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民间故事:丫鬟被小姐赎身嫁人,生儿育女,梦中母亲:你大难临头

清朝康熙年间,一个美丽的县郊小山村,住着幸福的一家三口,有个聪明可爱的小女孩阿璃,然而因为一个年轻气盛的道士的到来,一切被打破。

道士初次下山历练,以降妖除魔为己任,那日他来阿璃家讨杯水喝,忽然觉得阿璃家中有妖气,阿璃母亲早已吓得抱着阿璃躲进了屋里。

可是道士还是布下了法阵,说阿璃的母亲是一个狐妖幻化而成,她虽然没有伤害自己的丈夫,也生了阿璃,并且贤良淑德,但人妖殊途,被收了内丹。

尽管阿璃苦苦哀求,但道士执意如此,等阿璃父亲得知娘子已死,悲愤交加,郁郁而终,阿璃始终觉得是道士用了妖术,母亲不是狐妖,若有机会定还母亲清白。

可怜的小阿璃痛失双亲,好在他的叔叔婶婶心疼她,将她收养,阿璃从小乖巧懂事,帮叔叔婶婶干活,和堂兄堂妹相处融洽,被叔叔婶婶当做亲生女儿一样照顾。

阿璃十二岁那年,已经出落的亭亭玉立,活泼可爱,怎奈那年是大旱之年,一家人饥饿难耐,阿璃瞒着家人,跑去县城卖身,被镇上富户王举人用十两银子买下。

王举人见阿璃聪明乖巧,模样俊俏,就将阿璃买回去给十三岁的女儿阿珠当丫鬟,阿璃和阿珠一见如故,情同姐妹,常同寝同食。

转眼几年过去,阿璃的叔叔婶婶躲过一劫,但他们每每想起阿璃,无不痛心疾首,不过听说阿璃过得很好,他们也就宽心了。

有一天,王举人家对面搬进了一个书生,名唤刘丛进,虽然家境一般,但他是个秀才,一表人才,学识渊博,带着自己的父母,立志要博取功名,光宗耀祖。

阿璃对书生一家很好奇,就借口和邻居打招呼,几天下来,她发现书生吃的是粥和咸菜,但给自己父母吃的是肉和米饭,另外他的父亲瘫痪在床。

书生只要听到父亲的咳嗽,他去照顾父亲,背着父亲去后面方便,然后又背回来,让他躺着休息,他父亲总是感慨,自己拖累了家里,可书生说百善孝为先。

饭后,书生母亲要洗碗筷,书生说他来,让母亲休息,而他母亲开始纺纱刺绣,这是他们家主要的收入来源,书生收拾完碗筷,继续苦读。

而书生基本不和阿璃多说话,阿璃通过暗暗觉得,很佩服书生,觉得他将来必定前途无量,阿璃就把这个事情告诉了小姐阿珠,阿珠也很感慨。

阿珠说:“小姐,你美若天仙,如果你的夫婿可以任由你挑选,只是你对未来夫婿有什么期望呢?”

阿珠红着脸说:“阿璃,你说什么呢,婚姻大事,向来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哪能由我作主?不过,我希望我的夫婿未必要富贵之家,但要孝顺,上进,疼我。”

阿璃笑了笑说:“承蒙小姐不弃,你待我情同姐妹,我觉得书生刘丛进是个绝佳人选,他就是孝顺,上进,心无杂念,若将来金榜题名,你们举案齐眉,那就太好了。”

阿珠红着脸说:“阿璃,你取笑我了,那书生我曾悄悄见过,他的事情你也和我说过,我虽然中意与他,可是他家境贫寒,父亲瘫痪在床,我的父母肯定不会同意的。”

阿璃说:“小姐,何出此言?老爷是饱读诗书的人,夫人性格温和,只要你愿意,想必他们不会拒绝的,如果你愿意,我来和书生说,让他来提亲。”

阿珠害羞地点了点头,阿璃让阿珠拿出自己绣的手帕,说是用作定情信物,去找书生的母亲说这件事,书生的母亲听过之后,大为震惊。

她连忙说:“阿珠是举人千金,她家底殷实,我们真是高攀不起啊,我只盼着我儿子能博取功名,有个一官半职,光宗耀祖就可以了,使不得啊。”

阿璃说:“大娘何出此言?阿进公子,一表人才,文采斐然,孝顺懂事,礼数有加,将来定然前途无量,我家小姐对他仰慕已久,我还带来了小姐的定情信物,你只要找媒婆来提亲,这事肯定能成。”

刘丛进知道此事后,对母亲说:“娘,阿珠小姐,貌若天仙,我的同窗好友,都曾向我提起,有许多人去提亲,可都被拒绝,我对阿珠也是仰慕已久,还请母亲大人去提亲,即便不成,也不算什么羞辱。”

次日,书生母亲来提亲,阿珠父母闻听此言,很不高兴,阿珠母亲说:“刘公子固然不错,可是我家女人在家从未让她受过一点委屈,吃过一点苦,难不成嫁过去当丫鬟吗?”

阿珠母亲将此事告诉丈夫,王举人听后笑道:“真是荒唐,那个酸腐书生,竟然想迎娶我的宝贝女儿阿珠,正是痴心妄想,想必阿珠也是这么认为的。”

他们就把阿珠叫来问问,结果阿珠说自己愿意,王举人怒道:“岂有此理,等我中了进士,就要为官一方,我希望你的婚姻对我有帮助,才没有答应那些提亲的,你竟然想嫁给那个穷书生?”

她还说:“爹爹,母亲,你们常和我说,婚姻大事,我自己可以作主,让我选如意郎君的,为何现在反悔了呢?”

王举人又说:“你别再说了,我和你娘是断然不会同意的,过几日我就要参加会试,不要为了这个事情来烦扰我,夫人,你怎么管教的女儿?这些日莫要让她出门。”

阿珠刚想反驳几句,王举人又说道:“珠儿,你平日里乖巧懂事,知书达理,为何现在要顶撞为父?想必是阿璃这个丫头在你跟前说过什么吧?阿璃,你若再在小姐跟前说什么,我便把你给卖咯。”

阿珠无奈退下,旁边的阿璃没想到会是这种结果,她本想说几句,但怕把事情闹得更僵,说不定王老爷真把自己给卖了,她只好跟着阿珠去了闺房,安慰痛哭落泪的阿珠。

阿璃她劝阿珠要争取自己的幸福,阿珠说:“算了,我父母的脾气我知道,书生虽好,但毕竟前途未卜,父母也是为了我好,我怎好顶撞他们呢?以后别再提了。”

阿璃觉得这件事情办砸了,自责不已,另外书生被拒后,心情低落,阿璃心怀愧疚,就经常过去帮他照顾书生的父母,好在书生几日后,又奋发读书。

那日,阿璃见老爷去参加会试,夫人虽然反对阿珠和书生在一起,但没有老爷那么严厉,她就又跟阿珠提起了书生的事情。

阿珠叹了口气说:“算了,事情已经过去了,上次我就让你莫要提了,我看你经常去他家里,莫非你喜欢书生吗?如果你喜欢他的话,我愿意成全你们。”

阿璃害羞地说:“小姐,你取笑我了,我是个卖身的丫鬟,只想伺候你一辈子,怎敢奢想婚姻之事,我之所以去看书生,是因为我没把事情办好,心中有愧才去的。”

阿珠说:“我知道你也是一片好心,我不怪你,你若真的喜欢书生,我求爹爹将卖身契还给你,他若要钱,我可以帮你凑一些,如果书生喜欢你,他也会帮你凑的。”

阿璃害羞地低下头,搓着衣角,不知道说什么好,忽然说:“小姐,你渴了吧,我去给你倒杯水来。”

有了阿珠的这番话,从未想过自己未来的阿璃,看到了希望,动了春心,回想在书生家里的那些日子,虽然自己很辛苦,但比在农村时好了需多。

另外,书生的爹娘对她也很好,她自幼无父无母,在书生家里,仿佛有了家的感觉。尽管他也知道,书生仰慕的是小姐阿珠,但是自己的幸福还需要自己主动来争取。

那晚,阿璃去书生家,帮着照顾他的父母,收拾屋子,然后去到书生的桌前,替他挑灯芯,研磨,满脸通红,久久不忍离去。

书生见状说:“阿璃姑娘,你今天不舒服吗?你还是早点回去歇息吧,谢谢你经常来我家帮我,虽然你家小姐对你情同姐妹,但毕竟主仆有别,不好如此啊。”

听到这里,阿璃仿佛被人泼了一盆凉水,因为在书生的眼里,她只是个丫鬟而已,不过,她想了想,既然如此,还不如说出来,长痛不如短痛,被拒绝也就罢了。

阿璃鼓起勇气说:“公子,自从伯母提亲被拒后,我心有愧疚,常来帮你,公子你品行正直,孝顺上进,你若不嫌弃我是个丫鬟,我愿和你修百年之好。”

书生大惊,连忙说:“阿璃姑娘,我刚才的话并非嫌弃你的意思,我知道我和阿珠无缘无份,若我能娶到阿璃姑娘,我求之不得,只是我家没那么多银子来赎你啊。”

阿璃长出一口气,说道:“公子既然有心,我家小姐答应凑钱给我,我也攒了一些......”

书生打断阿璃的话说道:“阿璃何出此言?既然你家小姐善良,答应出钱,剩下的自然有我来想办法,怎好动用你辛辛苦苦攒的钱呢?明日我便我我父母说这事。”

阿璃点了点头,高高兴兴地回去了,阿珠也替她高兴,说:“这太好了,等爹爹回来,就跟爹爹和母亲说这个事情,毕竟爹爹才是一家之主。”

几个月后,王举人进士及第,在他老师的推荐下,委任一方县令,阿珠见爹爹春风得意,神采奕奕。

阿珠说道:“爹爹,孩儿给您道喜了,不日我们将随你远赴外地,阿璃与我相处多年,事事周全,我与她情同姐妹,我想求您让她恢复自由身,好许配人家。”

王进士一听,皱了皱眉头,很不高兴地说:“不行,我有一个好友,他见过阿璃,甚是喜欢,说想让阿璃嫁过去做妾氏,尽管如此,总比她嫁给清苦人家的好啊。”

阿璃在一旁听到这番话,他知道老爷说的那个是个年近六十的老者,她连忙跪倒在地,磕头如捣蒜,苦苦哀求。

阿珠连忙说:“爹爹,那日对面的书生来提亲,您不同意,我都依你了,这次就成全女儿的心愿吧,爹爹,女儿求你了。”

王进士想了想说:“今天为父高兴,未免扫兴,就随了你的心意,再说我那好友就要告老还乡了,对我也没什么帮助,不过想阿璃赎身也可以,要二十两银子。”

王夫人平时也非常喜欢阿璃,连忙打圆场说道:“老爷,你也是饱读诗书之人,不日就要赴任,何必为了这点银子而计较呢,传出去也影响你的名声啊。”

王进士点了点头说:“夫人所言极是,不过十两银子总是要的,这事就这么定了,不要再多说了,我还要去拜会我的恩师,以表感谢,对了阿珠,你给阿璃寻了那个人家?”

阿珠没敢隐瞒,就说了是对面的书生,王进士一听,哈哈大笑:“如此甚好,想那酸腐书生,还妄想与我家结亲,痴心妄想,他只配娶一个丫鬟,哈哈。”

即便如此,阿璃还是连忙磕头谢恩,喜极而泣,因为如果主人不同意,即便有钱,也无法获取自由,阿珠替她凑了六两银子,阿璃自己有二两银子。

阿璃高高兴兴地去把事情和书生家说了,书生刚想说话,他母亲说道:“进儿,你能娶到阿璃这么孝顺懂事的姑娘,是你的福分,我们怎么能让阿璃自己出钱?我和你爹手里还有点碎银,再变卖些东西就够了。”

书生连连点头,忙说他也是这个意思,阿璃和书生成婚,与阿珠惜别,泪珠涟涟,二人义结金兰,姐妹相称。

阿璃说:“姐姐大恩大德,没齿难忘,他日若有用得着我的地方,即便粉身碎骨,倾尽所有,也在所不惜,若违誓言,天打五雷轰。”

阿璃与书生结婚后,更加方便照顾公公婆婆,两位老人高兴地合不拢嘴,她公公在阿璃的精心照顾下,竟然可以下床,拄着拐杖走动。

阿璃和婆婆一起纺纱刺绣,家里的日子好了起来,书生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更加发奋苦读,后来,阿璃为生下一儿一女,而书生先中举人,后进士及第,被委任县令。

刘县令为人正直,刚正不阿,为官清廉,后被擢升为知州,他和阿璃夫妻感情深厚,相敬如宾,恩爱有加,可是接下来发生的一件事情,又将一切打破。

阿璃见自己的日子稳定下来之后,思念自己的母亲,正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那晚,阿璃梦见她母亲哭诉道:“璃儿,娘亲好想你,为娘确实是狐,不过我们是狐仙一族,当年你父亲上山砍柴救了我,为了报恩,我放弃修行,与他成婚。

我有违天道,被道士擒获,这一切都是我贪恋红尘,咎由自取,你虽然是正常的女人,但毕竟是为娘所生,你若不及早抽身,恐大难临头,危及你的相公和孩儿啊。”

醒来之后,阿璃觉得不可思议,就把这个事情和相公刘知州说了,刘知州安慰阿璃说:“梦中之事,未必可信,想必是你近日思念你的母亲,还有你的父亲,我本想陪你去你老家一趟,怎奈我公务缠身。

尽管这些年,你给叔叔婶婶捎去钱财,但我觉得你还是回趟老家,祭拜父母,当面报答你叔叔婶婶的养育之恩,您说呢,夫人?”

次日,因为回乡之路,舟车劳顿,她不想孩儿受苦,独自一人由丫鬟仆人陪着返乡,叩谢叔叔婶婶的养育之恩。

婶婶感慨道:“璃儿,你来我家时,家中贫寒,没有让你享福,反而你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帮助我们做事,逢大旱之年,你一声不吭去卖身救我们,这些年没少资助我们,要说感谢,是我们全家感谢你才对啊。”

阿璃祭拜完父母,辞别叔叔婶婶,没有回家,去了打听到的道士所在的道观,她想把母亲的内丹取回,留在身边有个念想。

刚到道观门口,一位白发道长迎了过来说:“无量天尊,居士,你到底还是来了啊。”

阿璃说明来意,道长说:“万万不可,我徒儿年轻气盛,好坏不分善恶不明,四处降妖,结果不幸殒命,内丹你无能力保管,若被妖物拿去增加修为,会祸乱人间啊。”

阿璃苦苦哀求,道长又说:“你身上也有妖气,只是常人难以识别,你虽然现在一切顺遂,但你恐怕会重蹈你母亲的覆辙,他日你有难,你母亲的内丹或有用途。”

阿璃见道长态度坚决,她出来的日子已久,想念相公,思念孩儿,便告辞回去,一路上,阿璃都在想道长和母亲梦中所述,忧心忡忡,忽然觉得疲惫不堪。

刚到府门口,有丫鬟急匆匆地跑了过来说:“夫人,大事不好,您刚走,少爷就重病,卧床不起,药石不灵,老爷和老太爷,老夫人都痛心不已啊。”

阿璃匆忙回屋,看着奄奄一息,病入膏肓的儿子,恸哭不止,正在她不知所措之时,有人通报,有位道长求见,阿璃一看竟然是她在道观中见到的那位。

道长来看阿璃的儿子,又看了看阿璃的女儿,让阿璃屏退旁人,他对阿璃叹道:“居士,所幸你的一双儿女气息纯净,只是你儿子的病恐难以康复啊。”

阿璃跪求道长,道长又叹了一口气说:“我既然来此,就是为你消灾解难而来,只是方法过于残忍啊。”

阿璃说:“我愿意为儿子付出一切。”

道长说:“你付出一切也无用,那日我和你说,你母亲的内丹可帮你解难,这也许是定数,只需将内丹注入你儿子的体内,你儿子可以康复,只是你母亲从此消失。”

阿璃左右为难,只见道长拿出内丹,施法之后,只见内丹上面,出现了她母亲的影子。

她母亲说道:“璃儿,莫要犹豫和不忍,这是我求道长这么做的,这是我的命,如果能救回我的外孙,让你尽早抽身,即便我消失也值得,道长,求你施法吧。”

道长施法,内丹进入阿璃儿子的体力,阿璃儿子苏醒,阿璃哭得肝肠寸断,生的是自己的儿子,消失的是自己的母亲,何其残忍啊。

道长临走时说:“居士,若你肯抽身,我可助你得道成仙。”

接下来的日子,阿璃更加忧心忡忡,偏偏此时相公办错事,被上级责罚,阿璃觉得母亲和道长所说非虚,萌生去意,只是舍不得自己的相公,公公婆婆,还有儿子和女儿。

那日,忽然阿珠家中的老仆人来访,只见他老泪纵横地说:“阿璃小姐,自阿珠小姐和你一别之后,只有书信来往,并未见面,阿珠小姐随我家老爷赴任后。

老爷将她嫁给知府大人的公子做了妾氏,可是他简直不是人,对阿珠小姐非打即骂,后来阿珠小姐顶撞几句,竟然被他休了,后来知府大人犯事被判极刑。

我家老爷也受到牵连,没收家产,被打五十大板,我家老爷觉得前途尽毁,加上被打,郁郁而终,我家夫人也随他去了,现在阿珠小姐要卖身葬父母啊。

我思来想去,只有阿璃小姐你可以帮她,所以才赶过来求你,那日你和小姐分别,你曾发誓为阿珠小姐肝脑涂地的啊。”

阿璃大惊失色,接二连三的事情,让她疲惫不堪,她想起和姐姐阿珠临别时说过,'倾尽所有,在所不惜’的誓言,即便不说,阿珠对自己有恩,也不能不管。

此时阿璃已经有病在身,但她赶紧差人去帮阿珠料理后事,将阿珠接了过来,二人相见,抱头痛哭不止,阿璃见相公见到阿珠,也心有怜惜。

那晚,她问相公道:“当年,你就仰慕阿珠姐姐,如今她有难,恐没有别的去处,既然如此,我不介意你娶她为妾氏。”

刘知州说:“娘子,此事万万不可啊,我们将她留在府中好好照顾便是,不过,不过你若真的愿意,我倒是可以成全你的心愿。”

阿璃淡然一笑说:“如此甚好。”

刘知州迎娶阿璃那晚,阿璃不辞而别,留了一封书信给刘知州和阿珠。

信中大意是:“想我自幼无父无母,蒙我叔叔婶婶照顾,得以长大成人,后为了报恩,自卖己身,幸遇阿珠姐姐收留。

阿珠待我情同姐妹,又因我办事不利,没能成全你们二人,后来阿珠姐姐替我求情,凑钱,我得已赎身,嫁于刘府,享荣华富贵,天伦之乐,荣幸之至。

阿珠姐姐有难,我按誓言报恩,今日一别,恐后会无期,恳请阿朱姐姐念在我们主仆之情,姐妹之义,照顾好刘知州,替我照顾好我那一双孩儿。

我乃狐族之后,母亲因贪恋尘世,为我香消玉殒,劝我抽身离去,我本不想离去,但不忍祸及家人,此我命数,看来我的一切皆为姐姐准备,莫念,莫寻,恳切。”

后来,阿璃重回狐族,得道成仙,而书生和阿珠留在人间。

(故事完)

声明:本故事旨在传承民间艺术,劝人为善弃恶,弘扬传统美德,与封建迷信无关,谢谢阅读,欢迎点赞评论。

笔者说:

生老病死,爱恨别离,阿璃成仙之路可谓曲折,但有三点她始终秉持,一是心地善良,二是知恩不报,三是顾念家人。

对于阿璃的选择,您有何感想?欢迎留言讨论,谢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红尘叹:人间依然喧嚣,只是这黑夜中又多了一个未眠人
灼灼桃花
桃花劫
民间故事:女子被迫成婚,洞房夜新郎猝死,道士:她丈夫在十里外
古今传奇:书生借宿老妇家,醒来后失去童子身,老妇:我是在帮你
民间故事:落魄书生借宿到员外家里,他家半年不开的牡丹竟然开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