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53期太湖人物谭贵贤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我的中医之路—太湖学子谭贵贤

简介:

中医主治医师,全科医师,太湖社工。

柳州市柳铁中心医院中医科

2009年本科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

2015年研究生班毕业于广西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

扶阳医学传承人,师从张雨轩、王献民老师。

2017-2019年,从学于柳州市名中医盛正和主任医师

题记:多年以来,我都想把自己习医之路写下来,机缘之下,挑灯提笔。人生的路都有不同的感悟。提笔记录,从内心出发,感慨岁月时光。

(一)中医之缘

迷迷糊糊选择你,不顾风雨兼程追随你......

不知不觉中,学习中医已有16个年头了。常常夜深人静时思考:在西方医学崛起,中医百年积弱,现状如何改变!故坚持上下求索,医术乃至传统文化。

选择医学,是偶然还是必然!复读那年,堂姐问我想学医吗?家族还没有医生,你爸也有这个想法。最终我选择了医学,是上天的安排吗?

我的求学之路,两次高考,也是大起大落,在谷底的时候,我也很迷茫,但我终究没有气馁。走过之后,慢慢回想,其实这是一笔很大的财富,让我懂得了生活的不同角度,也让我懂得了放下。道在生活中,医学亦然。这让我后来理解阴阳,阴阳转换,乃至理解阴阳合一,守极,复命,起到了莫大的帮助。

初识吴师深似海,从此化作太湖郎。是偶然,还是必然?倘若是偶然,随风而来,随风而走,不带走一片云彩。倘若是必然,心中以明:脚踏实地,仰望天空。

(二)中医学涯

大学前三年中的颓废,未尝不是一种磨炼。一天无意中,看到了南怀瑾先生的《静坐与长生不老》,又勾起了我对武侠的幻想,于是照书静坐。这一误打误撞的决定,却是为此后艰辛中医之路,埋下了一个深深的萌芽。就这么无忧无虑,迷迷糊糊到了大四。大学的生活,大多数真的好颓废。有人在颓废中继续,有人在颓废中觉醒。后来慢慢懂得,这就是生活,这就是磨砺,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这期间,老师讲了个故事:“帝曰:天下美食何者珍?宰相答:天下美食适者珍。”说者无意,闻者震然。非对非错,不二法门。适者珍,无太过与不及。阴阳,莫非也如此。后来思索阴阳的时候,我时常想起这故事。慢慢的,对玄之又玄的阴阳,有了突破的缝隙。同年,百无聊赖中,我想起《伤寒论》为方书之鼻祖,我居然一无所知,于是拿起了《伤寒论》,才晓得初读《伤寒论》是不容易的,只能从抄写开始。抄写后,慢慢的才可以读下去。从此开起中医之路、伤寒之路。

大五实习时,无意中看到了《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爱不释手,我接触了一气周流,病自内来,内在、阳气才是根本。顺着推荐书,我学习了郑钦安三书。此时,我频发严重的口腔溃疡,反反复复持续了二三月。自服三黄片、黄连上清丸,牛黄解毒片等清热解毒药,效果不佳。凭栏远眺,舌红苔黄,脉浮弦有力,应该是实热证型啊。那时我还不会整体寒热错杂考虑,照本宣科,虽然也看到:口不干,便溏的症状,但终究认为实火为主。心无定见,但清热效果不佳,恍惚之间,想起了郑钦安三书,辩阴虚阳虚之法,何不试试桂附地黄丸。万般无奈姑且一试。服后,次日溃疡便不怎么痛了,溃疡口还在,持续一周后,反复的溃疡彻底好转了。这一试,试出了阴阳,试出来寒温一统。

15年去广州南沙参加扶阳医学培训。就这样偶然又必然的接触了郑卢扶阳医学。18年,有幸成了扶阳医学传承人。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晴天霹雳。此时心中已隐约看到了中医路的一缕晨曦。师父带进门,修行在个人。路漫漫,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

(三)铁杆中医

铁杆,那是你心中的桎梏

我时常也在思考中医与西医,到底有什么联系与区别呢?先说联系,都是为人类的身心健康做服务,这一点是毋庸置疑。而区别呢?我一直在思索,直到某一天。我们都知道西医是建立在显微镜分子结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建立在小的微观的层次上来研究的,它要想完满解释宇宙时空生命,必定要往宏观的角度发展,所以它的主轴是由小到大,由微观到宏观,它是从圆心向外发展的,所以它是外观型,看得见,摸得着。

而中医俯察天地,远取诸物,近取诸身,取类比象从生活中来,从自然中感悟,它是立足于宏观基础上的,所以它是从大到小,从宏观到微观的研究方式,主轴是从外向圆心发展的,所以它是内观型研究,感悟型研究,行而上形。

所以中医也罢,西医也罢,都是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角度来看待生命,走的路不同,所以路上的风光也不尽相同。一沙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它们都通往智慧的最高峰,然而在没有登峰之前,并没有一览众山小的能力,融会贯通是比较艰难的。

既然中医一个主要的研究方式是:内观。通过内观,从而也引申出了修行文化。而中医的修行文化又以儒释道为代表。一个出世,一个入世,一个以出世的心态来入世。中医可以说也跟三教文化深深的融合一起。

那时比较提倡中医回归经典,铁杆中医。我虽不自诩是铁杆中医,但当他人谬夸我是铁杆中医之时,心中却暗喜。彼时的我,却也有几分铁杆中医的个性,一心只读中医古籍,对现代医学却有几分不屑一顾。自视清高,自觉厉害,然而临床却也没有太多拿得出手的案例。

此时中医,让我如此的眷恋,我成了一个铁杆中医。

(四)和于自然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王国维先生

2015年,机缘之下,我在太湖扶阳的群,开始接触到了吴门伤寒。然后经李宛平老师的介绍也加入了小班学习,伤寒4班。初听便觉得很好,也许是因为惰性的缘故,总是段段续续。2018年3月,扶阳医学传承人学习告一段落。去南宁游玩,相约叶炤均师姐喝茶,叶师姐曰:既往你自己也觉得太湖大学很好,为何不好好学习?说来惭愧,有点叶公好龙的秉性,得改。从此,我便一入吴门深似海,从此化作太湖郎。

书读古籍因盲人摸象的缘故,各家观点倍感冲突,加之临床不深,无法理解,总是懊恼。学吴老师的《吴述伤寒杂病论研究》、《吴述重订杂病论》以六经模型、五行立极为经,以阴阳、三焦、卫气营血辩证等为纬。寒温一统,内外一统,古今一统,做到了中医一统。

病症证有机结合,形气神一体同调。急则温之,缓则补之。懂得分辨阴阳、寒热,才是入门基础;阴阳、寒热一统,才是高手。各家学说在这里整合,这里汇流成溪。

在这里,学到了不应再有流派之别,再有流派之争。有的只是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而改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还是很难,仰望天空,脚踏实地,从此变成了一个中医师,一个医学一统的中医师。

当听到吴老师讲:传统医学是否要跟现代社会脱节,是否要与现代医学格格不入?古典是这么完美,为何你还用手机、电脑?传统医学,走出这个教室,就没有几个人听得懂。这是多么孤独的世界,是世界抛弃了我们,还是我们不拥抱世界?我开始了内心的思考。然后再听吴老师讲:在生命面前,你怎能因中西之争而站队。起初听一遍,只是听听,听完觉得有道理,赞一个。然当微信群每次转发它的时候,我总是要去听一次,每一次都敲碎了我那心中的桎梏,慢慢的,我才意识到:当初在迷迷糊糊中选择了中医学,不就是为了解除自己乃致众生的疾苦吗?在这一点上,中医,西医,可曾有区别?针灸、汤药,推拿,输液,药片,手术等等,无非是手段方式不一,业术有专攻而已。至此,我才慢慢意识到中医师,首先是一个医师。它的核心主语是医师,中、西等只是定语罢了。

历史又是一个轮回。2012年,我一个自诩的铁杆中医师,去到内科病房轮转,被当科主任批评我:只顾学自己的中医。2020年,我因换工作的缘由,自感自己现代医学知识薄弱,抢救知识欠缺,主动提出去兄弟科室轮转一圈,以补不足。此时从认识乃至行动上从一个中医师变成了一个医师。

太湖大学,除了太湖医学,还有国学院,艺术学院,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和理解生命和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医学脱开人去谈医学终究是不完善的;铁杆中医,那便是脱开社会空间和时间去谈医学,所以才会与现代医学格格不入,才会圈子这么小,才会走出了这个教室就没有人听得懂。所以需要中西汇通。医学也终究是人生中的一小不部分,要想人生快乐,终究还得回到人的本质来,回到生活中来,回到日常的点点滴滴。

师者,人生导师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世间如此的美妙,我却如此的暴躁,不好,不好。人终究也只是自然的一部分。故老子曰:道法自然,和于自然。铁杆中医师,医师,师,和于自然。做加法难,做减法更难。太湖的两年,或者说五年,潜移默化,慢慢的,我从一个铁杆中医,变成了一个医师,乃至为人师,和于自然,法于阴阳。

心中的桎梏,越少;拥抱世界,圈子越大。与其说,世界拥抱了我们,不如说自我救赎。

太湖是一个没有围墙学校,教我们知识,可以养家户口;太湖是一个高深莫测道场,吴老师在用言语、行动教导我们与人为善,常怀慈悲心,如尘中洗尘,和光同尘,慢慢提升自己,努力做到中正安舒。

约稿:朱春成

修稿:张慧斌

编辑:陈丽洁

2020-05-30,20:06:5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跟诊心得:学习中医也要有缘分,如果没有缘份,虽然近在眼前你也不一定摸的到
西学中,失去中医学术理论指导,就等于一个人失去灵魂!
我学中医的一点感悟
为什么民间中医考确有专长要两个中医师推荐?
执业中医师,处方可以开西药吗?
(12)道解伤寒论第3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