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院太极 | 练拳前后反复必看

学院太极筑基功操——半马步沉身

以下要领,是所有松柔功操、筑基功操和太极拳套拳的基础。

以腰带动

一切动作须上下相随,腰为主宰,所谓命意源头在腰际。

松沉

只有“松”,才能拉到身体的筋络,使身体能够气血通畅。放松有不同的层次和角度。初学阶段,站好定势之后,可从头顶百会穴开始,观想面部表情、脖子、肩膀、胸背、肚子、腰、胯、脚踝、手肘、手腕等各部位,是否都有放松,把重心节节松到脚后跟,前脚掌放松地平趴在地面上。不断重复这个过程,以使精神内敛,平心静气,内在饱满而充实。待到动作熟练、体悟渐深,宜一松百松,意念一到,全身一起松,虽不能速成,应心向往之。全身顺:大小腿骨架顺,它保证了大腿骨、小腿骨和脚掌各关节之间没有破坏性的受力,保护了膝盖,是运动伤害防治的重要举措。

气沉丹田

舌抵上腭,鼻子呼吸,呼吸自然,不能憋气,气沉丹田。(此处丹田是指肚脐下三寸的关元穴,也称下丹田。所谓气沉丹田,是通过膝盖微曲使得横膈膜打开,腹部放松下来,呼吸自然,下盘稳固,避免了憋气、上重下轻、重心不稳的毛病)。

静心内省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黄帝内经》),努力暂时放下生活中或抑郁或兴奋的事情,不断去检视自己身体的每一个环节,精神内守,关注内在。只有在心灵上沉静下来,才能在身形上放松舒缓,只有静才能慢,只有慢才能肌肉放松,从而才有可能进一步使五脏六腑也放松;也只有心静,运动节奏才会舒缓、平和、匀速,不过于激烈,不用猛劲、蛮劲,避免运动伤害,反过来动中求静,进一步让心情平静,静中生慧。

守持中庸

若能在心灵上沉静内省而在身形上放松舒缓,我们就会更加自然,便可以较容易地做到守持中庸。中者不偏不倚,庸者恒常不变,体现在基本功操上,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关于弯和直。所有动作,伸直时需自然直,而不能僵直或用力绷直;弯曲时自然弯曲,而不能垮下去。手臂身体皆遵循最自然的弧线、“最小力量达到最好效果”的原理。二是关于态度。每一节动作都有一些基本的要领,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所以需秉持严谨的心态认真对待每一个要领。却又不能过于拘谨甚至死板,有些细节会因各人身体条件不同而呈现出不一样的标准,不必过于纠结,要把重点放在内在原理和本质上。

诚意正心

只有意诚才能心正,心正则自有浩然之气,百害不能近,百邪不能侵。因此,习练基本功操时,应内省心灵,端正态度,在外形上要立身中正,不前倾驼背,不后仰,收下巴,目光平和,平视前方,不左右乱飘。有许多太极学子在练习了一段时间的基本功操之后,在气质和行为上都发生了明显变化,其关键之处或许便在于此。

关于立身中正的补充说明

在膝盖微弯曲的前提下,通过叠胯、扣尾闾达到立身中正。尾闾,即脊柱最后一节,平常人们的脊柱为“S”型减震状态,习练筑基功操时,尾闾微扣,腰部自然地向身后方向放松下来,脊柱自然伸直,可以缓解腰背的疲劳,并且促进气血的循环畅通。“微”扣尾闾,讲求的是尾闾放松,只要能够让脊柱伸直即可,不要将臀部过度地往里缩。气沉丹田和微扣尾闾的要领所言的位置几乎处于身体的同一高度,只不过一前一后,只有做对了,两个要领才能兼顾。

总体而言,命意源头在腰际、节节放松、重心脚后跟、呼吸自然、立身中正、节奏缓和、守持中庸、静心内省这些基本要领都要去努力做到,否则有可能产生膝盖受伤、头晕恶心甚至昏厥等后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练拳前必看:准备工作、注意事项及重要原则
太极站桩功的作用和如何练习站桩
杨式太极拳身法感悟
太极养生操作用及练法(3)
各家门派为达松腰、松胯、垂尾闾之目的采取的方法和:有好多师傅
有好多师傅就算会都未必肯教的内功功夫秘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