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代人的避疫方!今人,不能忘!
消毒水、口罩、检测工具,都是古代没有的防疫工具。那么古代人遇到疫情,是怎么防范应对的呢?

《松峰说疫》,由清代医家刘松峰著于乾隆四十七年,为温病通论著作。强调了瘟疫之名义,总分为瘟疫、寒疫、杂疫三类,提出治疫症最宜通变、“瘟疫不可先定方”的主张。

对瘟疫病研究有较大贡献,甚至流传到日本,成为研究治疗瘟疫病的重要参考书之一。

全书共分六卷,卷五为诸方,选方如下:

1、雄黄丸 治瘟不相染

明雄(一两,研) 丹参 赤小豆(炒熟) 鬼箭羽(各二两)

共成细末,加蜂蜜做成黄豆大的丸子。每日空心,温水下五丸。

2、避瘟丹 烧之能避一切秽恶邪气

苍术 乳香 甘松 细辛 芸香 降真香(等分) 糊为丸豆大。每用一丸焚之,良久又焚一丸,略有香气即妙。

3、福建香茶饼 能避一切瘴气瘟疫,伤寒秽气,不时噙化。

沉香 白檀(各一两) 儿茶(二两) 粉草(五钱) 麝香(五分) 冰片(三分)

共成细末,糯米汤调,丸黍米大,噙化。

4、透顶清凉散 凡遇时令不正,瘟疫流行,人各带之,或嗅鼻,可免侵染

白芷 细辛 当归 明雄 牙皂(等分)

共成细末,瓷瓶贮藏,勿令泄气。用时令病者噙水口内,将药靠近鼻子,吐水取嚏,不嚏再吹,嚏方止。已患未患者皆宜用。

5、老君神明散 避瘟疫

苍术(一钱) 桔梗(二钱五分) 细辛 附子(炮,去黑皮,各一两) 乌头(四两,去皮、尖)

共为细末,带于身边,可免瘟疫。不可服。

6、藜芦散 一名赤散,避瘟疫

藜芦 踯躅 干姜(各一两) 丹皮 皂角(各一两六钱) 细辛(十八铢) 桂枝(一作桂心)附子 朱砂(一作真珠,另研,各六两)

共为粗末,绛囊系臂上,男左女右,觉病发作,取药末少许,纳鼻中。嫌分量多,和时四分之一亦可,后均如此做。

7、屠苏酒

大黄(十五铢) 白术(十铢) 桔梗(十五铢) 川椒(十五铢,炒出汗) 防风(六铢)乌头(六铢,炒) 桂枝(十五铢) (六铢,乃今之二钱半,廿四铢为一两)

入红囊中,于腊月晦日,悬井中。毋着水,元旦出药入酒中,煎数沸,于东向户中饮之。先自小者饮起,饮三朝。若每年饮,可代代无病。内外井中,宜悉着药,忌猪、羊、牛肉,生葱、桃、李、雀肉。

8、避瘟丹

苍术 红枣和丸烧之。

又方 时瘟疫流行,水缸内每早投黑豆一握,全家无恙。五更潜投黑豆大握于井中,勿令人见,饮水,家俱无恙。

9、入病家不染方 

香油和雄黄、苍术末,涂鼻孔,既出,纸条探嚏。如无黄、术,即香油亦可。饮雄黄酒一杯,或止抹雄黄于鼻孔即妙。

10、瘟病不染 

五月五日午时,多采苍耳嫩叶阴干收之。遇疫时,捣烂成细末,冷水服二钱。或水煎,举家皆饮,能避邪恶。

11、避瘟良方 

瘟疫盛行,车前子隔纸焙为末,服即不染。

12、瘟疫不染方 

将初病患贴身衣服,甑上蒸过,合家不染。

13、又避瘟方 

入瘟家,以麻油涂鼻孔,出再取嚏,则不染。

14、断瘟法 

密以艾灸病患床四角,各一壮,勿令人知,不染。

15、茵陈乌梅汤 治瘟疫

九九(从一九算起)尽日,茵陈连根采,阴干。遇瘟疫起,每一人用茵陈五分,乌梅二个,打碎,水二盅,煎八分,热服,汗出即愈。

16、赤豆避瘟法

(正月七日)用新布囊盛赤小豆,置井中,三日取出。举家皆服,男十粒,女廿粒,瘟则远避。


17、不染瘟方

雄黄(五钱) 赤小豆(一两) 苍术(一两,泔浸去皮,壁土炒)

共为细末,水调。每服一钱。

以上是书中所列选方。在书中,作者还对传染病之传染源,传播途径的阻断隔离与消杀,易感人群,特别是医者的保护都已有了创见性的认识和措施,对中医后世医家预防治疗疫病提供了较为完善的理论基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辟瘟治瘟奇方!
瘟疫
《谈“瘟疫症”与“避瘟丹”》
我的学生们要行动起来,抗击瘟疫
【五苓散:祛湿利水、预防瘟疫、尿频的小便不利】
【引用】华佗在世时的秘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