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民间故事:男子乘船,夜间梦到佝偻阿公,阿公:快上岸,这不是船

明朝嘉靖年间,常州府江阴县有一个无依无靠的少年。

  少年的家,就坐落在村西头一个不知名的山丘上。小院不大,院里有三间茅草屋,成品字形排列。

  自从少年的母亲去世后,正房的门一直锁着,少年依然住在那间冬天漏风,雨天漏雨的东厢房里。

  母亲在世的时候,他就常问道:“娘亲!爹什么时候回来呀?”母亲总是宠溺地揉揉儿子的头说道:“快了,你爹快回来了!”

 1、从那一天起,只不过是孩子变成了少年

  直到某个冬天,正房病榻上的女子已经行将就木,她的丈夫还是没有来。

  刚割完猪草的六岁稚童,看见母亲醒来,赶紧将手洗净,水渍就擦在裤腿两侧,轻手轻脚来到病榻前。

  他柔声问道:“娘,你还疼吗?”

  女子艰难地侧过身子,看着骨瘦如柴的儿子,这个被病痛折磨数年的女子,眉宇间洋溢着甜蜜的微笑。

  她握着儿子的手说道:“好孩子,不疼了。”稚童信以为真,欢喜地在一旁转起圈来。

  女子看着身旁的儿子,嘴里自语道:“天底下怎么会有那么好看的孩子呢,这孩子偏偏又是我儿子呀!”

  几天之后,下了一场大雪,稚童得到女子的允许,他冒着大雪跑到院子里堆着三个雪人。

  女子倚靠着窗户,可以看清院子里。不一会儿,在稚童手里已经堆出三个肩并肩的雪人。

  稚童挥舞着双手,对屋里的女子介绍道:“娘亲快看!这个是爹,那个是娘,中间的是我。”

  女子终究还是没有听完,她微闭着眼睛,毫无力气地靠在墙边,她没有等到丈夫回来就死了。

  这个女子的儿子姓晏名春。

  从那天起,孩子讨厌冬天,讨厌雪人,讨厌白茫茫。

  女子的后事是村民帮忙办的,她生前待人和善,同街坊四邻关系融洽。她被葬在离小院不远处的土丘旁,这是女子早就选好的吉地。

  她想死后也能陪着儿子,让他在世上不觉得孤单。

  出殡那一天,晏春任凭村民苦劝都不愿意踏出正房一步。他蹲在门后,面色惨白不知所措,双手捂着耳朵,不敢哭出声音,害怕吵醒娘亲。

  虽然病榻上的女子已经不在了,床榻上只剩下老旧的被褥。

  邻居马木匠见下葬的时辰要过了,他从正房后面的窗户跳进去,将晏春揪了出来,孩子像只八爪鱼一样,双手把着门框就是不肯出来。

  马木匠突然松手,让晏春摔了一个狗啃泥,拽着他的一只裤脚,将他拖出屋子,然后把正房的门锁了。

  “你什么时候不闹了,我就把钥匙给你。”

  马木匠把钥匙放进怀里,从院子里走了出去,晏春瞪着眼睛起身追了过去。

  就这样一场闹剧结束了,女子也下葬了。

  富贵人家的孩子,衣食无忧,父辈安排好出路,将来肯定有大出息。

  穷人家的孩子,食不饱腹,想要不挨饿难受,只得更能忍受挨饿罢了。

  转眼即逝,稚童成了少年。这些年里,多亏马木匠时常接济少年,不然他也活不过几个春秋。

 2、打扫正房,获得身世线索

  马木匠无儿无女孑然一身,晏春就像一个小尾巴,马木匠到那,他就在那。

  某一天,马木匠上山找木材,遇到一只大虫。当众人找到他的时候,已经奄奄一息。

  村民把他抬回家,只能听天命,尽人事。半夜里,马木匠被渴醒,但是浑身疼得动不了,全身上下只有眼珠子能转动。

  这个时候,一个黑影,从墙角站了起来,从桌子上倒了一碗水,然后双手颤颤巍巍端着盛满水的碗,凑到马木匠嘴边。

  马木匠看清是晏春后,他吃力的张开嘴,这稍微用力扯到了伤口,撕心裂肺的疼,眼泪在眼眶中打转。

  晏春见状,又找来一根筷子,沾着水,湿润马木匠的嘴唇。

  就这样,晏春起早贪黑,照顾马木匠的饮食起居。半年之后,马木匠靠着顽强的意志挺了过来。事后,不但收了晏春当义子,还将木匠的手艺尽数传给他。

  晏春很聪明,又肯吃苦,木匠手艺尽数学会,三年出师以后,他已经可以替代马木匠单独接活了。

  这一年,中元时节。晏春来到母亲的坟前,将杂草清理干净,又填了一些新土。

  他盘膝坐下,每到这个时候,他都会向母亲诉说这一年来身边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情。

  村子里一直传言,晏春的母亲是富贵人家的滕妾,因为被主母不容被赶了出来。

  “娘,我爹还活着吗?他为什么不回来找我?”晏春又一次问道,但是冰冷的墓碑没有给他任何回复。

  晏春回到小院,他拿着锈迹斑斑的钥匙打开了正房,每年这个时候,他都会开门进屋打扫。

  他像往年一样,擦拭着桌椅板凳,然后又将东西放回原位。

  就在这时,他忽然看见床头柜上有个被上锁的木漆盒子。

  这个木盒子是被锁住的,他出于好奇想打开,就在房间内找钥匙。

  不一会儿,他就在梳妆盒上找到了一把钥匙,然后打开了盒子,里面装有一枚玉佩和一个信封。

信封里是空的,但是封面的落款却是:

  “常州府武进县,晏清河。”

  “晏清河?他也姓晏,这个人会是我父亲吗?”晏春心里思绪万千,突然萌生出去武进县找父亲的想法。

  晏春想当面质问父亲,“为什么连母亲最后一面,都不愿来见。”

  于是,晏春将此事告诉了义父。马木匠将玉佩拿在手里反复看了几遍。

  他说道:“这是我见过材质最好的玉,玉的主人势必非富即贵。”

  晏春直言说出想去寻找亲生父亲,马木匠欣然同意,他从柜子里拿出一些碎银子交给晏春,叮嘱他路上小心。

  3、少年心善救地甲,渡口登船有惊无险

  翌日,天刚亮,晏春就背着包袱,乘坐牛车离开了村子。

  晌午前,他进了江阴县城,立刻找到儿时玩伴张福,他在县城当车夫。

  二人多年未见,骤然重聚喜笑颜开。晏春想雇佣张福的马车去武进县。

  张福自然同意,他让晏春稍微等会儿,有一个老东家要用车,待接送他后,就启程去武进县。

  这期间,晏春闲来无事就去西市逛街,这里到处都是大声吆喝的摊贩。

  忽然看见龙爪槐下被人围堵得水泄不通,他出于好奇上前查看。

  原来是一个中年汉子,正在卖河货,其实就是捕捉的新鲜河鱼。

  这样的摊贩在西市到处都是,只是这个汉子的摊子前,竟然有一只一米长的地甲。

  这地甲就是龟的雅称,地甲长着尖尖的头,露出的四肢上有很多斑纹。

  地甲的脸上全是斑点,像极了七八十岁的老人。只见它的脖颈处被一根麻绳拴着,绳子的另一头在摊主手里攥着。

  中年汉子炫耀说道:“这地甲得来不易,我在河边蹲守三天三夜才抓到的。”有人向其问价,汉子说要五两。

  旁人见地甲趴在地上一动不动,就嘲笑摊主抓了个“死货”还卖那么贵。汉子不停地向周围解释,说是地甲遇水则灵,他是故意不给地甲补水。

  地甲遇水力大无比,汉子之前差点就被咬断手,故此,他不敢给地甲补水。

  这地甲的眼眶中,忽然流出眼泪,这一幕恰好被晏春看见,他心头突然一震。

  地甲与他四目相对,只见它微微张开嘴巴,似乎在无声的哀求什么。

  晏春于心不忍,他突然说道:“这地甲我买下了。”

  摊主一听眉笑眼开,他伸出手说道:“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晏春从怀里拿出钱袋,这是义父马木匠给他的盘缠,共计八两银子。没想到转眼就花去五两,但是不知为何,他不觉得心疼。

  地甲太大,他一个人根本搬不动,他只好向摊主借了一辆板车将地甲拉去河边放生。

  晏春此行的目的是去武进县寻找父亲,带着一只巨大的地甲不方便,故此,他选择放生。

  很快,他来到一处岸边,将地甲放下来,然后指着河里说道:“地甲快些回去,你的家人一定很担心,以后谨慎一些,别被抓了。”

  地甲左顾右盼,晃晃悠悠地向河里爬去,期间还时不时地回头看向晏春。

  不知过了多久,当地甲消失在河面上后,晏春推着板车回到了西市上。

  这个时候,张福找到他,苦着脸说道:“车轱辘坏了,城里没有配件,店家从别处拿来需要三天的时间。”

  晏春只好放弃陆路,改由水陆乘船去武进县,张福告诉他出城往北走二里地有一个渡口。

  此时已经傍晚,晏春买地甲花了五两银子,为了省下住宿费,他趁着关城门前赶去渡口。

  尽管一路大步流星,但是很快就天黑了,驿道上已经没有人了。

  不知过了多久,晏春听到了河水的声音,他心中欢喜应该离渡口不远了。

  往前走几十步果然看到一个渡口,此时,已经有一艘挂着白灯笼的渡船停靠在岸。

  晏春小跑过去,见船老大坐在岸边,他问道:“劳驾,请问渡船会去武进县吗?”

  船老大冷漠的看了一眼晏春,起身说道:“你跟我来。”

  须臾,船老大带着晏春进了船舱,里面一应俱全,然后船老大粗鲁的将门关上。

  晏春只当船老大是力气大,并没有另做他想。

  他已经赶了一天路实在疲惫不堪,于是和衣躺下。

  不知过了多久,一位身穿黑衣佝偻着腰的阿公出现在船舱里,他焦急的喊道:“晏小哥,快醒醒。”

  晏春被吵醒,他睁开睡意朦胧的眼睛,看见房里突然出现一个老者。

  他惊愕道:“老人家你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白须白发的老者解释道:“小哥有所不知,我正是你放生的地甲。”

  原来,老者是这条河里修行百年的地甲,前几天,他正带着儿女在河里遨游,恰好遇见几艘补鱼船,为了掩护儿女不被捕捞,它主动进入渔网拖延时间。

它本以为在劫难逃,谁曾想遇到了心善的晏春。

  老人自称黑甲,他郑重说道:“晏小哥,你赶紧上岸,这不是渡船。”

  晏春满脸不解说道:“这不是船能是是什么?”

  黑甲打了一个响指,晏春顿时头疼欲裂,当他再一次睁开眼睛的时候,还躺在床上,只是黑甲老人不见了。

  “原来是一场梦呀。”晏春呢喃说道。

  船舱有些憋闷,于是,他打开门走了出去。忽然发现渡船竟然还没有出发,依旧停靠在岸边。

  一阵河风吹来,腥臭味扑鼻而来,晏春环顾四周发现了端倪。

  灯笼里的烛火没有受到河风的影响,竟然纹丝不动!此时,明月高挂,晏春低头看向脚下,只能看见自己的影子,但是渡船上任何东西都没有影子在侧。

  他不由想起了梦里自称黑甲老人说的话,于是回到船舱拿起行李快速的下船,当他踏上岸上后,转身再看河边,哪里还有什么渡船!

  晏春定睛一看,靠着渡口的一侧,水面上竟然漂浮着一具腐朽的寿材。

  河面上突然刮起了大风,寿材很快就沉入了河里,一阵涟漪过后,河边恢复平静。

  顿时,晏春汗流浃背,惊骇不已。

  如果不是自称黑甲的老者提醒,也许此刻他就要和寿材一同沉入河底了。

  经过此事以后,他再也不敢在渡口停留,转身跑回江都县。

  此时,城门已落锁无法入城,他只好在不远处的树下坐着等天亮,这一宿发生的事情,他早已没了睡意。

  第二天,进城后,他把夜里发生的事情告诉了张福。

  张福听后也着实吓了一跳,他忽然想起老一辈说过的故事。

  相传,这河里死的人,想要转世,必须拉一个活人下水,让他顶替自己的位置。

  因此,在古时候,夜里渡船都不会做生意。这个时候看见的渡船多半是水里的那些东西幻化出来的,此时千万不能登船。

  回到江阴县后,晏春就病了,连着三天昏昏沉沉,滴水也未进。张福突然想起晏春说在寿材里躺过,于是赶紧拿了一些艾草给他擦拭了一遍。

  到了第五天,晏春大病痊愈了。

  张福心有余悸说道:“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呀。”

4、一枚玉佩,解开身世之谜

  他们挑选了一个晴朗的日子,架着马车去了武进县。

  武进县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这里雨水充沛,盛产茶叶、葡萄、梨等水果。

  晏春来到武进县的时候是个雨天,他先去找义父马木匠的徒弟刘小五,他是本地人。

  当刘小五知道晏春的来意后,他沉思半响后说道:“武进城姓晏的人只有一户,冷巷晏家。”

  晏家在二十年前非常风光,晏老太爷善于经营,晏家的铺子遍布城里大街小巷。

  只是,晏家大少爷晏清河失踪以后,晏老太爷伤心过度病逝。晏家由二少爷晏清平执掌家业,就开始一蹶不振了。

  晏清平好大喜功,盲目扩张生意,被人下套,偌大家业被败光,自己也是锒铛入狱,不久之后病故了。

  晏春问道:“那么晏家还有谁在世呢?”

  “老夫人还在世!”刘小五说道。

  晏春道谢后,按照刘小五给的地址,找到了冷巷,在巷子尽头看见了一户挂着灯笼的府邸。

  只见大门上的朱漆已经褪色,台阶上竟是枯叶,晏春踩在上面发出“咔嚓、咔嚓”的声音。

  他抬手扣门,不一会儿,大门发出刺耳的声响,挤开了一道门缝。

  门房是一个垂垂老矣的老翁,他问道:“你找谁?”

  晏春说道:“我想求见老夫人。”门房二话没说就要关门,晏春立刻拿出玉佩递给门房。

  “我只想问清楚这枚玉佩的由来!”

  门房接过玉佩,他忽然全身颤抖,看着眼前的年轻人,嘴里呢喃道:“像!太像了!大少爷回来了!”

  门房像癫狂一般,转头大喊大叫跑向府里,此刻哪里像个上了年纪的老翁,欢乐的像一个孩子。

  晏春也走进了府里,穿过一条连廊,两侧是湖畔,水中假山林立,府里虽然有些荒凉,但是亭台楼阁,雕梁画柱,非常精美,彰显主人家的富贵。

  不一会儿,一个身穿圆领团袄,头戴玉宝石发髻的老妇人在丫鬟的搀扶下走来。

  当她看见晏春时,愣了一下,然后嚎啕大哭道:“儿啊,你终于回来了。娘寻你寻得好辛苦啊。”

  晏春见老妇人哭得伤心,鼻子一酸,想到了去世的母亲。

  他忍住情绪,向老妇人郑重作揖,然后说道:“老夫人,您认错人了,我不是您的儿子,我叫晏春。”

  这一席话,犹如冷水把老夫人浇醒。眼前的年轻人不足三十岁,不可能是失散多年的儿子。

  老夫人擦了一下眼泪,望着眼前的年轻人说道:“是老身糊涂了,请问这枚玉佩如何得来的?”

  晏春如实道:“这是我父亲留给母亲的遗物。”

  “你母亲叫叶苏怡?”老夫人突然问道。

  晏春不知如何回答,六岁时母亲就去世,打记事起母亲就身体不好,一直卧床养病,时而昏迷时而清醒,他也不知道母亲全名。

  只是义父马木匠提过,母亲姓叶。

  晏春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老夫人喜极而泣道:“是了,是了,你就是我的孙儿呀。”

  老夫人说这枚玉佩是晏老爷,当年花万金请匠人打造的,两个儿子一人一块。

  晏清河失踪后,玉佩不知所踪。

晏清平病故后,玉佩被老夫人收回。

  老夫人再也控制不足情绪,泪如雨下,她苦等二十年,虽然没有看到儿子回家,但是却盼来了他的骨血。

  晏清河的失踪,让晏家蒙上一层神秘,随后,晏家男丁相继去世,家道中落,这难道真是巧合吗?

  老夫人握着晏春的手久久不愿撒开,直到丫鬟几次提醒,老夫人这才安排丫鬟带着晏春回房休息。

  这处小院乃是晏清河曾经住过的,他非常喜欢竹,于是在小院里种着各式各样的竹子,为了方便浇灌还在院中打了一口井。

  丫鬟送来饭菜,晏春坐在桌前却是一口没吃。他还没有从无依无靠的山野小子变成晏家长孙的身份中适应。

  这一切太突然,又那么理所应当,像是冥冥之中有一只推手。

5、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门外下起了雨,晏春将窗户打开,徐徐清风吹入房内,让他的脑子清醒许多。

  不管如何,终于找到了家,晏春心弦放松了许多,困意就袭上来,很快屋子里传来鼾声。

  就在这时候,院中的井中冒出一团黑雾,它飘向屋子里。须臾,一个身穿白衫面容姣好的女子出现在床头。

  女子冷笑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我找了你二十年,没想到自己送门来。今天我要让你们全家团聚!”

  话音刚落,只见女子手中凭空多了一把利器,径直向晏春刺去。

  就在这时,一道涟漪在空气中出现,一个黑衣老者用后背挡下了女子的袭击。

  利器刺向老人的后背发出金石之声,而后应声断裂。女子心头一惊,立刻后退三十步。

  这声巨响,将晏春惊醒,他看到床前多了一个黑衣老者和白衣女子。

  黑衣老者正是在晏梦里出现的黑甲。

  黑甲厉声道:“好大的胆子,区区一只长傀,竟然潜伏在这里伤害无辜,你就不怕堕入牲畜道?”

  女子好似听到了笑话似的,她又哭又笑,然后擦干眼泪说道:“我等了二十年就是为了除掉叶苏怡母子,如今就要完成心愿,就算堕入牲畜道又如何?只要大少爷不能和这对母子见面就行,我死不足惜。”

  原来这个女子叫梅竹,从小就是晏清河的贴身丫鬟,她打小就爱慕晏清河。

  晏清河与她亦是关系亲密,谁曾想出现了一个叫叶苏怡的女子。

  她只是一个佃户的女儿。

  可是,晏清河就是喜欢她,不顾晏家反对竟然与叶苏怡约定私奔。

  这件事被梅竹知道后,央求晏清河也带她走,她不图名分,只要日夜可以在晏清河身边就行。

  但是,遭到晏清河果断拒绝,梅竹恼怒之下,从背后将其刺死。

  她怕事情败露就把晏清河埋在院中,随后,她心如死灰跳井而亡,这个秘密一藏就是二十年。

  梅竹心中有怨化成了长傀,由于找不到晏春母子就把恶气撒在晏家,迫坏晏家财运,释放煞气影响了晏清平,这才导致晏家男丁相继出现意外去世。

  晏春拿着玉佩找来了府上,梅竹自然察觉,于是趁着雨夜故技重施,想要谋害晏春。

  黑甲的道行比梅竹高,它出手狠辣,很快就把梅竹打得没有招架的余地。

  对于伤害救命恩人的长傀,它自然不会手下留情。眼看梅竹就要被打得魂飞魄散的时候,竹阴下,出现一道光亮。

  一个酷似晏春的男子出现在黑甲面前,他身穿青衫,头上别着一支木簪,显得温文尔雅。

  此人正是晏清河,他向晏春招了一下手,说道:“春儿,这些年你和你娘过得好吗?”

  晏春别过头,仰起头不让泪水流下来,他低声说道:“过得不好,娘死了。”

  “天底下怎么有这么好的女子,刚好又是我的妻子呢?”,晏清河沉默半响说道。

  他笑了笑,有些心酸,“你祖母年纪大了,就靠你照顾了,能做好吗?”晏春握紧拳头,“能!”

  晏清河伸手去摸儿子的头,突然发现儿子比自己高许多啊。晏春也察觉到了,他把肩膀凑了上去,可以让父亲的手搭在肩膀上。

  男人轻轻拍了拍儿子肩膀,转身望向跌坐在地的白衣女子,走到她的身边,将她扶起。

  男人忽然想起小时候,眼前的女子总爱在满是竹叶的院子里乱跑,裙摆上都粘着的枯叶,每到这个时候,男人都会轻轻为她扫去。

  女子的泪水浸湿了衣领,晏清河说道:“梅竹,别耍小孩子气了,你已经长大了。”

  “你不恨我吗?”,女子擦干眼泪笑着说道。“当哥哥的怎么会恨妹妹?你只不过是耍了点小脾气。”

  黑甲突然说道:“浩然正气?晏先生,你这是要?”

  只见晏清河周身散出一道亮光,包裹住梅竹,晏春问道:“黑甲爷爷,我爹怎么了?”

  黑甲叹气说道:“晏先生被埋在竹林里,正好习得君子六艺里的浩然正气,本可以修此大道以长生。但是他却散去修为,替梅竹洗去煞气,让她可以除去业障重新转世。”

  “不,我不要走。”,梅竹在光圈中大声吼叫。须臾,只见亮光消失后,女子也不见了。

  男人迅速转过头,不敢在看儿子,他大步迈出院子,嘴里喃喃说道:“春儿,爹去找你娘了。”

须臾,男人的背影化作星光点点随风而逝。

  黑甲叹息一声,“人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当晏春抬起头,院子里归于平静,只是这场雨下得更大了,像是谁在哗啦啦哭泣。

  连廊台阶上,晏春一个人坐在地上等到天明,当看到垂垂老矣的祖母在丫鬟的搀扶下走来时,少年轻声说道:“爹,这个家从今以后由我来守护。”

  写在最后:

  爷爷去世前和我谈过一次心,他说:“妞妞呀,爷爷争取多活十年,这样我还能见你二十次,我就可以给你做二十次辣椒炒肉呀。”

  每每想起这段话,我鼻子就发酸。我的童年最美好的时光,就是暑假和寒假回农村玩耍,直到如今,我还对过往记忆犹新。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人生大苦无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柔软之处,只是眼角略微不争气了。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不在,只剩归途。

  人生的远游都有不同,唯有父母不在便是真正的远游。

在忙碌之余,多抽空陪伴一下家里的人,时间不等人,失去过后,余生只有后悔和遗憾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红月客栈 (8)再见白衣女子
今世红尘 你我最美丽的相遇【情感美文】
古代不娶做正房的女子体相
民间故事:吸阴丸
民间故事:木匠帮助了一个女子,女子要以身相许,木匠:可你非人
民间故事:木匠吃喜宴,溜进财主小妾的婚房:别出声,我是在救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