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丁坞村的乡土文化

---张子敬

寻找新奇是人们的思维趋势。长期以来,许多人认为在任丘这样平和的人文及自然环境中,不会有什么值得称道的乡土文化,那散漫于历史之中的平林荒烟、寻常巷陌、鸡犬相闻,似乎在印证着这种思维的正确性。由此,一些乡土文化就这样被忽略了。
处于任丘东北边陲的北丁坞村的乡土文化,由于历史的不经意,披上了一层冷漠的冰霜,历经风雨烟云,忍受着孤冷寂寞。
从我儿童时候起,村里的乡土文化便被只言片语夹带着飘进我的脑海,时而漂浮,时而沉没,若隐若现,神秘而又有骨感。随着时光的流逝,乡情变得越来越浓厚,叶落归根的欲望,清风明月中的乡愁,时常在我心中摇荡,那些看似粗疏实则意蕴深沉的乡土文化,成为我不断追寻的梦。


六百多年前,在历经元明交替的兵燹战火之后,河北一带再次呈现了“白骨露于野”的景象。庆贺江山易主、改朝换代的山呼万岁轻歌曼舞,和这乡间田野的荒凉痛苦极不情愿而且极不相称地纠结在一起,开国皇帝朱元璋在这种纠结中,愀然空灵,他的目光一直在这片土地上徘徊。在他死后,他的子孙朱棣、朱允炆们,在这片土地上,以一场血肉横飞的殊死搏杀,回报了他的在天之灵,把这里的悲凉荒芜推向极致。据统计,“燕王扫北“之后,河北一代的人口仅仅剩下200万人,战争相对较少的山西,人口则有四百多万。以现在的眼光来看,二百万人,是一个不可思议的数字,何其少也,但事实就是这样。那原野上的白骨累累,刀痕箭瘢,那四处游荡的孤魂野鬼,诉说着战争的惨烈。为了弥补河北一带人口的缺失,从朱元璋时代起,明朝政府就陆续组织了西东人口大迁移,到了朱棣年间,人口迁徙规模更大,北丁坞村的先民们,便在这迁徙中,离开了那株象征着故土意义的大槐树,步履蹒跚地朝着河北方向而来。
我们很难想象,当时的人们是如何从大槐树下,千里迢迢地来到这个荒凉的地方。某些传说,哭诉了这种千里迁徙的苦难。传说,当时的人们极不情愿背井离乡,当地的官吏便制造了一个惊天阴谋:不愿去河北的到大槐树下集合。天真的百姓们集合到大槐树下,官员的脸色陡然一变:集合的人都要到河北去。还有,据说来的时候,怕人们在路上逃跑,每个人的胳膊都被反绑着,今天的“解手”这个词就来源于此。如果这些传说是真的,那么,来到我们这个小村落中的先民们,一定是带着巨大的痛苦来到了这里。他们在惊魂未定之际,还要面对着荒芜遍野、鸡犬不能相闻的凄凉,回首望去,家乡远在天边,乡思渺渺,太阳落山之际,更是归思难收。他们已经不能再见到家乡的热土,不能享受已经远去的生活情趣,只能面对眼前的无奈与窘迫,忐忑不安地应付着即将开始的暑往寒来。
中国的老百姓,就吃苦能力而言,应当是世界上最令人称道的民族。战天斗地,愚公移山,总是对他们面对艰难困苦时的写照,北丁坞村先民们的身上,也散发着这种可歌可泣的精神。他们在擦干眼泪之后,忍受着背井离乡的伤痛,扶起耕犁,抡起镐头,开始了原野上的第一次耕种。眼泪和汗水,与大地的筋脉融合在一起,让原野上长出了绿苗,生活的气息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中渐渐浓厚起来。终于,他们的脸上涌现出了难得的笑容,并且开始了对未来的某种祈盼和憧憬。
有明一代,中国人口最多不过六千万。直到雍正时期,随着“摊丁入亩”政策的实施,已经实行了一千五百年之久的人头税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按照地亩数征税,随之,中国的人口数量呈现了爆炸式的增长。到了鸦片战争前夕,中国人口已经达到四亿人口。这便是我们后来在很多年间,一直听到的四万万同胞说法的由来。以这样的人口数量计算,到了鸦片战争前夕,当时的北丁坞村民数,也已经达到了一千人。人口的急剧增长,为村落经济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清朝中后期,北丁坞这个有着一千人口的村落,在沉寂了几百年之后,开始了它的不同寻常的发展历程。其创造的文化盛事,令许多力图探索乡村文化之幽的人们惊喜不已。


传说唐朝初期,唐朝的大将尉迟敬德征高丽的路途中,路过长丰一代,遇到了三位白发婆婆,姐妹三个,手提水罐,长途行军的兵士们正口干舌燥,三位婆婆主动将水送给他们解渴。奇怪的是,罐子里的水总也喝不完,千军万马的口渴问题得到解决。后来,尉迟敬德奏明皇上李世民,在长丰修建了一个老奶奶庙,以纪念三位婆婆的善举。渐渐地,人们把老奶奶的善举推而广之地与治病、送子关联起来,人们相信老奶奶有这样的高尚和神明。到了后来,人们又在阜各庄、北丁坞分别建立了两个老奶奶庙,对其中的二妹、三妹进行纪念。
这是一个传说,但很多人相信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历史上确有尉迟敬德随着李世民征高丽这回事,只不过故事进行了某种细节上的夸张。在没有得到文字证实以前,我们姑且以传说来解释之,更显得我们对历史对先人富有诚意。在古代物质及其短缺、生存条件残酷的年代里,人们对一个能为人们燃眉之急的善良女性进行纪念,并把她奉为神明,并不是一件不可理解的事情。这就像中国人把本来男儿身的菩萨变成温润慈祥的女性一样,他们相信女性有着更多的理由被尊重,被顶礼膜拜,因为他们对人对社会付出了更多的关爱,他们更愿意在女性的温柔中获得一丝慰藉。
北丁坞的老奶奶庙的建立时间,传说在清代中后期。老奶奶像,以跏趺坐姿坐于莲花座之上,有佛教的色彩。据说,为塑这尊塑像,村中家家捐款,村中有钱的富户人家多出一些银子,聘请了民间的高手来制作。据说制作时,在眼睛没有被点化之前,工匠们可以说笑,点上眼睛后,就算开光了,旁人不准再嬉笑,否则,就会有病灾发生。从这里我们可以感受老奶奶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和受到的特别的尊重。
据说,供奉老奶奶的座台,是当地最有名气的工匠仿照故宫太和殿座椅的结构制作而成,四梁八柱,座台的门扇上还画着老奶奶背着大布袋子,里面装着男女婴孩的画面。
说到布袋,有必要提一下布袋和尚。布袋和尚的塑像,在当今佛寺中有时会见到。传说布袋和尚,是唐朝末年浙江奉化僧人,出行化缘时经常带着一个大布袋。这大布袋神奇无比,可以容纳演变万物,可以化腐朽为神奇,民间对布袋的神功推崇备至,故将布袋与老奶奶联系起来。至于其中有婴孩形象,是民间对多子多福的一种祈盼,是因为老奶奶送子灵验而延伸的富有情趣的想象。在现实中找不到安慰的乡民们,把自己的无限美好想象托付给这位从古代走过来的神仙奶奶,笃定地从意念中寻找快乐。
老奶奶庙建成以后,十里八村的人们经常到这里来烧香磕头,祈求老奶奶保佑健康平安,香火不断。在老奶奶像的周围,挂着许多童子像,凡是祈求儿女的人们,临走时拿上一个,供到家中,随时烧香磕头,过一段时间,真的应验了,自然少不了买上贡品到庙里还愿。至今,村西头有一个人,还自称他是他妈从老奶奶那里求来的,可见这老奶奶影响很大,人们对老奶奶的功效深信不疑,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变成了虔诚的信徒。香炉前的袅袅香烟和人们实心实意磕头的身影,化做了老奶奶开心的笑容。
当十九世纪德国的哲学家尼采通过查拉图斯特之口发出了“上帝死了”的断喝之后,远在欧洲的人们越发明显地对于超越自我之外的神明感到怀疑和不安。但在中国这个相对封闭的国度里,神明依然坚如磐石地占据着大多数民众的心灵,人们的神灵观念并没有因为洋人的西风东渐而有多少改变。而且,随着外面世界的枪炮声越来越大,紫禁城中天翻地覆的闹剧的表演,拖了将近三百年的奇特无比的长尾巴不再是让人陶醉的物件之时,村中的人们,越发没有了精神依靠,更是不遗余力地烧香进贡,把老奶奶供奉的舒舒服服,以弥补心灵中的空旷,希冀在能在灵光的庇荫之下,自己的家庭能够祛除灾病,香火永传。
想一想,这是一件值得欣慰的事情。“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历来都是统治者自我调侃的说辞,好听不中用,处于最深层的百姓们,历来都是最没有生存理由的人群。对上天的敬畏,对神灵的跪拜,正是他们对现实无能为力的表现,他们苦苦地寻找着走出地狱的捷径。天帝神明,在冥冥之中,配合着他们的意念,襄助着无助的人们,使民众在极度痛苦之中看到一丝光线,进而使他们相信神明会帮助他们脱离现实的暴戾不祥。也许,清末风起云涌的义和团,正是人们对神明笃信的写照。如果什么人对着这样的历史景象讪笑,那我们可以判定他们脑子里具有了呆萌的成份,把他们和不懂历史却故作深沉、不懂现实却非要妄论世界风云的文化混混们大体归为一类,并不冤枉他们。


每年的四月初十,北丁坞村举行为期四天的老奶奶庙会。这是一个集供奉、商贸、文化为一体的庙会。在那个商品流通、信息传播被现实条件阻滞得慢似蜗牛的时代,举行此种庙会,除了能使人们增加收入之外,更多的是为了使人们找到一个释放自己的机会。恰似现在进行的广场舞,人们为的是在自我调节中完成生命质量的升级。
庙会前一个月,各地的商户便到村里打前站,画地为界,站好铺面位置,当然要到大会(总管的会)那里登记,服从管理。村民们家家户户像过年一样,洒扫庭除,干干净净地迎接亲戚朋友的到来。等到庙会开始,各路商家大展神威,争相吆喝,引得人们驻足观看,唱小曲的唱戏的更为庙会增添了文雅的色彩。几十里之外的商家都会来到这里赶庙会,村中的角落都成了拥挤的地方,不禁使人想起战国时期齐国都城临淄城里摩肩擦踵、挥汗如雨的热闹场景,想起北宋《清明上河图》里的商旅辐辏,人流不息。
配合着庙会的展开,有十二道会在村中开始活动。从四月初十开始,十二道会集合到村中,开始了一年一度的表演盛会。这十二会分别是:金杆会、武术会、小车会、什不闲会,哈哈腔会、音乐会、高杆会、大叉会、大枪会、大鼓会、指示会、大会。除了大会是总管之外,每道会都有着自己的拿手节目,以庙会为舞台,向人们展示着乡村文化的妙趣横生,多姿多彩。
这是在乡野民间呈现的激动人心的场景,其激动人心的程度超过今天人们大年三十观看春晚的那种情形。当清政府忙于与洋人眉来眼去勾勾搭搭说不清道不明的时候,当为宫廷的达官贵人准备的才子佳人的节目不能走到乡下的时候,当关心疾苦成为执政府只是说说而已的鬼把戏的时候,聪明睿智的老百姓,创造了这种自娱自乐的文化活动,来填补内心的空白,抵御外来的风风雨雨,来庆祝自己能够顺顺当当地活在世上,有时勉强还有一点人样子,有来自亲人和朋友温情的幸运。这也真是难为了这群乐观的人们,生活的艰辛经过加工,在他们那里变成了逍遥的游戏,变成了精神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这诸多道会中,金杆会是一个牵头会。其主要活动就是在四月初十到四月十三,抬着老奶奶像在附近各村游演。神仙都崇尚黄色,抬老奶奶像的杆子涂成金黄色,所以叫金杆会。初十这一天,首先在北丁坞村游演,十一到王仙庄,十二到南丁坞,十三这一天,到阜各庄,让供奉的老二、老三两个老奶奶见面。上午在阜各庄安排见面,中午抬到村南的梨树园子里休息,准备下午到长丰镇上,与大老奶奶见面。到了下午四点以前,长丰镇庙会的管理人员就会招呼买卖商家扣蓬子(即收摊)。下午四点左右,金杆会及其它十二会的人们首先到长丰西头撂场,十一个会的人们进行表演,而后穿过长丰大街,奔东头老奶奶庙而去。长丰大街三里长,商家都会借机拦着游演的队伍,以期沾上平安吉祥的气息。到了东头老奶奶庙前的月亮形的山门前面,已是落日时分,抬轿的轿夫们手上点上大把的香火,老奶奶像周围顿时会弥漫起一层神秘的烟雾。此时,周围管事的和四个轿夫一阵呐喊,一路奔跑,抬着老奶奶像冲上长长的台阶,穿过山门,进入主殿,众人在哪里上香、磕头,祈祷老奶奶保佑。此时的大老奶奶,正望眼欲穿地期待着一年一次的聚会,凝视着自己情同手足的姐妹,享受着一年一度一相逢,胜却人间无数的惬意,内心中荡起幸福的涟漪。
当时在长丰镇有一口井,每年在这一天,参加老奶奶庙会的人太多,饮水成了大问题,经常是把井喝干,长丰镇的人趁机做起了卖水生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北丁坞的老奶奶大会与长丰镇的老奶奶庙会的人员商议,由北丁坞打一口井,平时长丰镇的人用,老奶奶会面这一天,由参加老奶奶庙会的管理使用。此商议一拍即合,遂解决了饮水问题,化解了乡民们参加庙会的担忧。


小车会也是一个重要的项目,配合着老奶奶游演的同时进行唱腔表演。
小车会是由一个老汉推小车,前面一个花旦打扮的人拉小车,小车上站着一个青衣打扮的人,这是一家子出游的形象组合,三个人边走边轮流唱小曲。曲调和任丘东江村丝弦的曲调一样,歌词八句为一个段落,据考是依据八句元曲曲牌《耍孩儿》而来,主要内容是根据十二个月的季节变化,以月份气候、物候变化作为比兴引导词,以民间俗语拼合而成。其特点是通俗易懂,诙谐幽默,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精神气质。大概是受清朝文字狱恐怖之风的影响,歌词内容基本上没有关乎政治、关乎国家的事情,多数都是历史典故、人情世故、乡风里情、家长里短,偶尔也有一些赞扬女子形象的描写,但受到传统礼制的约束,其描写都非常有克制力,符合当时的风俗习惯审美观念,符合人们的最高接受程度,绝没有黄色的挑逗,把掩饰的美留给世人去充分想象。由此我们猜想,如果那时出现脱衣表演的黄色节目,那是表演人要寻死的表现。与此稍有不同的是,如今某些黄色节目,还在夹缝中苟延残喘,让人发冷生厌。
现不妨抄录小车会两段戏词,让大家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
我婆儿出门来,倒倒脚儿一顺歪。
大眼溜睛身材好,十人看见九人爱。
瞎子看见睁开眼,瘸子看见扔掉拐;
有个小秃没看见,八辈子长不出头发来…
小车会主要内容采用一年十二个月为曲词流转顺序,比如其中几句戏词:
五月里,好热天,推车的老汉在后边…
小车会曲词借鉴于丝弦,民俗特征非常明显。丝弦的曲词就是根据元明清时代流传下来的词曲小令、乡俗语言改编而成,想必小车会曲词也相差无几。这小车会唱词采用月份来做内容比兴延伸的形式,在中国戏曲之中经常见到,比如我们喜闻乐见的评剧《花为媒》的报花名那一段,就是根据季节整理花名唱出来的。
还有一个说唱结合的什不闲会。
“什不闲”是一种曲艺表演形式。起源于“莲花落“。莲花落最早追述到唐朝,系和尚诵经和化缘时所唱,后来民间乞丐乞讨时跟着学。清朝嘉庆年间,莲花落与什不闲合并,成为新的汉族民间综合性的表演形式。
“什不闲”演唱时,是在庙会上利用一辆大车搭起一座台子,上面放一个架子,架子上吊着鼓、锣、钹、铙,艺人居中,左手里拿着鼓槌敲鼓,右手拉线,脚蹬踏板,击打锣、钹、铙。因为演唱时,台上的人都不得闲,演奏者手脚都要动,显得手忙脚乱,故称为“什不闲“,即“不什闲”的意思。有的人解释为原来十人演唱,都不得闲,故称为“十不闲“。什不闲唱的歌词都是太平词,故有的称之为“太平词“。还因为演唱时,演员思路敏捷,出口成章,歌词合辙押韵,且演唱和弦,故又称为”诗赋弦“。“什不闲”可以演唱人物故事,也有教育人的,演员打扮成戏曲旦角、丑角形象。
记录其中三段歌词,你会体会到歌词的大略情形。
第一段,是一个逗乐子的段子:
“太阳出来转正西,
碰见和尚抱着个鸡。
要问和尚干什么去?
给我丈人拜年去。
和尚怎么还有丈人?
(反问)姑子怎么有女婿?
还有一段挺有生活情趣:
大清国的姑娘真可夸,临从学活从插花。
五色子绒线买个到,十指尖尖细针拿。
头指插的是凤凰展翅,
二指插的是二姑爷的蟒袍一对象牙,
三指插的本是那吒太子,
四指插的是四大天王打着伞的,抱着剑的,手托青龙,怀抱琵琶…
据说,“什不闲”中有一种《架子曲.百忍图》,其中有一段词这样教育人们“忍为高”的道理:
“君王有道,乐业逍遥,十万里江山扎的稳牢。
文官能忍戴纱帽,武将忍,穿蟒袍,吃粮当兵也要忍着。
似这样太平景象谁都乐逍遥。“
现代戏曲戏词经过无数次的高手润改,已经脱离了原始状态下的直白和土气,字里行间闪烁着华贵高雅的气息,但是追溯到他们的起源时期,上推几百年乃至上千年,谁又能说其曲词比小车会、什不闲会的曲词优雅多少呢?《清明上河图》中十字街口那些说书卖唱的艺人们的曲词,想必也不都是推崇千古的大江东去,晓风残月。据说,大名鼎鼎的相声大师侯宝林在老北京天桥撂场子时的段子,有时也会带着插科打诨的成份,只不过在现代文明熏染和政治东风的吹拂下,段子才变得越来越文雅。所以,不要讪笑小车会唱的段子不怎么大气高雅,要知道,历史不会超越时空披上现代文明的霞光。如果你想象着中国民间到处都是《茉莉花》的香味扑鼻,到处都是《梁祝》的回旋婉转凄美动听,那只能说明你对中国农村的了解太不在行。正视这乡土气息浓重的文化,是我们现代人最应该拥有的慧眼和最值得挽留的气度。


除了上述以唱戏表演的节目之外,在庙会上表演的还有北丁坞的武术会。
武术会起源于一个非常有传奇色彩的故事,即使将它原汁原味地将它搬上银幕,也会赢得一片惊叹。
传说,在今天的文安县大奇观村附近,住着一个老和尚,不知哪方高人,有一身的好武艺,平时对人友善,招收学徒,传授武艺。人们不知道,这老和尚是有案子在身的。有一日,老和尚的身世行踪被官府察觉,官府派差役来捉拿。闻听消息,徒弟们拿起器械,要保护师傅的安全。老和尚沉着冷静,为了避免牵连无辜,拒绝了徒弟们的好意。眼见得师傅被铁链加身,打进囚车,徒弟们心里焦急万分。囚车渐渐地走出村庄,徒弟们的呼喊已经听不见了,两侧的庄稼摇动着神秘。老和尚运足了力量,把铁链挣断,随后一个旱地拔葱,蹿出囚车,轻轻地落在地上,随即像一阵风一样钻进了青纱帐中,远逃而去。两旁的衙役们像观看戏法似的,看得入了迷,陷入了意境之中,不知道动手阻拦,等到老和尚没了踪影,才缓过神来,大声呐喊,追拿逃犯,回应他们的是穿梭于原野中的飒飒秋风。
老和尚逃走后,其教授的武艺薪火相传,在某个时间节点上传给了北丁坞的村民。北丁坞的村民们组织了武术会,一来防身,二来健体,很受人们欢迎。在那个兵荒马乱、冷兵器能够凸显神威的时代,武术成为最能够创造生活传奇的一项体育活动。北丁坞的武术套路不摆花架子,着重实用性,在简短而又隐蔽的回旋中,出其不意地将对方打倒,是北丁坞武术最值得让人折服的地方。传说,周围村庄的一个有实力的霸道主,惹怒了北丁坞的武术会,武术会全体出动,将对方打得心服口服,这个霸道主以后再也不敢滋事。我小的时候,每到农闲时节,村民们就组织起来,在师傅的带领下,练习拳术和各种器械套路。在那个练习翘腿的墙上,留下了练武人蹬出的一条深深的印痕,记录着练武之人冬练三九的刻苦用心。
北丁坞村武术中最有特点的是“五虎群梢子”。其使用的器械,是双节棍、长棍。表演时,二人对打,一人拿双节棍,一人拿长棍,共分五组,同时进行。表演时,套路复杂,随场地而转动,软、硬棍上下左右飞舞,场上棍棒的创击声噼啪作响,旁边的人难以近前,令人眼花缭乱,常常赢得赢得满场喝彩。这就是为什么北丁坞的武术到外地表演从来不怕人多的原因。要知道,老时候的武术表演,打不开场子就不能表演,是一件最丢人现眼的事情,当地的好事者,往往故意起哄,看看你有没有本事打开这场子。有了五虎群梢子,不怕人多拥挤,只要一出场,人群立刻散开。1995年,北丁坞的五虎群梢子被列为沧州市的文化遗产项目,据说在全国没有发现相同的节目,在申请遗产保护的道路上,按照逐级申报的规定,没准还能走很长的道路,人们期待着它的未来。
北丁坞的武术套路,曾经传给正洛村和长丰附近的代有村。据说,代有村的武术队表演也非常有功力,练武之人基本功底深厚,踢腿、打旋子、拳法、器械的熟练程度,不亚于北丁坞武术的水平。但当时五虎群梢子的使用却稍逊一筹,常常露出破绽。有一次,一位代有的武术师傅问北丁坞的师傅:“为什么打场子老是打成一个三角模样?”北丁坞的师傅告诉他们玄机:那是以前没有把全部的套路教给你们。“对方恍然大悟,脸上露出一丝尴尬。那时人们特别懂得老虎和猫的故事,武术传授总是手下留一手,因而会出现教授时”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情景。人们常调侃说,武术套路传来传去,越传越少,原因概在于此。

当长枪在手中出神入化之时,当短刀在手中上下翻飞之时,当刀棍激烈交锋发出清脆的碰撞声之时,无论是场上的练习者还是旁观的人们,都会为自己的思想以及行为方式寻找定位,武术对北丁坞村民的性格行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个人应该像练武术这样,不怕吃苦,不怕跌跤,苦练一身功夫,才有出路,才能够在生活中如鱼得水;一个人应该像练武术这样,拿得起,放得下,干脆利索地完成每天的事情,心胸豁达地对待每一个生活中的难关,对待生活中每一个解不开的疙瘩;每一个人都应该有不怕邪恶的勇气,敢于与邪恶较量——这些,是村民们在刀光剑影中深沉的思考,是他们在长期的影响中获得的精神资产。尽管这种无形资产分散于村民之中,游荡于大街小巷,看不见,摸不着,但它的影响却在发挥着作用。抗日战争时期,面对着日寇的凶残,村民们组织起来的游击组,以几只老套筒、汉阳造,射击时枪栓可以飞出来的破枪,与敌人进行了顽强斗争,常常搅得敌人坐卧不宁,有的干部被捕,在酷刑面前,绝不屈服,铁骨铮铮。改革开放之初,人们经商出门在外,面对着穿喇叭裤的小流氓的欺侮,练过武术的村民们会忍无可忍,敢于出手,一人对付三四个小流氓的事时有发生,出门不惹事,有事不怕事,成为那些村民们朴素的观念。当外来的客人们从北丁坞村出来的时候,他们经常为村民们的热情好客深深地感动,村民们都会有许多城里的朋友,有远在天涯海角的朋友,在这个偏僻的村落里,仅仅用吃喝解释他们成为朋友的原因,不是一个唯物辩证地看问题的行家应该做出的解释,须知,那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互尊重、相互揖拜的一道风景。几百年的文化沉淀,凝聚成了北丁坞人豪爽义气、勤劳苦干的品格,并使之成为一个文化基因,已经并且正在传承下去。壮哉,我的乡亲!伟哉,我的故土!


北丁坞村乡土文化值得一提的,还有远近闻名的“卖香包”的香味和歌声。
香包,是一种用中药香料研成粉末装起来的小布包,具有杀虫祛病的功效,闻起来香味扑鼻,放在室内,久久散发着香味,是妇女儿童们非常喜欢的保健品和装饰品。
北丁坞所卖香包,外包装以绸布缝制,制作成了小金鱼、小白兔、小猫、小老虎、桃子、金瓜等式样,这浓浓的香味、多姿多彩的样式以及上面的五彩丝线,很容易将老人和孩子们的视线吸引过去,成全了孩子们喜好动物的天性,香味袭来,童年的欢乐便闪烁在孩子们那痴迷的目光之中。孩子拽着奶奶、妈妈的衣角,把欢乐买回了自己的家中,也把商机送给了这些销售文化、销售健康、销售美好希望的香包销售者们。
卖香包时,一般是两个人卖,一人扮男性,一人扮女性,轮流说唱,对说对唱。其曲调比较简单,起伏变化不大,不像河北梆子,慷慨激昂,忽高忽低,而是呈现出乡村小调的平和悠闲。歌词押韵,通俗易懂,诙谐幽默,由于面对的是老人和儿童,歌词一般是讲寓言故事,讲动物故事,讲做人的道理,生动而又有趣。
现抄录几段歌词与大家分享:
“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

“打春的牛儿耕不了地,墙上的马儿不能骑。
“纸糊的船儿过不了海,画上的轿子坐不的。“

“树大根深长得牢,庄稼好种水难浇。
鹰为眼尖戴皮帽,画眉嘴巧入笼牢。
井淘三遍吃汪水,人受教调武艺高。
人为刚强惹下祸,马为腿好备鞍鞽。“

据说,每到卖香包之时,棚子刚刚扎好,就会围上来众多的痴迷粉丝。这是因为,除了香包的保健和香味吸引着人们,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卖香草的歌唱得非常好听,有教育意义。那悠扬的曲调,不知经过了几百年的传承,经过了多少艺人们的修饰,没有高低音符的特意拔高或降低,用不着拼嗓子的功力,以一种非常简单悦耳的曲调,叙说着生活中常见的一些事情,并从那些故事中,让人们感悟生活的大道理和做人的品格。 当中国传统的教育在教鞭的挥舞之下显得枯燥难耐让人厌烦之时,在这明媚阳光之下,香风习习之中,在似母亲抚摸着孩童的脸庞,用美妙的神话解释为人真谛的说唱中,每一个人都会有一种如沐春风、如饮朝露的感觉,他们的笑容代表了他们找到的天性,他们的认知在这种悠扬的旋律中得到启蒙,他们的言行中融入了教子有方的的基因,他们的心智在这种直白有趣的说教中受益无穷。




历史总会在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的变化中演绎着跌宕起伏、轰轰烈烈。抗日战争时期,战争的枪炮声打断了文化的延续。解放初期,尽管还延续了几年,但随着国家建设高潮的到来,北丁坞村乡土文化的这十八般武艺,除了武术之外,渐渐地失去了昔日的红火,走进了历史的风尘之中。


北丁坞村的乡土文化,历经六百年的风雨兼程,不断得到锤炼与拓展,有着用丰富的的社会文化内涵。这期间,百姓们生活繁衍于斯,欢笑歌哭于斯,摄取了不同时代的文化精华,使这种文化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特点,有着深厚的底蕴。和许多乡土文化一样,这种乡土文化从不同角度反映着彼时的社会历史风貌和社会生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乡土气息。使我们体悟到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不仅仅是蕴藏于“缥缃卷轴“之中,还更丰富更迷人地扎根于神州大地的乡土文化之中。中华民族的文化深层次的结构即价值观、价值观念、思维模式、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审美情趣等都能够在这样的乡土文化中得到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北丁坞的乡土文化,凝聚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尽管我们看到这乡土文化中,还有着貌似简陋的表层,但是,我们没有理由用对待刘姥姥一样的神态去贬损它、讥笑他,合理而又适宜的做法是,善者保存之,发扬之,陋者剔除之,改变之。取舍之际,当因势利导发扬保存其善者,为文化精髓之继承;剔除改变其陋者,为思想健康之保证。二者至宜并重。


历史以厚德载物的品格,为村民们送来了舒心畅怀的文化风情。当先民们面临着混沌世界强加给他们的巨大伤痛之时,这乡土文化,无异于灵丹妙药,让他们忍耐了巨大的伤痛,调理了生活的孤寂,甚至消磨了满腹怨恨。先民们秉持着可爱的天性,在得不到阳光雨露的滋润、得不到别人的垂青或者怜悯之时,创造了让自己快乐的方式,把自己的理想融进乡土文化之中,变成可以触摸、可以欣赏的现实,让人们感觉之,欣赏之,赞叹之,模仿之,实现自我与民众的快乐,打造自我幸福快乐的能力。细细揣摩,这种情感因素,正是村民们几百年生存的精神动力,推而广之,正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精神不断升华的缘由,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没有被割断的最直接的精神动力。如今,在北丁坞村的大街上、校园里,在日出日落之际,人们翩翩起舞,其乐融融,武术的刀枪剑戟也继续演绎着自己的传奇,那正是乡俗文化的一种延续。


回眸历史,我们不难找到历史与现实的契合点:那些温情敦厚快乐的乡土文化,都应该在被尊重中得到永生,挖掘并保护它们,扬弃继承,已经成为文化保护中一个非常紧迫的话题,在民族复兴的梦想之路上,它们也应该成为民族心灵中的GDP。倘能如此,历史必定会对现实报以最热烈的掌声,最灿烂的笑容。

不忍看去,在北丁坞村那块曾经文化气息浓厚的土地上,几位粗通文墨的老先生,正带着老花镜,拿着放大镜,孜孜不倦,潜心贯注,苦苦寻觅着那行迹散乱的文明……


(2016年5月18日于任丘)

【冰糖葫芦-冯晓泉】

附注
张子敬 山东大学毕业,任丘市党史研究室工作。20多年来致力于党史和《国学》的研究。担任《中国共产党任丘历史》主编。

原籍,北丁务村人。此篇发于我邮箱,共同查考。尚待修正,然后予以发表。

浏览1296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的实践 | “无庙不成村”(我的一次记录摄影练习)
我记忆中的庙会
兴平惠址坊村初七庙会
侯建修渠-前言
『那一抹濃濃的鄉愁』相關推薦 記住鄉愁秦安鳳山村
山西平顺:200多家村民争相为老奶奶献花灯,一户只能献一盏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