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翼远:我心即宇宙,宇宙即我心

   “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是“心学” 开山鼻祖陆九渊所提出的主张。

   陆九渊是南宋时期一位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和思想家,他开创了心学一派,绝对是中国哲学史上的里程碑人物。后来,明朝的王阳明将其“心学”学说进一步发展,历史上将二人的学说成为“陆王学说”。

   陆九渊出身于一个九世同居的封建世家,他的八世祖陆希声曾在唐昭宗时任宰相。陆九渊从小就聪颖好学,喜欢究问根底,提出自己的见解。三四岁时,问其父“天地何所穷际”,父笑而不答,他就日夜苦思冥想。长大后读古书至“宇宙”二字解说时,终于弄明白了其中奥妙。他说“四方上下曰为宇,往来古今曰为宙。原来无穷,人与天地万物皆在无穷中者也。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如此。”

    “心”同万物是一个东西,岂能为二?心物是一体的,心就是一面镜子,你想什么,镜子里就现什么相。“心”是“不属有无,不落方体”的。它是超出一切的绝对者千古之前或千古之后,无不是这样。具体的,千变万化的是生生灭灭的物,是扶疏之枝叶,是江河之流水,是本体之作用,是“吾心”之表象。

   万物是不真实的,只有人的意识是真实存在的。物质世界、存在或者自然界都只是存在于人的意识中,只是存在于人的感觉、概念或者观念中的。我心即宇宙,宇宙即我心。我们的心是什么样的,我们就会拥有什么样的命运!我命由我。

   我们与宇宙万物本来是一体的,万事万物,圣人之道本来就在我们心中。陆九渊说过,做圣人的道理不用别寻他索,其实就在自己心中,他说:“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东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西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千百世之上至千百世之下,有圣人出焉,此心此理,亦莫不同也。”

   王阳明先生“龙场悟道”之后,也说了一句类似的话:“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意思是说,我的心性中存在一切成为圣人的潜能,如果到外在的事物中去寻求成圣的条件和理则,那就彻底错了。

   陆九渊提出"吾心即是宇宙,宇宙即是吾心"的论断表明其以心为生发宇宙万物之源泉的观点。在他们看来,人的主观意识“心”主管天下万事万物。天理、人理、物理只在吾心之中。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往古来今,概莫能外。

   那么心在哪里呢?自然在宇宙万物中,和万物共存,无形无迹,无始无终。如同于“道”。人类真正所拥有的,就是大脑对心的感应能力,即灵感、智慧,人类所拥有的一切创造力的来源。这种感应能力,本质是能量之间的共鸣、共振,波动频率接近的能量,更容易产生共鸣,也就会产生更多的灵感,产生更多的智慧,也就是大脑的意识波动频率和宇宙万物的能量波动频率比较接近时才能达到的智慧,开悟之人所获得的智慧来源。

    有灵感的人,总是充满智慧的,智慧创造世界,人类现在所拥有的知识,都是来自智者的灵感。没有灵感的人,最多就是只会学习别人的知识,只会生搬硬套,埋头苦学,就如同电脑一样,即使存储了再多的知识,但是无法对宇宙万物的能量产生感知,无法创造出新的知识。这就是天才、神童和普通人的区别。所以,心即理,心即宇宙。当然,这个宇宙并不是指可见的物质宇宙,而是物质宇宙背后的意识能量层面。

   寰宇之内,能有几个心?几个道?当然只有一个,所有人都一样,所有人所能感知所能接近的,就是这唯一的一个“心”,唯一的一个“道”,所以,大道唯一,其言不虚。

   “人人皆可成圣”,正是因为心是唯一的,普天之下,所有人都或多或少能有一点感知能力,当对心的感知能力达到极高的程度时,这就是心通万物、心通宇宙、心通大道,这就是圣人贤者可达到的境界。心本来就是人人可接触感知到的。每个人出生以来,就天生的带有感知能力,这就是人人皆可成圣的前提。

    修行就是把心量打开,打开心的疆域就能成为自己的国王,如果我们的心就像宇宙一样大就成为宇宙之王,任何烦恼、忧愁都不能限制、束缚我们,身心就自在了。

           分享让知识更有价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阳明心学》系列对话 第二讲
【转】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交锋
陆九渊的心学
陆九渊与心学
论王阳明对陆九渊心学的扬弃和超越
象山书院 心学之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