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浅谈站桩-静、松、沉

站桩是习练太极拳的基本功之一。太极拳的初学者在站桩中总是找不到“感觉”,总是希望得到老师给予不断的调整。离开了老师就不敢自己独立的进行站桩的练习。在这里分享一些个人及教学中的,有关站桩的心得。

先来谈一谈站桩的要点:

第一点:静。

在王宗岳的拳论中开篇第一句话: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如果把太极拳比喻为太极,那么站桩可以誉为无极。我们静立时是外在没有变化,而体内却有着不断的循环。

如何能观察到自己的身体的变化?要做到身体的静立,思想的静止。放下大脑的思绪才能捕捉到所发生的细微变化。从而增强专注力。(放下大脑的思绪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情,我们可以先从不回答、不追随大脑里的声音开始,与大脑里出现的声音或者场景并立,就像老朋友一样,不必寒暄和应酬,只是彼此相望,静静的呆着。)

第二点:松

太极拳的“松”是大家研究的课题,很多篇文章都写过“松”是如何做到的。在这里分享站桩时个人的的体会。我认为,“松”是在相对的力量与稳定中做到的。例如:下半身的力量与稳定会带来上半身的“松”。(松,即为放松,但又不是完全无力的泄。如同和面时,在水揉进面里时,面的状态是无力的,才可以吸收大量的水。如果再加水给面粉的话就成为了浆糊。所以在和面时,水分刚好之后就不再加水而是对面粉进行揣揉,直到面粉有了弹性,甚至是不会粘手也不会有残留在揉面的面盆上。此时可以誉为是“松”既松软又有弹性。)

想要做到“松”需要的是相对的力量和稳定。习练太极拳要做到腰胯的灵活就需要下面的大腿力量支撑和稳定性。初学者可以站的高一些,不必过分要求自己的站桩高与低,随着自己的身体状态而定。最好的高度就是感觉大腿微酸,膝盖放松,脚跟下踩。

当我们将尾骨向肛门的方向卷动,卷度是感觉到腰部的命门穴向外突出(在解剖学中提到:腰部的曲度是向身体腹部方向的,而站桩时要将腰部的曲度向相反的方向突出。)

                              (图为正常的人体腰部曲线)

这时,力量经由大腿向下传导,最初会传导到后脚跟部。随着站桩的时间增加,会由脚跟依次到达脚掌的位置。

                        (图为在站桩初期时腰部曲线的变化)                           

                                      (站桩时腰部曲线的变化)

当我们卷动尾骨时,伴随着腰骶部的肌肉和韧带组织都会因为地球的吸引力向下,从而使处在过度紧张的腰骶部得到放松。(在教学的过程中,学员会出现尾骨附近和腰骶附近有发痒的现象,随着站桩时间的增加,腰骶部的皮肤出现柔软有弹性的现象。)

可见,太极拳的“松”不是刻意为之的。

第三点:沉

在这里分享站桩的“沉”我个人为人是,气沉。

当尾骨内卷,会出现后背拱起的状态,这是不可取的。要求尽量将后背和腰骶部在同一水平面,不要出现后背向外向后拱起超过腰骶部。这需要体前的肋骨向下向内收,不要肋骨外翻。同时,头的顶部要带动颈椎舒展。两个耳朵的尖部垂直向上与头顶汇合。双手环抱成弧形,身体的前侧从喉咙向下到达腹部也是弧形(犹如是小孩子的滑梯一样,通顺。)伴随着呼吸,才能让气自然的沉到腹部。

大部分习练者都会在身体前侧的弧形也就是从喉咙到腹部的这段距离做不到通顺,是因为后背的过于向后拱起和肩部不能放松而引起的。肩部的放松也是非常关键的要素,要做到肩部的放松就要做好两侧的肩胛骨互相“拥抱”。(在解剖学里见到,肩胛骨是位于身体的左右两侧的,正常的情况下是服帖的在身体的后背上,如果习练者发力不正确会导致肩胛骨的外翻,使肩胛骨上方的岗上肌代替肩胛骨用力,导致肩部紧张。而我们要经过锻炼使得两侧的肩胛骨向内向下帖服在后背,前胸的肋骨也会随之放松下沉,身体前侧的弧形自然通顺,气顺畅的通过到达腹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太极拳的“拔背”
腰痛 穴位按摩手法治疗
谈经说穴 | 腰奇穴:通络止痛,强腰益肾
每日一穴——腰奇穴
尾骨在裆劲中发挥的作用
后背有个降糖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