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干货 | 入冬园林植物防寒攻略

来源 | 岭南论坛(ID:Lingnan_Forum)

低温是引发很多景观植物病害的诱因,主要包括真菌、细菌从冻裂伤口侵入植物体内所引起的次生性病害,后期有传染性,严重低温可以直接冻伤植物细胞,造成植物部分组织坏死无抢救的机会。代表型病害如:合欢、黄栌、元宝枫、蒙古栎等树木的枯枝病。早春开花的景观植物会造成花芽冻伤,开花减少或升温后冻伤的植物组织腐烂脱落。因此,为了能让植物安全越冬,防寒措施必不可少。

 目录 

景观植物发生冻害的原因

哪些景观植物需要做防冻处理

植物容易受冻的部位有哪些

景观植物冻害的预防措施

景观植物发生冻害后的处理措施

案例分享:以北方香樟树过冬防护为例



  一、 景观植物发生冻害的原因  

1、内因:与植物种类、树龄、生长势、当年枝条的木质化程度有密切关系。不同植物所能忍耐的最低温度及低温持续的时间不同。例如:

(1)枝条木质化程度愈高,含水量愈少,其抗寒能力愈强。

(2)根系生长良好,吸收水分与养分较多植物,长的健壮,受冻相对较轻。

(3)处于休眠状态的植物,其抗寒能力随着休眠的加深而增强。

(4)早春植物过早萌发,体内的抗寒状态解除,倒春寒使温度骤降,致使植物抗寒力降低。

2、外因:因地势、坡度、风向不同,植物的抗寒力不同。例如迎风面较为寒冷,山坡北面陡坡较冷,植物易发生冻害。而温暖向阳的南面坡面、背风面栽植的植物受冻害情况一般较低。



 二、哪些景观植物需要做防冻处理 

1、新栽植的乡土树,特别是六月份后栽植的植物,在当年冬季一般都要做防寒,次年视苗木长势而定,第三年开始基本不用再做防寒。

2、苗木采购于栽植地300公里以上的南方地区,未经历本土驯化的,基本都需要采取防寒措施。

3、当树木长势较弱或经历严重病虫害的树木,必须做防寒处理。

4、土壤贫瘠、沙土化严重、背阴面(迎西北风,背阴缺少阳光照射的坡地)的植物,需要防寒。


 三、植物容易受冻的部位有哪些 

1、根系:根系无自然休眠,抗冻能力较差。靠近地表的根易遭冻害,尤其是在冬季少雪、干旱的沙性土壤,更易受冻。根系受冻,不易被及时发现。如春天已见树枝发芽,但过一段时间,出现突然死亡,大多是因根系受冻造成。因此冬春季节要做好根系越冬保护工作。

2、根颈:指主干距离地面10公分范围的部位,其接近地表,温度变化大,所以易受低温和较大变温的伤害,使皮层受冻形成环状干枯或腐烂。

3、主干、枝杈的分支点:主干冻害,主要是向阳面(尤其是西南面)的冬季日灼。由于在初冬和早春,昼夜温差大,皮部组织随日晒温度增高而活动,夜间温度骤降而受冻,造成冻裂伤(形状多为纵裂)。

图为五角枫冻裂后,病菌入侵导致根茎部腐烂

 四、景观植物冻害的预防措施 

1、增施秋肥和浇灌封冻水

适时增施秋肥(植物落叶前20天左右,适当增施磷钾肥,可增强苗木木质化的程度,提高苗木抗寒能力)、浇封冻水(霜降后)。由于休眠期植物基本不生长,根系吸收水分和肥料养分的能力减弱,因此要控制浇水,浇水次数明显要少于平时旺盛生长的时候。

封冻水要在土壤封冻(地温低于5 ℃)前浇一次透水,灌完后应结合封堰,在树木根颈部培土(视情况覆地膜,易霉烂的树种不宜采用此法),防止低温冻伤根颈和树根,同时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若后期检查封冻水效果时,发现地温低于0 ℃,土壤因含水而结冰,封冻水起不到原有效果,建议视苗木根部情况和土壤墒情,再浇1次水,以保持根系水分不被风抽干。当温度更低时,根部冻水可放出潜热。土壤含有较多水分后。由于水的比热容大,在严冬含水的表层地温不至于下降过低、过快。灌水后还可提高土壤的导热率,使土壤深层的热量传到地表面。同时灌水可以提高附近空气的湿度,在水汽凝结成水滴时释放出潜热可提高土壤和空气的温度,起到保温和增温的效果。所以,冬灌应至少进行1次,具体时间和浇灌量应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和土壤干湿情况确定。

2、做好病虫害防治

加强植物病虫害的提前防治,尤其是在生长季采取病虫害防治措施,使苗木生长健壮,其抵抗冻害的能力也会增强;在冬季来临之前,也应重视做好项目场地内病虫残枝的清理工作,清除杂草和园林垃圾,避免植物遭受病虫侵害,削弱树势。

3、做好修剪工作

树木的冬季修剪方法主要分为三种,即短截、疏剪和除蘖。短截主要是将枝条的一年生嫩枝部分剪去,疏剪的对象主要是病虫枝、干枯枝、过密的交叉枝等。除蘖,除去树木主干基部及伤口附近当年长出的嫩枝或根部长出的根蘖。

修剪工作应重点关注易受冻害、新栽常绿树秋季新萌发的嫩枝,如桂花树、香樟等秋季新萌发的嫩枝一般在10月份左右就提前剪去,避免入冬后树梢嫩枝过多消耗树体养分。

4、搭设风障

为了减少寒冷干燥的气流给树木造成的伤害,可以在树木的上风方向或四周架设风障。风障要高于树体50厘米,宽度要宽于树体,形状应为圆形或井字形,在朝阳面装透气孔。绿篱、地被类沿周边搭设挡风布,顶部要高出苗木15-20cm,底部需预留有一定长度方便土壤压好,减少寒风从底部进入,如较大面积地北区域,不能全罩的情况下,需在地被中间区域加设多层挡风布(建议在两种地被之间的空隙加设,便于施工),避免面积过大,中间苗木受冷的情况,在搭设挡风遮布前,先喷洒防冻液,提高植物防冻能力,便于顺利过冬。

5、根颈培土、覆膜

在树木根颈部培起直径50~80cm、高15~25厘米的土堆,可防止低温冻伤根颈和树根,同时也能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树盘中间覆盖地膜,可以保水增温,来年入春,气温回升后要及时清理复原。

6、树干防寒措施

(1)树干包裹

在入冬之前,将新栽植树木或不耐寒品种的主干用草绳或土工防寒织物缠绕包裹,高度可达1.5m至2m左右,在极端严寒天气下,必要时在最外层加薄膜缠绕,以保证树干不被冻伤。

(2)树干涂白

利用白色反射阳光,减少树干对太阳辐射热的吸收,使树木不会因昼夜气温剧变受到明显影响,从而防止树皮开裂,避免日灼,冻害的发生。涂白剂常用配方:生石灰10份、食盐1份 、硫磺粉 -1份、水 40份。有条件可适当加入动物油脂。提高附着力。

7、正确应用防冻液

防冻液应用后,可在植物体内转化形成抗寒性的糖类、甘醇、氨基酸、抗冻蛋白,提升干物质含量,加快植物木质化程度,增强抗冻能力;并能杀灭植物体内诱导植物体液过早结冰的冰核细菌,降低冰点,使植物更耐低温。



一般在植物落叶、黄叶前,或霜冻寒潮来临前(气温在10摄氏度以上)对重点不耐寒的苗木喷施防冻剂,在气温10℃以上时使用,低于10℃效果不佳。建议有条件的地区,每7天喷施或浇灌一次防冻剂,连续使用2-3次。

除此之外,还应特别重视倒春寒前防冻液的正确使用。在早春,多数地区的植物受温度影响萌发,进入正常生长状态之后外界环境温度骤降,苗木遭受冻害。所以各地区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气候情况,在早春温度骤降之前,对重点苗木再喷施防冻液,并做好对早春新发萌条的及时修剪和裹干保温等常规防寒工作,预防苗木受倒春寒影响。


 五、景观植物发生冻害后的处理措施 

1、根部冻害处理措施

植物根部受低温伤害后会发生部分根系受损或坏死,如得不到及时的治疗会产生根部腐烂,从而使春季萌动的植株生长所需的营养及水分得不到正常供给,逐渐造成整株失去生命。适当翻松表土,增施腐熟有机质,并及时覆膜保温,待开春气温稳定后,浇灌适量菌肥、生根剂和杀菌剂对根系及土壤一起进行消毒杀菌追肥处理,促进根系生长,以保证植物尽快长出足够的根系吸收营养,恢复长势。

2、树体冻害处理措施

树体发生冻害后树干及稍粗树枝会发生纵裂现象,这些伤口必须及时处理,否则伤口易诱发干腐病、流胶病、溃疡病及小蠹虫等枝干病虫害的发生,也会影响营养和水分向上传输。对于树干受冻造成的“开裂”等伤口,采用伤口愈合剂配合消毒剂对伤口进行涂沫,促进伤口的愈合并防止树皮进一步受损,良好成膜性能保护树干防止病菌入侵。


六、以北方香樟树过冬防护为例 

1、香樟树受冻害的原因

在北方地区,由于气候及地理环境等诸多因素,使得每年香樟树的安全越冬成为了园林养护工作中的一个难题,稍不注意,香樟树的叶片、嫩枝、枝干等就会发生冻害。北方新种的香樟树常常在经过了一个寒冷的冬天后,因没有做好防冻防寒措施,而发生批量的死亡的现象。

降雪后枝干被压断裂的香樟树

香樟树本身是一种耐寒性较差的树种,一般来说当-7℃的低温持续时间超过3天左右,香樟树的枝梢及叶片就很有可能会遭受到冻害。

其次,在北方栽植的香樟树由于土壤的酸碱性问题,使得香樟树移植到北方之后根系无法吸收到土壤中足够的铁元素,叶片容易发生黄化。发生黄化的香樟叶片,还会变得比健康叶片要薄,对外界寒冷空气的抵抗性变弱。

另外,北方地区在冬季降雪相对来说也比较多,作为常绿树种的香樟树,在降雪之后叶片上会有大量的积雪,加上枝条脆弱、断裂产生伤口,这也使得香樟树发生冻害的概率大大增加。

2、预防香樟树的冻害发生措施

(1)加强日常养护巡查,防止病虫害产生

香樟常见的病虫害有很多,其中应特别注意黄化病的防治。在北方栽植的香樟常常会出现顶梢嫩叶发黄的现象。香樟叶片发黄,是一种生理性病害的表现。这主要是因为香樟是南方树种,南方大部分的植物都是喜欢酸性土壤的,比如南方常见的栀子花、杜鹃花等,香樟也不例外,它也是一种喜欢酸性土壤的苗木,而北方的土壤大部分都是偏碱性的土壤。如果让香樟长期生长在偏碱性的土壤中会影响它的根系对铁元素等微量元素的吸收,使叶片变黄变白,叶肉变薄,夏天会被太阳烧焦,冬天也特别容易会被冻坏。

图为发生黄化的香樟叶片

香樟黄化病主要在3~9月份生长季节进行。香樟树在生长期新陈代谢比较快,根系及叶片对各种营养元素的吸收较好,是黄化病防治的最佳时期。这时期可以通过叶面喷施螯合铁或硫酸亚铁溶液,根部埋施酸性改良剂或者腐熟有机质等方式来改善香樟叶片的黄化情况。

(2)天气变冷之前,对叶片喷施防冻药剂

常绿树种叶片在冬季的耐寒性相对较弱。在天气转凉,落叶树种开始落叶的时候(气温在10-15℃之间),可以使用防冻剂结合夏季使用的蒸腾抑制剂,对香樟树的叶片进行喷施,这样不仅可以增强香樟树嫩枝及叶片的木质化程度,同时还可以在香樟树的叶片上形成一层保护层,避免雨雪及冷空气对叶片的伤害,增强香樟树叶片的抗寒能力。

(3)11月~12月之后,枝干及主枝进行包裹防寒

香樟树的嫩枝及叶片容易发生冻害,即使在寒冷空气来临之前,做好多种的预防保护措施,也难保万无一失。这个时候就一定要确保香樟树的主干及主要分枝的安全越冬,因为这些对于来年春天香樟树的复壮十分关键。

图为对香樟树主干进行包裹

对于香樟树主干及主枝的保护,不建议涂抹涂白剂,这主要是因为涂白剂中的石灰属于碱性物质,如果掉落到土壤中往往还会加重香樟树的黄化情况,所以对于它的主干及枝干保护主要还是需要通过包裹的方式来进行。

包裹材料一般可以选择包裹布和塑料薄膜结合使用,在双层保护下,树体的抗寒效果会更好;保护部位主要是苗木的主干还有大型的分枝,缠绕高度建议尽量高一些。另外,第二年春天这些包裹物也不要过早拆,待气温稳定后再解除,以免倒春寒造成危害。

图为包裹物配合塑料膜使用

(4)降雪后,对树冠进行打雪

在北方地区,遇到降雪之后,要及时组织绿化工使用竹竿等工具,将树冠上的积雪敲打下来,避免积雪过多,压断树枝,同时还可以减少积雪对香樟树叶片的伤害。

图为积雪对香樟树的伤害

3、发生冻害后的香樟复壮措施

(1)当只有叶片、嫩枝等发生冻害时

只有叶片及嫩枝、嫰梢发生冻害的香樟树,复壮起来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只需要做好四步:

a,将干枯的叶片进行疏剪,避免不必要的营养消耗;

b,将冻干的嫩枝进行修剪,尤其是那些表面上已经开始有裂缝的枝干,修剪时要将冻害枝干修剪至枝干上健康新鲜的部位,因为只有这里才具有萌发新枝、新叶的能力。然后对于修剪切口大于3公分的伤口,涂抹伤口愈合剂,避免水分的过度流失。

c,待气温稳定在10°C以上时,可以使用大树营养液,来打破植物休眠,促进香樟树新枝、新叶的萌发。

d,香樟树的根部一般很少会发生冻害,这时可以通过根部松土,施用有机肥等或者壮根肥等药剂,促进根系的萌发,使根系在此期间可以为地上部为提供足够的营养。

图为香樟树黄化的枝叶

(2)大型枝干、主干等均发生冻害

在一些特别寒冷的地带,或者较为特殊的天气情况下,有时香樟树的冻害会比较严重,不仅枝叶会发生冻害,就连主干也会发生冻害。

路边种植的香樟,经过不断短截,高度已经不一致

a,只有大型枝干发生冻害时

香樟的萌芽能力很强,对于只有大型枝干发生冻害干枯,而主干并没有完全受到影响的香樟,可以进行截枝,让其重新萌发新枝,然后后期注意修剪,就可以很快培养出一批新的分枝。

b,主干也发生冻害时

对于主干也明显发生冻害,进行短截后已无明显观赏价值的香樟,如果是在北方地区,香樟树的树干整体遭受冻害,一般应在来年温度上升时,直接更换新的苗木进行种植。

而在南方地区,若条件及时间允许,可以从香樟根茎部连接地面的部位锯掉,让其从根茎部重新抽生新枝,通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后,在这些新枝中选择一根最为粗壮和笔直的新枝作为新的主干进行培养,其余统统剪掉,让整个根系吸收的营养来供这一根新枝的生长,这样一般通过7~8年时间的生长,就可以长成一株新的大树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南方苗木在北方安全过冬指南
瓜子黄杨叶片发红?原因在这!
课外地理 | 树木冻害类型及产生原因
冻害防治三部曲之——园林植物抗寒防冻综合管理措施
当年移栽的树木如何养护,才能安全越冬?
园林植物秋冬养护的五大要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