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帝内经中所认识的生命规律是什么
史事品鉴 
2021-12-28 · 专业知识分享:语文语言、文学文字关注
《黄帝内经》把生命规律总结为五个字,那就是“生、长、壮、老、已”五个字,通俗一点说,也就是人的生命要经过出生、成长、壮盛、衰老和死亡5个阶段,而且每个阶段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由此可见,生命过程是一个生、长、壮、老、已的客观过程,生、长、壮、老、已是生命的自然规律。
《黄帝内经》详细阐述了人体生、长、壮、老、已的生命历程和规律,特别是对人体衰老的变化过程、原因有较为详细的论述,当然提出了延缓衰老的措施、方法。
下面从三个方面介绍《黄帝内经》的基本情况。
一、关于“治未病”
《黄帝内经》中明确提出了“治未病”的预防思想就很有意义。所谓“治未病”,就是采取预防或治疗手段以防止疾病发生、发展。其中阐述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养生原则和大量方法,如“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调和阴阳,协调脏腑,疏通经络,饮食有节,劳逸适度等方面。
二、关于《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相传是黄帝所创作的,但后来人们一般认为此书并非一人所写,而是由许多人增补而成的,只是托名黄帝所作而已。至于成书时间,应该是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而并非成于一时,所以也有人认为该书是定型于西汉时期。
《黄帝内经》中国医学史上地位很高,有人把它概括为“三个第一”:它是我国第一部中医学经典,是第一部养生学宝典,也是第一部生命百科全书。《黄帝内经》与《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一起被称为“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居其首。。
《黄帝内经》是一本综合性的医书,分为“灵枢”“素问”两大部分。该书提出了中医学上的多种学说,比如“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养生学”“运气学”等。因此,这本书被称为“医之始祖”。
中医为什么被人们称为“岐黄之术”呢?其实,“岐黄之术”就来源于《黄帝内经》,“黄”指轩辕黄帝,“岐”是他的臣子岐伯。相传黄帝常与岐伯、雷公等臣子探讨医学问题,皆记载于《黄帝内经》之中。全书共一百六十二篇,其主要内容就是记录了黄帝与其臣子岐伯、伯高、少俞、雷公等的问答。当然,这是假托黄帝之名而写成的。
三、《黄帝内经》摘录
其中有关于人的血气盛衰、从生到死的过程描述——
原文:人生十岁,五脏始定,血气已通,其气在下,故好跑。二十岁,血气始盛,肌肉方长,故好快步走。三十岁五脏大定,肌肉坚固,故好慢步。四十岁,五脏六腑皆大盛已平定,故好坐。五十岁,肝气始衰,目始不明。六十岁,心气始衰,苦忧悲,血气懈隋,故好卧。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八十岁,肺气衰,故言善误。九十岁,脏腑经脉空虚。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
译文:人到十岁的时候,五脏开始健全,血气的运行也畅通,他的经气在下部,所以喜欢蹦蹦跳跳;人到二十岁时,血气开始旺盛,肌肉也正在发达,所以喜欢快走;人到三十岁时,五脏已经发育健全,肌肉坚固,血脉旺盛充满,所以喜欢缓步行走;人到四十岁时,五脏六腑以及十二经脉,都很健全而且已经稳定下来,但腠理开始疏松,颜面的荣华开始衰落,也开始掉头发,鬓发也开始花白,经气运行平稳充足到不能再增加,难以动摇,所以喜欢坐;人到五十岁时,肝气开始衰退,肝叶开始减薄,胆汁也开始减少,两眼开始昏花;人到六十岁时,心气开始衰弱,经常会出现忧愁悲伤之情,血气运行不力而缓慢,所以喜欢躺卧;人到七十岁时,脾气虚弱,皮肤干枯;人到八十岁时,肺气衰弱,魂不守舍,所以言语时常失误;人到九十岁时,肾气枯竭了,其他四脏的经脉也都空虚了;到了百岁时,五脏都已空虚,所藏的神气都消失了,人就只留下了形骸而死亡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肾阳决定人的寿命
《黄帝内经》故事版——0岁到100岁,人体和生命的成长智慧
【国医】经典背诵班《黄帝内经》第十一天
天年——《黄帝内经·灵枢》第五十四篇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灵枢-天年第五十四
阴阳学说简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