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茶叶与禅的关系,喝茶也是一种修行,禅茶一味是清欢

芷韵说茶张树昌:能静静读这篇文章的,都是爱茶之人,一杯茶就是一段历史,一段故事;茶里有禅理,茶里有茶道,茶如人生,水起茶浮,水出茶沉,犹如人生起浮。细细品来,每一口茶都是一段故事。

“云浮山际掩禅院,月涌天心透客居,幽径不寒林影下,红袍味里夜可无。”我造访武夷山的天心永乐禅寺,有几次与泽道法师一起喝茶谈禅。寺院的茶寮依山而建,透过打开的玻璃窗,可看到远近水墨画般润泽的山景。室外正哗哗下着大雨,山间有淡淡的云雾弥散。靠窗的几株水杉,在风雨中摇动身影。

一切景语皆情语,眼前一切皆透着禅意,让人不由感怀唐人卢仝在《七碗诗》里所写下的诗句:“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我犹在回想《法华经》里“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逮得己利,尽诸有结,心得自在”的经文时,泽道法师推门进来。他脖子上挂着一长串褐色佛珠,着一身茶褐色常服,脚踩着一双浅色的布履。

泽道法师在13岁时即皈依佛门,“为寻求人生的另一种答案”,他云游四方,遍访名山大川。1988年,28岁的他入住天心永乐禅寺。十余年来,在他的努力下,曾遭到严重破坏的天心永乐禅寺终于又迎来鼎盛香火。

法师虽身为出家人,却深知在家人求名求利之苦。他说,人要时时刻刻保持一颗清净的心做事情。“茶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精神,它代表一种内向的,安静的精神。酒会让人越喝越躁,茶却会让人越喝越静。一个人能够静下来的时候,才会有智慧生成。就像诸葛亮说的,非宁静无以致远。的确,心静才能够致远。”

在法师看来,浮躁的时代里,茶更是一个精神的载体,饮茶便是与自己的心灵对话。“时常饮茶可以让人保持一种能量平衡的状态。在不断向外追逐的过程中,人的内在能量便被大量消耗,你的能量一直处在向外释放的状态,你需要屏蔽掉一些事情,就像关掉一扇门那样。当生物圈饮茶时,你的心静下来,你的能量开始补给。”

“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在他看来,禅与茶的关系亦如此。茶既是茶,茶又不是茶。它不是茶时,便是“参禅悟道之机,显道表法之具”。禅则以茶静心,求正清和雅。“人就是这样,什么都是拿起来容易,放下难,做加法容易,做减法难,寻找热闹静难。”

泽道法师讲到,禅茶的关系由来已久,在《续茶经》里曾记载:“武夷做茶,僧家最为得法。这个僧家,指的是天心永乐禅寺的僧人,明朝永乐年间,朝臣胡滢作诗一首:“云浮山际掩禅院,月涌天心透客居。幽径不寒林影下,红袍味里夜可无。”这首诗即点明了大红袍与天心永乐禅寺之间的紧密关系,可以说正是天心永乐禅寺的僧人在生活,参禅与整个修行的过程中培植出了武夷山大红袍。“大红袍祖庭”的石碑就醒目地伫立在前往天心永乐禅寺的石阶旁,提醒着每一位来访者大红袍之与天心永乐禅寺的渊源。

僧人在坐禅之前先喝茶,所以庙里有专门的“茶头”,专门负责为众僧人煮茶,献茶。“茶象征着罗汉的自在,也象征着僧人的隐忍。”泽道法师如是言。茶叶在热水的冲泡之下,涤荡尘嚣,了断种种烦恼。茶叶历经采摘,做青,揉捻,焙火等繁复工序,如僧人经历万般折腾,却终保持隐忍。茶更象征着一种人生。无论是“琴棋书画烟酒茶”还是“柴米油盐酱醋茶”,高雅的生活或琐屑的生活,都有茶的身影相伴随。都说“人间有味是清欢”,有茶的人生,方能算是“清欢人生”。

“心静则国土静,心安则众生安。自然的心静就是持戒,持戒是一种内在的自我约束。”他谈到,与酒不同,喝酒会激发出人内在的更多欲望,让人变得更加狂躁不安,而饮茶有助于人对于自我欲望的控制,就是“知止”。《大学》里说:“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懂得控制,适度节制自己的欲望,达到一种平衡的状态,这也是泽道法师所认为的喝茶对于现代人的意义。

在武夷山,我也曾随茶人刘清一同前往天上宫,拜访林清道长。

武夷山的儒释道三教中,道教占着主导的地位。北宋时期的宋真宗年间,道教的宫,观,堂多达三百多处。保存至今的天上宫则兴建于清代康熙年间,坐落在九曲畔的星村黄花岭之上。同天心永乐禅寺相同,建筑精美的天上宫也曾遭遇劫难,一度破败不堪。在林清道长掌管后,曾经被废弃的道观得以重建,香火日渐旺盛。

40多岁的林清道长看起来颇具仙风道骨,红光满面。他上身穿一件白色棉麻道袍,下身着一条黑色的腿脚肥大的裤子。他把头发在脑后绾成一个大髻,嘴角和下巴上留着胡子。

他穿过大殿迎接我们,熟稔地同刘清打招呼,把我们迎到后殿的一间厢房中去。空落落的一间房子,动静大了会有回音。靠窗有一张宽大的红木桌子,零落地散放着水壶,茶壶,茶杯,一应俱全。

我们围着桌子而坐,道长居中,为我们烧水泡茶。他拿出一包茶,“这可是好茶,自家茶园的,我平时喜欢喝武夷陈茶。1981年和1982左右的时候,茶厂好多茶做出都没人要,到现在可是个宝了!”他端起茶杯,啜了一口热茶,又补一句,“而且那时都是正山茶,没有外山茶。”

谈及茶道的关系,林道长说,武夷山最早的茶并不叫“大红袍”,而是叫“纯阳茶”,这是为了纪念北五祖之一的纯阳真人吕洞宾。“在唐代的时候,即有“采得仙芽献地仙”的句子,地仙就是武夷君。”

林道长已经在武夷山居住了三十多年,早晚必做的功课是念诵《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和《元始天尊说生天得道真经》。他引用《元始天尊说生天得道真经》说:“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令人欲而心自静,澄其心神自清……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

清净的对立面是“浊与动”,浊与动的源头在于欲望。世人的贞静之心,多被欲望羁绊。欲望涌动,打破内在平衡。所以,林道长强调,人要获得快乐,必须要抱朴守拙,即“虚凝澹泊怡其性,吐故纳新和其神”。

道教崇尚“天人合一”的思想,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人自身即是自然的一部分,所以,人也要与自己和谐相处。“现在,城市人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彼此间的不信任感也越来越强。我们无须清静无为,也无须清净辟世,但也要在生活中顺应自然,修身,修心,以求静,求智慧,求健康。如何做到这一点?你只有把心放下。”

在人心日益浮躁的今日,林道长向欠揭示的或许不只是一种养生方式,更是一种关乎内在信仰的哲学。

茶中,既有菩萨的心肠,有凡人的苦涩,有僧人隐忍,更有罗汉的自在。在隐忍中精进,在苦涩中找到一份自在,喝茶是这样,往大里说,人生的路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所以,茶也总是能带人们找到自己想要的生活:“不管是慢生活,智慧的生活,还是更为宽容的生活。茶能让人懂得控制,适度节制自己的欲望,达到一种平衡的状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人物侧记 ▍一片禅心一壶茶——记武夷山天心永乐禅寺住持泽道法师
大红袍祖庭——天心永乐禅寺
天心寺和大红袍的绝世奇缘(一)
习茶特辑 | 茶神传奇:大红袍的来历和守护
图说|武夷茶聚儒释道之「佛家」
武夷山天心永乐禅寺 让禅意阻挡喧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