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只有胃不好的人才明白一个很简单很简单的道理

文小叔说  让中医更美更有趣更贴近生活

人在江湖漂,哪儿有没胃痛过的?

有时吃饱了胃痛,

有时饿狠了胃痛,

有时候太累了胃痛,

有时笑抽了也胃痛

……

胃痛,对许多人来说并不陌生。有时忍一忍,吃片药就过去了,似乎不是什么大问题,但这样真的可以吗?

很多人把胃痛不当回事,熬着熬着就成缠绵痴情的“老胃病”了!就是那种治一治好一点,时不时又犯了的那种老顽固~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困扰老中青三代的“大杀器”:我胃痛犯了!

我这个到底是不是胃痛?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指上腹部近心窝处疼痛的疾病。大多数患者会表现为剑突下,上腹部,或者左上腹部隐痛、不适,伴有上腹胀、早饱、嗳气、恶心、反酸、烧心等消化不良等症状。

而且大多是遇到了诱发因素,就会加重,比如:饮食不洁、过饱、过凉、生气、劳累、感受外邪等导致胃的气机阻滞,胃失和降而成。

不要被假胃痛骗了

很多人就诊时会说自己“胃痛”,其实不一定是胃痛,也许是临近器官,因为脏腑定位模糊,很多人只是习惯性说肚子痛,又说不清楚具体哪里痛。

皮肤就不一样了,它的末梢感觉相当精准,在黑暗中,我们被蚊子咬,不需要开灯,我们也能准确找到痛的地方去挠挠止痒。

但胃(内脏)不是,我们的感受和语言很难描绘清楚。

所以对待“胃痛”时,要慎重,专业的事交给医生去做,千万不要随便吃胃痛药,只有搞清楚原因,确定病因,才能对症治疗。



胃痛究竟是怎么来的?
“胃病终于好了,来,喝一杯庆祝下。我勒个去,疼死了!”
易复发也是慢性胃炎的一大特点。你只要敢作,慢性胃炎就敢回来。
病从口入,这话一点也不假,现在大家生活条件都变好了,胃肠处在高负荷状态下,高油、高蛋白、高糖,且晚餐又是聚会最多选择时段……
每天你虽然下班了,甚至你睡觉了,可脾胃还没有下班,它得加班加点给你去消化你晚上的饕餮大餐。
正如《医学正传·胃脘痛》说:“致病之由,多由纵恣口腹,喜好辛酸,恣饮热酒煎煿,复餐寒凉生冷,朝伤暮损,日积月深……故胃脘疼痛。”
老话说:宁留三分饥,也不十分饱。
这句话真良言也,如果你每顿只吃七分饱,人身体轻快精神;如果每顿都吃得十分饱了,吃得肚子鼓鼓的,反而疲劳没劲,脾胃功能受损,久而久之,病就找上门来了。
身体的肠胃它不怕饿、不怕半饥半饱,就怕堵。你吃进去的汤、面、菜、果,都沤在胃里,胃就像个中央食堂一样,负责腐熟食物,把大的变小,硬的变软的,整个过程就像发酵一样,要想食物烂了、熟了,需要胃气的加持,西医把它叫酶。
如果胃的腐熟这个功能完不成任务,这些食物残渣停留的时间就变长了,该消化的没消化,该送走的没送走一样,胃里就塞车一样。
万病皆起于脾胃
金元四大家的李东垣先生写过一本《脾胃论》,通篇只讲一个道理,结果就红到了现在。他的书中有一句至理名言,在中医界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那就是: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
人出生后,生命过程的维持及其所需精气血津液等营养物质的生成,均依赖于脾胃运化所化生的水谷精微,所以“脾胃乃后天之本”的江湖地位,无人能撼。
张教授总结
张教授在《中医基础理论》里面给大家画了一个图,方便理解脾胃功能职责:
脾有脾阴和脾阳,脾气主升(向上),喜燥恶湿;
胃有胃阴和胃阳,胃气主降(向下),喜润恶燥。
我们吃的食物从口腔进入到胃里,初步消化腐熟后,变为食糜,下传到小肠,小肠中的食糜,在脾气作用下进一步消化后,将“清”的部分,上输给心、肺、头面,以濡养全身;“浊”的部分从二便排走。
胃和脾同属中焦,在身体的中部,而且五行皆为土,是我们人体的中焦枢纽站,是我们的能量方。
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说得就是脾胃这二个部门升降协调,才能共同完成——食物的消化吸收过程。
① 如果脾气虚弱,不能升清,则上不得精微之滋养,脏腑经络形体官窍失去濡养,人会头晕眼花、脸色不好、精神疲惫;
② 如果胃不降,中有浊气停滞,会有纳呆脘闷、胃脘胀满、便秘等;若胃气不降反而上逆,则出现恶心、呕吐、呃逆、嗳气、口臭等症。很多人以为口臭是口腔引起的,其实是胃里的食物停留过长,腐烂发出酸味,嘴里才有异味,这些都是身体自然的本能反应,告诉你别吃了,即使吃下去,它也没办法好好消化。
现在你们知道胃有多重要了吧,胃气是一身之气的来源,在临床治疗中,要特别注意“勿伤胃气”,不要轻易地损伤它了,否则受纳功能失常,百药难施。
所以健脾和胃的重点,就是保证脾升清,胃降浊,一升一降,一纳一运,相互协调相互辅助。
健脾和胃是一辈子的功课,能省好多事
怎么治呢?张教授在他的课程里,开了方子:脾和胃、止痛化瘀为了让大家学习更深入,我们写上基础克数,仅供大家参考:
党参9~12g、茯苓9~15g、炒白术6~10g、陈皮9~12g、半夏9~12g、鸡内金6~10g(有胃酸)、生山楂6~10g(无胃酸)、枳壳10~20g、炒蒲黄6~10g(包)、五灵脂9~15g(包)、元胡9~12g
注意:以下处方必须是专业医师开取,根据病情轻重程度、年龄、体重不同药量有加减,切不可私自使用。
我们来分析一下张教授的组方:我们还是把脾胃比作路上行驶的汽车,四君子汤就是给脾胃加油加气,增加行驶动力;鸡内金、生山楂给“汽车”减负,消食化积,减少行驶负担;五灵脂、炒蒲黄,相当于工具箱,随时修车——化瘀止痛,帮助汽车行驶更安全,性能更好。
健脾补气第一方:四君子汤
健脾补气药中的鼻祖,呵护国人脾胃上千年
为了防此方滋腻,故把甘草去掉了
〔 党参 〕把原方中人参换成了党参,为君药,党参更温和,不像人参那么峻猛,补血不滋腻,补气不过盛,所以是调理气血不足的良药;
〔 茯苓 〕利水渗湿,健脾,安神;
〔 炒白术 〕白术为臣药,健脾燥湿,炒白术则加强益气助运之力。
〔 陈皮 〕辛能散,苦能燥、能泻,温能补、能和。同补药则补,泻药则泻,升药则升,降药则降;
〔 半夏 燥湿痰,润肾燥,下逆气、宣通阴阳。
活血化瘀,消积食,增加胃的蠕动力
《景岳全书》人之饮食在胃,唯速化为贵……
〔 鸡内金 〕胃里反酸的话,用鸡内金,鸡内金本是鸡之脾胃,它是中医常用的消导药,有通的作用,能助脾胃,运化饮食,消磨淤积;
〔 生山楂 〕山楂大能克化饮食,特别能治疗肉食积滞,生山楂多食耗气,无食积者,不宜单独食用;
〔 枳壳 〕胃里气滞,需要增加胃的蠕动力,枳壳苦酸微寒,其功皆能破气,气行则痰行喘止,痞胀消。
止痛化瘀
脾胃虚弱是本,胃痛是标
标本合治,才能药到病除
〔 五灵脂、炒蒲黄 〕五灵脂甘温走肝,蒲黄辛平人肝。甘不伤脾,辛能散瘀。多用于瘀血内停,有痛感的时候,两者合用,活血祛瘀,散结止痛,直可以一笑置之,故名“失笑散”。
〔 元胡 〕疗气痛,最治血凝,腹中块结,脐疝痛。
失笑散来源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多用于:瘀血停滞、心腹剧痛,或产后恶露不行,或月经不调,少腹急痛等。
失笑散一出手,缓解疼痛,逐渐笑逐颜开
最后,三分治,七分养
调理脾胃病,调养跟用药须并行,三分治,七分养。养的繁体字是“養”,下面明晃晃的是“食”字,也就是说,养的核心就是饮食习惯。

怎么吃才符合”养“呢?一日三餐要定时定量,只吃七八分饱,吃时细嚼慢咽,食物嚼得越细,才能充分变成食糜状,这样会大大减少胃的负担,避免进食过烫、过冷和辛辣刺激性食物。
服药后怎么“养”呢?《张氏医通》上提到七分养的医嘱,非常值得推广。
“服药后,忌言语一二时,戒酒面生冷,薄滋味以养胃气,稍食美食以助药力。更宜小役形体,使胃气与药转运升发。慎勿大劳,以伤脾胃升发之气。”
这是说服药后一两个小时内,都要少说话,因为言多伤中气,影响药力;饮食简单,粗茶淡饭可以养胃气,为何还要小役形体呢?
这招也很高明,小役是小劳小动,帮助脾胃把气血药力运化开来,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练武;大动不如小动,小动不如微动,要像春风拂柳那样运动开,比如:散步、八段锦、太极拳、站桩等等。
只有胃痛的人才明白一个很简单很简单的道理:
健脾养胃是我们每个人一辈子的功课
只有脾胃好了
才能吃嘛嘛香,健康无忧
好好吃饭太重要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对脾胃学研究成绩卓著的中医学家刘炳凡3
胃病反复难好,到底要怎么养?五种养胃方请查收,养胃不再难!
一张胃痛方,我用了十年,虽然被人瞧不起,但却是我最成功的地方
两个方子,一个治胃痛胃胀,一个治长期泄泻,四肢不温!都含这味名药
脾胃
脾胃虚弱正确补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