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民间故事:书生好心助穷人,后来得高人相助,金榜题名

话说古代在安庆府太湖县有一位名叫陈彦的书生,他心地善良,诚实敦厚,经常在穷人遭遇困难时慷慨解囊。乡亲父老们都说陈彦就像寒冬里的太阳,令人感到温暖。

诚实敦厚的书生

某一年秋季,二十五岁的陈彦乘船前往南京参加乡试。船经过马鞍山时,遭遇大风,不能继续航行,只好暂时在江畔停泊。

长久地呆在沉闷的船舱里,陈彦倍感无聊,他决定到岸上闲游,尽情地赏看沿途的景色。走了不多久,陈彦来到一座小村庄,遥遥望见几个村民们聚在一起,议论纷纷,似是在感慨哀叹。陈彦走上前去,侧耳伶听,只听村民们感叹道:“唉!得乐一家太可怜了,该怎样才能帮助他们呢?”

除了村民们的感叹外,陈彦的耳朵似乎还听到一阵隐隐约约的哭声,这激发了他的怜悯之心,他不由自主地顺着哭声走过去。走了半里地,那哭声越来越近,越来越悲伤,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此时,陈彦又看见十几个村民围在一起,不停地感叹,似是想帮助又无能为力。左边有一个中年男子瘫倒在地上,捶胸顿足,泪流不止,口中喃喃叹道:“唉,如果此时能有一个大慈大悲之人慷慨解囊,那该多好!”围观的村民们闻言只能哀叹而已。

陈彦见此,心中不忍,走上前去,向众人问道:“诸位为何如此悲伤?可否把前因后果告诉我这个过路之人?”

书生在村庄

众村民对瘫倒在地的中年男子说道:“得喜,这位公子应该就是大慈大悲之人,你何不把事情经过向他和盘托出,说不定他会慨慷解囊!”

得喜闻言,颤巍巍地从地上站起来,拭去眼泪,诚恳地向陈彦道出了实情。


原来,此地是孙姓家族的聚居之地,名叫孙家村。由于村民都是同族之人,彼此之间都守望相助,相互扶持。

孙家村中有一个年轻人叫孙得乐,娶妻两年后便撒手人寰,他的妻子张氏不幸成了寡妇。张氏为人温柔贤淑,既孝顺又慈爱,每天不眠不休纺织,换取一点小钱,上侍公姑,下抚幼子。丈夫死后,张氏虽然操劳,但一直没有怨言。

纺织的妇女

一个月前,张氏的公公孙雍病重,张氏到处寻医问药,不仅家中的积蓄都花光了,还欠下不少外债。然而,纵使张氏一片赤诚之心,公公孙雍仍是药石无灵,终于在昨天撒手人寰,驾鹤西去。

由于张氏辛苦积累的财富已经耗尽,他们家已经出不起丧葬费了,除了将孙雍草草掩埋,已经别无他法了。而张氏的婆婆知道亡夫孙雍素来讲究入土为安,若将其暴尸荒野,草草掩埋,则他死后定不会安生,所以她发誓一定要让亡夫入土为安。为了达成自己的心愿,她决定将儿媳卖给邻村的财主,换取丧葬费。

张氏一恨自己不能为夫守节,二舍不得婆婆和年幼的儿子,啼哭不止,一日之内竟昏厥了四次。孙得喜看到堂弟的遗孀悲痛欲绝,便动员村里人,希望村民们看着同族的份上,相互扶持,村民们听后纷纷表示要出手相助。然而,今年是大荒之年,村民们的生活仅仅只是勉强能熬而已,凑起来的钱只够葬费的五分之一。村民们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悲剧上演。

老妇


陈彦得知事情的经过后,慨然说道:“需要多少银两才能下葬?”

村民们说道:“需要三十两。”

陈彦听罢对村民说道:“好,诸位请跟我来。”说完,他将村民们领到泊船的岸边,从船上拿出一个包裹。

陈彦当着村民的面将包裹打开,说道:“我有四十两银子,三十两就交给诸位吧,剩下的十两银子应该够我用了。”

村民们闻言,无不感激涕零。孙得喜更是说道:“公子真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活菩萨!”

这时,大风已经转顺,船家也升起了风帆,开始催促陈彦动身出发。陈彦急忙告别众人,登上船只,逐渐消失在村民的视线中。

乘风而去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默默地目送着大慈大悲之人安全离开后,村民们才想起,方才一时匆忙,竟忘了问对方的名字……


南京是座大城市,居此不易,陈彦剩下的盘缠很快就用光了。如果不是在南京城做生意的同乡们敬重他,时常施舍他财物,陈彦早就成饿死鬼了。

到了第一场考试的当天,陈彦早早就进了考场,他按着考场的指示,找到了自己的号舍。当陈彦进入号舍之时,惊讶地发现已经有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端坐在里面了。陈彦忙问道:“老先生为何会在这里?”

老翁微笑着说道:“这位后生,老夫与你同号。”

老者

听老翁如此说,陈彦惊异不已。众所周知,一个号舍只能供一个考生考试,绝不可能会出现两个考生在同一号舍考试的情况。眼前的情况,该如何解释?陈彦心中一片惘然,犹豫了许久。最后,百思不得其解的他只好默认眼前的事实。

他环顾号舍,觉得此处甚是宽敞,与老者共坐一榻,也不觉狭隘。陈彦向老者行了一个大礼,询问老者的姓名,老者微微一笑,不回答陈彦的问题,只是淡淡说道:“考试已经开始了。”

陈彦闻言,仔细地研好墨,轻轻将纸张铺开,正欲挥毫间,却不知怎的,一阵难以抗拒的睡意莫名袭来,竟不由自主地趴在桌上,不省人事。

当陈彦醒来时,已到了交卷的时候了。他揉了揉眼睛,发现坐在他身旁的老者早已经不知往何处去了。他拿起自己的考卷看了看,发现卷子里写满了工整的文字,细细品读之下,不由得赞叹良久。考卷上的文章气势雄浑,才气纵横,除了古代散文大家的经典之作,没有哪一篇文章能与之媲美。毫无疑问,凭借这篇文章,他定能夺魁。

号舍中的考生

怀着喜悦的心情,陈彦走出号舍。看到监考官,陈彦走上前去,问道:“有没有看到和我同号的一位老者?”

监考官闻言一头雾水,以为陈彦在恶作剧,敷衍道:“早就走了。”见考官敷衍自己,陈彦不再询问,他心中好奇,自己与老者素昧平生,老者为何会帮自己考试呢?思来想去,陈彦找不到答案。

回到住处后,陈彦想起自己试卷上的那篇佳作,再次赞叹不已,他执笔构思,想将文章默写下来,可脑子竟是一片恍惚,连一个字都想不起来了。

第二天,陈彦参加第二场考试,他依照考场安排,走进另一个号舍,没想到又遇到了昨天的老者。老者笑着对陈彦说道:“后生,今天我俩又同号,看来老夫与你有缘!”

陈彦正想拜谢老者昨天的相助之恩,老者却急忙将他扶起,说道:“老夫命中亏欠公子几篇文章,理应偿还,公子又何必致谢呢?”

陈彦听不懂老者的话,正欲发问,老者却笑道:“公子,该睡觉了。”话刚说完,陈彦便再一次趴在桌上,昏沉睡去。

陈彦醒来时,老者再次消失不见,他的考卷上又写着一篇佳作。

第三天,陈彦参加第三场考试,不出意料,又看见了老者。此处不用多说,前两天的事依旧发生。

考试结束后,陈彦在南京城私底下打听老者的消息,得到的结果是:此次乡试,考生中并无须发皆白的老者。由于涉及怪异,陈彦不敢将自己的考场奇遇告知给其他人。

几天后,陈彦决定归乡,就在乘舟将欲行之时,岸上有一个人请求同行。陈彦向岸边望去,不禁喜形于色,来人正是那位老者。

乘舟将欲行

老者望见陈彦,拍掌大笑道:“老夫又一次碰到公子,看来我俩果真有宿缘。”陈彦开心地将老者邀请上船,再三向他致谢。看到老者没有携带行李,陈彦问其原因,老者只是淡淡地答道:“老夫孑然一身,不需要这些身外之物。”

陈彦问起他的名字,老者答道:“老夫姓孙名康节。”

陈彦又问起老者的家庭住址,老者没有直说而是道:“老夫的家就在前方,公子过两天就知道。”

陈彦对老者的文采与学识十分钦佩,终日与他讨论历代诗文。凡是陈彦提出的疑惑,老者总能详细解答,令陈彦直感拨云见日,茅塞顿开。

两天后,船只到达马鞍山,老者指着江边的一个村落,说道:“公子,那里就是我的家,老夫就先行告辞了。如果公子不嫌弃老夫家简陋的话,可以前去拜访。”

于是,陈彦先让老者上岸,自己则慢慢地走在他身后。进入村庄后,老者转身对陈彦说道:“公子你乐于助人,屡行善事,是一个受上天庇佑的福德之人。明年会试,公子必然会高中进士。”说完,老者突然健步如飞,迅捷如风,将陈彦远远甩在身后。陈彦奋起直追,可怎么都追不上。最后,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老者消失在草丛中。

陈彦茫然地看着草丛,彷徨无措。这时,一个中年村民正好经过,他看见陈彦,抑制不住满脸喜色,开心地说道:“想不到恩公会再次光临敝村。”

乡村

陈彦看了看眼前的中年村民,发觉他竟是之前向自己求助的孙得喜,便问道:“老兄知道孙康节先生家住何处吗?”

孙得喜闻言,大惊失色:“恩公说的莫非是我的叔叔?他讳雍字康节,一个多月前就已离世了。就是恩公之前慷慨解囊,让其入土为安的那位。”

听孙得喜如此说,陈彦万分惊讶,说道:“不……不可能!考试时,他和我同号舍;乘船返乡时,我一直陪在他身边。就在刚刚,我亲自送他上岸,又目睹他进村。他明明是一个活人……”话没说完,陈彦忽然想到老者身上的种种怪异,缓缓改口说道:“难不成,老先生真的是鬼?”

听完陈彦的叙述,孙得喜亦是十分惊讶,说道:“错不了,那老先生定是家叔的魂魄所化。”

见对方斩钉截铁,陈彦问道:“老兄为何如此确定。”

孙得喜答道:“恩公有所不知,家叔虽出身贫寒,但自幼天资聪慧,性喜读书,不到二十岁便已满腹经纶、学富五车,是本地有名的才子。他的长辈和好友们都说他以后必能高中,他也深以为然。谁料,他时运不济,直到须发皆白,仍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秀才。年迈的他只好将希望放在堂弟身上,谁曾想,到头来白发人送黑发人。堂弟亡故之后,家叔心如死灰,熬了几年后就离世了。”

白发人送黑发人

顿了一会儿,孙得喜继续说道:“就在叔叔下葬的当天晚上,我婶婶梦见了他。叔叔对婶婶说:'往后的日子你多保重,我现在要去南京报恩了。恩公心地善良,乐于助人,是个福泽绵长的义士。我此去一是让恩公中举,二是想借一借恩公的福气,证明我生前屡试不第乃是时运不济所致,而下是我的文章不如人。’恩公,你的遭遇与婶婶的梦相符,这何其神奇!”

陈彦听完,感慨良久。孙得喜又说道:“婶婶和堂弟妹一直感念恩公大德,每天都嘱咐我要在江边等候,她们希望我能再次遇到您,希望能亲自向您致谢。现在恩公既然再次光临敝村,何不到我叔叔家看一下。”

陈彦点头允诺,并请孙得喜带路,不久后,两人来到一座破旧的茅草屋前。孙得喜领着陈彦进去,只见大堂里悬着白帐,点着白烛,中间挂着一幅画像。孙得喜对陈彦说道:“桌上就是家叔的灵位。”陈彦看了看灵位,又看了看画像,发觉逝者的名讳与面容与老者无异。

孙得喜进入内房禀报,不久后,孙雍的妻子,儿媳,幼孙尽皆出来拜见。陈彦急忙将众人扶起,谦逊地说道:“你们不必感谢我,应该是我感谢你们才对。想不到我的举手之劳,竟能得到孙老先生如此厚重的回报。我不会忘记孙老先生的大恩大德,此次我若能中举,定会与你们共富贵。”

陈彦又向孙雍的灵位行了几个大礼,之后告辞而去。

陈彦到家后,南京的捷报传来:他高中第一名解元。明年,他进京参加会试,果然高中进士,被朝廷授予苏州太仓县令。

高中进士

陈彦当官后,时常接济孙雍的家人。他将孙雍的幼孙接到官署中,请名师指导读书,后来孙雍的孙子也高中进士,成了一位翰林。

后人有诗评论道:“三十金堪成进士,大慈悲获大便宜。吴中作令时存恤,无限深情互报施。”


后记:陈彦行善出于至诚,是以薄施而得厚报。人生在世,应如《易经》所说:“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

改编自《坐花志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民间故事:穷书生讨债不成,见牛渡劫,牛托梦:恩公要走大运了
民间故事:老汉救了青蛇,夜里梦到青衣老者,老者说,别盖那间房
雍陶詩《公子行》
民间故事:女子不想改嫁,哥嫂放火烧屋,老王:快跟我走
民间故事:老汉娶娇妻,娇妻却不敢就寝,老汉:别怕
民间故事:男子进山,见女子林中闪躲多次,他大喊一声喜获良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