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孔祥举:沉溺于董鄂妃逝世的顺治皇帝,看一副画后怎么出家当和尚?

文/孔祥举


明朝末年,四川峨眉山有个慧能高僧,慧能法师一生参禅悟道,参悟到了不少佛礼,又研修武术,练就了一番隔空取物,上天入地的本领。他是一位得道高僧式人物,又因为他经常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在老百姓眼中,他是神人一样的人物。
天下动荡,引得民不聊生。行走江湖,慧能老僧在乱世之中,在刀光剑影之下,救下一名叫阿虎的少年,阿虎的家人都在战火中流离失所,孤身一人的阿虎,自愿跟随老僧行走四方,以感谢救命之恩。
慧能老僧一看望去,摸了摸阿虎的脑门,知道这个少年的秉性正直善良,为他取名明诚,让他跟在自己身边,也好在这乱世之中,得以保全性命。

明诚小和尚慢慢地长大,成了一个聪明懂事,勤劳善良的小高僧。他在师父进入禅房,闭关修行的时候,开辟了一片菜园子,不时的劈材到山下去卖换一些铜钱,买些米面。收拾完毕,在禅房一旁打坐修行。
就这样,日子一天一天匆匆流逝,慧能老僧已经打坐了十多年,徒弟明诚也跟随了十多年。
夏日的一天,慧能老僧忽然睁开眼睛,对徒弟说:“我要走了,你好好呆在这儿,不要下山。”徒弟闻此言,瞬间眼睛里噙满了泪水,牵着慧能老僧的衣服大哭,低声说道:“我的师父,你不要走啊,你走了,我怎么办”。
慧能老僧劝慰说:“孩子,不要悲伤,我们师徒还有见面的一天”。说完,遂从袖中取出一幅画轴,上面画着慧能老僧的形像,肖像上眼睛、耳朵、嘴巴、鼻子都有,就是没有眉毛啊。
慧能老僧要徒弟收好画像,平静对他说:“徒儿,你把这副画轴好好地存下来。我走后十年,你再下山,去找我,看到有位骑马的少年,就拿出画给他看。如果他能帮你,为肖像画上眉毛,那人就是我了。”
给明诚小和尚交代完需要关注的事之后,慧能法师仁慈地看着身边的小和尚,微微一笑,小和尚还来不及与老和尚说话。

顷刻之间,天气就阴沉下来,不到一会儿的功夫,突然起风了,慧能老僧飘然而去。明诚小和尚泪眼婆娑,但是,阿虎也不敢去追自己的师父。
不久,闯王张献忠横行四川,一路上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由于明诚小和尚,恪守师父的吩咐没有下山,得以保全性命。
十年在转眼间就过去了,经历岁月地侵染。明诚已经沉稳成熟,整理好行李后,明诚怀着忐忑心情下了山。
此时正是清兵刚入关,爱新觉罗·福临继位,称大清世祖章皇帝。这一时期,江山稳定,百姓得以修生养息。小和尚明诚辗转云游了十多年,走遍天下寻找师父,却一直没有找到。
后来,明诚小和尚在沿途中帮助一个刘老头推车的时候,当老头得知,明诚小和尚要去找骑马的人,就对他说:“小师傅,你去北方去寻,北方的汉子,善于骑马行走,可能会遇到,你想找的人。”
听到这个之后,明诚调整方向,一路向北,寻找自己师父的踪迹。三年的时间,明诚走到了北京城的郊外,由于人生地不熟,明诚渐渐地远走越远,走到了一片林地里了。
原来,这是皇室狩猎场,明诚小和尚正愁如何走出狩猎场的时候,恰逢顺治帝到郊外举行秋季狩猎。看见一队人马,浩浩荡荡地在自己眼前走过,明诚小和尚,心里面只牢记师父的嘱咐,哪里管的上这是皇家的队伍,不顾一切上前冒犯御驾,请年轻的顺治皇帝看画。

眼前顺治皇帝一副少年天子的英姿勃发,颇具帝王气场。顺治皇帝远远地看到明诚:“小和尚,你从哪里来?”顺治喊话明诚小和尚。
缓过神来的大内侍卫,看到明诚走上前去,急忙护驾。却被顺治帝制止:“你们赶快退后!别吓到他!小和尚,你打开画轴,让我来看一眼。”
听到皇令后的小和尚明诚,小心翼翼地打开画卷,这次让明诚想不到的是,顺治帝认真地看了一眼,诧异地说:“这副画像,怎么没画眉毛呢?”
顺治帝并没有着急离开,而是立即命令左右取砚台、毛笔来,亲手为肖像添上了眉毛。明诚小和尚看到顺治皇帝,认真地为画像画眉毛,想起自己多年自己日思夜想的师傅。
不知不觉间,明诚小和尚早已泪雨滂沱,再以抑制不住激动的内心,跪倒在地上大喊:“师父,师父,我可找到你了!……”
众人不知所措面面相觑,顺治帝也吃惊不小。于是明诚小和尚把慧能老僧,离开自己之前的嘱咐,原原本本地说了一遍。此时,顺治脑中一道灵光闪入,犹如拨云见日,突然间就精神焕发。前段时间,沉溺于董鄂妃逝世的顺治皇帝,此刻内心竟也有了许多的解脱。
顺治皇帝,身子也为之一振,嘴里喃喃地念叨着“:怪不得,怪不得,原来自己的前世,是峨嵋山慧能老僧啊!怪不得总有出家的念头冒出来。这可算找到原因了!”

公元1661年正月初七子刻,在皇宫内乔装打扮的顺治皇帝,悄悄出走与徒弟明诚在城门外会和,马不停蹄的离开了北京。
相传,顺治皇帝在离开的皇宫的时候,在紫禁城的一个院墙上写了一首出家偈:天下丛林饭似山,钵盂到处任君餐。黄金白玉非为贵,惟有袈裟披最难!朕为大地山河主,忧国忧民事转烦。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闲。来时糊涂去时迷,空在人间走一回。
后来,民间流传一句名言:万法皆空,唯有因果不空,在红尘俗世之中,唯有放得下名利之人,才不会被名利所左右。

作者简介

孔祥举,民间英雄故事创作人,抗日民族英雄好汉故事讲述人,山东好汉故事讲述人,网络作者,泰安作协会员。文字散见:百度、今日头条、一点资讯、凤凰资讯、腾讯新闻、搜狐新闻、网易新闻、中华泰山网、中华高考网、法治安徽网、安徽大小事儿、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大众网·海报新闻、大众新闻网、泰安文学、宁阳年鉴等。

图片除署名外,其它均来源于网络

转载请注明出处“温馨微语”

转发是对作者最大的鼓励 



往期链接



孔祥举:从乾隆皇帝诗词看感性帝王的生活情趣与人生理念

孔祥举:为了江湖道义,《水浒传》吴用死得其所

孔祥举:由“ 杨乃武与小白菜”看清朝衙门断案百态

孔祥举:朝鲜战场出了黄继光,冰天雪地出了王继光——建设时期泰安英雄、原沈阳军区通讯员王继光烈士

孔祥举:由忠义诗词,看揭露出来的大宋军队腐败

孔祥举:开封府包青天怒斩河霸(历史故事)

孔祥举:繁荣富饶的北宋,竟因柳永一首歌功颂德的诗词而亡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土生金: 顺治皇帝出家的故事
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
小故事:打开心窗
打开心窗
幸福只是一种感觉,与外界环境无关
打开你的心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