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若能了心及境。则妄想不生

知是空华 · 即无轮转

欢迎关注祖道影

来源:《宗镜录》慧日永明寺主智觉禅师延寿集

宗镜录卷第九十

宋慧日永明寺主智觉禅师延寿集

六观心三大乘者。一理乘。理性虚通。任运荷诸法故。二随乘。智随于境。如盖随函。三得乘。若得果故。自解脱。若得机故。令他解脱。观一念之心。即空即假即中三大乘。何者。虽观一念心。而实有四运。此心回转不已。所谓未念。欲念。正念。念已。从未念运至欲念。从欲念运至正念。从正念运至念已。复更起运。运运无穷。不知休息。如闭目在舟。不觉其疾。观一运心。即空即假即中。一一运心。亦复如是。从心至心。无不即空即假即中。是则从三谛运至三谛。无不三谛时。若随四运运入生死。若随四运运入涅槃。即空之观。乘于随乘。运到真谛。即假之观。乘于得乘。运到俗谛。即中之观。乘于理乘。运到中谛。三乘即一乘。是乘微妙。第一观智普贤大人所乘故。

七观心三身者。所谓理法聚名法身。智法聚名报身。功德法聚名应身。谛观一念心。即空即假即中。即是三身。何者。华严经颂云。心如工画师。造种种五阴。若心缘破戒事。即地狱身。缘无惭憍慢。即畜生身。缘谄曲悭贪。即饿鬼身。缘嫉妒诤竞。即修罗身。缘五戒防五恶。即人身。缘十善防十恶。缘禅定防散乱。即天身。缘无常苦空无相愿声闻身。缘十二因缘法即缘觉身。缘慈悲六度。即菩萨身。缘真如实相。即佛身。登难坠易。多缘诸恶身。故知诸身皆由心造。譬如大地一能生种种牙。若观五受阴。洞达空无所有。从心所生。一切诸身。皆空无所有。如翻大地。草木倾尽。故言即空。若即空者。永沈灰寂。尚不能于一空心。能起一身。云何能得游戏五道。以现其身。不能应以佛身得度者。为现佛身。应以三乘四众天龙八部种种身得度者。皆悉示现。同其事业。为此失故。故言即假。即假同六道身。如是观身。堕在二边。非善观身。善观身者。大经云。不得身。不得身相。乃至毕竟清净。为此义。故云即中。言即中者。即是法身。即空者。即是报身。即假者。即是应身。

八观心三涅槃者。一性净。二圆净。三方便净。不生不灭名涅槃。诸法实相。不可染。不可净。不染即不生。不净即不灭。不生不灭。名性净涅槃。修因契理。惑毕竟不生。智毕竟不灭。不生不灭。名圆净涅槃。寂而常照。机感即生。此生非生。缘谢即灭。此灭非灭。不生不灭。名方便净涅槃。谛观心性。本来寂灭。不染不净。染故名生。净故名灭。生灭不能毁故常。不能染故净。不能碍故我。不能受故乐。是为性净涅槃。若妄念心起。悉以正观观之。令此正观。与法性相应。妄念不能毁。不能染。不能碍。不能受者。名圆净涅槃。以无缘慈。无生示生。以同体悲。无灭现灭。一切生灭境界外道天魔。不能毁。不能染。不能碍。不能受者。方便净涅槃。

九观心明三宝者。佛法僧是为三。可尊可重为宝。至理可尊。名法宝。觉理之智可尊。名佛宝。毗卢遮那遍一切处。即事而理。此和可尊。名僧宝。谛观一念之心。即空即假即中。是三宝。三谛之理不觉故。是法宝。三谛之智能觉故。是佛宝。三谛三智相应和故。是僧宝。无谛智不发。无智谛不显。智不和。不能大用利益众生。二种皆可尊可重。是故俱称为宝。

十观心明三德者。云何三。云何德。法身般若解脱。是为三。常乐我净。是为德。一法身者。法名可轨。诸佛轨之而得成佛。故经云。诸佛所师所谓法。身者。聚也。一法具一切法。无有缺减故名为身。经云。我身即是一切众生真善知识。般若者。觉了诸法集散。非集非散。即是觉了三谛之法。解脱者。于诸法无染无住。此三法。皆具常乐我净之四德。谛观一念之心。即空即假即中。即空故。一空一切空。无假无中而不空。空无积聚而名藏。藏具足故。名之为德。即假故。一假一切假。无空无中而不假。假摄诸法。亦名为藏。藏具足故。名之为德。即中故。一中一切中。无空无假而不中。中摄一切。亦名为藏。藏具足故。称之为德。不可思议。不纵不横。不并不别。诸佛即中为体。故名法身。以即空为命。故名般若。以即既假为力。故名解脱。一一皆常乐我净。无有缺减。故称三德。一一皆法界。多所含藏。故称秘藏。故净名云。诸佛解脱。当于众生心行中求。当知我心亦然。众生亦然。彼我既然。诸佛亦然。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

上十种三数。亦一非一。非一非非一。不思议三法也。始终只是一种三法。在凡为三道。若入圣成三德。其余约理智行解等。成诸三法。以为眷属。究竟不动众生因地三道。成满诸佛果地三德。本末相在。因果同时。以本有妙理。故名三性。妙理不虚。故名三谛。迷此妙理。故名三障。既有三世轮转攀缘不息故。名十二因缘具足三苦。若欲反本还原。了达今日三障。即是本来三性。故名三观。妙理显现。故名三德。又轨即行人。呼为三法。所照为三谛。所发为三观。观成为三智。教他呼为三语。归宗呼为三趣。得斯意类。一切皆成法门。今又以三轨。类通因中三道。一苦道。二烦恼道。三业道。苦道即真性轨。经云。世间相常住。岂不即彼生死而是法身耶。烦恼道即观照轨。观照本照惑。无惑则无照。一切法空是也。资成轨即业道。恶是善资。无恶亦无善。书云。善者是不善人之师。不善者是善人之资。经云。我等念佛故。皆当忍是事。恶不来加。不得用念。所以云。善知识者。提婆达多是。

又云。苦即法身。非显现故名法身。贪恚痴即般若。非能明故名般若。无所可照。性自明了。业行系缚。皆名解脱。非断缚而脱。亦无体可系。亦无能系。故称解脱。又先德云。应说。佛地障累尽。故称解脱。体色实性。即如来身。种智圆明。为大般若。三事即我。何处纵横。我即三事。若为成别。如是安住。乃大涅槃。良为一切诸佛。即一色心。心为能变。色为所变。所变即相见。能变即自证。体既无别。谁复纵横。直由不了心缘。生二妄想。相缚粗重。遂成羁碍。迷执色相。为我所身。我所身生。实由痴闇。痴闇覆故。见死见生。生死相漂。心亦流转。流转之苦。素在身心。若能了心及境。则妄想不生。相缚既除粗重亦遣。永绝羁碍。遂成解脱。通达色相。皆藏性现。无复我所。即如来身。照阿陀那甚深细处。痴闇不覆。为摩诃般若。悟斯本性。由来不生。体用无穷。终亦不灭。

又三德者。有道前性得。道中分得。道后究竟得。若性得者。如维摩经云。众生如。弥勒如。一如无二如。此性得法身。一切众生。即菩提相。不可复得。此性得般若。一切众生即涅槃相。不可复灭。此性得解脱。此约道前圆性得。道中圆分得。即从十住位。至等觉。五十一位。圆修智断等。道后圆究竟得。即果上义。既了性得。须具历后二德。以五忍六即简其讹滥。直至圆满妙觉究竟之位。如入此录中。智眼明净。圆修圆解。双照双遮。二鸟俱游。不堕偏见。一义不动。分别了然。如悬镜高堂。无心虚照。万像斯鉴。不简妍媸。以绝常无常之静心。照常无常之圆理。遮照无滞。破立同时。即非常非无常。而常而无常。常与无常。唯论真性。一一之性。性摄无边。净名经云。毕竟不生不灭。是无常义。远大师云。实相理穷。名为毕意。体寂无为。名不生灭。此不生灭。是彼无常真实性故。名无常义。

肇法师云。毕竟者。决定之词也。小乘观法。以生灭为无常义。大乘之士。以不生灭为无常义。无常名同。而幽致殊绝。其道虚微。故非常情之所能测。妙得其旨。其唯净名乎。遣常。故言无常。非谓有无常。无常与常俱无故。云毕竟不生不灭。是无常义。又非常者。性彻相故。非无常者。相彻性故。如庵提遮女经云。生灭与不生灭。交络而释。经中答文殊师利言。若知诸法毕竟生灭。变易无定。如幻相。而能随其所宜有所说者。是为常义。以诸法生不自得生。灭不自得灭故。云何无常。谓若知诸法毕竟不生不灭。随如是相。而能随其所宜而有所说。是无常义。以诸法自在。变易无定。明不自得。随如是知说者。为常义也。

释曰。此意正显性相交彻。二义相成。生灭相尽。无常即常故。不生不灭是无常义。随缘变易。常即无常。则生灭是常义也。又性即相故。不生不灭是无常义。相即性。故生灭是常义。互夺则双非。互成则双立。双树中间入涅槃者。即斯意矣。常无常既尔。我乐净等。乃至一切诸法皆然。即处处而入大涅槃。非独双林之下。若不了此旨。悉堕边邪。即尘尘而尽成生死。岂止阎浮之中。若入宗镜。即一切法趣无常。无常摄法无遗。义理无尽。方真无常。总收诸义。以为一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不辜负自己
《華嚴經疏論纂要》卷第一
敦煌遗书 法藏 P.2330御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宣演 行草手稿28.3×1635cm(十一)(1.0...
如來藏
伍、翻邪三歸
无著、世亲的瑜伽行派(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