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经典论述】——论述韩愈的文学理论

论述韩愈的文学理论。


韩愈是中唐的文坛领袖,不仅在诗歌和散文创作上取得了重要成就,住诗文创作理论上也提出了新的观点。


一、主张写作以古文为主的散文。韩愈在散文上提倡古文,他的古文是指与当时流行于文坛的骈文相对而言的散体文,因为他是先秦汉代的古代散文为号召的,故称古文。他反对内容空洞无物、形式雕琢华丽的骈体文,主张写作以古文为主的语体散文,内容要言之有物,着重实用,文以明道,“道”就是儒家的社会政治、伦理道德,融化在作家身上,就是要求作家加强道德修养。


二、提出“气盛言宜”说,并且提倡作文时语言上的创新。韩愈在《答李翊书》中,提出了“气盛言宜”之论,他说“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也”。“气盛”,是指作家的仁义道德修养造诣很高而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气质,一种人格境界,与孟子的“配义与道”而修养成的“浩然之气”含义相同。气盛了,就能创造出言宜的文章,这样就把养气与作文统一起来了。特别要说明的是,韩愈强调“气盛言宜”并不忽视文章的写作技巧,而是力主在语言上要创新,对古人要“师其意,不师其辞”,要“惟陈言之务去”。


三、提出的“不平则鸣”论。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中还提出了“不平则鸣”论。他说“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人之于言也亦然”。所谓“不平则鸣”,从文学理论批评上看,就是认为作家在不得志时,就会用创作的方法抒写自己的思想感情,表达自己的内心情志。这与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是一脉相承的。但他更指出,只有那些胸有块垒的不得志的文人爱“鸣”,也善“鸣”,即“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


四、追求雄健怪奇的诗歌风格。在诗论上,韩愈提倡追求雄健怪奇的审美风格。他在《调张籍》诗里说“精诚忽交通,百怪入我肠”,头脑里充满了各种怪怪奇奇的意象,他评孟郊诗说“横空盘硬语,妥帖力排奡”,其实这些都说明他自己提倡和追求的是矫健怪奇的诗歌风格。


韩愈是当时文坛领袖,同时又是诗文高手,对后代有很大影响。他的文与道关系论,对宋代以至清代一些作家、文论家均有深远影响。“气盛言宜”论、“不平则鸣”论也影响了后代以气论文、诗穷而后工的理论观点。他追求雄奇怪健审美风格的诗论观和创作实践,对宋诗的以议论、才学入诗都产生过影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开一代文风的大文学家韩愈 | 豫史
唐宋八大家简介
唐宋古文运动
唐宋八大家:灿烂星空,闪耀夺目
清代最大散文流派
古文运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