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民币上有个 “错别字” ,连小学生都能看出来,为何至今不改?

原创 铁蛋蛋大胖妞 南斋孤风 2023-05-05 21:19 发表于山西


币重民死利,币轻则决而不用,故轻重调于数而止。——《管子·揆度》

要说人类最伟大的发明是什么?那么它无疑是货币。

这话虽然听起来夸张,但是的确是由于货币的出现,才令这个世界产生了一些必然的秩序。

而在现代社会中,货币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权利。只有发行了本国的货币,那才从经济学的角度上,表明了一个国家的主权。

也就因此,我们必须要明白,人民币对于我们是有深远的意义的。

当然如今的纸币,越来越没有存在感了,包括网络上也出现了诸如“实体钱”的段子。

纸币就像是某种旧时代的产物,被人们留在了便捷支付之前,但是它“消失”了,却不代表我们可以遗忘它。

而且除了特别的意义之外,我们的人民币上还有一个小秘密。

这个秘密就是,人民币上有一个非常显眼的错别字,但是却无人提出修改。

而这个字的背后,还有一段颇为有趣的故事,也就是因为这个故事,让人民币更加显得温情脉脉。

我们这次就追溯历史,去寻找那藏在人民币上的“美丽”秘密。

  • 货币的从无到有

尽管如今的我们,对于货币的存在已经习以为常了,但是它的诞生却鲜为人知。

如果追根溯源的话,货币其实脱胎于以物换物。

在远古时代,人们的生活、生产资料各不相同,为了互通有无,大家就会开始以物换物。

具体来说,就是譬如东家的三只鸭子可以换西家的一条狗,而南家的一头驴,可以换北家的一头牛。

远古时期的人们,最开始就是遵从着这个朴素的概念,但是这个概念却是漏洞百出。

毕竟这样的交易没有一定之规,纯粹是看彼此的交情和目测数量。由此,人们之间的矛盾也在逐渐加深。

为了解决这个矛盾,货币这个概念才由人提出,而我国对于货币最古老的记录就是商朝的贝。

贝并不是什么神秘的物件,它就是沙滩上的贝壳。

进行一定的处理后,变成可以流通、衡量物品的东西,贝就是货币的雏形。

但是人类对于世界的发掘越深,贝这种东西就越难以满足人们的欲望,于是就有了铜币。

而铜币一直在中国存续了千年,但是由于它又大又笨重,人们也一直在寻求解决之法。

而珍贵金属的出现,的确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这个问题,人们开始用金银来进行“高级交易”。

而在这个过程里,人们的交易范围也越来越广,从村子到都城,从都城到世界。

交易范围越广,所需要使用的货币越多,为了让货币能够随身携带,在宋朝便出现了——交子。

交子以其便携和仿造难度大,成功吸引了人们的关注。人们在进行昂贵交易时,便会使用交子。

而交子就是纸币的雏形。

  • 人民币的大额限制

而现在我们的纸币,就比交子时代发达多了。

目前中国也已经发行了五套人民币,每一套人民币都是具有特别意味的,它们的身上也有着不同的时代印记。

做为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容易接触到的第五套人民币,我们很容易就能发现它和四位前辈的不同之处。

首先,第五套人民币相比于前四套,色彩更加艳丽。主景人物、风景等也比原来的有所放大,使人们更容易辨认。

而且在防伪技术上,第五套人民币也采用了国际先进的标准,让伪钞无处遁形。

然而,相比于紧跟世界潮流的第五套人民币,却始终没有在面额数值上做文章,最大面额的人民币,仍旧是一百元。

这一点和国外动辄千元、万元的货币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譬如:俄罗斯最大的纸币面额为五千元,日本最大的面额为一万元,而韩国的更为夸张,竟然有五万元的面额。

和他们相比,中国的百元大钞,就显得有些面额缺缺了。

当然,我们必须明确一点,千、万元的大额钞票中国不是印不出来,而是我们不能印。

因为从经济上我们就能发现,超大额的货币,往往会出现在那些货币通胀严重的国家。

而且它们的经济环境不够稳定,这就导致了小额面值常常贬值迅速,形同废纸。

为了最大程度的保护资产,所以,超大额人民币就应运而生了。

其次,我们都知道,如今的电子支付,让很多违法犯罪行为都无所遁形。但是若换成纸币交易,那么就很难追踪了。

如果我国推行了超大额钞票,那么很容易就会发生这样一个场景。

犯罪分子可以将抢劫来的百万巨款,轻易地揣在怀里,迅速逃之夭夭。

所以无论是出于经济考虑,还是社会稳定,中国我必然不会发行超大额面值的人民币的。

  • 人民币上的小秘密

如果你现在掏出一张人民币的话,那么你就会发现一个错字,赫然在目。

这个错字就是——“圆”,既然这个“圆”是错字,但是为什么我们明知道有错,还没有改变呢?

这就涉及了我国货币变迁的历史,最开始圆不是一个金钱单位,而是一个形状。

我们现在能看到的金属硬币都是圆形的,一方面这样便于携带,另一方面,这也和我国“中庸”文化有关。

圆代表着一种满足,也代表着一种温和的力量。

有句话叫做天圆地方,这也展现了中国对于圆的追求。

所以,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我们在货币上也延续了传统,以“元”做人民币单位。

但是由于建国时,我国的简体字还没有正式推广开来。

为了照顾大部分百姓的认知,在印刷人民币时,相关负责人就联合拍板,用百姓们更熟悉的“圆”字。

于是,这个“错字”一直延续到了如今。

尽管我们现在的写作习惯已经发生了改变,但是人民币上的“圆”却始终没有变动。

这种体贴的心态,正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内涵的表达,也是我们含蓄感情的外放。

我们只有弄懂了人民币的“圆”,才会懂得,中国是怎么样一个国家。

所谓“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们”,不外如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何中国迟迟不发行大面额的纸币?看完明白国家的良苦用心!
第一版人民币
人民币上竟有一个错字?连小学生都知道,为何72年来都不改正?
这些国家的纸币最面额,中国最大是100,有个国家是它的五千倍
历史上唯一一张面额为叁元的人民币
人民币上有个“错别字”,小学生都能看出,为啥却一直都不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