多的感受,同样也是达到一个总感受量。


在解说何陋轩设计创意的时候,他专门引用李白的《秋浦歌》中“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以发的长度测愁的久长这种绝妙的甚至可以量化的时空转换意象来说明设计中的时空转换。何陋轩(图5)是时空转换的理论和实践,在空间中更加强化对时间的解读。


▲ 图5 何陋轩


何陋轩基于其作为茶亭的基本功能,更偏重静观,致力于让空间自己动起来。何陋轩中大小相同而相叠的3层台基依次递转30°、60°、90°的动感变化,就是要表达出在选择方向,是有意表露意识流动的过程;此外,半径与高低都不等的弧段墙体,墙体砖砌镂空,曲线交错蜿蜒,使得不同方向的光线照射会产生时刻变化的光影效果,随着光影的推移使静态的建筑空间具有了时间的流动感,这是客观时空转换为主观感受的关键,即时空—意动的转换。在富有轴向、曲线规律的台基、弧墙和屋脊形成的动感空间中,人们在品茗闲谈之余,体验随着光影变动而产生持续的、更加丰富的空间变化。由客观时间之变引发主观空间感之变,这种因时间变化引发空间感受变化,因空间感受变化引发人们时间感的变化,从而引起人们的怀古、追忆、期待、展望等感受。这是笔者对于冯纪忠追求的时空转换、意动空间的理解。


2.4 风景园林的感性与理性分析评价

时值改革开放初期,全国各地旅游业兴起,游客激增,需求巨大。如何开拓风景,又如何平衡保护与开发,围绕这一新课题,自1978年开始,冯纪忠先后主持了九华山、庐山、三清山等风景名胜区的规划设计,“组景刍议”“风景开拓议”等文集中体现了其突破性的研究实践成果。


要开拓风景首先需要在面上进行一番搜索,选择观赏景色的诸多视点,冯纪忠用景中视点和景外视点来概括。通过景中视点间的移动或者景内外视点间的移动来加强空间感受,谈到空间感受的种类,他借用柳宗元的诗“游之适,大率有二:旷如也,奥如也,如斯而已”,引申出旷和奥这2种空间感受,旷在情感上就是一种畅的感觉,奥则是一种幽的感觉,风景区的空间组织选线就是把旷和奥这2种空间感受有节奏地加以组合。所以当时冯纪忠就提出了风景的空间感受以及旷奥度的概念,后来其学生刘滨谊在三清山风景名胜区规划项目中将旷奥度量化,落实到物理空间及心理空间。冯纪忠试图以人的空间审美感受为核心,结合科学理性的评价分析,寻找一种风景开拓的方法。


3 冯纪忠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思想


3.1 时空转换与意动空间

冯纪忠的庐山大天池规划强调,“意在笔先,而情为意本。”认为“意”即意念,意念一经萌发,创作者就在自己长年积淀的表象库中辗转翻腾,筛选熔化,意象朦朦胧胧地凝聚起来,意境随之从自发到自觉、从意象到成象而表现出来,意境终于有所托付[4]。物象化表象、表象化意象、意象生意境,实际上是一个实境与虚境、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转化的过程,虚境通过实境诱发和开拓审美想象的诗意空间来实现,实境要在虚境的统摄下来加工,虚实相生成为意境独特的结构方式。虚实转化的过程是经由出现、回应、选取、突破、游离、凝聚、明朗到逐步深化的过程。冯纪忠认为时代虽不同,而万变不离其宗,设计的根本精神就是“内聚外延,小大由之,不僵不浮,虚实相生”[4]


冯纪忠采用了今与古叠合的空间组织,融合了中国传统园林特征和现代公园需求,体现了“意动空间”的理念。宋桥(冯纪忠曾对学生说过,更早的记载唐代此处即有桥)、宋塔、明照壁三者构建了时空转换的框架。通过风景园林的设计,凭借地形、水面、植物等空间元素,将三者以北大门一堑道一何陋轩串联,咫尺之内,实现了“步移景异”的千年时空转换;方寸之内,获得了心灵上的“时空穿越”,在应和方塔及其诞生时代的自由精神之时,贯穿了当代设计师的理解、感悟及其主张。

 

何陋轩中以聚、隔、曲、隐等构成手法凝聚意动空间,以经济朴实的材料在满足物质功能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实现精神功能。冯纪忠通过“意”引领空间的变化,经过多种分析才发现30°、60°、90°的角度变化符合一定规律,又契合地形,另外又设计了弧段墙体、屋顶的弧线,都是要引发意动。因此,找规律的过程是一个理性的过程,也是在接近设计者的“意”。


这种设计者的“意”,是对场地进行调查分析之后产生的审美判断,与设计者自身的文化修养密不可分。设计作品不可避免带有设计者个人的烙印,从其情境中流露出的境界。冯纪忠的作品中常体现中西方文化的融合,尤其在中国古典文化的诗意情怀影响下,营造出诗意的空间,展现出对现代主义建筑的理解和创新。可见,注重传统文化、人文情怀在现代规划设计中的重要作用,这样才能创造出具有本土特色的优秀作品,才能立足世界。


3.2 因地制宜与因势利导

从主客体的角度上讲,因势利导的“势”是客体,使用者的需求也是势的一部分,“利导”是指主体自发性地去导向;因地制宜的“地”是广义上的,包含主体和客体,包括心地,也包括外界物理空间的实地,主客体必须结合才能制宜,“制宜”就是找到恰当的空间[5]


冯纪忠认为,“设计就是要因势利导、因地制宜。‘意动’的过程是先有‘意’借助着‘势’来导引,‘意’推动成‘象’,‘象’才产生成‘形’。这一过程将心地与实地加以结合,使生成的具体的‘形’成为适宜的空间形态。因势利导、因地制宜,主体和客体在互动中使最终的空间形态达到了和的状态、和的境界。[5]


对场地的敏感性使得冯纪忠能够就环境选择合适的空间形态与建筑形式。其作品尽量利用自然地形,使用当地的材料,融合地域文化,以一种转化的方式对既定的环境做出恰当而巧妙的处理。武汉东湖客舍的设计充分考虑使用者的需求,并与自然环境紧密联系起来,让建筑依地势变化而生成,使得空间形态既自由变化又逻辑统一,以一种谦逊而又不失意境的姿态隐于自然之中。建方塔园时,从塔身周围望出去,会看见与秀丽的古塔很不协调的工房一角,他因势利导,“将挖河的土堆过去,堆到一半时,做堑道,做好后再把另一半堆上,再在上面种上树,整个景观看上去都很自然,也很节省,同时又形成了变化多端的旷奥空间”[3]


此外,冯纪忠通过对自然环境的考察、乡土材料的运用以及对植被环境的利用等,在设计上获得了成功。从花港观鱼茶室到方塔园的入口大门、何陋轩茶室都采用具有江南传统民居的“人字形”大屋顶,但又不拘泥于传统,在材料和构成方式上实现转型。何陋轩用稻草做屋顶,竹子做屋架和支撑结构,将节点涂黑,当中涂白,使得整个结构“飘动”起来;入口大门用拇指粗罗纹钢筋焊接的支撑结构,柱子和梁连续变化,撑起一大片瓦顶,却如此轻盈。这些都体现出冯纪忠对新旧材料、技术的灵活驾驭以及对形式的创新能力。


3.3 修旧如故和与古为新

冯纪忠提出“整旧如故,以存其真”的原则,保护遗产就会有整修的工作,在整修时,就要仔细地研究历史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对逝去历史的记忆,并不能仅通过物质层面的重建就能找回,“修旧如故”更着眼于精神层面的修复,将历史的遗存通过最为贴切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既需要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尊重,同时也必须代入时代精神,找到古今交汇的时空节点,为生活在当下情境中的人们审阅历史来建造物理的和心理的空间。


冯纪忠曾建议用现代化的光影技术来虚拟雷峰塔的想法,“西湖雷峰塔的屋檐全部都没有了的样子已经久存了,没有必要重建,这样才更能够体现历史的精神。应当将雷峰的遗址保存下来,并在下面修建一座现代的小型博物馆,介绍它的历史,然后在博物馆上面,利用激光技术展现雷峰塔的旧貌,给人以时空重现,历史回溯的感受。白天,雷峰塔依然是一个遗址,而到了夜晚,它就呈现出往日风貌”[6]。因此,“修旧如故”并不是一定要按照原貌重建,而是要寻求一种最为适合的方式展现历史古韵,这也与其提出的“与古为新”一脉相承。


冯纪忠解释“与古为新”的理念:“‘为’是‘成为’,不是‘为了’,它是很自然的,今的东西与古的东西在一起成为新的。与古为新,前提就是尊古,要能够存真,保存原来的东西。”而“新”是要理顺古代与现代的文脉规律,提炼传统与现代的精神内涵构成新意象,是古与今交融产生出的新。


4 结语


2008年首届中国建筑传媒奖授予冯纪忠“杰出成就奖”,他在颁奖典礼上说:“所有的建筑都应该是公民建筑。建筑如果不是为公民服务,不能体现公民的利益,它就不是真正的建筑。”他以其94岁高龄、65年职业生涯向世人展现了为大众服务的设计信念。花港茶室希望大屋顶下可以容纳很多人观景品茗,风景开拓覆盖全国范围的风景保护与开发。方塔园的“与古为新”的“古”不是完全的宋,但精神是宋的。何陋轩更是在宋代古意中呈现出新的建筑形式,却又能自然地融于整个意动空间中;方塔园设计将古建筑与广场、湖面、草坪等相互贯通,既满足了现代大量游人的使用,又保存着浓厚的中国历史文化神韵,等等。这些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无一不体现着冯纪忠的为公民设计的信念。


总之,作为跟随冯纪忠先生多年的学生及其学生的学生,笔者希望对冯纪忠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思想展开一系列的整理、发掘和感悟,以期推动风景园林行业规划设计水平的提升。冯纪忠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思想的核心是围绕游人的感受之情,强调风景园林、建筑、城市空间上的三位一体,强调空间的主观之“形”和客观之“理”,从研究到实践,始终坚持“主客观的辩证统一”,这一主张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体现得最为突出。以规划设计为手段,将人、时间、空间、历史的构成进行转换,在这种转换中寻求形成一种新的格局,目的在于升华到一个更高的境界,这正是冯纪忠先生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思想的灵魂。


注:文中图片除注明外,均由作者拍摄。



参考文献


[1] 冯纪忠.冯纪忠讲录[M]//赵冰,主编.建筑人生:冯纪忠自述.北京:东方出版社,2010.

[2] 王明贤.冯纪忠的“与古为新”[J].建筑导报,2008(3):48.

[3] 冯纪忠.冯纪忠讲谈录[M]//赵冰,主编.意境与空间:论规划与设计.北京:东方出版社,2010.

[4] 冯纪忠.时空转换:中国古代诗歌和方塔园的设计[J].设计新潮,2002(1):15-19.

[5]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弦柱:冯纪忠论稿[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91.

[6]冯纪忠.因势利导 因地制宜[J].新建筑,2009(6):43.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冯纪忠先生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思想与实践初探
冯纪忠与方塔园:中国建筑先驱的晚年杰作
同济建筑导师: 黄一如教授——中国教育改革的先行探索者
方塔园
方塔园何陋轩与竹
新青年读老经典之上海松江方塔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