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生命进入倒计时该如何谢幕?
大家好,我是肿瘤专科医生潘战和。死亡,是每个人迟早要面对的事。古往今来,有很多人想要寻求不老秘方,但终究是不可能的。
死亡面前,谁都没有例外,每个人都是平等的。由于缺死亡教育这一课,很多人对“死亡”有着强烈的排斥和抗拒心理,不愿接受死亡的现实,这当然也是可以理解的,但这也正是导致大家在面对亲人离世时容易失去理性,从而可能做出一些反而伤害亲人的选择。
也因此,国人对临终关怀并不太重视。面对无法避免的死亡,仍要不惜一切代价,却很少把时间花在如何照护让病人更有尊严地离去。
什么是临终关怀?
其实简单说来,就是对病人生命终末期的照护,提高临终生命质量,让病人尽可能走得平静安然,少痛苦,走得有尊严。临终关怀不能认为是医学的无奈消极之举,它是要舍弃那些对病人并没有益处的甚至有害增加痛苦的无效治疗,而代之以全方位的关爱照护,除了医疗上,更多的是心理、家庭和社会的支持。
关于临终关怀,涉及到很多方面,主要要靠政府和全社会的投入、关注和支持,这方面欧美发达国家做得相对较好,而中国大陆比较欠缺,想要在短期内解决,恐怕很难。以下主要讨论谈作为病人家属应该如何照护终末期癌症病人的生命最后时光。
很多人可能马上想到安乐死,确实在某些国家地区得到法律的支持,但以目前中国的国情以及中国人一贯的传统观念,现阶段想要实施安乐死是不现实的,更没有法律支持。因此,应该把重点放在如何减少病人的痛苦、让病人以最少的痛苦安然地走完人生最后的旅程,给生命以美丽的终结。
在明知治疗徒劳无益的情况下,很多病人家属仍然把过多的时间精力放在寻求抗肿瘤治疗甚至所谓的偏方秘方上,却往往忽视对病人心理的关注,甚至在病人面前可能表现出烦躁。有的家属则认为反正医生说了没得治了,于是不管不顾,漠不关心。
死亡,从来就不是这世上最可怕的东西,世界最可怕的是温情的缺失,满目的冷漠,人性的沦落。中国有句老话叫做“久病床前无孝子”,病得时间久了,照顾的人变得不耐烦,原来不孝的更不孝,原来孝的也变得不孝了,这说的是子女对父母,其实在其他的亲人关系中也一样存在这个问题,比如久病夫妻离心,更不要说其他的亲属关系,也许唯一的例外是父母对子女,正所谓爱的端口向下,做父母的永远对子女不会心存任何的私心杂念、不会有任何的不耐烦,最无怨无悔的就是父母对子女的付出。当然,也有偶尔的个别例外。
其实,癌症病人到了终末阶段,多数人之前经过长期的疾病折磨和治疗,他对自己的病心里还是清楚的,在经过痛苦的心理挣扎后,其对死亡开始变得不再那么害怕了,他最怕的可能并不是要离开这个世界,而是亲人的冷漠,甚至有的亲人当着病人的面为了所谓的家庭财产发生争执,多么让人心痛心寒,这比死亡要可怕得多。
久病床前无孝子,病榻旁边丧亲情,无人关心照顾你的疼痛,你的感受,这才是最可怕的。疾病与死亡,犹如一面镜子,照见人间冷暖。

冷漠,是比病痛和死亡更可怕的恶魔。而有时,失去理性的爱也同样可能是无形的伤害。有的家属明知病人的病情已经到了不可逆转的终末阶段,可就是不接受现实,心情当然可以理解,但这种不理性会影响并左右着医生的处置措施,而这些措施常常是不必要的,往往徒增或延长病人的痛苦。
在癌症终末阶段,仍然四处奔波求医,一方面会消耗病人体力,让本已虚弱的体力被进一步消耗,另一方面也错过了好好享受人生最后亲情时光的机会,病人自己和全家人都一直生活在身体和心理的疲累上。明明不能带来任何获益,仍然做过多的检查和治疗,即便在最后“油尽灯灭”的时候,仍然嘶心裂肺要求医生进行各种有创伤性抢救措施,完全听不进医生的建议,在亲人失去理性的“爱”中,病人带着痛苦离开了。
由于一直忙于折腾,从来没有想着静下来心来,在随时可能终结的有限生命时间里,好好拉着手儿、摸着脸儿、说说话儿,这是人间最大的遗憾,无可挽回的遗憾。
当生命进入以周计、以天计、以时计的阶段,与其徒劳折腾,不如接受现实,及时将重点由积极治疗转变到日常护理和心理关爱上,这无论对病人还是家属都极其有利。让生命有尊严地离去,这方面,我们还做得远远不够……

让 生 命 带 着 尊 严 谢 幕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癌症发展到晚期,是继续治疗还是放弃回家?医生讲了大实话!
送临终亲人,家属怎么做?
善终服务(hospice)
优逝 可以让生命更有尊严
刘晓红:缓和医疗,还医学以人文关怀 | 视频
全民品质照护 维护生命尊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