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煜被称为“千古词帝”,他的词到底好在哪里?

自古以来,为了那荣华富贵,有多少人拼了命想做皇帝,圣明如唐太宗李世民,为了做皇帝,不惜弑兄逼父;又如宋太祖赵匡胤,于陈桥发动兵变,黄袍加身;明太祖朱元璋,布衣出身,打下天下后为了巩固皇权,大杀忠良,留下人生黑点。这都是成功当上了皇帝,并后世赞颂的圣明君主。

更多的是那些为了当皇帝,豁出一切,最终失败的人,明末李自成、吴三桂,哪一个不是手握重兵,强悍一时,却落得个悲惨下场?所谓成王败寇,这是历史的必然性,但还有一些人,他们成功地做了皇帝,却发自内心地不愿意做皇帝,或者在后人看来,他们不做皇帝也许能获得更高的人生成就。

如南陈后主陈叔宝,他在文学、书法、绘画方面都有颇高造诣,甚至影响了后来隋唐的文艺发展,无奈生于帝王家,做出了《玉树后庭花》这亡国之音;如宋徽宗赵佶,用今天的话来说,也是个文艺青年,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无所不精,自创瘦金体开宗立派,影响至今;还有那南唐后主李煜,凭一己之力,把词这种文学形式,从不登大雅之堂,拔高到一个全新的境界。

这三位,如果不当皇帝,专攻文艺,恐怕会成为中国历史上能媲美三曹、三苏的大家,不知道他们在亡国之时,会不会发出“愿生生世世,再不生帝王家”的感叹?

今天,我们抛开其他,只说李煜和他的词。

01

帝王李煜

李煜,字重光,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国主,也是南唐的亡国之君。

他本不该当皇帝,从身份上来说,他不过是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子,从性格上来说,他比较文弱,从爱好上来说,他爱诗文、喜书画,权力对他来说,并没有吸引力。并且,当时南唐已有太子,是李煜的哥哥李弘冀。当李煜受到哥哥猜忌的时候,他干脆归隐起来,自号“莲峰居士”,醉心于书画当中,以表明自己毫无权力欲望。

可天不遂人愿,李弘冀想当皇帝,却英年早逝,李煜不想当皇帝,却被立为新太子,入主东宫。

初为国君的李煜,也颇想有一番作为,但毕竟能力摆在那里,他只能做一个文人,当不了皇帝,后宋兵势大,李煜的南唐只好尊宋为正朔,南唐也去除国号,成了“江南国主”。俗话说天无二日,民无二主,大宋既为正统,又岂能容得下江南国主?

过了没几年,宋兵压境,李煜率百姓投降大宋,成为了亡国之君,阶下之囚,被宋太祖封了一个极具侮辱性的爵位——“违命侯”。后太祖驾崩,太宗继位,四十二岁的李煜逝于汴京,相传,他是因为一首词获罪,被宋太宗赵光义以牵机药赐死。

那首词,就是我们熟悉的《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02

词人李煜

李煜作为国君,当然是不合格的,但是作为一个文艺工作者,李煜有着非常高的成就。他精通书法、绘画、音律、在诗文方面也有造诣,简直是个全才。

在所有这些方面,李煜最出众的还是填词。他早期的词,受晚唐五代时期温庭筠、韦庄等人的影响,是花间词派风格,内容大多局限于男女之情,在那个时期,词被认为是登不得大雅之堂的文学形式,被称为“诗余”。

南唐亡国之后,李煜的词风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因为,人们在谈论李煜词的成就时,更多的是指他亡国之后的词。李煜后期的词到底有怎样的风格和成就呢?我们一起从《人间词话》中去探索吧!

03

词中三秀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词中有三秀,分别是句秀、骨秀、神秀。这三秀,是递进关系,也是词的发展趋势:

“温飞卿之词,句秀也;韦端己之词,骨秀也;李重光之词,神秀也。”

句秀,其代表人物是温庭筠,就是说一首词中,句子都写得特别棒,但跟全篇整体意义不大,格调不高,局限于句子本身;骨秀的代表人物是韦庄,这就比句秀更高一层,骨就是结构,是说韦庄词结构清晰,脉络有序,其中“句秀”可以映照全篇;而神秀就只指李煜的词了,意思是说李煜词在兼具句秀、骨秀的基础上,其词中意义,更是超越了词篇本身,能够揭露出很多人生和社会的本质问题。

在王国维心中,李煜词是明显高于温庭筠、韦庄等人的,但有人把李煜置于温、韦之下,这一点王国维作出了有力的反驳。

04

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

认为李煜不如温庭筠、韦庄的人名叫周济(字介存),跟王国维同为清朝的词论家。王国维反驳他的时候,是这样说的:

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周介存置诸温、韦之下,可为颠倒黑白矣。

这段话,前半段点评李煜词,说得很中肯,意思是词发展到李煜这里,才有了更高的格局,题材不再限于男女之欢,有了更广阔的创作空间。可以把李煜看作是词这种文学形式的革新者。后半段批评周介存,话说得非常重,毫不客气,说他根本不懂什么叫词,简直是颠倒黑白,是非不分。

为了加强自己的论证,王国维还举例说,像“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这样的词,温庭筠、韦庄写得出来么?

按照我的理解,李煜前期的词,多为男欢女爱、宫廷享乐,确实是不如前两位大词人,但南唐亡国之后,李煜作为一个阶下囚,他尝尽了人间辛酸,词风大变,融入了家国情怀,含义深刻,就远超温庭筠和韦庄了。

05

李煜的赤子之心

在这一点上,王国维十分了不起,他眼光毒辣,直指李煜作为君王和词人的不足和长处。他说,李煜的词之所以能做到神秀,能大开眼界,正是由于他怀有一颗赤子之心:

“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是后主为人君所短处,亦即为词人所长处。”

自幼生长于深宫和女人身边,这对李煜的思想和性格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简单来说就是纯洁善良、心中没有杂念,但这也使得他作为一个帝王,不能清晰应对复杂的局面,不能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最终导致亡国。

帝王要讲帝王心术,这一点李煜不具备,所以他不是一个好君主。但他的单一,又使得他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文学创作中,虽然做不好君王,却可以在另一个身份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赤子之心,简而言之,就是思想没有收到太多的世俗污染,能一心一意进行文学创作,像个小孩子一样,不论写什么,都能融入自己的真感情。

06

李煜的真性情

除了赤子之心,《人间词话》还把文学创作分为客观和主观两类,客观是指,作者要站在更广阔的层面去剖析,然后把自己所看到的一切都写尽文学作品中,这些作者都是多面体,社会阅历丰富,像《水浒传》、《红楼梦》,作者如果没有广袤的知识面和见识,是绝写不出来的。

主观恰巧相反,不需要有社会阅历,只要站在“我”的角度,进行深度的自我剖析,作品中的情感,是最原始的人类情感本质,体现出来的都是“真我”,李煜就是属于主观创作者。

“客观之诗人,不可不多阅世……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

诗言志词言情,如果要用诗词去打动人,最重要的是打动自己,把自我的内心情感通过诗词的方式淋漓尽致地抒发出来,读者自然会有代入感,而如果费尽心机讨好读者,就难以实现了。

07

李煜词以血书者

李煜的词为什么能有赤子之心,为什么能有真性情?除了前面所说阅世不深、心思单纯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他的每一句词,都是用心血写成。他不仅有悲戚的经历,还有担负人类罪恶的情怀。

“尼采曰:‘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

所谓“以血书者”,就是打心里流露出的血性文字,只有这样,才能写出至情至性的情感,这时候的李煜词,已经从最开始的宫廷闺怨,经历了故国情怀,发展到感悟人生的境界。

便如我们前面提到的那首《虞美人》,词中有瑰丽的句子,也有对故国的追思,但最后一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已超越了词篇本身,感悟到个人的渺小与自然的永恒,达到了真正的“骨秀”境界。

最后,让我们回到本文的开篇,古往今来,为了那荣华富贵,有多少人拼了命想做皇帝,而李煜,他本不该成为帝王,所以他成了亡国之君;他天生就是词人,历史赋予他革新词风的使命,所以他成功了。

后世称李煜为“千古词帝”,不仅因为他特殊的身份,更因他对词这一文学形式,有开拓之功,称其“词帝”,实至名归!

喜欢记得来一个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千古词圣李煜,用生命书写千古绝唱!​看完潸然泪下!
《人间词话》评析——转(2)
李煜最悲伤的一首词,道尽人生凄苦,人间悲观!
和你一道温习诗词韵律(22)
人间词话卷上 手定稿 词至李煜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
李煜的悲情人生 - 诗词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大中文论坛 www.pkucn.com ...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