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书会 | 文化传承与精神追求


请点击阅读有声书



第二章:企业家的现实价值

终极价值

阅读

  【文化传承与精神追求】
PART.
01

现实价值主要体现在物质层面,但这同样离不开精神追求, 也离不开文化引导。可以说,正是对终极价值的认识,决定了人们追求什么样的现实价值。


PART.
02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制度

现代企业体制是从西方的文化和信仰发展而来,但我们在引进过程中,只看到其中技术和商业的部分,却忽略了它的文化背景。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指出,资本主义精神是源于宗教改革后的新教伦理,正是这种精神,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动力。


PART.
03

西方早期宗教是天主教,偏向出世,认为尘世是短暂而虚幻的,天堂才是永恒的归宿。人们必须通过修行、祈祷才能升天, 工作不过是谋生手段,为生活提供基本物质条件,在道德上是中性的。换言之,只有现实价值,无关终极价值。文艺复兴后,西方出现宗教改革,在奉行新教的地区,经济迅速发展。韦伯发现:“工商界领导人、资本占有者、近代企业中的高级技术工人,尤其是受过高等技术培训和商业培训的管理人员,绝大多数是新教徒。”为什么会这样?正是源于价值观的改变,最重要的是“天职观”。


PART.
04

天职本是宗教用语,意指“上帝安排的任务”,但在宗教改革中,马丁 ·路德将此与世间的“职业”一词联系起来。韦伯认为, 这就“使日常的世俗活动具有了宗教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职业思想”,“完成个人在现世所处地位赋予他的责任和义务,这是他的天职”,“宗教生活再也不是在离开尘世的修道院里度过, 而是在尘世及各种机构中度过”。也就是说,上帝安排的任务需要在世俗职业中完成。因为人们在尘世做什么是神决定的,只要用心去做,同样是主的荣耀,能因此获得恩宠。


PART.
05


这就将现实价值和终极价值统一起来。当人们本着这样的精神工作,自然不会将现实价值作为唯一目的,因为这只是导向终极价值的途径。立足这一定位,就会自觉遵循相关伦理,而不是为牟利践踏道德。改革开放后,我们在短时间内迅速借鉴西方模式发展经济,却没有认识其思想基础,也没有相应的本土文化为依托,造成企业到社会的种种问题。就像引进外来物种时必须全面评估,建设相关生态,否则就会造成灾难,学习制度同样如此。

PART.
06


传统文化与做人做事

民国时期,一些有识之士曾就如何学习西方文化展开讨论,倡导“中学为体、西学为用”。遗憾的是,这一主张并未成为国人接受西学的主流。近几十年来,当旧已破而新未立,何以为立身之本?问题是,这种接受还流于表面,只看到现实价值,却没有终极价值为导向。这就容易使人在追求现实价值的过程中失去约束, 唯利是图,置道德甚至法律于不顾。而在现代社会,彼此的影响千丝万缕。这些年,各种伪劣产品和豆腐渣工程已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使每个人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

PART.
07


对企业家来说,建立终极价值尤其重要。首先,产品的安全、 质量等问题直接关系到消费者乃至全社会的利益;其次,企业家的道德品质会对员工乃至民众产生影响。因为企业家属于大家心目中的“成功人士”,其言行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PART.
08


基于这些问题,不少企业家们开始反思,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养分,倡导佛商、儒商、道商等。但要知道,这不是一种包装, 更不是身份的象征,而应该像新教伦理所说的那样,将终极价值和现实价值统一起来,让工作成为修行的组成部分。通过做事完善人格,通过做人更善巧地做事,并不仅仅以做事为目的。成为佛商,是要发菩提心,奉行五戒十善乃至菩萨戒,由自利进而利他。成为儒商,则要奉行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品行,成为有德君子,进而齐家、治国、平天下。


PART.
09


儒家和佛教都重视利他。儒家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四句教,佛教则有“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的四弘誓愿。这些高尚的精神追求,既可以让现实价值得到升华,导向终极价值,也会为我们的工作、生活源源不断地提供精神养分。


PART.
10


可能有人会担心,佛教是宗教信仰,是否和自己的身份有冲突?其实学佛有两个定位:一是信仰,二是文化。说到信仰,才涉及谁能信、谁不能信。但从学习文化的角度来说,并不存在这些问题。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所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佛教传入中国两千多年来,早已和本土的儒家和道教一起,成为 传统文化的三大源泉。如果不了解佛教,就无法全面认识和继承传统文化。


PART.
11


所以说,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国人的心灵建设、 格建设、精神建设,是我们的责任所在。作为企业家,如果能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完善生命品质,本着自利利他之心发展企业,造福社会,实为众生之幸。


PART.
12


精神追求对生命的价值


说到究竟价值,更离不开精神追求。那么,中国人的精神是什么?中国社会的精神是什么?我们应该打造什么样的人格素养?现行教育中有没有这些内容?


PART.
13


我们知道,产品是企业的生命力。拥有优质产品,企业才有持续发展的基础。这个世界每天生产很多产品,人们也在不断添置和更新产品,那什么产品和我们关系最密切?不是汽车电器, 也不是几乎成为身体一部分的手机,而是我们的生命品质。这种品质并非生来如此,而是由往昔业力构成的,又由现在的身口意三业决定未来走向。所以我们不能对它听之任之,否则将没有品质保障。这就需要了解生命的组成,知道哪些是有益身心的,加以发展;哪些是有害身心的,坚决断除。


PART.
14


佛教中,将生命产品称为五蕴,即色、受、想、行、识五种因素的聚集。其中,色蕴属于物质部分,即我们的身体。换言之, 生命包含但不仅限于身体。此外还有感受、思想、造作、认识等心理活动,共同构成了我们的生命,也决定了生命的品质。


PART.
15


我们对这个产品是否满意?事实上,凡夫的生命产品是以贪嗔痴为主体,势必存在各种瑕疵。所以优化生命是人生的头等大事,否则将没有出路。但这么重要的事,反而最不被重视。我们从来不去了解它,也没有对它加以管理,只是凭着感觉肆意使用。因为没有正确的三观引导,就会不断制造问题,制造情绪垃圾, 带来焦虑、抑郁等种种心理疾病。


PART.
16

我们会定期检查身体,也会定期养护汽车、装修房子,却没想到,生命同样需要管理和滋养。对身体、汽车、房子的保养, 只能排除问题隐患,延长使用寿命,管理得再精心,也不过和我们相伴一生,免不了成住坏空的结局。但心理力量的积累不会随着死亡结束,还会作为业力,生生世世地陪伴我们。


PART.
17

如何打造生命产品?东方文化,尤其是佛法智慧可以为我们提供引导,因为生命之本在于心性。现在大家很关注心理学,而佛教自古就被称为心学,对心性有透彻的了解,对改善心性更有具体的方法,而且是从不同角度、针对不同根机施设的,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八万四千法,总有一款适合你”。这些方法来自佛陀的实际体证,并在两千年来被弟子们反复实践和验证,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打造优质生命产品的指南。我们一方面要通过闻思经教了解心性,从妄心到真心,从意识到潜意识,知道心的构成和发展规律;另一方面要通过禅修掌握调心之道,最终明心见性。


PART.
18

二十世纪以来,世界发展被西方文化全面主导。虽然科技发 达,物质丰裕,但人自身的问题越来越多,也越来越不容易感到幸福。尤其在人工智能时代到来后,大量工作被取代,还有人担心,人工智能快速的学习能力会全面超过人类。更现实的问题是:谁在使用人工智能?当人们利用人工智能犯罪,谁来负责?如果这些先进科技的使用者心智不健康,那么工具越发达,世界将越危险,越失控。人类的出路在哪里?


PART.
19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尤其要重视自我提升。只有具备合格的生命品质,我们才有能力用好各种工具,而这正是东方文化擅长的。所以未来发展要重视两点,既要学习西方科技的长处,还要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价值,让做事和做人同步发展。

录音&音频制作:悟鉴

排版:智畅

美编&责编:观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企业文化的“四大皆空”
清代文人画与文化传承:研究清代文人画
[饭语]9、人生的最高级追求在于实现自身的价值 
关公文化承载着华人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向往
理想与信仰之路——艺术之终极追求
中国十大雅事之候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