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福建人讲普通话
众所周知,一位广东人无论伪装多好,只要一开口,就能暴露他的所在省份,只因那句“里系怎么鸡道呢”。

其实,这个例子放到福建人身上同样也很适用。比如前段时间,上过热搜的“如何念对防护服”,三个字的威力远没有“刘奶奶喝榴莲牛奶”大,但在福建人口中,却能演化出“仿付服”“黄互壶”等多种奇妙的组合。

听懂福建人说话,到底难在了哪里?


福建人一开口 自己人都听不懂

围绕福建人的口音,江湖中流传着不少令人初看云里雾里,细思捂嘴喷饭的传说。

比如他们和东北朋友那串亘古不变的成语接龙:心心相印→认贼作父→互相伤害。

在小品《小崔说事》里,出身大城市铁岭的白云大妈用“红旗遭攒,银三银海”的贯口为我们解释了东北话里从“印”到“认”的翻转原理,可很少有人能参悟,“父”又是如何变成“互”的。

对于这一点,有不少网友现身说法。


这一切似乎都指向了一个事实:福建人“h”“f”不分。为此,有人提出灵魂发问:福建人是不是都是“发发发发”的笑。

这里要澄清一点,福建人并不会把“h”与“f”两个音节混淆,真正的罪魁祸首其实是“f”,相比之下,“h”的发音仅是基操。

换句说法,福建人顶多会把“是金子,总会发光”,说成“是金子,总会花光”,却绝不会把“花木兰”读成“发木兰”。

但千万别以为,只要句子里没有“f”的音,福建人就人均普通话一甲达人了,让他们说话饶舌以致对方全靠猜测的音节,实际上还有很多。

比如“n”和“l”两个音,南方地区的朋友几乎会全部沦陷。


而福建人则更近一步,把“r”一同吸纳进“l”的发音系统里。


对于很多福建人来说,读准“福建人”三个字显然是口语考试中的一道门槛,当然,这里说的读准,是指用和平时说话相同的语速,并且让外地人也能听懂。只要一不小心,他们可能就会成为“福建len”。

功效相同的还有平翘舌音以及前后鼻音,想想看,你和福建朋友约饭,他一句“碗里有痰”,你也许立刻就失去了大快朵颐的欲望。但他说的,也不过是“碗里有糖”。

汉语里统共那么多个音节,半数都让福建人犯了难,畅通无阻的概率也就可想而知了。

其实,不只外地的朋友听来有如天书,有时候,就连自己人也会听不懂老乡口中的地道方言。

有网友曾发布一段福建人说话的视频,评论区有人激情辩护,但很快,就迎来了打脸时刻。


来自北方地区的朋友很可能会疑惑,即使是隔了那么远的河南人和吉林人,交流起来也是基本零障碍的,福建的省域面积在全国排23位,并不算大,为何彼此之间还能听不懂呢?

这就和他们的母语——福建话有关了。

其实,严格定义的话,福建当地人所说的方言可以统称为闽语,下属闽北语、闽南语、闽东语、闽中语和莆仙语这五种互不统属的汉语一级方言。除此之外,福建省内还稀松分布着吴语、赣语、官话和客家话等方言区。

〓 福建方言地图

由于方言的内部差异实在太大,光凭“瓦噶里共”这句硬通货就想走遍福建省是不现实的。

这里仅以闽北语的代表建瓯话以及闽南语的代表泉州话为例。普通话中的“腹泻”,到了建瓯话这里,则变成了“泻腹”,听起来像呷哺火锅的“呷哺”,而用泉州话来读,则是“落屎”,听起来像“捞赛”。外地朋友听起来,明显这是三个词嘛。

也难怪,《谭谈交通》中的谭警官会把福建人误当成是外国人了。



福建话是怎样炼成的?

从语音学的角度来看,闽方言和普通话之间的确存在很大的差异,普通话有24个声母,38个韵母,4个声调,而闽语中的闽南话有14个声母,7个声调,韵母的数量则多达83个。

其实,这种差异,在两千年前,就已经埋下了伏笔。

之前局长在《粤语是和古汉语最像的语言?省省吧》中提到,粤语保留了许多中古汉语元素。实际上,闽语更兼容并蓄,除去中古汉语,更多传承了上古汉语。

这和福建的历史有关。

福建最早是百越族的栖息之地,春秋时期为越国所属。但到了战国后期,越国战败,只能退到如今的福建地带,建立起闽越国。融合了原住民语言的闽越语就这样形成了。

〓 闽越王城遗址模型

汉武帝时期,随着闽越的再次战败,当地大量族人被迁往江淮,来自江东和江西地带的汉朝驻军们填上了人口的空虚,也把他们的方言古吴语和古楚语带了过来,与闽越语融合成了原始闽语。也就是上古汉语。

闽语的最终形成,离不开西晋和唐朝时期的两次大规模移民潮。

由于战乱,大批中原人士先后来到福建避难,分别为闽语的融合发展提供了上古汉语和中古汉语的养料。此后,福建人口兴盛,加之受到地形的影响,很少有新的移民出现,闽语得以相对稳定地发展了下来。

然而,在外面的世界,语言的变动要激烈得多。
清朝时期,雍正特意在闽粤两省开展正音运动,但由于任务艰巨,实施了8年依然没有达到理想效果。直到上世纪50年代,北方干部到福建工作时,仍然要带许多不同的翻译。

〓 电视剧《山海情》中,福建干部陈金飞的口音令人头疼

由于福建多山,交通不便,所以闽语内部有“十里不同音”的说法,但大环境相同,它们再怎么各自演变,也都很难闹出新的花样来。

当然,这其中也有例外,那就是闽语中的闽南语。

和闽语的其他分支相比,闽南语显然更像是外语,因为它不但听起来让人崩溃挠墙,就连写起来,好似也是用汉字来拼写外语。

比如“沤使”,意为出界,很像英语“out side”的空耳,“洞葛”是“手杖”的意思,即使你从没学过马来语,看到“tongkat”这个单词,大概也能了解它们在发音上的相似之处了。

在闽南语中,类似的外来词的确不少见,但和老祖宗闽语不同,闽南语的进一步发展,不是被动地依赖外来人口的迁入,而是更多凭借闽南人的主动出击。


进击的闽南话

闽南其实是上世纪才提出来的概念,主要包含泉州、厦门、漳州等地区,看似毫无关联,但只要追溯当地历史,就能发现这个划分不无依据。

时间倒回10世纪,中国的中心尚在中原一带,闽南相对比较偏僻、边缘;此时,农业仍是立国之本,受到地形的影响,依山傍海的闽南并不适合农业发展。两个因素叠加,导致闽南几乎历来是不争之地。

到了唐宋时期,受到战乱的影响,远离纷扰的闽南迎来大量移民,这些移民的涌入让原本就资源贫乏的土地更不够分了,为了生存,闽南人只能往海洋去拼。

〓 中国第56处世界遗产——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

他们恰好赶上了好时候。

12世纪,欧洲与东南亚地区开始了商业往来,但在14世纪,由于政治因素,路上贸易路线却被迫中途切断了,为了延续商业联系,欧亚大陆的海上贸易路线陆续被搭建起来,占据天时、地理、人和优势的闽南人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这段时期里,泉州成为了世界第一大港,即使后来明清两朝采取了海禁和迁海政策,对于印度洋和太平洋航路牢记于心的闽南人也能开辟出一条灰色通道,在夹缝中生长。更有许多闽南人,干脆移民海外,从小贩、裁缝等底层做起,慢慢成为当地大亨。

〓 新加坡歌手林俊杰,祖籍福建厦门

如今闽南语中有许多来自泰国、马来西亚的词汇,在马来西亚、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也大大小小分布着闽南语方言区,都是文化交融的产物。

作为一种受其他语言影响、同时也在海外众多地区通行的方言,说闽南语是“外语”,也不算毫无道理。

上世纪80年代,早先受到闽南文化直接影响的台湾地区迎来了社会开放,陆续推出了系列脍炙人口的闽南语歌曲,相通的文化背景让一句“爱比啊夹诶羊”飘满在世界各地的闽南人聚集地。

而对于年长一辈的人来说,电视机DVD里,海底城十二美女给他们带来的闽南语的洗礼,大概是很难忘怀了。


参考资料

[1]李如龙, 张双庆. 闽方言的语音结构特征[J]. 第九届闽方言国际研讨会论文, 2005.

[2]张昂霄. 雍乾时期闽粤地区的“正音运动”与“大一统”[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 2016(1):93-98.

[3]罗杰瑞,陈秀琪.从音韵看汉语方言[J].方言,2006(01):6-15.

[4]林华东.闽南方言的形成及其源与流[J].中国语文,2001(05):446-453+480.

[5]李智君,刘伯孳.闽南人为什么那么拼[EB/OL].地道风物,2019-08-09.

作者 | 李诺米

编辑 | 王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闽南话,最正宗的河南方言
腾讯新闻
不要嘲笑福建口音辣,福建话源于唐朝普通话~
闽越人来源问题
莆田是大部分福佬人的发源地
索索胡建话,就问你怕不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