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跟孩子讲死亡

  前几天参加女儿幼儿园的家长社团,一起研读绘本。有一个小朋友的妈妈提到给孩子讲《爷爷变成了幽灵》这本书的时候,她不知道如何跟孩子讲幽灵这种恐怖的东西,对处理绘本中的中外文化差异有疑惑。

   其实,觉得幽灵可怕,这只是中国的成年人自己的恐惧,孩子们是不怕什么幽灵的,因为他们还没有受到中国禁忌文化的影响。我自己就给女儿讲过幽灵,比如我说他轻飘飘的,能穿墙而过,能瞬间来到亲人的身边。女儿一点也不害怕,觉得幽灵很可爱。


1、谈论死亡的重大意义

   实际上,这个疑惑还是家长自己的恐惧引起的。如果家长自己缺乏正确的生命观,对生命的终结不能正视,对死亡始终缺乏自己的应对策略,很难对孩子进行传递,所以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孩子来到这个世界其实也是一场重大的生命教育,通过与孩子一起阅读生命教育绘本一同来思索一下生命的意义,对父母也是一种教育。

   我们中国人忌讳和孩子谈很多话题。死亡、性、恋爱等等。但这些都是人生重大问题,是不能回避的。我女儿今年四岁,我们已经谈论过死亡、天堂、灵魂、婚姻、爱情、工作、友谊、月经等问题了。不是那种刻意的,她有疑问来问我,我跟她分享一下我对这些问题的看法。(我记得自己第一次来月经的时候,我的父母载歌载舞,非常开心,家里的人还做了一顿丰富的晚餐来庆祝。)

2、我们中国人为什么忌讳谈死亡

   请看有人对中国死亡禁忌问题的评论:

   与中国人坚定的信奉"凡事都有两面性"的信念相反,中国人对"生"的反面---"死",表现出了极度回避的态度。如孔子所说"未知生、焉知死"、"敬鬼神而远之",所以中国的传统读书人对死亡话题基本不思考,这也被称为是一种"入世"精神,而奇怪的是那个所谓的"出世"的道家思想,也同样是以"不死(长生不老)"作为终极目标的,这构成了一个有趣的文化现象:死亡这个普遍性的人类话题,在中国文化中神秘的隐藏了!


   在中国的民间,死亡这个话题被中国人认为是非常不吉利的,是一种"丧气话",一般中国人是很忌讳谈论的,直到今天依然如此,而反观西方文化的小学生课本,在介绍人生过程的基本概念中,死亡就被作为一个重要的人生"event",列在课本中,与恋爱、结婚、生子、工作等人生事件并列,一点不觉得"丧气",这是为什么呢?

   中国文化对死亡的回避不如说是一种逃避。中国文化是一种"身体崇拜"的文化,其生命意识只承认"身体"而不包括思维与情感等精神性的内容;"自我"被认为是"身体"的派生物,这就让"身体"具有了"本体"的地位,也就是说,在中国文化的"自我"并不存在,是由身体派生出的"次级物",这个"次级物"居然敢谈论产生自己的"本体物"的消亡,这当然是"大逆不道"的,也是不符合逻辑的。于是让中国人谈论"肉体的消亡"就相当于让西方人谈论"上帝死了"一样,会产生一种幻灭感,甚至负罪感。

   所以中国人认为,死亡这种话题不能由人(自我)来谈,而只能由"身体"自己来谈,即思维不能审视身体的有限性,而应该顺从"身体"自然的生老病死,而不能僭越的去谈论它。在这种文化背景下,死亡话题会使谈论者(自我)感受到一种"消失的威胁",产生一种恐惧感和无意义感,会导致一种发自内心的排斥。

3、回避死亡问题后容易出现的人生状态

   只有在理性思维的观照下,死亡才是必要的话题:由于人类的思维只能处理"完整的概念",即"有始有终"的存在,所以不谈论死亡就无法理性的审视人生,因为思维无法处理一个无限(没有终点)的对象。甚至可以说,谈论死亡是思考人生的前提,因为只有当生、死两个点确立后,人生的整体性才呈现出来,人生的意义和目的才会成为必要。


   没有灵魂意识和宗教传统,使得中国人没有"勇气"审视肉体的消亡;而没有理性思维能力和习惯,使得中国人觉得没有"必要"去设想肉体的消亡。这两个原因使得死亡话题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消隐了,大家籍此可以回避人生的有限性和意义感的追问,而将现世的荣华富贵作为自我存在的证明。但这不可避免地会让人变得虚无和人生如梦的感受。

   有一句西方人对中国人的评价十分到位:活着的时候,中国人浑浑噩噩的浪费生命,仿佛生命永远不会结束;而当死亡来临时,中国人又往往撕心裂肺到哭号,仿佛自己从来没有活过。

4、无论如何不能抹杀儿童的“灵性”

   儿童的世界是充满灵性的。人类的童年都相信万物有灵。我们现在学校和家庭的无神论教育已经抹杀了无数儿童的灵性和想象力,让他们在成年后陷入虚无的轮回。我认为,在孩子的童年,就是要让他相信人是有灵魂的,有彼岸世界的。本身这个话题也是不能被证伪的。

   如今孩子们看的绘本泰半由西方引进,有很多触及中国文化的痛神经,这些绘本虽然都是由成年人绘制的,却以孩童的视角展开,很少生硬地渗入成年人的价值观和判断。而事实上越单纯的视角,往往越能够触及事情的本质与真相。

   大多数时候我们对于死亡的恐惧,来源于我们对于永恒离别的恐惧以及对放弃所拥有的不舍。而在这些涉及死亡话题的绘本中,死亡是什么,死后会怎样,这些涉及死亡本身的话题并没有被过多地阐释,而是通过各种情感的表达来向读者传递:我们如何从容地面对难以避免的死亡,如何更好地安置自己的情感。这些绘本看似说到了“死”,其实却是在告诉人们珍惜生命、感恩生活,在永失所爱时如何安置自己的情感并且更好地活下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与儿怎讲鬼?借鬼谈人生
30张让你感动不已的人生故事
怎样跟小孩谈论亲人的去世,借机用死亡教孩子爱惜生命?
面临孩子对生命的追问
国标舞女王刘真女儿不知道妈妈去世,这样和孩子谈死亡很重要
用温暖的方式跟孩子聊“死亡”,这些绘本很合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