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科普图书策划:系统工程须从细节入手
“e时代N个为什么“系列  魏晓薇 摄
今年初公布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获奖名单中,科普作品占了一席之地。其中,由科普作家、人民邮电出版社原总编辑陈芳烈策划并主编、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的《e时代N个为什么》获得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近年来,现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的陈芳烈策划了“绘图新世纪少年工程师”、“少年科技百年图说”、“实用家庭科普”、“20世纪创造发明故事”、“科学之谜”、“高技术与21世纪生活”、“我爱科学知识”等一系列丛书,其中不乏获得各种奖项的科普精品佳作。日前,《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就科普图书策划之道采访了陈芳烈。
全面策划 立意为上
科学性趣味性兼顾
《中国新闻出版报》:您在科普图书策划方面有着丰富的实践。您认为在进行科普图书策划时最重要的是什么?
陈芳烈:策划是一个系统工程,很难说哪个环节重要,哪个环节不重要。有些看来并不那么重要的环节的失误使一个好的策划方案功亏一篑的例子也不少。
我认为,策划首先要有一个好的立意,这是打造图书精品的基础。古人作画非常讲求立意,所谓“意高则高,意远则远”。我看策划也是如此。在策划一本科普图书时,明确了定位之后,首先要考虑的便是承载什么样的科普理念,用什么方式达到理想的知识传播效果,以及用什么来吸引读者、引起读者心灵的共鸣等。立意要新颖,尽量做到“见他人之未见,发他人之未发”。
《中国新闻出版报》:在进行科普图书策划时,您是怎样把握科学性与趣味性两者之间的关系的?
陈芳烈:科学性是一部科普作品的灵魂。丧失科学性,科普作品也就失去了立脚点。科学性主要通过两个环节来保证:一是选好作者,要让内行的、有严谨的科学态度的人来写他熟悉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地对作为该套书知识点的内容进行筛选,剔除那些在科学性上把握不大或缺乏论据的内容。
科学技术本身就存在内在的趣味性,但这种趣味性往往需要加以发掘。它蕴藏在科学发明创造的过程之中,体现在科技与人文的关联之中。我在策划《e时代N个为什么》和《现代电信百科》等图书时,都对发掘科学技术内在的趣味性作了一点探索。例如,我通过对隐藏在泰坦尼克号沉没这一历史事件背后的科技原因的探究,写了《泰坦尼克号与SOS》,这不仅深刻地揭示了通信与人类生命安全的休戚相关,将作品的“科学性”诠释得更加生动、具体,而且也提升了作品的趣味性。
《中国新闻出版报》:您策划的科普图书绝大部分是丛书和套书。这与策划单册书比较有什么特点?
陈芳烈:丛书和套书所涉及的内容相对比较宽泛。一般来说,它需要组织众多的作者来共同完成。而每个作者的特长、写作习惯和风格不尽相同,要让他们按照同一个策划方案协作完成一套书难度相对较大,需要策划者在组织协调工作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否则就会出现各写各的情况,质量参差不齐,最终不能形成一套书。在《e时代N个为什么》的策划过程中,有全体创作人员和编辑人员参与的策划会就开了6次,主编和作者、责编与作者以及主编和出版社的个别的沟通和交流更是频繁,往来的信函就是厚厚的一摞。我们认为,这种沟通是全面落实策划方案、保证整套书的出书质量所必要的。另外,尽管作者都是富有科普写作经验的名家,但我们依旧要求大家写出样稿,通过交流、切磋求得质量上的提高和体例、形式上的统一。当然,我们也注意对每个作者创作风格的尊重。
在丛书、套书的策划过程中,更需要注意发挥团队精神。只有互相协作、取长补短,形成“1+1>2”的整体效应,才能出好书。
呼唤原创 求新求精
锤炼作者编辑队伍
《中国新闻出版报》:以“为什么”作为书名的书已经不少,如《十万个为什么》、《新编十万个为什么》、《新科技十万个为什么》等,《e时代N个为什么》有何创新之处?
陈芳烈:“问答式”是科普写作的一种体裁。它开门见山、单刀直入,具有针对性强、行文简洁和便于有选择地阅读等特点。实践证明,它是青少年读者比较乐于接受的一种形式。我们在策划《e时代N个为什么》时,根据读者定位以及求新、求精的要求,仅仅是把问答式作为普及知识的一种形式加以采用,但更多地却是着眼于创造自己新的特色。
读过这套书的人可以发现,每本书(也就是每个学科)我们只选了50个左右的知识点,强调的不是知识点之多,而是新和精;我们虽也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开启知识的窗户,但随之便以多种形式辐射开来,形成科技与人文的交融。这才是我们这套书的着眼点,也是策划中比较下工夫的地方。我们用N这个不定数,主要是想表明科学技术还有许多未知的领域等待我们去探索,以及科技知识的可拓展性。
《中国新闻出版报》:现在人们都十分关注科普的创新,呼唤“原创”作品。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陈芳烈:显然,科普创新是目前科普创作和科普出版走出困境、迎来繁荣的唯一出路。一部精品科普图书,应该有它自己的创新点,有区别于其他同类图书的鲜明特色。
创新包括内容上的创新、观念上的创新、形式上的创新和创作手法上的创新等。由于科普作品所传播的大都是人类已经掌握的科学技术知识,因此不能像学术著作那样,对其在科学技术内容方面的首创性有过高的要求;但应要求它有新的科普理念,有利于科学技术知识传播、为广大受众所喜闻乐见的科普形式,以及能反映时代特点的现代创作手法和传播手段等。譬如,重视科技与人文的融合,变灌输式为启发式,注重与读者的心灵沟通和互动等,都是当前科普创新方面呈现的可喜趋势。
目前,科普图书市场尚不十分景气,这固然与客观环境有一定的关系,但从科普创作和科普出版自身找原因,主要是由于目前还没有太多精品佳作;还缺乏一支有一定规模,观念新、创作手段新和具有较丰富知识积淀的科普作家队伍。我们要加快培养和建立这样一支队伍。
《中国新闻出版报》:在打造科普图书精品的过程中,编辑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陈芳烈:我所理解的科普图书精品,不只是内容“精”、形式“精”,而且也应该是编辑加工“精”、装帧设计“精”的精神产品。换句话说,它也是编辑含量高的产品。
“策划”是编辑将自己的工作重心前移、变事后的被动把关为事先的主动介入。它为编辑发挥主观能动性,融入自己的智慧和创造提供了一个很大的空间。我在策划“绘图少年工程师”丛书和《e时代N个为什么》的过程中,都深刻体会到编辑高水平介入对提高书稿质量的作用。前者是由时任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社长的蒋玲玲担任责编的,后者是新世纪出版社副社长丁志红担任总责编,分册责编也都是社内的骨干,这可以说明出版社的重视程度。图书作为一种特殊商品,以什么样的面貌推向社会,内容显然起了很大作用,但编辑含量和出版社的投入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在策划科普图书的过程中,编辑所能发挥作用的大小、他的介入程度和介入质量,与其综合素质和投入的程度有关。策划活动在为编辑提供施展自己才干的广阔舞台的同时,也对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孙海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注:科普图书出版统计报告2022发布
首批15种中医药文化科普图书
2015年度上海市优秀科普图书
[首藏作品](413)优秀科普作品应该什么样
动手动脑,走进“科技馆”
又发福利!那就来一场奇妙的“冒险之旅”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