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附子理中丸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有这样一类体质的人:

体形瘦长,消化不良,怕冷恶寒,手脚冰凉。夏天里,别人吹空调好生快意,自己一进去就感觉冷;冬天里更不得了,他们比别人要多穿好多衣服,稍有风吹,还会冻得瑟瑟发抖,肚子咕噜一声响,马上提着裤子往卫生间里冲。

大便清稀,无臭味,每次总有排不尽的感觉,一次过后很快又要去第二次,严重者后面往往连续不断。肚子喜温喜按,抱个暖水袋在肚前最是舒服。

吃饭很少,偶尔吃多了还不消化,肚子痛,怕冷,这些症状在冬天里尤为严重。

看舌探脉,舌头往往没有血色,有时候还水滑水滑的;轻轻按下去感觉不到脉搏,需用力按下去才能稍微感觉到,但也比较缓慢。

上述症状都是脾胃虚寒的表现,虚寒就是指阳气不足。人体的各个部分都需要阳气的温煦作用推动机体正常运行,就像煮饭需要足够的火力一样,脾胃要消化食物也需要充足的阳气,阳气不足以腐熟消化食物,就不能为人体提供足够的能量,肌肉四肢都得不到濡养。

脾胃虚寒用附子理中丸

当您出现以上脾胃虚寒的症状的时候,您一定别忘了附子理中丸。

附子理中丸由制附子、干姜、人参、白术、炙甘草五味药组成,它就是在《伤寒论》所载理中丸基础上加了制附子,两个都是名方。

在理中丸的药物中,干姜是治疗胃寒的专药,服药不久,就会觉得胃里面热辣辣的,让人感到很舒服;人参补气健脾;干姜与人参配起来,一温一补,温对寒,补对虚,正好对付脾胃的虚寒症状。

另外,脾脏是喜燥而恶湿的,它的阳气不足,湿浊之气就可能趁机占领脾脏,就像背阳的墙面容易长出潮湿的苔藓类。所以还需要祛除湿浊之气,这里用的就是白术。白术除了燥湿,还有运化脾气的作用,就是让脾脏重新活跃起来。三个药,一温一补一燥,即温中阳,补脾虚,燥湿浊,加上炙甘草的调和作用,一同起到调理中焦、强健脾胃的作用,所以叫做理中丸。

后世的中医在这个方的基础上加上制附子一味,就成了附子理中丸。

附子是大温大热的药,温中(焦)散寒的力量很强,同时还可以温肾阳。像上述那般怕冷的人,可能是先天不足,所以用附子很好。

脾胃虚寒的外治法和食补方

脾胃虚寒的朋友,平时用几颗附子理中丸或桂附理中丸碾碎加生姜汁适量调匀,填敷肚脐处,外用伤湿止痛膏固定,也可起到很好的温中的作用。

如果您不愿意吃药,还可以通过食补的方式来调理。鲜生姜5~10克切片、大枣2~5枚、粳米100~150克熬粥,用适量油盐调味后食用,有祛寒、温暖脾胃的作用。

对于脾胃虚寒导致的胃脘疼痛(天冷或空腹时加重)、胃寒凝结不散、腹部用热的东西焐一焐或者吃下热饭后就好一些的朋友,我给您推荐的食补方是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经典的“当归生姜羊肉汤”。做法非常简单:当归15克,生姜50克,羊肉100克,三样一起下锅,将肉煮至半烂,然后喝汤吃肉,每天1剂。

这个方中,当归是主药,有养血活血的功效;羊肉性温,能养血补虚散寒;生姜辛温散寒。吃完会觉得腹部暖暖的,非常舒服。坚持服用一个月左右,脾胃虚寒的情况就会有很大改善,此汤尤其适合在冬天食用。

千年的古方,效果自不必说。倘若平时冷饮吃多,可取冰块融化后煮沸,然后放温,送服附子理中丸,可除冷饮对人的伤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脾胃虚寒,一张方子有奇效,不仅让你暖起来还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再不喝“姜枣茶”,最佳季节都过了!能把体内病气扫光光
治疗消瘦的秘方
附子理中丸是脾胃虚寒的救星,它温阳健脾可以治多种病
【健康】入伏前喝它,体内病气都扫光!
每天一杯姜枣茶,祛病除湿就靠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