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药和西药分道扬镳的叉点--现代药物的起源

    19世纪之前,中药和西药本无差别,都是以草药为主体的用药方式。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代表了那个时期的最高药学水平。1804年,德国人施图拉从植物罂粟中分离和提纯了吗啡,标志着现代药物的产生。之后从动植物和微生物中,提取了数以千计的生物活性物质(生物碱),从而使现代药物逐渐地和传统草药拉开了距离。而目前新一代药物的设计和合成,则是在细胞或分子作用的基础上又往前走了一步。

中药和西药分道扬镳的叉点--现代药物的起源


文:汪尔佳


中华文化的精髓之一,可谓中医。中医的药学基础是中医药或中药,中药以植物药为主,故又称中草药。


华夏文明从神农尝百草而有《神农本草经》,其与《黄帝内经》,《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统称为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明朝李时珍的巨著《本草纲目》又将中药的药理特性和临床用途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由此产生的单剂和复合方剂代表了那个时代的最高医药学水平。




李时珍所在的16世纪明朝万历年间,是华夏文明的鼎盛时期之一,仅就中医药水平来说,已经处在世界药学界的前沿。之后的200多年至19世纪初,世界医药界也无如此全面的药学大全书籍问世,及至1798年淸医吴瑭所著的《温病条辨》,中医中药达到了空前水平。


与此同时,传统医学或草药(Herbal medicine)也同时发生在世界各个不同的部落或原始文明古国。比如公元前400年,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提出了人体发病的体液学说和危象学说,将古医学从巫学与哲学中分离出来,开启了古希腊临床医学的探索之路。




同样在亚洲,5千多年前古老的印度也孕育出阿育吠陀(Ayurveda)和悉达(Siddha)医学。 大约在公元前1500年,阿育吠陀医学分化为内外两大学科。公元前一世纪,印度医祖遮罗迦所著的《遮罗迦集》问世(Caraka Samhita)。从公元500年至公元1800年,多达十几部重要的药物专著(Nighantus)作为对阿育吠陀医学经典的补充逐一问世,收集记载了各种新的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金属药的进展和辨别使用。


18世纪欧洲出现了工业革命,带动了化学工业的兴起。19世纪初,欧洲各地大学和一批传统药店开始了对植物药的化学研究,就是从植物药中分离提纯有药物效应的化学物质,这个化学物质泛泛地称做生物碱(Alkaloid)




1804年,德国化学家施图拉(Sertürner)首次从罂粟中提取了吗啡。之后,德国一家百年老药店,叫做默克(Merck),它的掌门人伊曼.默克(Emanuel Merck)在自家的药店实验室中反复试验,终于掌握了分离与提纯吗啡的技术,并于1827年开始了大规模的吗啡生产,产品销售到欧洲许多国家的药店。



 施图拉,现代药物之父


生物碱吗啡的销售,带来了巨大的商业利润。一些家族药店更加积极地参与生物碱的研发,通过合併化学公司和改变销售模式是家族小药坊迈向现代化药物企业的关键一步,也是草药走向现代药物的转折点,吗啡被认为是现代药物创新的起点(1,2)。一个药店如果能够发现和提纯一种生物碱,就会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小型的药企。19世纪中叶,默克药坊已经发展成为有30人左右的小型药物公司(3)。



伊曼. 默克,开启了新型药物公司的第一人


植物中的生物碱,有着多种多样的药理特性,比如吗啡有镇痛作用,金鸡纳树皮中的奎宁有抗疟疾作用, 柳树皮中的水杨酸有抗炎症作用,洋地黄中强心甙有抗心衰作用,天仙子中的东莨菪硷有镇静催眠作用。一时间,多达数十种生物碱的药物开发提纯成功,大大地丰富了新兴的西药种类。


在药剂方面,受到模具压制月饼的启发,英国人威廉. 薄克东(William Brockedon)于1843年12月发明和申请了模压药片的专利(4)。他将药粉装入模圈內,用木杵将药粉压成药片。与当时的粉剂和汤剂相比,药片制造简捷,定量较准,易于贮存保管,口服方便,如此更加催发了西药的发展。




中国在草药转换成现代药物的过程中,也不是太迟。19世纪后期,日本和中国已开始对汉药或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进行了研究。最著名的示例是对中药麻黄的研究。1885年,日本的亚马纳西(G.Yamanashi)和纳盖(Nagai)最先从中国的麻黄中分离到麻黄碱的粗糙成分,纳盖后来得到纯的麻黄碱(素)(Ephedrine)结晶后,并阐明了它的结构(5)。日本学者关于麻黄的研究未能进入临床阶段。


20世纪20年代,中国药理学家陈克恢在北京协和医院独立地进行了中药麻黄素的研究。陈克恢在他的系主任卡尔. 斯密茨的支持下,采用有机溶剂萃取法分离到一种生物碱结晶。查阅文献后发现,早在1897年东京大学的纳盖教授就分离到了这一物质,称作麻黄素。陈和其同事做了一系列的药理和临床研究,最终阐明,麻黄素具有肾上腺素的作用,但与肾上腺素不同,它的静脉制剂与口服药片均有效,且具有相对较长的作用时间(5)。





这些研究使中药麻黄的有效成分麻黄素逐渐成为世界各国药典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药物之一,现在大量的复方抗感冒药里,都含有麻黄素成分。陈克恢教授著名的麻黄素有效成分的药理研究,使他扬名海内外,他后来在美国大型药企礼来公司做了几十年的药物开发的主管,也使中草药在世界上受到了广泛重视。


真正令人兴奋的是2015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颁发,这是继青霉素和链霉素获得诺奖之后,从植物和微生物中提取有效成份的又一丰碑。屠呦呦团队从植物青蒿中采用乙醚萃取法,提纯了青蒿素,继而合成了双氢青蒿素,具有强效的抗疟疾作用。美国默克科学家威廉. 坎贝尔和日本科学家大村智从高尔夫球场土壤里的微生物中分离出阿维菌素,继而合成了强效伊维菌素,对回虫病,血丝虫病有特效抗虫作用,治愈了成千上万个热带河盲症和橡皮病患者。







西药的发展并未停留在对植物生物碱的单纯提取,自生物碱研发以来,随着解剖生理、生物生化学的发展,细菌病毒发病机制的阐明,药理学家们从土壤微生物中发现和分离出青霉素、链霉素和多种类型的抗菌素,从临床医学发现许多疾病缺乏必要的营养素,包括各种维生素。利用免疫学的基本原理,懂得了外科手术消毒,生产了抗感染血清和利用疫苗预防各种致命性传染病。


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一些现代社会为特征的疾病开始增多,比如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症,缺血性心脏病,各类癌症,病毒性乙肝丙肝,阿尔茨海默病等等,对现代药物的要求有增无减。新型药物的开发已经从传统的植物,微生物或动物的活性物质中提取和改进,过渡到现代分子生物学作用机制的研究,包括近年来精准医药的研发。


这些新药的研究领域包括小分子化学药物的靶点筛选,大分子抗体的细胞膜受体特异性的研究,免疫细胞的体外培养技术,遗传工程基因缺陷的改进。我们可以预测,经过这些多团队,多企业,多国家的深入研发,药物世界一定会展现出一幅幅风姿多彩的惊人图片。


参考文献:

1 . Meyer, Klaus (2004). 'Dem Morphin auf der Spur'. Pharmazeutischen Zeitung (in German). GOVI-Verlag. Retrieved 8 September 2009. 

2  . Luch A, ed. (2009). Molecular, clinical and 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Springer. p. 20. ISBN 3-7643-8335-6.

3 . Merck KGaA (Editor): ?Was der Mensch thun kann...“ – Ein Streifzug durch die Geschichte des pharmazeutisch-chemischen Unternehmens Merck.September 2003

4. 'Inventor of the Compressed Tablet: William Brockedon'. The Chemist and Druggist. 1954.

5.Chen, KK and Schmidt, CF. The action and clinical use of ephedrine. An alkaloid isolated from the Chinese drug Ma Huang. JAMA. 1926;87(11):836-842. 

作者简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西药的不合理配伍探析
古代西方植物药是如何向现代药物转变的?
中药能不能先分解成各种元素,然后再配成药材?
中药及其制剂
说药|麻黄——中药西用显峥嵘
史上最全??留学生入境澳洲带这些药物,就等着被遣返 重罚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