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何伟征:畅想•渔火话题

阅读本文前,请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们。欢迎指导,期待赐稿,体裁不限。诉说灵魂情感,传播社会万象,品论人生得失,关注百姓喜乐,倡导原创,感谢转发分享。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赐稿邮箱:jstjtx@163.com。

/何伟征

抑或是不得不改变了的生活方式呢。与夜神为伴,倚在皎洁的月光朗照下,我常常自得其乐地默诵起张继《枫桥夜泊》的诗来。无论怎么样把持概念,无心考证这首诗诞生的前因后果。据说是,张继经过科举考试未能如愿,名落孙山以后,灰头土脸,由心底喷涌而出一腔失魂落魄的情感表达。实在一副悲戚戚的样子,有空灵惆怅,也有心灰意冷的感慨,还有一份内敛落魄的深意。在那个久远的科举取士时代,学子们最为伤怀欲绝的事由,深切的失落感,恐怕是考场上的不得意了。张继创作的诗歌看似无意识行动,下意识中的举止,并非刻意而为之,无形中将纯粹感伤毁弃给别人看,实则堆积了长年累月的无端压抑,只怕是跌落一足,再难喷薄而出了。孰不知,凄凉和冷漠暗喻了美丽?往往冷艳的古典美感都在落寞里消散,伤心欲绝。再来一丝丝幽怨钟声,出自江边孤独旅人之休憩中,围绕青翠的山间和流水悠扬。遥远的,无法停止脚步,传经悠然的漫漫时空,把虚无缥缈的本意具象化,会使人感化得五体投地。

相传,乾隆皇帝癖好附庸风雅,乐此不疲地效仿古人,他信心满满,写了很多诗,也自娱自乐了一辈子,自我感觉良好。我不能设想乾隆皇帝写诗的情感疯狂到这种程度。他一生写了很多废话一样的诗,不被人看好,依旧坚持写,尽致落得身后无一首诗流传下来。直到有一次去故宫走走,我顿时醒悟了。乾隆皇帝可谓沉浸在人为仿制的儒雅里,他为了比较精准地把持古代文人当时的作诗场景,刻意制作了一个曲水流觞的实体景色,将不同时代的人做一个自况,学古人把酒吟诗,突出几分效法诗人的氛围。东施效颦不过如此。且不论乾隆作诗水平几何?形式上模仿是一流水平,觊觎回到永远不能重合的古代景致里,或者“沉醉”在诗歌的雅致中,变得完全不能自拔。可是,乾隆皇帝没办法复制像古代文人团体聚会娱乐的真实现状和内心感怀,一味地依样画葫芦,他穿越漫长时空既不成功,又将隔世飞跃的思绪始终落不了地。事与愿违,世间本就无聊,哪能慰藉自我饥渴和希求,存续一个人的长久冲动呢?可见,没有生活的真实,模拟古人的生活环境岂能逼真到如同身临其境,除虚妄之余,更多的是梦中漫游,确乎可叹可笑。我此时犹如目视了空中楼阁,高高在上,便暗自思忖,有这般脱离实际的人设在,怎么能攀援半空上的虚妄和飘渺的时空。
因此,不可学乾隆皇帝刻板、愚钝及缺乏生活化的写诗方法,当学习古代优秀诗人的真诚、自然及有感而发,汲取精华,延续经典雅致的部分。

张继笔下的渔火不能仿作即时性。学着个性化,力求表现出真实性的我,意向非常明确,坚信着在未来的日子里,总能靠近游离湖边较近的渔火。江岸杨柳弯弯垂下去,经过多少日月风霜,摆动腰肢和细叶,柳絮飞舞,即是婀娜多姿,柔婉而美丽的感怀情愫。可不用赘述,古代诗人的婉约风格或许与之相关联。但是,我不敢肯定,起码那些个和缓与柔顺跟古代诗人的心境不无关系,跟古代社会环境密切相连。当自然而然表现诗情,而不是自寻烦恼似的扯断几根胡须,摇头摆尾,一字一顿,伸长手臂赢取春风拂面。所以,拥有自我本身的感慨,所以坚守诗意的信念,不随风而舞,不随声附和,勿忘无欲无求的精神,随灵感游动,当然会相映成趣。只要自然就好。
诗歌吟唱就是两个概念。吟诗在古韵背景下完成,唱诗调门稍高一些,但不同于和尚念经,没有人间烟火味。真正的诗歌,吐字的平仄、音调的节拍和诗歌的韵律相互交错一处,久而久之,不再小众化了,待到融通后,具备了大众化的意味,人人皆可接受,歌的意味便充满诗本位的内涵。综合起来,诗歌在大众眼里感触了民间歌谣和行云流水,其生命力可想而知将会是永远强劲了。切不可贪恋物欲,物欲造成诗歌庸俗无聊。大凡精神的东西都将永存世间,一旦始于足下而拔地而起,所谓在艳阳春光和光照的明丽鲜艳之下,何愁灵魂深处不感怀激烈。吟诵诗歌发自内心深处,举手投足,潜移默化,由灵魂而起连连而出。富于情感的诗人感叹岁月沧桑和无穷变换,或咏史感怀,比喻时下,一任遐想走,变幻莫测,唯一不再变化的是那一把闪亮的渔火,在心上冉冉升起。多念一念古诗吧,亦能融化在雅静的风景里,或许可以随意进出于古今的时空,与古人来几次对话,以酒作答,沉迷几次皆在所不惜。

却不知道寒山寺的钟声还是那么暗伤悠扬吗?那里的夜空,似乎黑云压境而来,独行的诗人心地伤痛,他的身影与所有的感情因素倾斜在繁星闪烁中。孤独具有唯美的特质,尚需一定能力把握。诗人单独端坐于月色迷蒙之中,当然是会想起,来源于生活的人和诸多的烦心事,树影摇曳,握笔的手也在微微颤抖,并非那种寻常感悟,一挥而就。这是在另一种美化心境的诗情感召下,自然作为,假装暂时脱离世俗凡尘。现今,再不会拥有唐朝的那种无比感伤的月夜了。姑苏城外还是月色朦胧,对岸那边何能渡过,抬眼远观,它隐隐约约的容貌,静悄悄的夜半,传至悠长,已是时有时无的水波涟漪,传递着科场落寞的长长的叹息。
张继后来的诗作再没有叹为观止了。可也得到了知足。独一篇《枫桥夜泊》的诗作贯穿于千古岁月,亦可满心欢喜了。因此,写诗难为从心中自然流露而出,顺心而语或是随心而至,何必去装饰意境,徒添华丽词汇,作出一个摆弄诗人的样子和矫情的虚伪状态?诗歌还是紧跟生活化得好,否则的话,岂止牵强和伪装,有所为那是造作,无所为才是其真谛。比方,没见过鹿奔跑,耳旁就没有呦呦鹿鸣的优美感觉。由此,我没机会在那时的张继时代吟诗,也没有科场失意的坏心情,就没法可长叹出枫桥的伤心夜景。在当下临时,忧愁的月神与我相隔很远了。

水榭亭台(尽管是仿古的复制品)如今依旧在,望穿秋水(也许是无病呻吟的感动)那一份阵痛,无论如何,一般人都把握不到它的无尽神韵。有时候,又是愁肠百结的表情,情绪在场,尤其在一叶小舟搁浅岸边,犹如踌躇的诗人止步不前,欲求在苍茫月色下,听一听寺院里传来的沉闷钟声。别无选择了,在月夜消隐中,一番孤独由此重来了,有所变化,有所激动,可能,吟诵的不是诗歌,而是佛教中的经文,心绪异常冷清的大悲咒。佛经和诗歌或许有着同一性,要有人吟唱(或诵读)它,感化在心怀上,再变成悠远涤荡的沉闷和低回婉转的诗,也许慢慢地远去了,不再会合二为一。
有些时候,那些唱诗似是而非,不太好懂;也有些时候,打坐修炼一般,盘腿坐着闭目养神。无月光的时节,但夜里的渔火不灭,火把摇曳,萤火虫似的光亮隐隐绰绰地照亮了脸。我足下的路半阴暗半透明,伴随着水声汩汩响起,须等待来日轻风一吹,护送我抵达欲望彼岸,思绪漫长。所有情在去岁已没落,今生的感知恐是肃杀。再设身处地狂想一把,月光不是我的,枫桥不是我的,小舟不是我的,钟声也不是我的,我跟随渔火而走,或能将怀想的感动自慰,自我消遣了。有比自娱还感性化?我不会独自蜷缩自己,来一场复古的戏文和民间传唱的歌谣。做真实的自己多好!几度感想,增加在场的意气风发,现实的星光月色,可知可感可欲求,并深化在心间。或许,我是夜泊渔火中的最后一个人,不会畏惧难耐的残月和树影婆娑,回归古典意境的老路子。

半夜里,即使没有皎洁,有月的光色也不错。融入惨淡化境,月光可以消瘦诗人的身影,亦能染上一身煌煌的银灰色。不贪图明天苍凉来关照,也许,我神色中的希冀遥遥无期,皆无多大关系。身处百无聊赖中,没有四季更替那么多的自然属性,也没有天外异响,唯有苍茫感不时呈现,能将内敛情绪最大化,把美丽撕裂给人看,岂不呼应了唯美版的阅读快感。是的,靠近水边是福气,夜色朦胧的水边更有渔火在燃烧,还能寻觅到一把意境。月华将来乘上舟,彩云过去不是愁。有一番真情在,不冥思苦想,自有一阵风依次围拢着我,诗的境界在生长和壮大之中扎根。岁月漫长,夜和月不变,对岸的灯光不变。当有了渔火远射,意象涌来,才会不得放手,我心吟唱关于夜和黎明将至的歌,还有月光的流动,自我消受着,领受着关于心中几盏渔火和不消失的诗意精神。

作者简介

惟庄,原名何伟征,现供职于某机关单位,喜好于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勤于写作,出过几本书,得过几次比较像模像样的文学奖。

图片除署名外,其它均来源于网络

转载请注明出处“温馨微语”

转发是对作者最大的鼓励 

往期链接

惟庄:或者评弹,及其他

惟庄:母亲的老照片

惟庄:家

惟庄:怀乡中的激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江枫渔火对愁眠
他是唐代七言写的最好的诗人,这一著作,李白看了都自愧不如
【古诗词课堂】枫桥夜泊
唐诗《枫桥夜泊》讲解鉴赏,详细讲解!
《唐诗鉴赏辞典》第四百四十首《枫桥夜泊》(张继)
大唐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的遗咒奇闻:石刻者必遭天谴之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