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对“道”及其运行规律了解后,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什么启示呢

老子在《道德经》第六章中说:“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虚空博大、变化莫测的“道”是永恒存在而不会消亡的,这就叫做“玄牝”,即幽微玄妙的生育之门,而这也就是天地万物的根源。它绵绵不绝、若隐若现地存在于天地之间,作用是无穷无尽的。

在这里,老子给我们仍然讲的是作为万物之根本的大道。

《道德经》共81章,分为上下两编,一为道,一为德。其中,“道”在全文出现70多次,“德”在全文出现40多次。

从“道”和“德”在《道德经》中的出现频率来看,在老子的心目中,“道”无疑是高于“德”的,且比“德”也重要得多。

《道德经》开篇就讲:“道可道,非常道”,又在第25章讲:“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直到第38章,老子才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但到了第42章,老子又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等,均体现了道在老子心中的重要性。

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我们把“道”理解为是《道德经》的核心,我们就是本末倒置,因为,在《道德经》中,“道”只是作为“爱民治国”的理论依据,“无为”才是核心。如果我们把“道”理解为规律的,是为名所困,规律是人对万物的局部认知,没有万物就没有规律,而“道”先万物生。

所以说,把“道”理解为玄远不可知的是玄学家的说法,圣人“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把“道”理解为“不可言说”的,是佛教的说法,“言语道断”何必论道,不能言说如何传道弘法,“拈花一笑”只是个励志的故事;把“道”理解为万物主宰的,是道教的说法,而“道”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为主;把“悟”作为领会“道”根本方法的,大多偏向了宗教教义,六祖慧能是樵夫,王阳明龙场悟道都是为宣传“道”的神圣而杜撰的,属于宗教主义者的感悟模式和个人心得体会。

同样地,西方哲学和科学界也对“道”有不同的表述。比如牛顿提出的“万有引力”,就是世界万物运行的动力之源,那么它是“道”吗?显然不是。因为,与“万有引力”相比,道有着更为复杂的运行规律。

到此时,我们在对什么是“道”,以及“道”的运行规律了解后,我们就要来思考,“道”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呢?

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可从以下三点来进行分析。

第一点:我们要做到为而不争,看淡输赢。

《道德经》第9章讲:“功成身退,天之道”,第10章讲:“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第73章讲:“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第81章讲:“天之道,利而不害”,说的都是“道”的“为而不争”。

既然道“为而不争”,故能“天长地久”,我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又何妨如此,为而不争,看淡输赢呢?

第二点:我们在看问题时,要深究源头和本质。

随着信息爆炸时代的来临,越来越多的人被淹没在了信息的汪洋之中,其最显著的表现就是:浮光掠影,走马观花,情绪随之也有很大波动,甚至冲动、偏激的行为越来越多。这些都是背道而驰的。

我们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如果能静下心来仔细探究,找到问题的源头和本质,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这样不是可以更好地解决问题吗?

第三点:我们在办事时要做到避免过度,适中就好。《道德经》第5章讲:“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意思是,说得越多、政令越多,人们反而更加困惑,更行不通,不如保持虚静。更进一步讲就是说,凡事不要做过头,避免过度,适中就好,这与儒家所讲的“中庸之道”相一致。

《论语》当中出现的“道”字,反映了春秋时期“道”字的各种不同的词性、意义与用法。“道”字在《论语》当中共出现数72次,除了《乡党》、《尧曰》两篇之外,《论语》二十篇之中共有十八篇论及“道”,例如“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论语·雍也》)以及“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

从这些论述可以看出,孔子对“道”是非常高度重视的。由上文所引孔子论“道”之语来看,一般语意的“道”包含文字使用初期原始意义的“道”,后引申而为动词意义的“道”以及引申而为其他名词意义的“道”。

孔子的一生,实际上正是他追求“道”、实践“道”并且弘扬“道”的历程。

仔细探究“道”意义及其价值所在,实为解读孔子学说的不二法门。由“道”的引申义“引导”及“言说”可以看出,古人对人生中具有引导性的原则事理,能有所实践、遵循与传播,进而促使社会人生更安定有序可以说。

孔子的“道”基本是围绕着探索人的立身行事之本,孔子思想以人道为主,所以孔子之道实质是在讲人之道。

实际上,在老子之前,“道”字在经书、诸子当中为一般意义,直到到了老子的时代后,老子才以无上的智慧,提升了“道”的概念。

“道”作为“一切”存在物的原理及原因,这个“道”是形而上学的。“道”是整个宇宙的最后原因,而非某一个领域的最后原因,它能创生天地万物而生生不息。

在《道德经》里,老子对“道”字的描述在文本不同的字句中亦有各种不同的涵义。

在《道德经》中,“道”字出现数73次。“道”是老子哲学体系中的最主要、最核心地形上学的根本基点,这是不可否认的,否定了“道”的存在,就是推翻老子的思想体系。

“道”在老子的思想体系里,主要由以下四点构成。

第一点:道是广大无边且运行不息的。

《道德经》第25章又讲:“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可见道是广大无边的,并且循环往复、运行不息。但道又很小、很简单质朴,正如《道德经》第32章所说,“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

第二点:道无名无象,隐匿不可见。《道德经》第4章讲:“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意思是,“道”空虚无形,但它的作用又无穷无尽。深远啊!它好像万物的祖宗。消磨它的锋锐,消除它的纷扰,调和它的光辉,混同于尘垢,隐而不见,又好像实际存在。我不知道它是谁的后代,似乎是天帝的祖先。

第三点:凡事不妄为,顺其自然,但没有一件事不是它的所为之结果。

《道德经》最重要的辩证法就是“无为,无不为”,这也是“道”最重要的行事风格。

《道德经》第37章讲:“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意思就是:道永远是顺任自然而无所作为的,却又没有什么事情不是它所作为的结果。侯王如果能按照“道”的原则为政治民,万事万物就会自我化育、自生自灭而得以充分发展。自生自长而产生贪欲时,我就用“道”来镇住它。用“道”的真朴来镇服它,就不会产生贪欲之心,万事万物没有贪欲之心,天下便自然而然达到稳定、安宁。

第四点:万事万物效法于道,道效法于自己的自然本性。

《道德经》第25章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意思是,人取法于地,地取法于天,天取法于“道”,而道则遵从自己的自然本性。如何理解呢?无论人类多么强大、科技多么发达,最终是要靠土地养活;而土地是否肥沃、山川江河的变化,则要看天的颜色(比如气候变化等),天如何运行呢?遵从道的法则,道则顺其自然。

可见,“道”无论是在老子那里,还是孔子那里,都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哲学范畴。但相对而言,老子和孔子对道的侧重点又各有不同,进而发展为“仁学”与“道论”,孔、老之道旨趣大异。

总之,无论是老子,还是孔子,他们在以“道”阐述自己的思想时,总体上是在其引申意义上予以使用的。老子注重的是天之道,在老子的逻辑里,天等同于自然,也就是自然之道。孔子侧重于人道,孔子把实实在在的人之道教给学生,孔子注重培养君子,并非普通人民。

为此,老子和孔子都对“人之道”提出了各自的观点。

《老子》四十一章中谈到了人们对道的三种态度,“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弗笑,不足以为道。”

其实在这里,老子就给我们指出了这样一个观点:人可以分为三种人,第一种就是悟性比较高的人,这种人叫“上士”,听到“道”这个道理之后,他们立刻就能顿悟,然后便能顺应“道”的趋势去做事。

第二种人是悟性差一点的人,但他们至少能够听得进去这个道理,虽然不能立刻完全得“道”,但至少心里知道这么个事,偶尔遇到事情也能适当尝试运用。

第三种人是基本没什么悟性的人,他们听到这个道理之后完全不信,哈哈大笑。

对于老子把人分为这三种人,也是很正常的,毕竟“道”这个东西太过玄妙,不懂太正常了,大家越是笑说明这个“道”越高。

读到这里,我不自觉想起“老实人”这几个字来,现在的人们,把“老实人”当作炮弹去攻击别人,这个现象已经很久了。谁中了“老实人”这颗炮弹,是会背时一辈子的,在许多单位,做苦事累事的是老实人,背黑锅的是实人,被作为“下士”笑料的是老实人,评先进没有老实人,拿奖金没有老实人。这就导致有一些人,宁愿背上男盗女娼这样的名声,也不愿去当老实人。

我接触过一个老实人,他说吃苦的事总得有一个人去做,我若不去,必定要有另外一个人去做。有些人经常笑话我,我不计较,我不能与他们同等见识,笑话就笑话吧,我就是我?

其实,老子在这里谈的这些大道理,虽说概指天下自然之理,但更适合于人道。其实老实人,就是道中之上士,他们时刻都在按照道的原则,勤而行之。他们貌似很愚昧,其实内心很精明,正是“明道若昧”。正因为他们一身正气,一身清白,不与黑势力同流合污,所以才常被人取笑,被人羞辱,被人污蔑,好比文中所说的“大白若辱”。

真实的情况是,老实人具有上德之广,有刚强的意志,纯真质朴,一身正气。他们承受了暂时的委屈,修身养性,他们包容别人,成就别人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我身边的几位老实人,一个个都是有出息的,有些老实人时常还有一鸣惊人之举,让人另眼相看!

这正是老子所云:“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之“道”了。

孔子对人之道的总结,他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在这里,孔子同样为我们指出了四种人的存在,第一种就是有的人天生就有悟性,道理自己就能够明白。

第二种就是有的人自己悟不透,但是想要悟透,便要通过学习来领悟。

第三种就是有的人本身不感兴趣,但遇到困难解决不了了,便只能来学习了。

第四种就是遇到困难也不来学,那便谁也帮不了他了。

总之不管是老子还是孔子,他们都在鼓励人们去自我修行,去找到把握住这个“道”。

这是儒道思想的共同核心,是其所谓同宗同源之处。

为什么两位圣人都会有这种认识,却在划分上有所不同呢?老子的是三种,孔子的是四种。

其实,无论是老子的三种,还是孔子的四种都无甚重要,重要的是老子和孔子对人的分类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人认知程度的不同,他所看待事物的角度也就不同,得出的结果也就不同。人的认知有高有低,是因为认知存在边界。正是有认知边界的存在,结果才导致了人和人的认知水平肯定是不一样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老子讲“以德报怨”,而孔子讲“以直报怨”?
《易》《道德经》《论语》及中华文化
无论事物如何变化,只要能抓住不变的核心和要领,成功就很容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国学经典名句
《道德经》现代意译(前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