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郝连成:陈国民的遗憾

/郝连成

在电业系统干了一辈子的陈国民,现在常袭心头的遗憾就是没能把新闻写作这一爱好从事到底。
不然的话,以他的文字功底和他在一家企业报当了三四年主编的职位,工作到现在出个三两本书是一点不成问题的,谁知命运就像一根魔棒一样,将他的后半生安排到了管理离退休人员的岗位。虽然称呼上从“主编”到工会“主席”再到主任地一路变化。但陈国民感觉最让自己充实的还是当编辑时的工作。
高考落榜 与文字结缘
陈国民出生在黑龙江省佳木斯郊县的一个乡下。念书时就因喜欢文学而受老师的器重,特别喜欢读《水浒传》《三国演义》和《史记中的侠客列传》。
陈国民长得端庄英武,国字脸,浓眉杏眼透着正气。从小就崇尚英雄同情弱者,在差3分高考无望后,毅然从戎入伍,当了三年的消防兵。
在部队,使他的写作水平得到了锻炼和发挥。给各级军报写通讯报导,使他连续三年被团里授予优秀通讯员的荣誉。此期间,他认真地读了些怎样提高写作能力方面的书《怎样当好通讯员》《怎样写新闻》。
他至今还记得当年学习写作时的新闻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起因、经过、结果”
1984年初春,陈国民退伍分配到佳木斯电业局送电工区的集贤保线站当一名线路工,工作就是沿着蜿蜒的输电线路巡线虽十分艰苦但执笔不辍。
此时他写的文章大多是对工友吃苦耐劳精神的赞扬和歌颂,投送到当地的电台和当时的《合江日报》后大获青睐,认为来自基层的稿件有生活接地气可读性强,投稿采用率越来越高。
1985年调到佳木斯电业局送电工区,当时为了更深入基层体验生活,陈国民主动到生产班组一线工作,这期间写下了反映送电工区领导班子团结干事的长篇通讯《杆塔高擎》被收录到省《电力系统企业家名人录》一书。改革开放初期,电力设施被盗现象十分严重,陈国民经过深入调查了解写出了意在严厉打击盗窃电力设施的长篇通讯《杆塔忧思录》,在《合江日报》发表后引起一定反响,后被收录到报社当年的优秀文集《新醒世恒言》一书。
这些都是有些深度的大稿。
随手写来的通讯和报导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就发表了近百十篇。此时陈国民最深的感触就是工作现场和一线工作就是最好的素材来源。
像小故事《夸夸咱们的管理员》就是从身边的小事发现食堂管理员精心调理伙食,粗粮细作,细粮精作,南甜北咸,川辣西酸。让各地口味的员工都能吃上可口的饭菜。使一线作业员工每天都精神头十足地投入工作。文章一发表,就受到了身边员工的好评,说咱们的管理员真的是该好好夸一下。
记得有一年,江口变出口的线路因遭受雷击而造成停电,陈国民和工友半夜10多钟开始冒雨抢修。当时雷电交加,抢修中,感应电压太大,电流将陈国民和在电线杆上的抢修人员打的直哆嗦发颤,虽然知道这种现象在理论上是安全范围,但亲身经历真的很难受。通过这次抢修使陈国民第一次感受到了光明使者的伟大和自己肩上的责任,回去连夜写下了小通讯《光明到来之前》不日便在《佳木斯日报》上发表。那段时间看到自己的文章频频被报刊发表,陈国民很有一种自豪感和成就感。
接手电力报
陈国民所在的工区下辖10多个生产班组,分布在8个市县,陈国民除了日常工作外,又在工区创建了内部刊物《送电信息》,直到这一年后《送电信息》被上级领导发现,被调到当时的佳木斯电业报任编辑。
由此陈国民开始了他真正喜欢的新闻工作。
此时陈国民开始认真地学习新闻学和编辑学理论,先后买来了怎样采访新闻,怎样拍摄新闻图片,怎样辅导通讯员写作等书看有一堆。至今不忘的是梁衡写的《怎样当编辑》和一本朋友送的《编辑手册》。从此陈国民就把自己的全部时间都交给了《佳木斯电业报》。
采稿,编稿,划版,排版,一校,二校。把握截稿时间,看放大大样,空间补白。处处操心,处处得学。此时陈国民理解了一份报纸从一篇篇的手写稿件到读者手中散发着墨香报纸的艰辛和责任。但由于当时的领导是从吉林大学新闻系毕业的科班出身,处处指点陈国民,使当时的《佳木斯电业报》很快就在全省宣传工作中突显了出来。
现在想来,当时做报纸的经历,陈国民就是两字:责任。
最难忘的是1997年秋月,省电业局相继开展了一系列建局50周年庆祝活动,作为宣传部门,要出50年发展变化的专题和专版,加上一些临时性的工作,每天忙碌的不可开交,专版稿件完成后,在《佳木斯日报》社印刷厂校对完稿件,感觉没问题后签字付印。回家吃过晚饭,又伏在案头反复看大样,发现出现了两处错字,这时已经是晚间9点多了,想到报纸马上就要印刷,心里很着急,我马上给报社夜班编辑打电话说明情况后,又打车赶到报社印刷厂对两处错字进行了修改。而此时,工人师傅正要换他们的新版。
再后来,陈国民离开了报社转行做了行政工作,但他的报业情结一直难解。
2009年,儿子高考时陈国民极力让儿子报考了成都大学传媒专业,本科读完又在读研究生,他告诉儿子,你就是考上博士老爸也供你念完。最近孩子传来了消息果真考上了四川大学传媒专业的博士研究生。
陈国民要让他的文字之梦,在他孩子的身上实现。

作者简介

郝连成,笔名雁在蓝天黑龙江省佳木斯人,现居京津冀。热爱文学、诗歌。曾在《佳木斯日报》《牡丹江日报》《中国书画报》《青少年书画报》《红柳》《黄岩文学》《中新网》《中国凤凰网》《忆湘文学》《世界文联》《金榜头条》等报刊网站发表诗文。网络文集有:《放眼世界》《人杰地灵的笔架山》《走走看看》《有话就说》。

图片除署名外,其它均来源于网络

转载请注明出处“温馨微语”

转发是对作者最大的鼓励 

往期链接


郝连成:老兵征程——访八路军老战士孙景荣

郝连成:天津五大道

郝连成:读聂晓光的文章《回忆父亲》(附:《回忆父亲》)

郝连成:人,还是多学些东西,多才多艺的好

郝连成:孩子丢了自行车

郝连成:一条广告词的故事

郝连成:重看《艺概》(之二)

郝连成:溺爱孩子的悲哀

郝连成:去老板家摘柿子

郝连成:五个为什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陈独秀一生忘不掉的一个“野和尚”
🏆特邀 | 晒 秋 | 陈 鹤
我的写作之路
走啊,信阳郝堂看荷花去!你若不来,她不繁华
己亥新年快乐
陈去病长眠虎丘山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