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疏通12经络的方法

Seisman

本文据文献[1]改编,按照经络旺盛时辰编排。各经络的原穴和痛点见表1,其人体分布见图1。图中黑色圆点为原穴,蓝色或红色圆点为痛点,箭头表示经络运行方向。

整理这篇稿子,主要是自己需要,顺便放在博客,供有缘人欣赏,或指正。

表1 人体十二经络原穴和痛点穴位表

图1人体十二经络原穴和痛点穴位分布

手太阴肺经疏理方法

一、探查部位、疏理手法及感受

1、探查部位:掌心向上,前臂自然放松平举,肘关节屈曲90°,另一手握空拳,以小指掌指关节由肘至腕沿前臂掌面拇指一线轻敲3-5遍,肺脏功能有异恙的人,在肘下2寸或5寸的位置即“孔最穴”有明显痛点。绝大多数人右侧比左侧疼痛明显,体现了气在体内左升右降的状态。对痛点可以采用按揉或点揉的手法进行疏理,每天一次,3-5天痛点可消失,肺经被疏通。

2、另一痛点“鱼际穴”,按揉时拇指要靠在掌骨上。不过有人开始时痛感不重,当“孔最穴”疏通之后痛感才会出现,说明当经气在上游阻滞后会影响到下游的运行。

3、早上3-5点就莫名其妙地醒来,长期这样是肺有问题。第一年3点就醒会有小的寒、热病变,第二年还这样就要注意了。及时疏通肺经可预防肺癌[2]。寅时难寐寻太渊,常可一穴见效[3],或者针刺鱼际亦可一穴见效[4]

4、“调诸脏即是治肺”。咳喘症,很少由肺经直接引起,多是其他脏器波及。由肝火引起的“木火刑金”,祛肝火就好;由肾虚引起的“肾不纳气”,补肾气辄效;由脾虚引起的“痰湿蕴肺”,健脾祛湿最佳。还有外感咳嗽,多由风寒引起,那就赶走膀胱经之风寒好了[4]

二、辅助调理疾患:呼吸系统疾患、感冒、咳嗽、咽痛、肩背痛、凌晨3-5点规律醒来等。

三、最佳探查、疏理时间:凌晨3-5点气血在肺经最旺盛,那时我们还在睡梦中,因此疏理肺经时选择与手太阴同名的足太阴脾经气血循行的时间,即上午9-11点。如果有寅时规律醒来等肺经异常情况,则应该随时发现随时疏理,不用拘泥于固定时间。

手阳明大肠经疏理方法

一、探查部位、疏理手法及感受

1、探查部位:前臂立起,掌心向前胸方向,肘关节微屈,虎口向上,另一手握空拳,小指掌指关节从肘至腕沿大肠经前臂线路轻敲3-5遍,导引气血流动起来,有大肠隐患的人肘关节横纹下2寸(3指宽)即“手三里穴”会有强烈的痛点,有些人经过疏理按揉后在这个位置还会出痧。

2、另一痛点“合谷穴”,可以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扣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在拇指尖下疏理。如果有肠道问题而合谷穴痛感不明显,可先疏通“手三里穴”后再按揉此穴。连续疏理三天痛感可消失,经络顺畅。

3、下牙疼痛可找同侧的手三里穴,因为大肠经是从下牙环唇而上的。胃经从上牙走,上牙疼痛则找胃经的髀关穴[2]

4、敲打、按揉大肠经可达到通便的效果。敲打两侧小臂段,或者用大指的内侧推按二间、三间直到商阳穴推出去。可边排便边敲打,效果明显[4]。长按商阳穴和/或浮郄穴可清理宿便。

二、辅助调理疾患:便秘、腹泻、小腹胀满、下牙痛、胃肠感冒等。

三、最佳探查、疏理时间:早晨5-7点疏理手三里和合谷穴,5分钟/侧。摘自《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保养肺经、大肠经,多吃水果和白色的食物[2]

足阳明胃经疏理方法

一、探查部位、疏理手法及感受

1、探查部位:正坐位,从大腿中线偏外侧一线,由腿根至膝盖用双手小指掌指关节轻轻敲打3-5遍,在腿根中点下面3指宽的地方或者髌骨上3指宽处,即“髀关穴”有明显痛感。胃有隐患时,此处的反应十分强烈。另一痛点“梁丘穴”痛感一般没有“髀关穴”明显。“梁丘穴”是胃经的郄穴。郄穴都是气血深聚之处,有救急的作用。阳经的郄穴止痛效果很好。初次探查的朋友,如果胃有潜在疾患,在这两个部位其中一个会有痛点,或左侧或右侧,两侧全部有反应的人不多。急性胃痛发作或者前额头痛者,这个线路上必有痛点,严重者会痛不可摸。当把经络堵塞之痛点经过敲、点、揉疏通之后,上述症状会马上缓解。

2、形体偏胖者,由于体内痰湿较重,沿着胃经小腿部分也是由上向下轻敲,丰隆穴会有反应。“丰隆穴”是化痰要穴。不论是能咳出有形之痰还是体态肥厚的无形之痰,经常疏理这个地方益处颇多。初次疏理此穴可能有红肿的现象,严重者还会影响走路。这也是正气足的表现,不要恐慌,一两日也就没事了。

解释说明:很多人对“足三里穴”的感觉并不明显,直到发现“髀关穴”或“梁丘穴”痛点的存在,只有把上面气血疏通了,敲打足三里才有意义。肝经的“太冲穴”也是这样。明明肝火旺、脾气急,按常理太冲穴会很痛,但就是没感觉,也是经气被堵在膝盖上方的“阴包穴”了。

3、胃痛和肝有关,有的人一生气就胃痛。肝欺负胃厉害了就胃酸。有人喝凉水就胃痛,是太寒了。有的人隐隐作痛就是虚了。专家提示,胃不好的人应每天坚持按揉髀关穴或足三里穴5分钟,可缓解病情[5]

二、辅助调理疾患:胃痛、胃酸、胃胀、吞酸嗳气、酒后前头痛、乳腺增生、口苦等。

三、最佳探查、疏理时间:上午7-9点同时疏理双侧胃经大腿部分5-10分钟即可。

专家提醒:保养脾胃,应从经络养生开始[5]

足太阴脾经疏理方法:

一、探查部位、疏理手法及感受

1、探查部位:以小腿内侧为主,微微弯腰,沿着胫骨前缘用同侧掌指关节或翘起二郎腿用对侧掌指关节从膝关节由上至下一直轻敲至内踝,注意紧贴骨头下缘,不要敲到骨头上。大多数人疏理3-5遍后在膝关节下方3寸的“地机穴”有痛感。有一部分女性朋友在内踝尖上4指宽的“三阴交穴”有酸痛的感觉。“地机穴”是脾经的郄穴。“地机穴”,顾名思义是“大地的机关”。这个穴位太好了。脾属土,只要脾的功能有一点儿变化,“地机穴”会最先有反应。气血功能相对旺盛人的这个位置胀痛感明显,如果气血虚弱、有过失血、严重脾虚的人则酸痛。便秘、糖尿病的人在这里都会有反应。只要这里疼痛脾一定有问题。“三阴交穴”是脾经、肾经、肝经三条阴经交会之处。多数女性此处酸痛感明显,这是因为受寒、劳累、情绪波动等因素直接影响女性肝、脾、肾三个脏器。所以妇科有问题时,这个穴位感觉明显。

2、脾经在脚内侧的穴位也有另一痛点,能提供脾虚信号的是“太白穴”或者“公孙穴”。“太白穴”在大脚趾后的核骨后面,赤白肉际处,“公孙穴”在“太白穴”后一寸。这两个穴位的反应挺有意思。我们用拇指按揉时,经常是哪个穴位更疼就按揉疏通哪一个。有说“太白穴”可以双向调节血糖,“公孙穴”可以双向调节肠道功能(便秘、腹泻均可在此处寻找痛点),建议有糖尿病、便秘、腹泻症状的朋友可以尝试找找痛点。

3、脾经是阴经,跟脏腑联系最密切,不通时(气血异常)会引起大脚趾内侧、脚内缘、小腿、膝盖或者大腿内侧、腹股沟等经络路线上出现发冷、酸、胀、麻、疼痛等不适感。脾跟血液相关,所以脾虚会引起小腹、腹股沟、大腿内侧等部位放射性疼痛[6]

二、辅助调护疾患:食欲不振、便秘、腹泻、月经不调、糖尿病、高血脂、倦怠乏力、失眠等。

三、最佳探查、疏理时间:上午9-11点分别疏理小腿部分、足内侧部分5分钟/侧。

专家提醒:保养脾胃,应从经络养生开始[4]

手少阴心经疏理方法

一、探查部位、疏理手法及感受

1、探查部位:心经起于腋下的顶端,顺前臂内侧走,从小指端内侧出去[7]。很多人一过40岁,上臂开始出现悬垂肌肉,当举起手臂作敬礼的姿势,一定有人在上臂部分有松弛肌肉(蝴蝶袖[7]),左侧更明显。从腋下开始向肘关节方向用拇指和食指一下一下捏揉这条蝴蝶袖会有捏棉絮样的感觉,手指一搓还有疙疙瘩瘩的脂肪颗粒,稍一用力疼痛难忍。这种情况不是自然衰老,是心脉气血不足,使局部肌肉失去营养,垃圾代谢不出去,堆积在此形成了没用的脂肪,然后又会影响气血的运行。如果每天坚持捏揉可以把松弛的肌肉捏实,心的供血就会顺畅,胸闷气短的现象自然会消失。这是判断心脏功能最直观的方法,也是预防心脏疾患最简便有效的方法。

2、还有一个地方可以更早地判断心供血情况——“少海穴”。这个穴位在肘横纹内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中点处。正常情况下用拇指按揉有微微酸麻痛感,很舒服。如果此处按起来没感觉,即使上臂还没有出现悬垂肌肉,也已说明有心供血不足的隐患了。少海穴很有意思:有的心脏病人,此处会痛不可摸,原因还不清楚。

3、腕部四穴——灵道、通里、阴郄、神门。仰掌,将拇指尖压在“神门穴”上,指腹会将其余三个穴位自然覆盖。心脏功能正常时点按这四个穴位只有微酸的感觉,如果心脏有隐患或问题时此处会有酸痛的感觉。这个地方很奇怪。心经一共只有九个穴位,而在腕部总长1.5寸的距离从上至下有四个穴,穴位的名称又是如此怪异,难道身体在向我们传递特殊的信息吗?这四个穴是养心安神、保护心脏的要穴。此处按揉、按压均可,长期坚持必有益处。

二、辅助调理疾患:心慌气短、胸满憋痛、失眠乏力、冠心病、高血压等。

三、最佳探查、疏理时间:中午11-1点,捏揉上臂心经5-10分钟/侧、按揉腕部四穴5分钟/侧。

心经、小肠经保养:疏通经络 远离寒凉,夏天多喝热茶[7]

手太阳小肠经疏理方法

一、探查部位、疏理手法及感受

1、探查部位:痛点一“后溪穴”比较好找,握拳在第五手掌与手指间关节后,用另一手食指点揉横纹头赤白肉际。如果有颈椎、肩胛疾患或小肠经受寒严重者,按揉此穴1-3分钟有明显痛感。一般当次按揉痛感就会减轻。

后溪还是八脉交会穴之一,什么是八脉交会穴呢?古人在361个穴位中总结了8个穴,这八个穴位通于奇经八脉。后溪穴与督脉相通,所以经常刺激后溪穴还可以保护阳气,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2、探查痛点二“天宗穴”时需要由别人帮助。正坐位,上身坐直放松,术者用掌根按揉肩胛骨冈下窝中央。有肩颈疾患之人,此处会有强烈痛感,并向四周放散。一定要忍住疼痛,坚持疏理数日,痛感即会消失。

3、有人下午1点犯困,3点以后就精神了,这一定是小肠经有寒,身体在排寒。睡觉是最好的养气血方式。落枕疏通小肠经:按揉患侧的后溪穴[7]

二、辅助调理疾患:颈椎病、肩关节疾患、消化不良、体寒、心慌气短、落枕等。

三、最佳探查、疏理时间:下午1-3点按揉“后溪穴”5分钟/侧、“天宗穴”5分钟/侧。

足太阳膀胱经疏理方法

一、探查部位、疏理手法及感受

1、探查部位:督脉旁开1.5和3寸都是膀胱经。先探查脚外踝部的“昆仑穴”,用同侧手的拇指或食指沿着跟腱前端,向下轻推,遇骨头则停住不动。轻揉1分钟后痛不可摸,说明膀胱经有寒,严重者本穴位会越揉越痛。要坚持,大概5分钟痛感就会减轻。有的人揉完后会红肿,三天左右方可消退,切勿恐慌。

2、“承山穴”的简便取法可以在小腿后侧的腓肠肌中点处寻找。很多人年龄大了走路时有腿脚发沉的感觉或睡觉时易抽筋,调理此穴可以缓解。自我疏理时,正坐位,双腿自然下垂,用同侧的拇指或食指点揉此穴。如痛不可摸,坚持疏通此处。

3、还是正坐位,用同侧拇指放在腘窝中点处,手腕放松,轻轻按揉,看看疼不疼。“腰背委中求”,腰部疾患者,此处拇指点揉一会,不仅疼痛明显,严重者会出现突出皮肤表面的结节或肿物。每日坚持疏理“委中穴”可起到强腰健骨的作用。委中,可泄而不可补,可针而不可灸,刺血为首选[4]

4、大腿到臀部这段由两条经络来管理——膀胱经和胆经。膀胱经主管代谢水分,胆经负责代谢油脂。如果这两条经络阻塞不通了,体内的水液和油脂代谢不出去,堆积此处便形成赘肉,显得臃肿。重点在臀下殷门穴至委中穴这段。若此处常通,则癌症不生,恶疾难成[4]

5、用指甲轻掐小脚趾外侧的至阴穴,痛如针刺时膀胱经就算是打通了[4]

二、辅助调理疾患:感冒初起、手脚冰凉、头项痛、腰酸背痛、腿脚无力、抽筋等。

三、最佳探查、疏理时间:下午3-5点同侧拇指或食指点揉“昆仑穴”5分钟/侧、点揉“承山穴”5分钟/侧、点揉“委中穴”5分钟/侧。

足少阴肾经疏理方法

一、探查部位、疏理手法及感受

1、探查部位:拇指或食指顺着跟腱内侧向下轻推至骨头处停住不动,按揉“大钟穴”1分钟,会有刺痛的感觉,说明肾经堵塞,可能会有尿频、尿急、腰酸、咽痛的症状。

有肾虚慢性咽炎的人,大钟穴会有反应。肾经有一条暗道是走咽喉的。经常用清火利咽解毒的药,其实有的时候是体内太寒,就把这点残存的热顶到上面来了。如果舌苔不是黄的,就没有真正的火[8]

2、“水泉穴”为肾经的郄穴,为肾之气血深集之处。肾为水脏,主水。穴似深处之水源,又谓是水所出,故名水泉。对侧手的拇指按揉“水泉穴”,如果肾气弱,有尿频、尿急、手脚凉的人,此处会酸、胀痛,初次按揉后可能有红肿,勿惊慌。

3、肾虚有一些征兆,经常脑袋发空,或者眼睛酸涩,或者耳鸣、耳聋、牙齿松动。有肾亏,就揉太溪,别揉涌泉。涌泉较为泻,太溪则偏补。太溪、复溜两穴用按摩法效果很好,也无禁忌,常相配而用,哪个穴位敏感就揉哪个穴,有病治病,无病强身[4]

二、辅助调理疾患:腰酸怕冷、肾气弱、小腹冷痛、月经不调、各类肾病、失眠多梦等。

三、最佳探查、疏理时间:下午5-7点点揉水泉、大钟5分钟/侧。

疏理肾经可以在按揉穴位后,捏揉跟腱,对膀胱经、肾经同时调理。

手厥阴心包经疏理方法

一、探查部位、疏理手法及感受

1、探查部位:仰掌,曲肘呈90°,用另一手小指掌指关节沿肱二头肌中线由上轻敲至肘关节,心包经上臂线路,腋前纹头下2寸(三指宽)天泉穴,肱二头肌长短头之间心包经前臂线路,腕横纹上5寸郄门穴。肱二头肌起端,即“天泉穴”会有强烈痛感,严重者可出痧。预防心脏病、女性乳腺增生需要经常照顾这里。(备注:有一部分人的痛点在肱二头肌中段)

心包经主情绪。你是否是“伤心之人”?疏通心包经可以帮助我们舒缓这种情绪。提醒:皮肤白皙的朋友,可能会有瘀青出现,就是出痧了。这不是因为敲打过力,而是里面的问题。每个人都会有点伤心之事,敲打过程中反应快的人会有打嗝现象[9]

2、有心脏疾患或隐患的人,当疏通“天泉穴”后,拇指按压“郄门穴”,此处有痛感,按之痛感可向上传导。可以有效缓解心慌、胸闷的症状。

3、心动过速、心绞痛急救穴:左手大拇指点患者左手郄门穴(腕上右手五根手指并拢的长度),右手抓住患者左手向内侧旋转45°再返回,以一分钟60下的速度重复该动作,持续1分钟,对于防止心绞痛疗效神奇。郄门穴穴位较深,自救时可用右手拇指用力按住此穴,同时左手腕做顺时针旋转[10]

4、心包积水时,人体会有胸闷,心慌,心情低下,心脉沉的现象。方法是先按压脚跟外侧痛点昆仑穴,不用大力,但要时间长一点,每个脚跟压1-2分钟;然后平卧,用手指压在两乳连线的正中膻中穴(心包经的募穴),静静地冥想膻中,5-10分钟,如果无法冥想,可以将膻中穴顶在一个桌子角尖上(只要有感觉就可以了),人趴在桌子上假眠十分钟。这样心包的积水就会减少。会痛的地方一定有积水,压起来一定能听到流水声[4]

5、中暑昏厥可以在中指尖放血,毒血放出去,有急救的作用[9]

二、辅助调理疾患:心慌气短、胸满憋痛、失眠乏力、冠心病、高血压等。

三、最佳探查、疏理时间:晚7-9点敲揉天泉穴、按揉郄门穴各5分钟/侧。摘自《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手少阳三焦经疏理方法

一、探查部位、疏理手法及感受

1、探查部位:前臂微曲,掌心向下,另一只手的小指掌指关节沿前臂背面正中线从肘至腕轻轻敲打,在肘关节下2寸的“四渎穴”有强烈痛点。多数人左侧痛感重于右侧。三焦经对气的循环和水的代谢都有调节作用,人一旦有情绪波动,此穴立即会做出反应。

2、如果有心烦、易怒口苦、耳鸣的情况但“四渎穴”没反应,在手臂外侧紧贴肱骨中点处的“消泺穴”可能有痛感,会越敲越疼,甚则难以忍受,疏理时常常有红肿出痧的现象,经络疏通后红肿就消失了。

3、有说法认为三焦经和腺体有关,作用非常大。腺体是分泌激素的,上焦对甲状腺或者是脑垂体有作用,中焦对胰腺有作用,下焦对肾上腺有作用。没做过经络梳理的人,三焦经基本上没有通的[9]。多按摩右侧效果会更好[4]

二、辅助调理疾患:烦躁、易怒、偏头痛、一侧耳鸣、肾虚等。

三、最佳探查、疏理时间:晚9-11点先疏理四渎穴5分钟/侧,再疏理消泺穴5分钟/侧。摘自《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足少阳胆经疏理方法

一、探查部位、疏理手法及感受

1、探查部位:包括胆经大腿线路,直立双手并拢在大腿外侧中指尖下的风市穴,胆经小腿线路,外踝尖上3寸(4指宽)两骨头之间的悬钟穴,足面部第四趾骨与第五趾骨交汇分叉处的临泣穴。正坐位,用同侧的指间关节沿着胆经大腿上端一直敲向膝盖3-5遍,多数人在“风市穴”会产生强烈痛点。胆经既容易存郁气,也容易受寒,故风市穴应理气、排寒。一般情况下3-5天痛感可消失。

2、痛点二“悬钟穴”,有高血压、坐骨神经痛、寒气凝结之人反应会强烈,甚者疏理后会出现结节,需按揉3、5次将结节按揉开方可。

3、耳鸣、偏头痛严重者,可用食指点按“临泣穴”,轻轻点揉即会痛不可摸,需按揉3、5次。注意:在疏理胆经的同时,会出现打膈、放屁等排气现像,有人第二天大便会呈黑色。这是因为胆经淤毒经肠道排出而产生的,不用惊慌。

4、胆经受寒,容易堆积脂肪,女孩大腿会变粗。有老年朋友敲上面风市和临泣两个穴位时不痛而是酸,是气虚的表现[11]

二、辅助调理疾患:口苦、易怒、心慌、易醒、胆囊疾患、偏头痛等。

三、最佳探查、疏理时间:晚9-11点,先双手同时疏理风市穴5分钟,再疏理悬钟5分钟/侧、点揉临泣穴5分钟。

    附:胆经简要[4]

胆经是很关键的一条经络。《黄帝内经》上说“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胆经起自眼角外瞳子髎,循头转一圈到脖子风池穴,然后顺着肩膀、腋部经肋骨往下,顺着大腿根到臀部后面,沿大腿外侧直到脚的外侧,出在第四趾和小趾之间的缝隙。

身心本是一体,有哪些心理问题必然产生相应的生理病变,如经常生闷气的女士很容易发生子宫、卵巢和乳房的问题,恐惧和忧虑会造成男子长期的性功能障碍,脾气急躁的人易患高血压、心脏病,精神紧张的人常会得胃溃疡。如果你胆的功能强大,你所谋虑的事情就能够及时决断,心情也就会舒畅。如果你所谋虑的东西不能及时做出决断就会产生抑郁。胆经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胆经为足少阳经,为半表半里之经,与外界并无直接的通道,所以其浊气须借肠道而出。有人敲胆经后排气多了,大便也色深味重了,便是肝胆之毒素从肠道而出了。也有些人敲完胆经后头痛脑涨、失眠多梦,多是因胆经之浊气没能从肠道及时排出,而循同名经手少阳三焦经上于头面所致。这时只要拔动胆经的阳陵泉,让电麻的感觉传导到脚趾,同时点揉右侧三焦经的支沟穴,不适症状都会明显改善。

胆经承受了大量的肝毒,很容易瘀滞堵塞,进而影响到肝脏的毒素也无路可排,所以需要经常疏通。敲胆经增加了胆经的气血流量,及时缓解肝脏的压力,从情志上讲也会大大提高人决断的能力,让人更加自信、更加果敢。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敲打,减肥敲带脉,腿粗敲胆经。带脉在肘尖下3寸的侧腹部,可以敲的范围大一点。通常是用指节从上往下敲胆经,重点敲一敲腿,可以把赘肉减下去,然后用阳陵泉测试到底敲打通没通,如果已经麻到脚的外侧了,证明这条胆经敲通了。

敲胆经可以调理肝胆,但若线路有瘀滞就会火旺,配合点按心包经和肝经的太冲,可以保持经络畅通。23点到凌晨1点不要敲胆经,容易导致肝火大而失眠。

足厥阴肝经疏理方法

一、探查部位、疏理手法及感受

1、探查部位:坐在床上,两脚掌相对并在一起,握拳,用同侧的掌指关节由上向下轻敲绷起的那根筋(这是肝经的线路),或者正坐位双脚着地,同侧小指掌指关节轻敲大腿内侧亦可。3-5遍后,“阴包穴”会有强烈痛点,严重者痛不可摸,多数人左侧痛感强于右侧。这个地方如果是硬的弹性不好,说明肝也硬了[11]。若肝火亢盛者按揉“太冲穴”没有明显的痛感,是“阴包穴”堵塞使肝气不能流注到“太冲穴”,应把“阴包”疏理好再按揉“太冲穴”,整个肝经的气即可顺畅、调达。

2、“太冲穴”的简单取法是在脚面最高点,大脚趾与二脚趾分叉处的凹陷中。用食指向脚踝方向勾住点揉,如有痛点可用拇指向下点揉至趾蹼处的“行间穴”。太冲穴可泄肝火改善情绪异常、烦躁口苦、凌晨1-3点易醒等症。太冲穴对爱生闷气、有泪往肚子里咽、郁闷、焦虑、忧愁难解的人有效[4]

3、在生气的时候强压下怒火,使它不能及时宣发,就成了体内一种多余的能量,也就是俗话说的“上火了”。“气有余便是火”。这火因为没有正常的通路可宣发,变成了一匹脱缰的野马,在体内横冲直撞,上到头就会头痛,冲到四肢便成风湿,进入胃肠则成溃疡[4]。肝火旺是一种虚火,易怒烦躁都是因为虚火上延。好情绪,少饮酒,可养肝[11]

4、夜里梦多是因为以前有生气或有闷气,造成肝阳上越,可以按压脚背上的太冲穴与背部的膈俞穴[4]

二、辅助调理疾患:巅顶头痛、眩晕、高血压、烦躁、易怒、月经不调、乳腺增生等。

三、最佳探查、疏理时间:晚7-9点敲揉“阴包穴”5分钟/侧、按揉“太冲穴”5分钟/侧。摘自《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推拿大师使用工具操作方法:按照写字拿笔的方式握在手里, 90°左右从上往下按。速度放慢,力度大一些。

注意事项:一周2到3次,如果有出痧,待痧退去后再用。推完多喝温水,帮助体内毒素和湿气排出。6小时内不要洗澡。

2018.2.11初稿

参考文献:

[1] 清莲漂香的新浪博客. 自我疏通12经络的诀窍. http://blog.sina.com.cn/s/blog_b54c7f4f0102wyep.html2016-04-15

[2]路新宇经络养生. 怎样自我疏通 肺经 大肠经.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4/1117/12/11130319_425746198.shtml2014-11-17

[3] 千寻文档. 肺经——主要功能及肺经保养五法. http://doc.orz520.com/a/doc/2014/0825/1988747.html,2014-08-25

[4] 芦花飞舞.陈玉琴经络养生. http://www.360doc.com/content/09/0726/09/86239_4455660.shtml2009-07-26

[5]路新宇经络养生. 怎样自我疏通 脾经 胃经.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4/1117/12/11130319_425746568.shtml2014-11-17

[6] 美容·养生. 脾经 - 潜伏在经络上的疾病 - 身体会说话:老百姓的疾病自查手册. http://read.dangdang.com/content_6547082018-02-12

[7] 路新宇经络养生.怎样自我疏通 心经 小肠经. http://doc.orz520.com/a/doc/2014/1117/2113974.html2014-11-17

[8]路新宇经络养生.怎样自我疏通 肾经 膀胱经.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4/1117/12/11130319_425747033.shtml2014-11-17

[9]路新宇经络养生. 怎样自我疏通心包经 三焦经. http://www.360doc.cn/article/11130319_425747683.html2014-11-17

[10] 360百科. 郄门穴. https://baike.so.com/doc/5598799-5811401.html2018-02-13

 [11] 路新宇经络养生.怎样自我疏通 肝经 胆经. http://doc.orz520.com/a/doc/2014/1117/2113993.html2014-11-17

(2018.2.16 初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肝经自我疏理方法
自我疏通12经络的诀窍,很多人实践出来的!
人体经络的作用及保养
《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十二经络39个易堵塞穴位,及疏通要法
让复杂的经络疏通变的更简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