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真实案件:清末四大奇案之一,和尚命案牵出新娘走尸案

一.水井惊现光头男尸

大清道光二十年(即1840年),山西太原阳曲县的一个山村,一位村民如往常一般到村子的水井里打水。他把桶放进井里,可这回舀上来的水却是鲜红色的,还夹杂着血腥的味道,这可把这位村民吓坏了。他大着胆子探头到井口往里一看,发现井里好像有个东西在水面上漂浮。于是他赶紧到村子告知其他几位村民,说井里有东西。

其他几位村民听他这么一说,赶紧找了一根带钩子的绳子赶到水井边,他们合力把水井里的东西钩了上来。结果一看,竟是一个穿着青色长袍服的光头男人,他已经绝了气,脸色惨白,脖子有明显的刀伤,像是被人砍死,然后投到井里的。

村民赶紧上报县衙,县衙派了仵作来验尸,确认死者是被人一刀致命的,他猜测死者的身份可能是一名和尚,因为他头上有戒疤,但也不能完全确定,因为死者并没有穿着和尚的僧袍。

阳曲县的县令杨重民了解到这个情况以后,他立刻派人到周边的寺庙盘查,看最近有没有哪个寺庙走失了和尚。

很快就传来了衙役的消息,他说村子附近的崇善寺确实走失了一名和尚,他带方丈去认尸,方丈已经确认死者正是走丢的那位和尚,但方丈说,这名和尚是在半年前从河南来到崇善寺的,关于他的个人资料,他不太清楚,也不知道他是什么时候离开崇善寺的。

不过,方丈倒是觉得奇怪,为什么这和尚身上没有穿他的僧袍,而是穿了一件青色长袍呢?

这话一下子点醒了杨重民,他也觉得奇怪,便让衙役去查这件青色长袍从何而来,是谁的。

衙役拿着这件青色长袍去询问周边的村民,很快就有村民认出了这件青色长袍是开豆腐店的莫老头的,于是衙役去把莫老头抓回了县衙里。

杨重民审问莫老头,为什么和尚身上会穿着他的衣服?莫老头战战兢兢的交代了事实的经过。

他说,他在半夜磨豆腐的时候,听见有人敲门,就去开门,结果门一打开,就看见一个穿着凤冠霞帔的和尚站在门口,和尚说他在一个破庙里打盹睡着了,醒来的时候不知怎么就被人穿上了新娘的衣服,和尚说他穿成这样没有办法回寺庙,就问莫老汉借了一身衣服,莫老汉心善,就把自己的青色长袍借给了和尚,和尚还把那套凤冠霞帔的新娘服留了下来。

杨重民听到“凤冠霞帔”“新娘服”这些字眼的时候,他突然想起前一天张家来报的一桩新娘走尸案,觉得这两个案子倒是很巧合。

二.和尚命案牵出新娘走尸案

阳曲县有一位叫张百万的土财主,他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叫金珠,已经出嫁,二女儿叫玉珠,早年间已与一个叫曹文璜的男子订下婚约。

后来曹家家道中落,张百万不顾之前与曹家订下的婚约,硬是将二女儿玉珠许配给了阳曲县另一户姚姓的大户人家,让她去当姚家的儿媳妇。

玉珠不从,她和曹文璜互相深爱,于是在姚张两家婚礼举办之前,两人私奔了,去投靠交城县的县令陈砥节,他是曹文璜的朋友。

张百万得知二女儿已经与曹文璜私奔的消息后,他十分愤怒,但眼看婚期即将到来,他没有办法跟姚家作交代,就在迎亲前一天,去姚家谎称自己的小女儿病死了,想取消婚约。

姚家人信以为真,就同意了,还提出第二天会去张家给准儿媳吊丧。

结果第二天,姚家人来到张家,他们提出要看看准儿媳的尸体,但张百万百般阻挠,这让姚家人很生气,认为张百万是故意拿二女儿病死作为借口来悔婚。

姚张两大财主因此事闹到了县衙里。

在县令杨重民的逼问下,张百万再度谎称说,自己的二女儿确实病死了,但不知道为什么,当晚二女儿的尸体竟在灵堂里不翼而飞,他猜测可能是因为自己女儿身上穿着名贵的凤冠霞帔,有人见财起意,所以就把尸体偷走了。

杨重民见张百万不像说谎的样子,就让姚张两家人都先回去,他要派人查一查新娘的尸体是被谁偷走的。

结果第二天,和尚的命案就把莫老头牵扯进来了,而莫老头又刚好提到了“凤冠霞帔”这件新娘服,这不得不让杨重民觉得蹊跷。

他让衙役去莫老头家里取来这件凤冠霞帔的新娘服,又派人叫来张百万,让他辨认这新娘服是否是他二女儿身上穿着的新娘服。

张百万一看,马上说,的确是。然后他推测,一定是莫老头见财起意,偷走了他女儿的尸体,把她身上的凤冠霞帔脱了下来。

莫老头根本就没有做过这件事,他向知县大人杨重民喊冤,说张百万诬蔑他。

杨重民一时无法判断这两人到底谁在说谎,于是下令退堂,把莫老头关押起来,择日再审。

当时,这两起案件在民间闹得沸沸扬扬,太原知府大人为平息民间非议,他向杨重民施压,责令他赶紧破案。

知县杨重民在重重压力之下,他最后选择偏信了张百万的说辞,认为是莫老头见财起意,偷走了张百万女儿的尸体,在脱下凤冠霞帔的时候,刚好被和尚看见,于是他一刀把和尚杀死,并把尸体投到了村中的水井里。

莫老头大喊冤枉,但杨重民选择了忽视,让衙役直接用刑,最终迫使莫老头屈打成招。

三.案情峰回路转,真相大白

就在这两起案件准备结案的当天,县衙门口有人击鼓,说是要为莫老头鸣冤。而这位击鼓的人不是别人,正是曹文璜。

他和玉珠私奔出逃时,问莫老头借了一头驴代步,他返回太原,打算把驴还给莫老头时,才得知他被人诬陷,于是来到县衙为莫老头击鼓伸冤。

曹文璜对县令杨重民说,他是“走尸新娘”的丈夫,新娘玉珠并没有死,新娘尸体被盗更是子虚乌有的事情,莫老头没有杀死和尚,杀死和尚的凶手另有其人,是一位吴姓的屠夫。

这就把杨重民说糊涂了,明明张百万坚称她的二女儿已经病死,为什么眼前这位青年人说她没有死,还说他是她的丈夫,但张百万的二女儿不是姚家的准儿媳吗?

杨重民百思不得其解,他让衙役去把张百万捉回来,在他的威严和逼问下,张百万终于如实交代了事情的原委。

原来他的二女儿玉珠确实没有死,她跟曹文璜在早年间已经订下婚约,但后来曹家家道中落,张百万就悔婚了,坚持要把二女儿许配给姚家当儿媳妇。

玉珠和曹文璜两人相爱,在姚张婚礼举办以前,两人连夜私奔,张百万得知消息以后,他派人追寻两人,他以为二女儿会逃去姐姐家里躲藏,于是叫上家丁一起来到大女儿家里搜寻,但没有找到人。

张百万询问金珠把玉珠藏到哪里去了?金珠闪烁其词,眼睛总是不安的瞟向墙角的衣柜,这让张百万误会玉珠就躲在衣柜里,于是让家丁把衣柜抬回了张家。

结果打开衣柜一看,张百万吓了一跳,衣柜里藏的并不是他的二女儿玉珠,而是一位和尚,他已经昏迷过去了。张百万这才明白,他大女儿闪烁其词是因为害怕自己和和尚偷情的事情被人发现。

当时,张百万以为和尚已经被闷死,为了掩盖大女儿的丑闻,同时也给姚家人一个交代,于是他命人给和尚穿上了凤冠霞帔的新娘服,把他置于灵堂之上,然后同姚家人谎称自己的二女儿病死了。

令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和尚当时并没有死,他只是昏迷了过去。到了半夜,和尚突然苏醒,而后他偷偷溜出了张家,之后发生的事情,张百万就不得而知了。

这时候,曹文璜接过张百万的话,继续把他知道的实情说出来。

他在晋祠遇到了一位吴姓的屠夫,他在喝酒以后,跟他泄露了,他才是杀死和尚的真正凶手。和尚逃出张家以后,他问莫老头借了一身衣服,打算返回崇善寺里,就在途中,吴姓的屠夫把和尚砍死了,然后把他投置于村子的水井中。至于吴屠夫为什么要砍死和尚,他没有跟曹文璜说,所以他不知道原因。

曹文璜一五一十把他获悉的事实交代出来,他的说辞足够证明莫老头是无辜的,但杨重民因为害怕自己误判案情被知府大人追责,就坚持原判,并以杀人同犯的身份将曹文璜收监,要把他和莫老头一起秋后问斩。

玉珠的丫鬟得知这件事,她连忙赶去交城县把事情告知自家小姐玉珠,玉珠获悉后,她去找陈砥节帮忙,而彼时陈砥节正巧升任山西提刑按祭司,又正好接管了这宗案卷,他下令让县令杨重民重审此案。

但杨重民仍然坚称自己没有误判,他驳回重审,这把陈砥节给惹怒了,他一连发问杨重民四个案情疑点:莫老头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他的体力如何能够一刀砍死正值壮年的和尚?曹文璜和和尚无冤无仇,他杀和尚的动机是什么?张家二女儿作为案件的当事人,为什么没有被带回县衙问询?曹文璜供述出来的吴姓屠夫,为什么不把他捉拿回来审查?

杨重民被质问得哑口无言。

陈砥节决定亲自审问此案,他让衙役去把吴姓屠夫找出来捉拿归案,在他的审问下,吴姓屠夫终于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全部供述出来。

原来那天晚上,和尚向莫老头借了衣服换上后,他在返回崇善寺的途中,又与吴姓屠夫的媳妇厮混在了一起,而两人的奸情正好被吴屠夫发现,他怒火中烧,于是抽出杀猪刀,一刀把和尚砍死了。

砍死和尚之后,吴屠夫很慌张,他趁着天还未亮,就急急忙忙把和尚的尸体投入村中的水井,而后连夜逃跑去了晋祠,在那里遇见曹文璜,喝了两杯酒,就不小心把杀人的事泄露了。

至此,两起案件终于水落石出,莫老头和曹文璜被无罪释放,而杀了人的吴屠夫被关进了大牢,被判秋后问斩。

四.南笙碎碎念

以上这起案件又叫“太原奇案”,它和杨乃武与小白菜案,名伶杨月楼冤案,张汶祥刺马案统称为清末四大奇案。

在南笙看来,这桩案件神奇就神奇在几件颇有争议性的事件居然在同一时间段里发生了,就如同网友评说的那样,写小说都没有这么巧合啊!

的确是这样的,到现在还有很多人质疑它是否是一桩真实案件,但我相信它是真实存在的,正所谓天下之大,无奇不有,或许说的也有这种情况吧。

再说说这起案件里的人物。

和尚,以他的风流程度,放在现在这个年代,还真可以用“时间管理大师”来形容,才同张百万的大女儿厮混没多久,又同吴屠夫的媳妇厮混在了一起,这足够让人唾弃。但虽然道德败坏,也不足以致死,所以吴屠夫一气之下把他杀死,那是要偿命的,这就是他的不理智了。

我们再说说跟和尚厮混在一起的两位有夫之妇,她们的行为也足够可耻,让人诟病,用如今的话来说,那就是“出轨”,也是道德所谴责的事情。

然后,我们说说张百万,我估计他的眼里就只能看见钱了。曹家家道中落,他就悔婚,姚家有钱,他就不管女儿的意愿都要把女儿嫁到姚家去。玉珠遇上这样的阿爹,也算是她的三生不幸。不过幸好她与曹文璜爱得坚定,才逃过了一劫,这是她的幸运。

说起这个张百万,在这起案件里,他最让人怨愤的地方就是他为了给姚家一个交代,可以不惜去诬陷好人莫老头,这样的人性足够可怕,意味着为了达到目的,他完全可以不择手段,这样的人,在南笙看来,是最可怕的。

下面我们再说说县令杨重民,他应该可以代表一小部分官员的办案作风,上头施压,下面自有对策,至于这个对策能不能经得起责任的拷问,那就另当回事了。如果官员都以这种作风办案,只想到自己的乌纱帽,而没有心系百姓的责任感,那肯定是要被百姓唾弃的。遗憾的是,案件最后没有提及对杨重民的处罚,那着实有些不妥。

最后,我想说说莫老头,曹文璜和陈砥节三个人。

莫老头有多朴实善良就有多少人为他所承受的冤屈而感到愤恨。

或许无论在哪个年代,弱者在社会上都会面临更多的不公平,他们发出来的声音总是虚弱,甚至随时都可以沦为政治,权力,财富的牺牲品,就像莫老头,就是因为他弱势,所以就感觉人人都可以欺负他。

而往往在这个时候,我们的社会是很亟须更多拥有正义感的人能够勇敢的站出来,为弱者发声,也为正义发声,这是一个人该有的良知和美德,案件里的曹文璜和陈砥节就是这样的人,他们都是值得我们尊敬的人。

以上,就是我对这起太原奇案的一些所思所感,最后想说的是,希望大家都能做一个正义的人,活得堂堂正正,有善良,也有锋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末太原奇案为何被称之为奇案?
太原奇案,清末四大奇案之一,最不可思议的奇案
清末四大奇案之太原奇案,最后是如何真相大白的?
民间故事:贪淫游方僧
清末有四大奇案----太原奇案
【转】清末一桩和尚冒充新娘的案件,真相究竟是怎么回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