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漫游株洲沿江风光带
  湘江西岸,以株洲大桥为中心,一条风光带南北延伸,北起石峰大桥,南达珠江南路口,逶迤近20里,是湘江畔的一道美丽彩虹,“湘江十景”点缀其中。不过,其主体段在芦淞大桥至黄河路口一段,长约13里,是为风光带之精华,十景中有八景都在这一段。
  十景依次是(由北向南):“云路放飞”、“琴桥寄远”、“芳洲鹭影”、“动力株洲”、“平沙步月”、“林溪踏歌”、“左岸香颂”、“蝴蝶谷”、“花堤飞莺”、“资福晓钟”。其中,“云路放飞”和“资福晓钟”两景在风光带主体段外,前者在“琴桥寄远”之北约1600米,后者在“花堤飞莺”之南约500米。
  原先我不知道有风光带则罢了,既知之,当然要光顾一番。我花了三天的时间逛完九景,每天两个钟头,除掉路上用去的时间,实际用于漫游的也就是一个钟头。
第一天
  早上6点离家,6点半左右到达目的地,7点半返回,8点到家。
  先乘55路至响石广场,转45路在“昆仑山路口”公交站下,沿着湘山路向湘江方向步行约450米即到了“云路放飞”景区。
  这个景区距石峰大桥约400米,其主体是湘江畔的一个航模广场,面积约150×16平方米,很平坦,还舖了地板砖(在卫星地图上可看到一条白色的长方形)。这是一个航模爱好者的训练基地,2012年6月16日在这里举行了株洲首届航模大赛,想必那天热闹非凡。不过,没有赛事的时候就是一个空空如也的小广场,除了南头有一座“云路放飞”区名石碑和一座供人休憩用的“寿亭”,没什么看头。我想,如果这附近能有几座相关内容的青铜雕塑就好了。
  沿着风光带小径南下1500米,是“琴桥寄远”景区,景区全长约650米,区名石碑竖立在景区之南。这个景区位于芦淞大桥西端桥堍南侧。我猜测,“琴桥”指芦淞大桥,因这座大桥远看有点象竖琴;“寄远”,讲述久远岁月发生的事情。所以,这个景区的主体是西面临公路的护墙上,向游人们娓娓诉说着“株洲故事”的那一条长约80米的花岗岩浮雕画卷。
  “株洲故事”分为三部分:
  1.传说故事。炎帝神农氏尝百草创立医学,发明犁利于农耕,福泽万世;八仙之一的吕洞宾醉卧攸州,半壶杜康流入江使整条江水变为酒,此后此江就称为“酒埠江”;舜帝巡视湘江时马铃“叮铛”落地变巨石又化为山峰,从此这一带山岭称“响石岭”,这座山峰称“石峰”……等等。
  2.历史故事。杜甫晚年漂泊于湘江,有一次从长沙溯江而上至株洲并夜宿凿石浦,写下《宿凿石浦》和《早行》两首绝唱;岳飞率部行军至茶陵高陇,见石壁下泉水喷涌,人马饮之顿觉精神倍增,遂手书“光泉”二字于石壁,此地于是称为“光泉村”;朱熹与岳麓书院山长张栻同游南岳时途经株洲,曾在一草亭中歇息并讲学,此地后称“朱亭”;徐霞客游茶陵,写下《游楚日记》;鉴湖女侠秋瑾与丈夫曾在株洲石峰大冲村居住多年,那里至今保留着她的故居遗址以及她亲手栽种的桂花树和白玉兰……等等。
  3.革命故事。1930年9月3日由毛泽东主持召开的红一方面军株洲会议;1927年朱毛会师于炎陵,并在茶陵建立中国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星星之火从这里开始燎原;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的故事;勇救儿童的戴壁蓉的故事……等等。
  浮雕前还有四座花岗石雕或青铜雕塑:第一座是神农氏石雕,注意到他的左边是一头山鹿,右边是一只岩鹰,看介绍,分别是他的乳母和养母,所以说炎帝有三个母亲。第二座是独角犀青铜雕塑,据说茶陵县在古时常因洣水泛滥而成灾,后铸3.5吨的铁犀牛置江岸镇河妖,历数百年不锈不斑。第三座是朱毛会师青铜雕塑,但我认为这座雕塑不算成功的作品,把朱毛二人都塑造得太老气(当时朱德42岁,毛泽东35岁);第四座是左权将军石雕。朱毛会师和左权的故事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
  在浮雕附近,还有两座青铜雕塑:“电脑迷”表现了网虫那种须臾不能离开电脑的急迫状况;“滑板二人转”反映了滑板运动在当代青年人群中方兴未艾的情形。
  观赏完“琴桥寄远”,早已是东方红太阳升热力四射,有点受不了,赶紧步行过桥乘车回家。
第二天
  下午6点离家,6点半左右到达目的地,7点半天黑返回,8点到家。
  乘55路在杉木塘下,步行过芦淞大桥(1300米),从“琴桥寄远”南下到达紧邻着的“芳洲鹭影”景区,景区全长约500米,其区名石碑也竖在景区南端。这个景区的特点是河畔多芦苇丛,多湿地。一座200多米长的柳桥连接了“闻莺”、“飞花”、“绕翠”三座亲水楼台,人们在楼台上可以尽情地欣赏江景。而南头的抛石滩确实有时能窥见一群白鹭在栖息。
  离“芳洲鹭影”区名石碑之北约200米处,有青铜雕塑群“单车之家”,塑造了一家三口骑车旅游的情况,不过,群雕所在地面满是卵石,我有些愕然:这地面能骑车吗?
  再往南走就到了紧邻着的“动力株洲”景区,也是整条沿江风光带的中心。这个景区全长约450米,位于株洲大桥西端桥堍两侧,没有区名石碑。景区的主体内容是展现株洲的工业化进程,尤其是在动力工业方面的贡献。
  景区北面,有一个观光车的站场“火车站广场”,不但修建了一座20多米长的站台,还有铁轨和信号灯,铁轨上摆放着蒸汽机车、内燃机车和“蓝剑号”动车的实物,分别代表了铁路交通发展的三个不同时代,也暗喻着株洲在这三个时代作中发挥的不可磨灭的作用。
  “火车站广场”有五座青铜雕塑:站台上是“旅客”群雕,一位乡村干部牵着小女儿在站台上候车,大概反映的是80年代的情形;站台旁边的运动场一角,有一位漂亮MM半蹲着正在拍照,所用的照相机是新世纪以来开始普遍使用的数码相机;在她南面30米处有一位男士弯腰站着拍照,手里端着的的是70——90年代人们普遍用的120相机;再往南30米,一位90年代以前的摄影师也在拍照,他操作的也是90年代前照相馆所使用那种摄影器材;而在广场南面接近大桥桥头堡的高台上,一位火车司机正在给蒸汽机车灌机油,这座雕像是使我最为惊叹和震撼的,不是因为它雕塑得多么逼真,而是因为雕塑的背景道具是货真价实的蒸汽机车,如此的大手笔我是第一次见识到。
  景区的运动场上,有几个人正在打陀螺,鞭子抽得“啪啪”响,我来了兴趣,走过去看个究竟。却原来这些兴高采烈的打陀螺者没有一个小孩,全都是30岁左右的大汉,那陀螺大得出奇,最小的直径也有10厘米,最大的直径竟达20厘米。记得我读小学时也喜欢打陀螺,那时的陀螺有两种:一种是买的,就与现在看到的外形一样(但体积小得多),要把底部挖小孔嵌进一粒滚珠,那陀螺就“的溜溜”地能转好久;一种是自己做的,把缝纫机上的木线轴(现在的缝纫机好象没有这种木线轴了,都是用的纸线轴)的一端削成尖形,再把一根筷子截短削圆插进去就成了,这种陀螺打起来非常轻,一鞭子能抽得老远,所以我常与同学各站一方对着抽。
  景区北侧的护坡有"铁路史话"墙,约60米长,分为"世界铁路"、"中国铁路"、"株洲铁路"三部分,看完这些,你将对铁路发展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景区南侧的护坡有一幅约120米长的“动力株洲”浮雕,向游人们展示了一段历史截图,在这里你可以大致读懂这个被火车拉来的城市。
  观赏完浮雕,天色已黑,我踏着万家灯火到“建设局”公交站乘车回家。
第三天
  时间安排大致与第一天相同。
  乘33路在“电脑大市场”站下,步行过天元大桥(1000米),下桥即到“平沙步月”景区。景区全长约500米,区名石碑在景区北端,天元大桥西端桥堍之北300米处。“平沙”的意思,表明这里有一大片平缓的细沙河滩,河滩上有沙滩排球和沙滩足球两个球场。“步月”难道是说月光下来进行沙滩球场运动才能彰显出无尽的沙滩风情?我不明白命名者的意思。
  天元大桥的西端桥堍下也有篮球场和乒乓球台,年轻人们争斗正酣。
  这里也有两座青铜雕塑:一座是“篮球高手”,但这位高手把篮球抱在怀里,是不是犯规了?一座是“老少弈”群雕,两个忘年象棋爱好者安逸地坐在长石凳上,老者一副风轻云淡的模样,少年却在冥思苦想,都在享受着车来炮往的欢乐。
  再往南走就是紧邻着的“林溪踏歌”景区,景区全长约600米,区名石碑竖在景区中部。这个景区名取得倒是名副其实,也是湘江十景中唯一曲径通幽之处,小路两侧的树木高大青翠,浓荫蔽日,晨风吹得树叶沙沙轻响,树丛中还有涓涓溪流静静流淌,并或隐或现地露出小木桥和石板小径。
  景区入口处有一座“湘江义犬”雕塑,说的是2011年6月12日,一只名曰“三多”的牧羊犬协助主人救出溺水之人的感人事迹。离“湘江义犬”不远的餐馆门前小广场上有一座很有意思的青铜雕塑“喂汤圆”——漂亮MM优雅地坐在在饭桌的一边,手举盛放着一颗汤圆的汤匙向桌子的另一边送去——不知哪位GG有福份享受这样的脉脉深情?真的好生令人羡慕啊。
  景点的出口处是一座露天剧场,观众席和舞台都仿古希腊建筑造型,供发烧友欢度夏夜。剧场旁边还有一墩,上面刻着2012年株洲市长与跨国公司对话会的“市长宣言”,其主要内容是发展低碳交通、绿色出行,我觉得株洲在这方面做得不错,兑现了宣言。
  紧邻着“林溪踏歌”的是“左岸香颂”景区,景区全长约500米,区名石碑在景区入口处。“左岸”二字不知何解,“颂”是古代的一种文体,“香颂”大概是对香味的赞美吧。
  这里有一条长约200米的酒吧街,小路西侧有一溜木石结构的酒庄,交融了古典与时尚。其中“三号公馆”可堪一提,在这里对酒当歌,一边眺望鸽群飞翔一边欣赏忧郁的手风琴或深沉的木吉他,岂不快哉。路旁有一长椅,椅下放着两双特大号的拖鞋,仔细一看,哈,原来拖鞋竟然是青铜雕塑。
  过了酒吧街来到健康公园,这里有一座石雕“巢”,两枚鸟蛋被捧在三只左手掌中。我想作者原本是要表现人类爱护鸟类的主题,但是三只手,嗯,似乎常常被用来比喻小偷,偷鸟蛋,这不与主题背道而驰了吗?我认为,用一双手捧着更好。
  继续前行,过了龙腾虎跃的体育场和古色古香的“兰亭”,就来到了“蝴蝶谷”景区,景区全长约500米,区名石碑竖在景区入口处。这个景区名称取得很诗情画意也很贴切。在小山谷坡地上,开满黄色的小花,流露出一种野性的张扬,蝴蝶和蜜蜂在这里忙碌不停,草丛中的喇叭送来阵阵悠扬的歌声,整个场景流露出千丝万缕的柔情蜜意。
  不过,全长约1100米的“花堤飞莺”景区,就一点也不浪漫了。这一段是人工修筑的土堤,靠江的一侧是仿佛无止境的栏杆,靠公路的一侧的坡地上虽然也开满野花,但飞莺是看不到的,区名石碑也找不到。再说这时候太阳已经升高,晒得我汗流浃背,只想落荒而逃,根本就无心观赏了。勉强走到尽头——按说是没有尽头的,但这里快到黄河路口,正准备建株洲的第六座湘江大桥“枫溪大桥”,把风光带和滨江路都截断了。我只得返身打道回府。
  湘江十景中,“资福晓钟”的资福寺是唯一的寺庙,应该也是株洲市内唯一大型寺庙,据说既有千年的佛缘,还可窥见800年前的朱熹与张栻在此秉烛夜谈的身影。从地图上看,资福寺离黄河南路口和珠江南路口都只有300米左右,可惜交通太不方便,居然没有任何公交车直达(其实现阶段只要将终点站在“珠江花园”的公交车延伸到资福寺就可以了),宣传也不到位,我问了许多人,竟然都不知道市内还有这么一座寺庙和这么一条风光带(我如果不是从网上偶然看到,也不知道),白白地让许多游人与资福寺失之交臂,这是旅游资源的极大浪费,真不知旅游局和公交公司是如何想的。
  回忆几天的出行,清晨或傍晚的风光带都显示出了别样的活力。
  沿着风光带精华地段曲曲弯弯漫游前行,路旁的草丛中不但播送着悠扬的音乐,并且不时地会发现一本巨大的石雕诗书,让游人摇头摆脑地吟诵两分钟。沿途隔不多远就建有休息亭、休息凳、洗手间、洗手柱,而且还设有多处市内公用单车点,最大程度地方便了游人。眺望湘江,湘江象一位慈爱的母亲,温柔地、静静地注视着游人。两岸景物在阳光映照下铺成了一幅长长的五彩画卷,“神农阁”亭亭玉立,岸上树木葱隆馥郁,江水粼粼波光敛滟,水流无声如丝如带。徐风吹来,仿佛褪掉了夏日的暑热,全身十万八千个毛孔都感觉到阵阵的清凉和舒畅,令人心旷神怡。
  小桥上,年轻的父母牵着孩子悠闲地散步,流露出浓浓的亲情;小路上,年轻哥哥踩着观光车载着恋人,挥洒着张扬的青春;沙滩上,孩子们牵着风筝飞快地奔跑,释放着无尽的欢乐。芦淞、株洲、天元三座大桥的桥堍以及“左岸香颂”景区四个地方,都建有篮球场、乒乓球场和小广场,跳广场舞的人们络绎不绝,演绎出一片祥和怡然;年轻人在篮球架下和乒乓台前龙争虎斗,渲泻着充沛的精力;滑板族在这里翻滚腾挪,表演着高难度的倒板;武术爱好者在打拳舞剑玩大刀,显示出勃勃英姿;江边沙滩吸引着无数人到中流击水,浪花飞溅笑声一片;还有几群退休老人,有的合奏着各自擅长的乐器,有的放开嗓门引吭高歌,乐声和歌声在江面上久久回荡。
  风光带就是一条文化长廊,一个个的传说和故事,一座座的实物、石雕和铜雕,堆砌着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承载着这幅穿越了5000年的历史画卷。诉说着这座城市的前世今生。
  风光带,让株洲伴随着湘江流动了起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湘江春色[七绝]
好消息!株洲第7座跨湘江大桥今天上午正式通车
湖南株洲湘江风光带的民间花鼓戏
长沙湘江风光带盛夏美景(上)
祖国风光(49)长沙湘江风光带
长沙湘江风光带掠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