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民国奇案:栽赃诬陷命案

某县的黄菊秋,对待母亲特别孝顺。他的妻子周氏也很贤慧。

但是他母亲性情苛刻,尽管他们夫妻二人百般孝顺,仍不能得到母亲的欢心。

菊秋家有一个婢女,聪明狡猾,善于体察主人的意图,深得菊秋母亲的喜爱,说菊秋夫妇不如她。

有一天,周氏回娘家去了,家中只有菊秋、母亲和婢女三人。

早晨起来,菊秋喊母亲吃饭,母亲没有应声,他以为母亲睡得正香,不敢惊动,所以没有再叫。

快中午了,母亲仍未起来,菊秋心中疑惑,便到母亲的房内看望,只见母亲直挺挺地躺在床上,上前一摸,身体已经冰凉了。

菊秋见母亲已死,心中万分悲痛,抚尸大哭。

婢女听到哭声,也走进了母亲的房间,大哭起来。

邻居们闻声赶来,都惊叹不已。

菊秋的舅舅钱某得到讣告,急忙赶到菊秋家里,察看尸体后,认为是中毒而死。

他问菊秋说:“有外人来你家吗?”菊秋说:“没有。”

钱某说:“这一定是婢女干的,不能不告官。”于是告到了县署。

县令孙某闻报后,亲自下乡勘验,确认菊秋的母亲是因毒身亡,他得知当天没有外人进入死者的房间后,也认定婢女是投毒致死人命的凶手。

差役们把婢女带到县署,婢女死不承认,大呼冤枉。

县令大怒,命令差役残酷地拷打她。婢女经不起拷打,就招认了。

不久,有人到县署投状控告菊秋,诉状中有“菊秋不得母亲欢心,害死了母亲,加罪于婢,意图泄愤”等语。诉状的最后还写道:“菊秋室中当有证物可检。”

县令命令把告状的人叫进来,原来告状的人是菊秋的从弟某甲。

县令深知菊秋对待母亲特别孝顺,认为他不会毒死母亲,但既然有人告他,也只好把他传到县署。

同时又派差役到菊秋室中搜查,结果在菊秋的箱子里果然一包毒药。

差役又询问菊秋家的各位邻居,也确实有“母亲喜爱婢女,不喜爱儿子”的说法。县令得知了这些情况,便传菊秋到堂听审。

正县令对菊秋说“杀死母亲,是大逆不道,而你竟然做下了。犯了这种罪,不但你本人凌迟处死,而且还要连累你的家族,我不忍心兴此大狱,想为你出一个计策。你要把实话告诉我,好让我心中有数。”

菊秋仰天大哭说:“冤枉啊!母亲是我的母亲,我对她有什么仇恨?即使母亲有不是,和颜悦色地劝劝她也就够了,怎能忍心杀死她呢?现在母亲既然已经惨死,我也不愿意独自活下去了,是杀是剐完全由您决定,只是希望不要连累别人。”

县令觉得他说得有道理,对于谁是凶手,心里更没有底了,只好把菊秋和婢女关在狱中,而派精干的差役出去侦查。

不久,武昌起义爆发,清帝退位,国内押在狱中的囚犯按例应当大赦。

这时任该县知事的是刘楚香,他在前清光绪年间曾任江苏某县县令,精察明断,有刘青天的美称。

他认为菊秋的案子不关政治,不在大赦之列,但也认为菊秋冤枉,心想:儿子即使品行不好,也不至于杀死母亲,何况还是孝子呢?投毒以后,消灭痕迹还惟恐不及,怎能还把毒药放在箱子里,给人留下把柄?那个某甲又怎么知道菊秋的房子里必然有证物?……他考虑了很久,终于想出了一个计策。

他命令差役到菊秋所住的村庄里去请一位老妇,扬言说:“这位老妇是活佛,能够知道人们的冤枉,我要问她。”全村的人听到这个消息都大吃一惊。

老妇来署后,知事喝退众人,单独同她谈话,但只是询问她别的事情,并没有涉及菊秋的案子。

谈完后请老妇回去,第二天又请老妇来谈话。谈完后又请老妇回去,第三天再请老妇来……像这样一共谈了十多次。老妇每次回村时,知事都派人暗暗地跟在她的后边。

知事对跟踪的人说:“如果见到每次都絮絮叨叨向老妇询问谈话内容的人,就立刻把他抓来。”

有一天,那位跟踪老妇的人果然把一个人抓到了县署,这个人就是菊秋的从弟某甲。

知事大声喝斥说:“杀人的凶手就是你!你还诬陷他人杀人吗?”某甲连声喊冤。

知事说:“不向你证明,你 必然不服,我问你,毒药在菊秋的房中,你是怎么知道的?显然是你栽赃陷害。不关你的事而替别人诉冤,是你有所企图;不告别人而告死者的儿子,是你对他有仇恨,事实就是这样,你还有什么话说?”

某甲面色苍白,说不出话来。在知事的威慑下,他被迫供出了实情。

当初,某甲曾调戏菊秋的婢女,婢女没有拒绝,二人就勾搭成奸。有一次二人行奸时被菊秋撞见。

菊秋因母亲喜爱婢女,没有声张,只是加强了防范。某甲痛恨菊秋,把毒药放在饼中,想把这些饼送给菊秋吃,以便毒死他。

他在送饼时正好遇到了菊秋的母亲,于是把饼交给了她,对她说“哥哥喜欢吃这种饼,我在市上买了几个,请您把这些饼送给哥哥。”

母亲这时正饿,没有把饼给了儿子,而是自己吃了,吃完后觉得腹内痛疼,就关门躺在床上,到夜里就死了。某甲得知菊秋母亲死去的消息极为恐惧,急忙把剩下的毒药偷偷地放到菊秋的箱子里,后来见婢女获罪,便到县署呈递诉状,诬陷菊秋,没有想到诬陷不成反倒暴露了自己。

知事问清口供后,释放了菊秋,把某甲判了罪。

婢女没有与某甲同谋毒母亲,痛斥一顿就释放了。

有人问知事:“怎么知道某甲是凶手?”

知事说:“这事单,我把老妇作为活佛是幌子,凶手因为心虚怕泄露,所以每次总是向老妇询问谈话的内容。如事不关己,能这样不厌其劳吗?”众人听后佩服不已,都称赞知事料事如神。

编译自庄病骸《民国百大奇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清代奇案:母亲家中身亡,孝子被判死刑,知事妙计擒凶,揭穿谜底
瓜田里的悄悄话(图)
民间故事‖县令审石头
清代志怪故事:老妇人为救人自污清白,命该冻饿而死终得好报
白话聊斋——张鸿渐(料得书生事不成,逃出张禄姓名更)
民间故事:书生借宿,老妇只给了一捆干草,女主人见后以身相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