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名家竹画风骨:以君子之风,成凌云之志!



竹生空野外,梢云耸百寻。
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
耻染湘妃泪,羞入上宫琴。
谁人制长笛,当为吐龙吟。

——梁·刘孝先《竹》

刘孝先的这首咏《竹》诗,将竹子孤高贞洁的品格刻画得入木三分,国风君尤为喜爱。多年前曾读过一副对联,写的是“剑胆琴心竹胸怀,松姿石骨鹤精神”,“剑胆琴心”比喻刚柔相济,任侠儒雅,既有情致,又有胆识。而“竹胸怀”说的自然是要虚怀若谷,胸襟开阔。这副对联和这首《竹》诗一起,成为国风君最喜爱的两篇竹子诗联。

晋陶渊明独爱菊,宋周敦颐独爱莲,林和靖更是隐居西湖孤山,终生不仕不娶,“以梅为妻,以鹤为子”,对梅花的喜爱可谓到达极致。但是自古以来,从来没有哪种植物的名声能够超越竹子,在历朝历代文人墨客的心中,只有竹才是当之无愧的王者,或者说,只有竹子才是完美君子的化身。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极不一般的含义。

竹子四季常青,象征着顽强的生命、青春永驻;竹子空心,代表虚怀若谷的品格;其枝弯而不折,是柔中有刚的做人原则;生而有节、竹节必露则是高风亮节的象征。竹的挺拔洒脱、正直清高、清秀俊逸也是中国文人的人格追求。




竹,是中国美德的物质载体,是君子的象征,古今文人墨客对竹充满了赞美,留下了大量的咏竹诗和竹画。

国画中的竹常以水墨表现竹的形象与气韵,墨竹画在写意花鸟画中占有重要地位,其笔墨特征是以书入画、骨法用笔,画竹要“成竹在胸”,才能在运笔用墨时挥洒自如,表现出竹的神韵与气节。

竹子亭亭玉立,婆娑有致,不畏霜雪,四季常青,且“未出土时先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乃是真正的君子之风。画竹的关键在于对竹枝叶的取舍、概括,用笔自然、一气呵成,表现竹的无限生机,浓淡相映、妙趣横生。

今天,国风君就和大家一起来欣赏历代名家笔下的竹画,品味那透纸而出、穿越时空、流传至今的雅趣及风骨。


《墨竹图》
北宋 文同




文同(1018—1079),字与可,自号石室先生,又号笑笑先生,四川梓潼人。曾官司封员外郎、秘阁校理;又受命守湖州,故人称“文湖州”。传派即为湖州竹派,影响深远,传世作品有《墨竹图》。

此图用水墨画倒垂竹枝,以独创深墨为面、淡墨为背之法写竹叶,浓淡相宜,灵气顿显。笔法谨严有致,又现潇洒之态。


《竹虫图》
北宋 赵昌




此图画幽篁疏影,双钩填彩,以色之而飞,又绘天牛、螽蜥,无不刻画入微。画作以浓淡来显叶之向背、竿之盘曲。竹枝叶饱满,果实又仿效徐崇嗣的“没骨”画法,姿态多样。另有花卉野瓜、蝴蝶蜻蜓萦绕,色浓丽而又不隐墨骨。


《风雨竹图》
元 顾安




此图为画家暮年墨竹名作。画作以浓淡墨笔画大叶竹两竿,枝干斜覆、竹叶下垂,表现了风雨中竹子的枝叶挂满雨水、纵横披离、摇曳多姿的自然形态。用笔潇洒苍润、墨气浓重、严谨自然、劲挺有骨,悉尽笔墨之能事,清润之气扑人眉睫。


《竹石图》
元 王蒙




王蒙,生年不详,卒于1385年,字叔明,吴兴(今浙江湖州)人,赵孟烦外孙。元末官理问,弃官后隐居临平(今浙江余杭)黄鹤山,自号黄鹤山樵。明洪武初年出任泰安知州,因胡惟庸案受牵连,死于狱中。

王蒙工诗文书画,尤擅画山水,师法董巨、赵孟烦而有发展变化,自具风格,为“元四家”之一,其山水画风对明清山水画创作具有很大的影响。传世作品有《林泉清集图》《春山读书图》《丹山瀛海图》《竹石图》等。

此图为王蒙传世作品中较早的一件。图绘丛竹和坡石,竹子枝叶疏落,坡石皴笔短促而苍劲。疏竹布于左上方,坡石居下,中间的空白处以楷书诗题相连,起到了贯穿气息、参与构图的作用,体现出元代文人画所强调的诗书画相结合的形式。


《墨竹谱》
元 吴镇




《墨竹谱》共计二十四开,是吴镇画竹的代表作。每幅之中竹的姿态、欹正仰俯、阴阳向背皆有所不同,笔法简洁苍劲。此图中,竹新篁始出,旁衬粗竹劲干和润秀竹笋,笔墨浓淡有致,富有情致。


《竹枝图》
元 倪瓒




图绘新竹一枝,疏朗多姿,斜伸贯穿整个画面,生动可爱。竹叶以秃笔浓墨画成,笔墨瘦劲苍健。淡墨写枝,笔力劲辣,偃仰有致。此画一改倪瓒画中贯有的疏冷、零落、静寂的风格,而具有欣欣向荣、清韵扑面的感觉。


《竹西草堂图》
元 张渥




张渥,生年不详,卒于1356年,元代画家。字叔厚,号贞期生、江海客,祖籍淮南,后为杭(今浙江杭州)人。博学多艺,累考科举不中,遂致力于诗画,善绘人物,学李公麟白描,也有人说他学南宋梁楷。笔法细劲,形象生动。传世作品有《九歌图》《雪夜访戴图》等。

图绘竹林葱郁,远山盘亘,江水如镜。依山傍水处有一草堂,苍松雅树环绕,环境清幽。一人独坐堂内,两臂依榻上,目视前方。画幅左上角有草堂主人杨踽题诗一首,拖尾有杨维桢撰写“竹西草堂记”及元张雨、邵衷、马琬、赵潇、钱维善、陶宗仪诸名家诗题,并有明杨循吉、黄云、项元汴,清高士奇题诗或题记。


《棘竹幽禽图》
元 张彦辅




张彦辅,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元代后期。号六一,蒙古族,道士。擅画山水、竹石,能用米氏法或商集贤法作山水,惜无山水作品传于世。

此图绘秀石旁两株修竹交柯而立,棘条屈曲上扬,两只禽鸟栖于棘条上。构图疏朗,秀石用笔直皴,以水墨略染,修竹、棘条笔墨清劲,双禽略加勾染,意在工写之间,格调疏劲清幽。


《人物故事图册》之《竹院品古图》
明 仇英




《竹林品古图》写文人雅士聚于竹庭之中,品评古玩字画,画家以细腻的笔触将人物情态一一表出,格调清逸。此图册用工笔重彩,在绚丽中呈现出精细、粗劲、灿烂、清雅等变化,可见画家娴熟、高超的画艺。


《东坡题竹图》
明 杜堇




杜堇(生卒年未详),有极居、古狂、青霞亭长等号,丹徒(今江苏镇江)人,古籍燕京(今北京市),成化中试进士不第,绝意进取。

杜堇工诗文,通六书,善绘事,取法南宋院画体格,最工人物,笔法细劲畅利,当时推为白描高手,又能作飞白体。亦善山水、花卉、鸟兽、界画楼台,严整有法。


《兰竹石图》
清 罗清




罗清(1821—1899),字雪谷,广东番禺人。擅指画,晚年时双眼失明,仍能指头画兰竹。作指画常于指甲内藏棉絮少许以蓄水墨,无异于毛笔作画。其作品笔墨变化,浓淡交融,别有意趣。

此图以指画作奇石屹立,气概轩昂,竹依石生,劲直挺拔。唯克勤郡王补画的兰花,东西开放,不相协调,略感不足。指头画一般多以简见胜,而此画却密叶如云,浓淡相宜;向背欹斜,各显其姿,发挥尽致。运墨挥动自如,无板滞流滑之弊,右边有其友钟岱题识。


《笋竹图》
清 原济(石涛)




此画写二枝竹笋破土而出,而一旁的新篁已开始枝叶丛生。原济作画擅用墨法,此画之中枯湿浓淡兼施并用,将地被的潮湿起伏、竹笋的新鲜蓬勃以及新篁的翠叶、细枝刻画得十分传神,写意手法高妙。


《荆棘丛兰图》
清 郑燮




此图卷以兰、竹为题,间以山石。画法豪纵,以草书中竖长撇之笔绘写兰丛,高低侧欹,各不相同,花姿花色也各有千秋。竹丛空灵润秀,神韵俱全。画卷末是一丛生长于荆棘之中的兰花,开花远盛于平常兰丛,正中作者自题之中所说“无小人不能成君子,故棘中之兰更硕茂矣”的词意,反映了画家卓立不群、坚贞高洁的品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天地之心 · 竹丨竹韵风骨与历代竹画经典赏读
历代名家画竹,清雅澹泊,风骨傲然
历代名家画风竹:高风亮节,动感十足!
大师笔下的风竹,遒劲洒脱!
历代无数画家喜欢画竹,为何独数郑板桥最有名?
墨竹的画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