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游记|风云戏马台

98日,星期日,晴,今日白露。

白露是一个反映自然界气温变化的重要节令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干支历申月的结束月的起始。白露后,天高云淡、夏季风逐步被冬季风所代替,气爽风凉,昼夜温差较大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

早餐后,在迟表弟的导引下,我们一行八人分驾两车于900时左右来到位于徐州市中心云龙区户部山项王路1“戏马台”,即项羽凉马台

白露之日,处暑出暑)虽过却并不出,秋老虎出山,天气仍是炎热,泊车来到戏马台大门前时已是汗渍浸衣了。今日游人并不是很多,迟表弟购票时,我粗略地观看了大门及周边的史迹景观。

戏马台大门飞檐高挑,是一幢具有浓厚中国门坊建筑特色的朱墙山门面对戏马台大前有一条自左向右、高低走向的主干道,大门为坡高处,右侧远端为低道处,大门处为主干道的尽头。面对大门的左侧是户部山古建筑群”,面对大门的右侧是“徐州民俗博物馆”。

戏马台大门的主干道尽头是户部山古建筑群”的入口处,入口路边竖立着标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户部山古建筑群”碑石。举目入口石道,抬眼道前古建,简洁明朴之两汉古风尽收眼帘;大门边自左向右、自高向低临戏马台主干道街面百余米的民俗建筑便是“徐州民俗博物馆”,其博物馆入门建筑基面高于路道近2米有余。

戏马台是今日的首站,民俗古建只得滞后观览了。

我们一行在戏马台大门前集体摄像留影,大家甚是欢心。

迟表弟购好票,聘请好讲解员,我们正式开始了戏马台的观览游程。

戏马台是徐州现存最早的古迹之一,公元前206年,项羽灭秦后,自立为西楚霸王,定都彭城,于城南的南山上,构筑崇台,用于观戏马、演武阅兵等,故名戏马台。

两千年来,戏马台作为西楚霸王项羽的遗踪,历代朝野在台上营建了不少建筑物,诸如台头寺、三义庙、名宦祠、聚奎书院、耸翠山房、碑亭等,也吸引了无数志士文人登临凭吊。随着岁月的流逝,时移世变,昔日的建筑物已湮没殆尽。现巍巍壮观,重光溢彩戏马台是在历经沧桑的古遗址(迹)上整修面世的,其目的是纪念推翻秦王朝暴政悲剧英雄人物项羽,褒扬历史功绩,弘扬楚汉中华传统文化。

大家举步登阶。毕竟都是杖乡多年的老者,步阶到大门检票处时均已气喘吁吁。

我嘻笑道:31级台阶,为难了众亲;回头十年,若何?

“入门尚有高阶,尔等奈何否?”据称山门内23级台阶我手指门内高,续嘻道。

“你数了台阶吗?”“气都喘不过来!”“真是不如少壮了!”“上不去也得上呀!”大家七嘴八舌地中嘻应道。

戏马台大门呈卷顶形,飞檐高挑、碧瓦朱甍,6.6.7当代国画艺术大师李可染题写的戏马台三字门额显然醒目据讲解员介绍:山门外有31级台阶象征着西楚王项羽三十一年短暂而壮烈的一生,山门内的23级台阶寓意霸王项羽二十三岁响应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带领八千子弟兵起兵吴中,登上反秦斗争的政治舞台。

我们穿过朱墙圆门,步青阶,登高十仞广袤百步,眼前刀枪满目,战鼓置放,照壁雄风,旌旗飘扬;迎面一道琉璃瓦檐赭墙拔山盖世”四个篆刻大字气吞山河,东侧基高台上置有象征着项羽建立西楚政权的铜铸巨鼎一座,称之为霸业雄风鼎”,鼎镌霸业雄风”四字,尤现历史风云,令游人仰观回身放眼高台俯瞰,炊烟滚滚,云雾袅袅,山河万里,尽在足下,似显当年项羽高台俯视山下万千将士策马练兵的恢弘场景、豪迈激荡

 讲解员引领我们景区的平面图戏马台景观的布局结构是以风云阁为中心,分前后两区,前区分为东西两四合院,这里是戏马台的主景内容;后区点缀“人杰鬼雄石”、乌骓槽和系马桩等相关景点

在讲解员的引领下,我们进入了与琉璃瓦檐赭墙连接前区四合院。 四合院古朴典雅东院楚室生春”,西院名称“秋风戏马”,我们自东向西渐行。

东院由穿廊、雄风殿组成,有巨鹿大战、定都彭城、雄风殿三大展室,反的是项羽胜利辉煌、事业有成的历史阶段故事。

《巨鹿大战》展室讲述了公元前207秦将围赵,强弱悬殊,赵国危在旦夕宋义惧怕秦军,拥兵自重,坐山观虎斗项羽怒杀宋义,自封上将军,火速引兵渡河,破釜沉舟,与秦军决战,九战九捷,消灭秦军精锐,威震诸侯,从根本上动摇秦王朝统治的故事    

定都彭城展室记述了项羽巨鹿大战大捷后,自封西楚霸王,定都彭城的狭隘乡土观念所导致的决策思维和过程,反映了其刚愎自用、盲目自尊导致了其穷寇未追、腹背受敌、乌江自刎不可挽回的悲壮结局

雄风殿为院正殿,殿前卷棚抱厦的两根蟠龙柱雕工粗犷,造型生动,是戏马台建群中留存不多的古老构件,文物珍贵

雄风殿前一尊铁甲铜盔大氅飘飞,执剑腰身、身躯伟岸的石雕巍然屹立。该雕像高二点八五米铜盔下年轻的脸庞气宇轩昂从容凛然,重瞳远眺、壮志凌云。

这是西楚霸王项羽的雕像。这尊雕像似乎讲述着自己当年破釜沉舟,带领八千血性男儿令鬼哭神惊之壮举;似乎笑谈着自己青年宏志、起兵吴中、鸿门设宴、定都彭城、楚汉相争、鸿沟划界、垓下被围、霸王别姬、乌江自刎的短暂历史旅程。从这座雕像讲述推翻秦王暴政悲剧英雄人物的历史故事中,我们看到历经千秋后人对其历史功绩褒扬和肯定,我们看到历史给后人留下的中华民族文化记忆。

我认真地观瞻着雄风殿内全长14.5米,高1.3米,雕有西楚春秋历史典故的黑青石浮雕壁画,细细忆索之间一个个历史典故组成西楚春秋历史浮现于脑海、展现于眼前。

在夫人的召唤下,我们来到了西院

西院主要以霸王别姬、鸿门宴和戏马堂三个展室为主体,反映的是项羽由盛而衰直至最后穷途末路的历史史实

戏马堂是西院的主殿,堂周以回廊环,24根丹柱绕堂排立,四壁为硬木彩色雕花窗棂堂中屏风为秋风戏马反映当年项羽在虞姬陪侍下,观看士卒驰马操练的场景壁展现的霸业雄风胜景图”由现代声、光、电技术制作而成,再现了古彭城建筑鳞次栉比、热闹非凡,人物兵马栩栩如生、社风日上的波壮盛景,再现了当年巨鹿大战定都彭城厉兵秣马、战鼓擂擂的旌旗风云

西两配殿的两幅仿真蜡像场景引人穿越入故。

东配殿144 块大小不等砖坯雕刻烧制而成9米,高2项庄舞剑壁画,配上栩栩如生的项庄舞剑”仿真蜡像场景,一部经典的历史典故鸿门宴”展现在我们面前。项庄舞剑蜡像场景,描述了当年鸿门宴的紧张气氛,更反映了世俗对鸿门宴”典故的理解

我不能认同世俗对鸿门宴”典故的曲解,更不能认同对“鸿门宴”典故中项羽的政治和思想定位。

'鸿门宴’只是一个请,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是从古至今的战争法规,何况是宴请的宾客,岂有斩杀之理?”在与张、迟同学交谈中我议论道。

“'鸿门宴’典故之所以现其曲解之诡异,似乎坐实'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实则为双方谋士推测、臆断之所为,加之彼时双方实力、战争环境、个人秉性声名之势,更助其'诡异’、'意在沛公之指向。”在张、迟等同学称道之下,我继续着我的分析意见。

我认为:项羽乃西楚豪门项氏掌门人,权势极高,故他追逐的不是权力,追逐的是对秦王“彼可取而代也”;项羽胸怀着一统天下之大志,刚愎自用、高度自信,他并没有视刘邦为劲敌,反而置亚父“除刘邦”建议于不听,其心意、目的昭然;在鸿门宴”上项羽与对方大将一见如故,又是赐酒又是赏肉,继而义释刘邦表现了人的真诚、英雄的襟怀。我认为:一个光明磊落,视名誉至上,手握重兵,自信满满,胸怀一统天下大志的盖世英雄,是不会施诡计“设宴”杀人的;是不会在自家设宴席上假腥腥地宴请对象赐酒赏肉而行舞剑行刺之实的。反观刘邦:出身低微,底层的艰辛造就了其对权力的追逐,造成了其对个人地位提高的奢想;他没有一统天下之大志、没有名誉和自信,他能屈能伸、善于听取他人意见,使之能投机取巧、落井下石,不择手段地达到其目的。这应该就是鸿门宴”上两位主人翁的真实故事。

西配殿里成列着据史料记载设计复原的西楚故宫模型图,大幕天垂”之下大型壁画惟妙惟肖的仿真蜡像形象地再现楚汉相争中四面楚歌时霸王别姬的悲凉事,勾勒了西楚霸王兵败垓下后爱姬诀别的离愁场景

细观西楚故宫,尽览大幕天垂”。虞姬身染鲜血项羽悲痛万千将士掩面而泣人物蜡像仿佛令我穿越时空,泪眼看到了四面楚歌意气尽,美人殉情大幕垂”之英雄末路虞姬殉情的悲壮一幕;虞姬舞剑助兴,作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之歌罢自刎人物蜡像仿佛使我飞跃历史,伤耳听到了那曲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的千古悲歌

雄浑悲壮的幕留下的是楚汉历史的记忆,这振耳欲聋的悲歌留下的是楚汉文化的传承。

我们随讲解员引领来到了风云阁。

“风云阁”高台丹楹,六角飞檐,碧瓦朱甍,矗立山巅是戏马台景区的标志性建筑,亦称戏马台碑亭”,为清道光二十八年所建。风云阁内立有2有余,古朴庄重气势恢弘戏马台碑石一座,因系明代原物,甚是珍贵。碑石所雕刻戏马台三字为明代徐州兵备道右参政柳城莫与齐所书,笔墨酣畅雄厚、笔峰遒劲凝练雕刻粗旷大气有一番醒世风骨,饱含楚王绝代风情

风云阁一决硕大的刻有南山二字的南山刻石。因戏马台所在地古称南山,古有“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之警世典说,典说中的南山即此南山;据释该警世典说是形容项羽初登西楚霸王宝座后,事业成,高枕无忧之怠恋,使刘邦修生养息,扩充实,卷土重来,以至四面楚歌,霸王别姬、自刎乌江。

南山”石前的空旷场地上,就地势摆放着一盘近百平方米的巨幅象棋;棋盘上楚河汉界标明清晰,双方车、马、像、仕、炮、兵、帅一应俱全,双方正展开着厮杀,人马己互突入对方,均有损失,尚未分胜负。

空旷的巨幅象棋场地与入门东侧高置的霸业雄风铜铸巨鼎基台背基相连,在嵌有拔山盖世”四个篆刻琉璃瓦檐赭墙之墙背由徐州市人民政府铭刻的一块黑色花岗岩《戏马台铭》镶嵌在赭墙之上。

风云阁前的三个览游主体南山硕石、中国象棋、《戏马台铭》,布局虽朴实简单,题意却浓深明了。这里既有戎马硝烟,又有和平警示;既彰中华史实,又显现代承志。我从此处史典警悟中看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巨大传承魄力。

风云阁南檐有从此风云四字篆额苍老挺拔大气磅礴、语尽风云亭阁之履历;阁亭外旗杆台上一面子黄色战旗风飘扬,隐隐续留着楚汉相争古战硝烟

风云阁后水池清澈面影,池中花开繁茂,一块孤赏石”发人深醒:自南侧看仰天长啸将军头像;由北侧看其石则是一幅巨型骷髅,故取名啸天石,又称人杰鬼雄石”。这块“人杰鬼雄石”之典应该出自于宋代女文学家李清照诗意项羽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五言绝句,也是项羽悲壮人生宿影的真实写照。我细看深索,迷迷之中:楚汉相争弥漫硝烟霸业雄风呼啸而过;冥悟得出:孤赏石英雄啸天风云幕垂反映项羽拔山盖世、悲惨壮烈的一生。

沿风云阁继续观览,我们来风云阁后戏马台顶的祟台上。祟台又称重九台,处于南山高处,登台四眺,古老彭城尽入眼帘。由此,我“想象”得到西楚霸王项羽登高眺望、指点江山的伟岸英姿和气吞山河的雄伟气势

讲解员告诉我们:重九台是为古代游子九月九重阳节登高怀乡而设,渊源宋武帝刘裕有据。《南齐书》载有,宋武帝刘裕篡晋建立王朝前,于九月初九重阳节期间骑马登项羽戏马台,即位后就规定九月初九为骑马射箭、检阅军队的日子;而九九重阳吃重阳糕,就是从刘裕当年发给三军士兵的干粮演化而来的。我反复疑问:戏马台顶重九台西楚霸王遗迹是否有涉?结论是:查无所据。我只得带着失败的“想象”遗憾地离开了戏马台顶

沿依山而建的百米曲廊前行,我们先后观览了戏马台北侧的碑廊、西楚霸王系马桩、乌雅槽、集萃亭、追胜轩等景观。

百米曲廊又称碑廊,依山势而下,曲回向东,由一亭一轩组成,廊内嵌有历代文人雅士吟诵项羽、凭吊古台的诗词诗碑近五十通,谢灵运、苏轼、文天祥、李清照、辛弃疾、袁牧等史纪名人均有佳作留世,而这些流传了千百年的诗词由李可染、舒同、启功、沈麟等当代著名书画家挥毫赐墨,诗书相融,书雕齐辉,极大地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我们观赏廊壁上镶嵌石刻书法,吟念名人诗词,体味着诗情词意,确是令人感怀,增知怡心

系马桩、乌雅槽处戏马台景区东北部的一块凹地上。飞檐曲廊边的系马桩上醒目的西楚霸王系马桩”大字、系马桩乌骓槽系马桩后岩石上“神”大字所组成的乌骓生活空间,令人感悟到了西楚霸王挥戈扬鞭的策马英姿;与“神”相临的“骓聘云从四个大字乌骓马为主人征战沙场扬尘蹄飞、无所畏惧,似云彩随、所向无敌的烽火场景

……

“大幕天垂”英雄的一生过于仓促垓下兵败乌江自刎,英雄的悲剧摄人心魄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在中华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项羽算得上是一位真正的英雄。是他在巨鹿大战中消灭了秦军主力,动摇了秦朝根基,铮铮铁汉的兵败自刎丝毫掩饰不了其盖世英雄的英名长存;他身上存志高远、英勇善战、处事果断光明正大见义勇为身先士卒、自尊自强、永不屈辱的品行集中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为后人所推祟敬仰,成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得以传承光大。

盖世英雄酒一杯,悲歌只使后人哀。平生废尽屠龙技,今日空留戏马台。胡俨.明《戏马台

演武推兵戏马观,英雄盖世力拔山。鸿沟失计山河界,一刎悲歌霸业寒。楚鼓掩,汉歌还,朔风流水锁孤残。台荒年久花飞落,从此风云岁月传。(清风更俗《戏马台

楚汉风云乃楚汉文化之起源,戏马台乃盖世英雄之缅台。悲歌励志、英雄壮怀,弘扬楚汉文化,傲中华民族于世界民族之林。

                           初稿:2019.9.25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楚韵汉风-徐州之戏马台
徐州戏马台
徐州戏马台,史上最全攻略来了!速来打卡
徐州南山戏马台
徐州项羽戏马台楹联
戏马台:看西楚霸王的悲壮人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