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独家】中央财经大学温来成: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税收政策建议

本文系作者独家供稿,转载请注明来源:

“财政部PPP中心”及“道PPP”公众号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税收政策建议

 温来成 中央财经大学中财-鹏元地方财政投融资研究所

执行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目前,我国对PPP项目建设运营,没有统一的税收政策,而是散布于多个税种的政策文件中。如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减免企业所得税政策,分批次享受三免三减半的企业所得税等。其主要形式仍为国家税务总局的通知或答复函等,法律效力及权威性较低。从现行税收优惠政策分析,优惠力度有限,涉及企业所得税、增值税、耕地占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契税等,税收支持力度不大,激励不足,且有些PPP项目的税收政策仍属空白,如教育、公共卫生领域。由于税收政策体系不规范、不系统,难以满足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发展的需要。

针对我国目前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借鉴国际经验,结合现阶段PPP项目建设运营的实际需求,我们认为,需要解决一下问题:

 

一、建立PPP项目统一的税收政策体系

根据我国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的实际需要,建立PPP项目专门的税收政策。从我国目前PPP项目的分布情况来看,除市政基础设施外,还涉及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建立统一的PPP项目税收优惠政策,除其他税收政策文件适合于PPP项目外,补充空白领域的税收优惠政策,形成完整的PPP项目税收优惠政策体系,运用税收减免、税收返还、投资抵扣、加速折旧等政策工具,推动我国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的健康发展,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增进居民福利水平。

 

二、适度提高PPP项目税收政策优惠力度,保障投资者合理回报

PPP项目价格一般属政府管制价格,PPP项目公司通过调整服务价格增加收益比较困难。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适度提高PPP项目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契税等主体税种税收政策优惠力度,以降低PPP项目公司经营成本和投资风险,保障投资者合理回报,增强社会资本参与公共基础设施等PPP项目建设的积极性。对于经营期20年以上的PPP特许经营项目,可将所得税“三免三减半”的政策延长至10年,即在“三免三减半”结束后,继续减半征收到10年。不过,也需要满足一些其他条件,如价格为政府管制价格,项目公司收益低于社会平均利润率等。

 

三、实施扶持PPP项目发展的一次性、临时性的税收优惠政策

特许经营类PPP项目运营周期长达30年左右,投资总量大、技术复杂,利益相关方众多,且项目全生命周期面临着各类风险因素,特别在项目运营初期,风险因素影响集中,风险凸现,因此,税收政策在PPP项目投资前期和风险凸显期,应建立扶持项目发展的一次性、临时性税收政策,加强税收政策引导作用,如扩大优惠政策的范围和力度,增加扶持导向的减免税收政策,帮助项目公司渡过困难时期,保持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稳定性,维护公私双方利益。

 

四、建立PPP项目公司专门税收政策,调控其运行过程,维护公共利益

由于PPP项目的公益性,需要政府税收政策的支持。同时,由于PPP项目公司的特殊性,在税收政策上需要建立相应的调整机制,即在经营期内,项目公司收益处于政府合理回报的指导线以内,项目公司可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如由于市场供求关系变化等原因,项目公司实际收益已超越了合理回报的界限,甚至获得暴利,税务机关可终止其享受优惠政策,按正常企业照章纳税。这样,一方面,支持PPP项目发展,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另一方面,有效防范PPP项目公私利用政府赋予的特许经营等权利垄断经营,获得过高收益,甚至暴利,损害公共利益。

 

五、解决一些PPP项目建设运营过程中面临的具体税收政策问题

在PPP项目建设运营过程中,有些具体的税收政策问题亟待解决。如对于PPP特许经营项目的财政补贴,一般是合理缺口补贴,像隧道项目车流量未达到设计盈利水平等,通过财政补贴,从而使PPP特许经营项目公司取得合理利润,社会投资者获得合理回报,这部分收入可免征企业所得税;对非企业法人等从PPP特许经营项目公司取得的股息、红利收入给予一定幅度的所得税优惠;对于政府通过让渡其股份红利,以实现对社会资本方补贴,鼓励其投资的行为,也给予减免税待遇;对PPP产业基金从特许经营项目退出时转让股权取得的收入,免征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支持PPP产业基金投资于特许经营项目,促进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实现合作共赢,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等等。

 

六、加强PPP项目税收政策与其他财政政策及公共政策的协调性,提高政策效益

鉴于PPP项目的公益性、复杂性、高风险性,政府需要运用税收优惠、财政补贴、土地划拨、政策融资等一系列的支持政策,就需要加强税收政策与其他政策工具的协调、配合,形成政策力,防止相互矛盾和冲突,共同促进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的健康发展,为社会提供优质公共服务,满足城乡居民公共需要,实现公私双方合作共赢。

总之,完善PPP项目税收政策,探索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金参与社会基础设施的有效方式,对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升国家治理能力、进一步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构建现代财政制度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来源:财政部PPP中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PPP项目的几大雷区
PPP项目税收法规政策五大不足
关于水务行业PPP项目税收安排现状的调研报告
财政部再叫停地方借PPP变相融资 税收优惠将出台
特许经营收入纳入财政非税收入 PPP项目并非都是特许经营
PPP立法提速 草案已征国务院各部门意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