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漫说《中阿含》(十)~G习相应品本际经、食经


习相应品本际经第十


  我闻如是:一时,佛游舍卫国,在胜林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爱者,其本际不可知:本无有爱,然今生有爱。便可得知:所因有爱。有爱者,则有习,非无习。何谓有爱习?答曰:无明为习。无明亦有习,非无习。何谓无明习?答曰:五盖为习。五盖亦有习,非无习。何谓五盖习?答曰:三恶行为习。三恶行亦有习,非无习。何谓三恶行习?答曰:不护诸根为习。
  “不护诸根亦有习,非无习。何谓不护诸根习?答曰:不正念、不正智为习。不正念、不正智亦有习,非无习。何谓不正念、不正智习?答曰:不正思惟为习。不正思惟亦有习,非无习。何谓不正思惟习?答曰:不信为习。不信亦有习,非无习。何谓不信习?答曰:闻恶法为习。闻恶法亦有习,非无习。何谓闻恶法习?答曰:亲近恶知识为习。亲近恶知识亦有习,非无习。何谓亲近恶知识习?答曰:恶人为习。
  “是为具恶人已,便具亲近恶知识;具亲近恶知识已,便具闻恶法;具闻恶法已,便具生不信;具生不信已,便具不正思惟;具不正思惟已,便具不正念、不正智;具不正念、不正智已,便具不护诸根;具不护诸根已,便具三恶行;具三恶行已,使具五盖;具五盖已,便具无明;具无明已,便具有爱。如是此有爱展转具成。
  “明、解脱亦有习,非无习。何谓明、解脱习?答曰:七觉支为习。七觉支亦有习,非无习。何谓七觉支习?答曰:四念处为习。四念处亦有习,非无习。何谓四念处习?答曰:三妙行为习。三妙行亦有习,非无习。何谓三妙行习?答曰:护诸根为习。
  “护诸根亦有习,非无习。何谓护诸根习?答曰:正念、正智为习。正念、正智亦有习,非无习。何谓正念、正智习?答曰:正思惟为习。正思惟亦有习,非无习。何谓正思惟习?答曰:信为习。信亦有习,非无习。何谓信习?答曰:闻善法为习。闻善法亦有习,非无习。何谓闻善法习?答曰:亲近善知识为习。亲近善知识亦有习,非无习。何谓亲近善知识习?答曰:善人为习。
  “是为具善人已,便具亲近善知识;具亲近善知识已,便具闻善法;具闻善法已,便具生信;具生信已,便具正思惟;具正思惟已,便具正念、正智;具正念、正智已,便具护诸根;具护诸根已,便具三妙行;具三妙行已,便具四念处;具四念处已,便具七觉支;具七觉支已,便具明、解脱。如是此明、解脱展转具成。”
  佛说如是,彼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习相应品食经上第十一


  我闻如是:一时,佛游舍卫国,在胜林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爱者,其本际不可知:本无有爱,然今生有爱。便可得知:所因有爱。有爱者,则有食,非无食。何谓有爱食?答曰:无明为食。无明亦有食,非无食。何谓无明食?答曰:五盖为食。五盖亦有食,非无食。何谓五盖食?答曰:三恶行为食。三恶行亦有食,非无食。何谓三恶行食?答曰:不护诸根为食。
  “不护诸根亦有食,非无食。何谓不护诸根食?答曰:不正念、不正智为食。不正念、不正智亦有食,非无食。何谓不正念、不正智食?答曰:不正思惟为食。不正思惟亦有食,非无食。何谓不正思惟食?答曰:不信为食。不信亦有食,非无食。何谓不信食?答曰:闻恶法为食。闻恶法亦有食,非无食。何谓闻恶法食?答曰:亲近恶知识为食。亲近恶知识亦有食,非无食。何谓亲近恶知识食?答曰:恶人为食。
  “是为具恶人已,便具亲近恶知识;具亲近恶知识已,便具闻恶法;具闻恶法已,便具生不信;具生不信已,便具不正思惟;具不正思惟已,便具不正念、不正智;具不正念、不正智已,便具不护诸根;具不护诸根已,便具三恶行;具三恶行已,便具五盖;具五盖已,便具无明;具无明已,便具有爱。如是此有爱展转具成。
  “大海亦有食,非无食。何谓大海食?答曰:大河为食。大河亦有食,非无食。何谓大河食?答曰:小河为食。小河亦有食,非无食。何谓小河食?答曰:大川为食。大川亦有食,非无食。何谓大川食?答曰:小川为食。小川亦有食,非无食。何谓小川食?答曰:山岩溪涧、平泽为食。山岩溪涧、平泽亦有食,非无食。何谓山岩溪涧、平泽食?答曰:雨为食。有时大雨,大雨已,则山岩溪涧、平泽水满;山岩溪涧、平泽水满已,则小川满;小川满已,则大川满;大川满已,则小河满;小河满已,则大河满;大河满已,则大海满。如是彼大海展转成满。
  “如是有爱亦有食,非无食。何谓有爱食?答曰:无明为食。无明亦有食,非无食。何谓无明食?答曰:五盖为食。五盖亦有食,非无食。何谓五盖食?答曰:三恶行为食。三恶行亦有食,非无食。何谓三恶行食?答曰:不护诸根为食。不护诸根亦有食,非无食。何谓不护诸根食?答曰:不正念、不正智为食。不正念、不正智亦有食,非无食。何谓不正念、不正智食?答曰:不正思惟为食。不正思惟亦有食,非无食。何谓不正思惟食?答曰:不信为食。不信亦有食,非无食。何谓不信食?答曰:闻恶法为食。闻恶法亦有食,非无食。何谓闻恶法食?答曰:亲近恶知识为食。亲近恶知识亦有食,非无食。何谓亲近恶知识食?答曰:恶人为食。
  “是为其恶人已,便具亲近恶知识;具亲近恶知识已,便具闻恶法;具闻恶法已,便具生不信;具生不信已,便具不正思惟;具不正思惟已,便具不正念、不正智;具不正念、不正智已,便具不护诸根;具不护诸根已,便具三恶行;具三恶行已,便具五盖;具五盖已,便具无明;具无明已,便具有爱。如是此有爱展转具成。
  “明、解脱亦有食,非无食。何谓明解脱食?答曰:七觉支为食。七觉支亦有食,非无食。何谓七觉支食?答曰:四念处为食。四念处亦有食,非无食。何谓四念处食?答曰:三妙行为食。三妙行亦有食,非无食。何谓三妙行食?答曰:护诸根为食。护诸根亦有食,非无食。何谓护诸根食?答曰:正念、正智为食。正念、正智亦有食,非无食。何谓正念、正智食?答曰:正思惟为食。正思惟亦有食,非无食。何谓正思惟食?答曰:信为食。信亦有食,非无食。何谓信食?答曰:闻善法为食。闻善法亦有食,非无食。何谓闻善法食?答曰:亲近善知识为食。亲近善知识亦有食,非无食。何谓亲近善知识食?答曰:善人为食。
  “是为具善人已,便具亲近善知识;具亲近善知识已,便具闻善法;具闻善法已,便具生信;具生信已,便具正思惟;具正思惟已,便具正念、正智;具正念、正智已,便具护诸根;具护诸根已,便具三妙行;具三妙行已,便具四念处;具四念处已,便具七觉支;具七觉支已,便具明、解脱。如是此明、解脱展转具成。
  “大海亦有食,非无食。何谓大海食?答曰:大河为食。大河亦有食,非无食。何谓大河食?答曰:小河为食。小河亦有食,非无食。何谓小河食?答曰:大川为食。大川亦有食,非无食。何谓大川食?答曰:小川为食。小川亦有食,非无食。何谓小川食?答曰:山岩溪涧、平泽为食。山岩溪涧、平泽亦有食,非无食。何谓山岩溪涧、平泽食?答曰:雨为食。有时大雨,大雨已,则山岩溪涧、平泽水满;山岩溪涧、平泽水满已,则小川满;小川满已,则大川满;大川满已,则小河满;小河满已,则大河满;大河满已,则大海满。如是彼大海展转成满。
  “如是明、解脱亦有食,非无食。何谓明、解脱食?答曰:七觉支为食。七觉支亦有食,非无食。何谓七觉支食?答曰:四念处为食。四念处亦有食,非无食。何谓四念处食?答曰:三妙行为食。三妙行亦有食,非无食。何谓三妙行食?答曰:护诸根为食。护诸根亦有食,非无食。何谓护诸根食?答曰:正念、正智为食。正念、正智亦有食,非无食。何谓正念、正智食?答曰:正思惟为食。正思惟亦有食,非无食。何谓正思惟食?答曰:信为食。信亦有食,非无食。何谓信食?答曰:闻善法为食。闻善法亦有食,非无食。何谓闻善法食?答曰:亲近善知识为食。亲近善知识亦有食,非无食。何谓亲近善知识食?答曰:善人为食。
  “是为具善人已,便具亲近善知识;具亲近善知识已,便具闻善法;具闻善法已,便具生信;具生信已,便具正思惟;具正思惟已,便具正念、正智;具正念、正智已,便具护诸根;具护诸根已,便具三妙行;具三妙行已,便具四念处;具四念处已,便具七觉支;具七觉支已,便具明、解脱。如是此明、解脱展转具成。”
  佛说如是,彼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习相应品食经下第十二


  我闻如是:一时,佛游舍卫国,在胜林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爱者,其本际不可知:本无有爱,然今生有爱。便可得知:所因有爱。有爱者,则有食,非无食。何谓有爱食?答曰:无明为食。无明亦有食,非无食。何谓无明食?答曰:五盖为食。五盖亦有食,非无食。何谓五盖食?答曰:三恶行为食。三恶行亦有食,非无食。何谓三恶行食?答曰:不护诸根为食。不护诸根亦有食,非无食。何谓不护诸根食?答曰:不正念、不正智为食。
  “不正念、不正智亦有食,非无食。何谓不正念、不正智食?答曰:不正思惟为食。不正思惟亦有食,非无食。何谓不正思惟食?答曰:不信为食。不信亦有食,非无食。何谓不信食?答曰:闻恶法为食。闻恶法亦有食,非无食。何谓闻恶法食?答曰:亲近恶知识为食。亲近恶知识亦有食,非无食。何谓亲近恶知识食?答曰:恶人为食。
  “大海亦有食,非无食。何谓大海食?答曰:雨为食。有时大雨,大雨已,则山岩溪涧、平泽水满;山岩溪涧、平泽水满已,则小川满;小川满已,则大川满;大川满已,则小河满;小河满已,则大河满;大河满已,则大海满。如是彼大海展转成满。
  “如是具恶人已,便具亲近恶知识;具亲近恶知识已,便具闻恶法;具闻恶法已,便具生不信;具生不信已,便具不正思惟;具不正思惟已,便具不正念、不正智;具不正念、不正智已,便具不护诸根;具不护诸视已,便具三恶行;具三恶行已,便具五盖;具五盖已,便具无明;具无明已,便具有爱。如是此有爱展转具成。
  “明、解脱亦有食,非无食。何谓明、解脱食?答曰:七觉支为食。七觉支亦有食,非无食。何谓七觉支食?答曰:四念处为食。四念处亦有食,非无食。何谓四念处食?答曰:三妙行为食。三妙行亦有食,非无食。何谓三妙行食?答曰:护诸根为食。护诸根亦有食,非无食。何谓护诸根食?答曰:正念、正智为食。
  “正念、正智亦有食,非无食。何谓正念、正智食?答曰:正思惟为食。正思惟亦有食,非无食。何谓正思惟食?答曰:信为食。信亦有食,非无食。何谓信食?答曰:闻善法为食。闻善法亦有食,非无食。何谓闻善法食?答曰:亲近善知识为食。亲近善知识亦有食,非无食。何谓亲近善知识食?答曰:善人为食。
  “大海亦有食,非无食。何谓大海食?答曰:雨为食。有时大雨,大雨已,则山岩溪涧、平泽水满;山岩溪涧、平泽水满已,则小川满;小川满已,则大川满;大川满已,则小河满;小河满已,则大河满;大河满已,则大海满。如是彼大海展转成满。
  如是善人具已,便具亲近善知识;具亲近善知识已,便具闻善法;具闻善法已,便具生信;具生信已,便具正思惟;具正思惟已,便具正念、正智;具正念、正智已,便具护诸根;具护诸根已,便具三妙行;具三妙行已,便具四念处;具四念处已,便具七觉支;具七觉支已,便具明、解脱。如是此明、解脱展转具成。”
  佛说如是,彼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十、本际经;十一、食经(上、);十二、食经(下)

说法地点:舍卫国胜林给孤独园

参加人员:诸比丘

经中大意:本经叙述佛陀告诉诸比丘:迷惑之本.乃以“有爱”为因,以无明为其缘。无明乃由五盖,乃至亲近恶知识,乃以恶人为缘而来。又说圣者之所以明、解脱,就是缘于七觉支。七觉支乃由四念处,乃至亲近善知识,而以善人为缘而来的。前以大海乃至大河以喻说之。

 

这部《本际经》,包括稍后的《食经》(上、下),它主要说的就是一个意思,即指的是我们所谓“本际”的来源。所谓“本际”,就是起始点,也就是本源。而“食经”的“食”,指的也是“因”,即本因。这里所探讨的,并不是我们生命的本源,而是思想烦恼上的本源,那么我们的烦恼与迷惑的本源在究竟在哪里?佛陀在经中告诉我们:原因是就在于一个“爱”字。这个“爱”,就是爱恋,就是贪恋,也就是对生命存在以及延续的渴望与欢爱。佛教里的“三毒”——贪、嗔、痴,首当其中的“贪”,就是“爱”的集中表现之一。

如果我们进一步追问:“爱”的本源是什么?佛陀在这里告诉我们,“有爱者,其本际不可知”,为什么?因为“本无有爱,然今生有爱”。本来是没有什么爱不爱的,然而我们今生才产生了爱。或者说,爱本来是没有实体存在的,但是当我们以生命形式而存在的时候,这些爱,就会随着我们,自然而生。这话听起来似乎有些矛盾。既然我们的烦恼起源于爱,那么为什么说原本爱是不存在的呢?在这里,需要加以分析。佛陀的意思是,爱原本是一个虚无的幻体,比如说我们的念头,我们的思想意识,它无影无踪,并没有以物质的方式存在。当我们产生了念头,有了思想意识以后,那么它们就以非物质的方式存在。如果我们将这些念头以及意识消除掉了,那么它们就变成了非存在,即既不是物质的,也不是非物质的,而是根本就不存在的。这个爱也是一样,当我们产生了渴爱之后,它就永久地且非常顽固地存在于我们的意识当中。那么这个爱是如何形成的?根据我的理解,它是由于各种因缘的聚合,这些细小的因缘在我们的无始轮回中不断积聚,从而最终形成难以割舍的情爱。当然,要进一步讨论爱的起源问题,就必须要联系到佛教中专门探讨唯识的一些法门。我对这个是外行,不好在此班门弄斧。

佛陀对“爱”的分析是,这些“爱”的产生,并没是没有因缘的。佛教中的根本理念是缘起观,观一个事物的存在,没不可能无缘无故地存在,也不可能毫无因缘地消亡,它既有因的因素,也有缘的因素,缺一不可。因此,这个“爱”的产生,就需要一个主因和助缘。那么为什么会产生“爱”呢?佛陀说“无明为习”,这个“无明”,就是产生“爱”的根本性原因。这个“无明”,讲起来会很费劲。我在这里简化一下,“无”就是“没有”,“明”就是“明了”、“通达”。说白了,“无明”就是没有(或者说没有能力)把事物的真相搞清楚,用社会上的话讲,叫“不明事理”。“无明”的对立面,叫“有明”,《心经》里把它称作“无无明”,道理是一样的。《红楼梦》里的王熙凤,对于人情世故很内行,很会见风使舵,八面玲珑,深得“老祖宗”的赏识。联语“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就是形容王熙凤的。这种对世事及人情很极为练达的处世哲学,自古为儒门所欣赏,但是在小说中,却对它的评价不是很高(脂砚斋会把它评为“此联极俗”)。但是以我个人的观点看,这副联语并不很俗,起码它把世间的人情搞清楚了,是世俗意义上的“有明”。然而,这里的“有明”,绝不等同于佛家的“有明”,佛教讲的“有明”,比它高明千百倍。凭什么这样说?因为佛家把生死问题以及困扰我们的各种烦恼的根源搞清楚了,而且还想出了对治这些麻烦的最佳方案,这才是真正的“有明”。

那么,无明是从哪里产生的呢?是从“五盖”而来。五盖是无明产生的根本原因。五盖分别是贪、嗔、惛眠、掉悔、疑。关于五盖,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查阅佛学词典,我在此不详加细说。为什么说五盖是无明的根本来源?因为这五种东西,会把我们的善念善心彻底地覆盖住,从而使我们尽生些不善之法。我们在这里可以看出,佛陀是先从“爱”谈起,然后一步步地开始朝下溯源,看看我们的根本烦恼,究竟是如何产生的,是从哪儿产生的。这对于我们日常的修为,是很有帮助的。无论是修禅观,还是修净土,甚至修密教,我都建议大家有时间时,静下心来,对《阿含经》中的相关经典仔细研读一番,这对于自己的修行道路,无疑会有很大的助益。

那么,五盖是从哪儿产生的,或者说,五盖产生之因是什么?佛陀说,“三恶行为习”,“三恶行”就是五盖产生的根本原因。三恶心分别是身、口、意三者所犯的三种恶业,具体又分为身三口四意三,即十善的对立面。那么三恶行是人哪生起的?是从“不护诸根”而产生的。这里的“诸根”,主要指的是我们的“六根”,即眼睛所看的,耳朵所听的,鼻子所闻的,舌头所尝的,身体所触的,意念所生起的。这六根如果把所接触到的对象,能够正确地传达到我们的思想意识中,那么就会产生“三善行”;如果错误地或是对所触及的境象加以歪曲,那么就会驱使我们去从事“三恶行”,从而造出了种种恶业。根据佛陀的说法,就是我们没有把六根守护好,使它们四处放逸,结果制造了种种麻烦,这些麻烦,我们只好通过不断地修正我们的行为,才能逐步地将它们纠正过来。

那么,我们为什么没有“不护诸根”呢?佛陀教导我们说:“不正念、不正智为习”,因为我们的思想意识出问题了,所生起的“念”歪曲不正,尽往对自己有利的地方想,把别人的利益都视为草芥。“念”倘“不正”,又如何能生出“正智”呢?自然会去动不歪筋,尽做些损人利己,甚至是伤天害理的事情,如此一来,肯定会招致更多的麻烦。在此基础,佛陀进一步细化,把更表层的原因,归结到我们不能够正确地思惟,也就是我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偏差,从而发生了“不信”。这个“不信”,可以理解为“没有信心”,可以理解为“没有信仰”,也可以理解为对佛法没有树立起正确的信念。为什么会“不信”?世尊对我们说,不信产生的根源,是我们听闻了“恶法”。这个“法”,可以指事物,可以指教育,亦可指所处的于己不利各种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那么这些“恶法”之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我们不加思考、不加分析地与那些“恶知识”相“亲近”。这里的“恶知识”,就是指错误的、邪恶的知见。而持这些持邪恶知见者,就是“恶人”。我们如果与那些狐朋狗友、充满邪恶、颠倒之辈混迹在一起,日久天长,自然会耳闻目染,随即沦为恶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指的这个意思。因此,佛陀将“爱”产生的根源,通过层层剥析,最后归结到“恶人”这个关系因素上。从这里,我们可以体会到“孟母三迁”的深刻寓意,也可体会到孔子的“三人行”“择其善者而从之”的良苦用心。到这里,佛陀为我们把解决烦恼问题基本上解释清楚了,并且世尊也开出了一剂良方:远离恶人!

在这里,我们再来由下而上,进行总结一下:

恶人-→亲近恶知识-→闻恶法-→生不信-→不正思惟-→不正念、不正智-→不护诸根-→三恶行-→五盖-→无明-→爱-→最终:有爱展转具成。

我在上面已经说了,无明的对立面,叫有明,简称为“明”。有了“明”,“解脱”就有希望。本经再进一步给我们分析了如何达到将“无明”变为“有明”,具体如下:

1、达到明、解脱的途径,就是七觉支(择法、精进、喜、轻安、念、定、行舍);

2、修行七觉支的途径,就是四念处(身、受、心、法);

3、修习四念处的方法,就是三妙行(与三恶行相对应,即身口意三业皆善);

4、如何修习三妙行呢?就是守护诸根,勿令放逸;

5、如何守护诸根?就是怀有正念、正智;

6、如何守护正念与正智?方法是正思惟;

7、如何做到正思惟:就是生起“信”念;

8、如何做到生“信”?就是常“闻善法”;

9、如何才能常“闻善法”?就是要“亲近善知识”;

10、如何亲近善知识?就是要把“善人”当作自己所景仰、修习的目标。

我再一次将上述的表述进行罗列(可能我有些罗嗦了):

善人-→亲近善知识-→闻善法-→生信-→正思惟-→正念、正智-→守护诸根-→三妙行-→四念处-→七觉支-→具足明、解脱-→最后:明、解脱展转具成。

至于《食经》中以大海为喻,我在这里只是简单地将之罗列一下:

1、大海以大海为食;大海以小河为食;小河以大川为食;大川以小川为食;小川以山岩溪涧、平泽为食;山岩溪涧、平泽以雨为食;

2、天下大雨,则山岩溪涧、平泽水满;山岩溪涧、平泽水满,则小川满;小川满则大川满;大川满则小河满;小河满则大海满;大海满则大海满。

这是一种大与小、小与大的关系。相对来说,爱及无明(明或解脱)则相当于大海,恶人(或善人)则相似于大雨及小雨。当然,这里只是一种譬喻,它为了更好地说明真理而作的一种善巧方便。

至于此经中所涵具的其他深义,则需我们悉心体悟,此不赘述。

                               (界定  09.02.22,于南海普陀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卷第二
小事分别
暄桐笔记丨那样广大的空
无间等篇 三、四圣谛、八正道 3
(40)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