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赵氏孤儿,一个写在正史上的假故事,真相比故事更加离奇

春秋战国时期。北方的春秋五霸之一的晋国,有一个大臣叫赵盾。赵盾是晋国的重臣,且曾执掌晋国朝政。因此被另一个大臣屠岸贾记恨。于是,屠岸贾在有一天得宠于晋景公时,他认为斩杀赵盾的时间来了。可是,此时赵盾已死。于是,他向晋景公还有朝中的其他大臣建议要杀掉赵盾的家人,以惩赵盾之前犯的罪(权臣擅权)。

此时,曾经是赵氏家臣的韩厥反对屠岸贾的行动,并提前向赵盾之子赵朔报告,让赵朔赶紧逃亡。赵朔不愿意就这样不明不白的逃亡。他认为自家忠心为晋。将来晋国国君一定会还以清白。于是请求韩厥帮忙,只要不让赵氏绝嗣就行,韩厥答应。

后来屠岸贾不请示国君而私自带领诸将攻打赵氏于下宫,屠杀赵朔、赵同、赵括、赵婴齐等,尽灭赵宗。

但唯独有一人逃了,那就是已经怀孕的赵朔的妻子赵庄姬。赵庄姬本是晋成公的姐姐,晋景公的姑姑。凭着王室的身份,暂时躲到了宫中,得以幸免。

赵家有个门客叫公孙杵臼,赵家灭亡,他逃了出来,决心为赵家做点什么。于是他来见赵朔的好友程婴,问他为什么朋友遇难,你无动于衷。

程婴说:'朔之妇有遗腹,若幸而男,吾奉之,即女也,吾徐死耳。'

程婴说,赵朔的妻子已经怀孕,如果生了男孩,我们就把他养大,以续赵氏血脉,如果不幸生女孩,那个时候,你我践行同生共死之词亦不为晚。

这时程婴已抱定殉难的决心,但是把保全赵氏后代放在首位。于是二人心意相通,遂为救援赵氏后代结成生死之交。

很快的,赵庄姬生下了一个男孩,这个孩子叫赵武。但消息也被屠岸贾得知,屠岸贾带人到宫中搜索。赵庄姬把婴儿藏在裤子里面,祈祷婴儿不要啼哭,结果婴儿果然没有哭。躲过了搜捕。

但这不是万全之策,只要孩子还在赵庄姬射身边,总有一天会暴露。

为寻万全之策程婴找到公孙杵臼商量办法,公孙杵臼提出一个问题,个人一死难呢,还是扶持孤儿难?程婴回答,个人一死容易,扶持孤儿难。于是,公孙杵臼说出一个计划,请程婴看在赵朔对他的深情厚谊的份上,担当起扶持孤儿的艰难事业,杵臼自己则选择的是先去赴死。

程婴用自己的儿子(和赵武出生时间差不多)让公孙杵臼抱走,假装是赵氏孤儿赵武,自己则养了赵武假装是自己的儿子。

为了戏演得真实,程婴假装为了钱财,跑去报告屠岸贾,他知道公孙杵臼以及赵氏孤儿的下落。于是带着程婴捉到了公孙杵臼和那个婴儿。公孙杵臼见了程婴,装得义愤填膺,大骂他是无耻小人,既不能为朋友死难,还要出卖朋友的遗孤。然后大呼:'天乎! 天乎!赵氏孤儿何罪?'请求把他一个人杀了,让婴儿活下来。自然,公孙杵臼的要求未被答应(应允),他和那个婴儿都被杀了。

程婴和公孙杵臼的调包计成功,人们都以为赵氏已经完全灭绝,那些附和屠岸贾的人都很高兴,以为从此再不会有人找他们复仇。程婴背着卖友的恶名,忍辱偷生,设法把真正的赵氏孤儿带到了山里,隐姓埋名,抚养他成人。

15年后,晋景公忽然心血来潮,觉得当年屠杀赵氏好像有点做得过绝了。这时,又想起来说是要给赵氏续嗣。知情人韩厥利用机会,劝说晋景公勿绝赵氏宗祀。同时,他告诉了晋景公真相,韩厥提起程婴保护的赵氏孤儿。于是孤儿被召入宫中。孤儿此时已是少年,景公命赵武见群臣,宣布为赵氏之后,并使复位,重为晋国大族,列为卿士。程婴、赵武带人攻杀屠岸贾,诛其全族。

赵武20岁那年,举行冠礼,标志着进入成年。程婴觉得自己已经完成夙愿,就与赵武等人告别,要实现他殉难的初衷,以及了却对公孙杵臼早死的歉疚心情。他其实也是以一死表明心迹,证明自己苟活于世,决没有丝毫为个人考虑的意思。赵武啼泣顿首劝阻,终不济事,程婴还是自杀了。

这个故事描写了一个忠臣家族是如何延续的,也描写了两个人为了朋友舍身赴死的场景。实在是让人感动,感动得一塌糊涂。故事曲折悠扬,紧张刺激,高潮迭起又反转不断。迷中迷,计中计,碟中碟,无间道等事迹在这个故事里都有出现。简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电影素材。

这个故事被写在“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的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正史《史记》里。随着《史记》的传播。这个故事被更多的人知道并传颂。

这个故事在唐宋以后反复地被文人提及,诗,词,曲不断涌现歌颂程婴的美德。还有评书,戏曲等对这个故事一遍又一遍地演绎着。让这个故事传到了中华大地的每一个角落。现代的戏曲中,各大曲种,什么京剧,豫剧,河北梆子,晋剧,越剧,潮剧等等(中华曲种太多,未能提及的曲种歌迷,请见谅),该剧都是传统曲目。

南宋皇帝宋理宗在听到这个故事后,感动得一塌糊涂,还给程婴封了个忠济王!

这个故事是写在《史记》里的,《史记》啊,中华历史上的第一部正史啊,这能有假吗?还有,司马迁做为传承了几十辈的史官,严肃认真,秉持史学家的公正严谨的态度在写东西,你敢随便怀疑这个事情的真实性吗?

后来的《邢台县志》,地方志里,也记载:'赵孤庄在城西北二十五里,为程婴匿赵武处。'看来这个事情是真的了吧。

但是,就是这么巧,司马迁就是生编了一个这样的故事!

首先,屠岸贾这么一个能灭赵氏家族的权臣,在史记中,仅出现了这么一回,其他的地方,竟然完全没有出现。屠岸贾的先人有谁,竟然完全不知道,凭空出现。然后又被灭族消失。

其次,在孔子所著的《春秋》这部书以及为《春秋》写的注解《春秋左传》里,后来经过梳理,发现了另一个颠覆了想象力的真实,真实的故事让人跌破眼镜,也见识了古人的真性情。

真实的故事是这样的。

晋国大夫赵盾,是赵同、赵括(此赵括并非长平之战那个纸上谈兵的赵括,不要混)、赵婴齐同父异母的兄长。孟姬(即赵武之母赵庄姬)下嫁于赵盾之子赵朔,赵朔死后谥为庄,故称赵庄姬。

而赵氏灭门惨案的重要因因,其实是一件发生在赵氏家族内部的丑闻—— 赵庄姬与赵婴齐有奸情(叔叔与侄媳妇乱伦,当然了,应该是赵朔死后发生的,严格的来说,在那个年代,这个事不是大事,并且正常的不能再正常了)。

但是,不想事情败露。然后赵婴齐就被赵同、赵括兄弟逐出晋国。赵庄姬因此怀恨在心,在晋景公面前诬陷赵氏说,“赵同、赵括将要作乱”。与此同时,与赵氏家族早有矛盾的栾氏、郤氏家族趁机出面为赵庄姬作证。于是,晋国国君下令诛杀了赵同、赵括,并灭其族,赵氏封邑改封给大夫祁奚。

屠岸贾?完全是个假的,历史上就没有这个人!

当时,赵武跟着赵庄姬住在晋景公宫里。完全没受影响,舒服的很!

赵氏被灭族后不久呢,曾受赵盾养育之恩的韩厥对晋景公谈起赵衰、赵盾的功绩,称如果他们这样的人都没有后人祭祀,谁还愿意为国家效力。

于是晋景公想了想,当初灭赵氏也确实是有一点过分了,于是复立赵武为赵氏后嗣,恢复了赵氏的爵位和封邑。

而赵武呢,后来又被晋厉公用来削弱其他公卿的势力,于是提不断提拨。最后赵氏家族重新崛起,又一次成了晋公的权臣。并于战国初期,和魏,韩两家公卿瓜分了晋国,变成了战国时期赵,魏,韩三国。这三国也是战国时期的七雄之一。

赵氏被灭门,赵庄姬的奸情是主要原因吗,不是,这种小破事,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诱因罢了。除了赵庄姬的诬告外,更主要的原因是赵家的权力过盛,被晋国国君忌惮。借这一次诬告,以灭赵氏过于的权力。而赵武后来的再次崛起,也不是晋国国君有多良心,同样也是为了制衡其他大臣所使用的一种手段。春秋战国时期,权力的游戏,就已经在我们的祖先那,玩了个遍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历史上的庄姬怎么死的? 庄姬最爱的男人是谁?
赵氏孤儿的真相,一场由偷情而引起的灭门惨案
赵氏孤儿(元代纪君祥创作杂剧)
《史记》中记载的“赵氏孤儿”
十八赵氏孤儿真相
《史记》为什么会有两个版本的“赵氏孤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